中国拿破仑论坛

标题: 好心的回报——1815年6月17日,皇帝与一个英军军官的故事 [打印本页]

作者: 朔风    时间: 2006-7-5 00:21
标题: 好心的回报——1815年6月17日,皇帝与一个英军军官的故事
17日,威灵顿带领部队主力向圣让山方向撤退,留下副帅阿克斯布里奇指挥1万骑炮混合部队,掩护大军的撤退。内伊因为一阵浓雾,并不知道英军大部已经撤离了。当皇帝赶到四臂村时,急令全军追击。17日的一整天,法军都在追击英军,与阿克斯布里奇的部队交战。17日上午还是晴天,到了下午开始下雨。雨越下越大,士兵们都哆嗦个不停。皇帝叫人取来大衣批上。

在一条通往村庄的大路,一些猎骑兵正在追击一支英军骑兵部队,当他们回来的时候,脸上都遮满了尘土。他们带回几个英军俘虏,皇帝在大路上战立着。一个穿着彪骑兵制服的英国军官带着高傲的神态从皇帝身边经过。过了一会,皇帝在另一边看到了另一个英军军官,那个人的手臂受了伤。皇帝叫人把他招过来,并向他问了几个问题。弗拉奥将军十分精通英语,他在两人之间充当翻译。当那位英国军官回答了皇帝的几个问题后,皇帝命医师马上为这位军官现场疗伤。

后来1815年皇帝第二次退位,被放逐到了圣勒赫拿岛,忍受着孤独。某一天,一个高个子英国人走进了皇帝的住所。他在桌子上放了几个包裹,然后恭敬的行礼离开。皇帝打开包袱,发现了一些非常贵重的物品,这些正是1815年6月17日那个受伤的英军军官通过他的哥哥的手交给皇帝的礼物。其中包括一副象牙制的象棋,两件同样是象牙制的装饰品,以及其它一些东西,每件物品上都镶着一个盾形纹章:一个金色的N。

皇帝后来把这些礼物寄给了玛丽。路易斯,却不知道那位也许已经改嫁了。

资料出自马木鲁克阿里的回忆录。
作者: 参谋长贝尔蒂埃    时间: 2006-7-5 08:52
那幅国际象棋里有没有逃出小岛的路线图?
作者: 朔风    时间: 2006-7-5 09:29
呵呵,传说,传说~~即使有,也逃不出去,3千士兵围一幢房子也够了。另外逃出去,估计也不好登陆,除非到南美,然后再逃到北美,那样的话真可以拍一部电影了 :)
作者: diaoduoxi    时间: 2006-7-5 10:23
有传闻拿破仑后来逃出岛去,隐居美国,《N先生》里就持这种观点
作者: Fernando    时间: 2006-7-5 13:47
去年还是前年看报纸还说,皇帝逃到意大利去做了富商。

传说一直在继续
作者: 蓝色拿破仑    时间: 2006-7-5 16:11
伟人什么都是迷!
作者: 逝水流香    时间: 2006-7-5 21:01
记的在某本书也看到,象棋里藏着逃离的路线图,不过那本书是说皇帝已经心灰意冷了。。。。
作者: iron duke    时间: 2006-7-5 21:27
20公里见方的岛,即使真有个地图作用不大。主要是这个岛孤悬大洋中间(见图),必须有较大的船和船员,如真能够连大船和船员都搞到,航海图倒是小事了,航海船该备的。

[ 本帖最后由 iron duke 于 2006-7-5 21:30 编辑 ]
作者: 蓝色拿破仑    时间: 2006-7-5 21:31
皇帝不是不想逃,也不是不能逃。因为他想为自己的儿子捞取政治资本,以博得国内拿破仑派的拥护,还有皇帝经过这么多的变故,早就意识到自己在登上历史舞台只能是白费。所以,我确定他实在是没有逃跑,而是就死在圣赫勒拿岛。
作者: 朔风    时间: 2006-7-5 23:34
当时那种情况,逃跑是很难的。想横渡南大西洋的话,假如没有大型的航海船只和水手们(正如铁公爵兄所说),那估计会上演鲁宾逊历险记了,哈。

其实,皇帝的一生在圣勒赫拿终结,为他的传奇更加添了一些悲剧色彩。英雄的下场多半是苦难的。
作者: qxm    时间: 2006-7-8 21:13
后来看守皇帝的洛爵士有些神经质,连带皇帝名字的"N"的物品都不允许带进岛......
皇帝要逃出去简直不可能.  圣勒赫拿岛只允许东印度公司的船只停靠,岛周围时刻有大英帝国的海军守卫.........
作者: 朔风    时间: 2006-7-8 22:03
原帖由 qxmzl 于 2006-7-8 21:13 发表
后来看守皇帝的洛爵士有些神经质,连带皇帝名字的"N"的物品都不允许带进岛......
皇帝要逃出去简直不可能.  圣勒赫拿岛只允许东印度公司的船只停靠,岛周围时刻有大英帝国的海军守卫.........


那位哈德森洛是个心理不正常的人。当军人时,吃尽了法军苦头,被缪拉打个大败,借机到圣赫勒拿来抱负。
作者: qxm    时间: 2006-7-9 20:27
唔 的确 甚至英国人也认为他当总督是不可思议的事   他在岛上一系列的新措施也加速了皇帝的死亡啊
作者: iron duke    时间: 2006-7-11 22:05
艾伦.萧姆给洛作了些辩护。

事实上,该岛总督哈德森·洛不仅十分谨慎地遵照英国的指令行事,而且当他们命令他将拿破仑过于奢华的生活进行削减、将朗伍德的预算减低为每年8,000英镑时,哈德森·洛不仅向英国国务大臣表示强烈的反对,并且单方面地拒绝执行该命令,并利用自己的权力擅自决定给拿破仑增加4,000英镑——这一点拿破仑当然从未提及过。接着,拿破仑将一些银盘送到哈德森处,要他帮他变卖;洛将银盘收藏了起来,然后从自己的口袋里掏了250英镑给拿破仑,却未告诉拿破仑这是他自己的钱。

哈德森·洛于1816年4月14日到达詹姆斯敦,任该岛总督。47岁的洛非常了解拿破仑的家乡,除了法语和德语外,他在意大利还学会了带科西嘉口音的意大利语,他四海为家,曾参加过多次战役,包括埃及战役。1813年,他来到俄国,任布吕歇尔的联络官,有机会亲眼目睹普军同拿破仑之间的数次战役,包括 1814年在法国的最后战役,对拿破仑卓越的军事才能敬佩不已。1814年春,就是洛将拿破仑退位的消息首先告诉伦敦的。由于他多年来为摄政王忠实效力,洛受封为骑士;另外,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以及沙皇都给他授过勋。1814年至1815年期间,他任英国驻荷兰的陆军军需司令,布吕歇尔对他十分赏识,就连格奈森诺将军也称赞他具有“少有的军事才能……是当世不可多得的将才”。最后,他参加了滑铁卢战役,作为败军之将的拿破仑自然不能原谅他。事实上,他是英国政府对于这一职务的不二人选。

不过洛并没如萧姆说的参加滑铁卢战役。他本来是派给威灵顿的参谋长,但威灵顿认为他做事太没效率,很快将他打发回去,还“赠”了一句:“Damn old ignorant。”- 够倒霉的。
作者: 朔风    时间: 2006-7-11 22:58
原帖由 iron duke 于 2006-7-11 22:05 发表
艾伦.萧姆给洛作了些辩护。


不过洛并没如萧姆说的参加滑铁卢战役。他本来是派给威灵顿的参谋长,但威灵顿认为他做事太没效率,很快将他打发回去,还“赠”了一句:“Damn old ignorant。”- 够倒霉的。


呵呵,威灵顿赠言说的真好。

洛仗势欺人的事情不光只出现在皇帝的回忆录中,当时岛上不少人都是有目共睹的。生活费用方面,洛有一次把本来要运到LONGWOOD的红酒全部扣留了。
请问艾伦萧姆的英文名怎么写?
作者: iron duke    时间: 2006-7-11 23:19
英文名是 Alan Schom
新浪读书上有全书:
http://book.sina.com.cn/nzt/cha/napoleon/
战争还是写得较差(比康奈尔),但历史事件方面写得很细致。
作者: 朔风    时间: 2006-7-11 23:51
原帖由 iron duke 于 2006-7-11 23:19 发表
英文名是 Alan Schom
新浪读书上有全书:
http://book.sina.com.cn/nzt/cha/napoleon/
战争还是写得较差(比康奈尔),但历史事件方面写得很细致。


原来是这本,以前也在新浪见过。目前国内的拿破仑传记很多,什么大传,全传。个人不怎么喜欢看美国人的书,老兄上面引用的评论是出自这本书吧?看来整书仔细挑的话也应该有不少笔误
作者: 朔风    时间: 2006-7-11 23:53
另外传记一般只写政治和事件,很少有人涉及战争,只是提一下而已。其实个人期待一本皇帝的”军事传记“,康奈尔那本虽好,只是评论方面有些太主观了。比如他说德塞曾经鄙视皇帝,不知道是哪来的资料,〈德塞传〉里都没提到。
作者: iron duke    时间: 2006-7-12 00:17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6-7-11 23:51 发表


原来是这本,以前也在新浪见过。目前国内的拿破仑传记很多,什么大传,全传。个人不怎么喜欢看美国人的书,老兄上面引用的评论是出自这本书吧?看来整书仔细挑的话也应该有不少笔误

哈,说中了。这部书笔误很多,让哈德森洛参加了滑铁卢甚至算小的。
美国人的书只能将就看。真正的好书实在太贵了,象N兄推荐的几本实在是天价。
作者: 朔风    时间: 2006-7-12 00:22
原帖由 iron duke 于 2006-7-12 00:17 发表

哈,说中了。这部书笔误很多,让哈德森洛参加了滑铁卢甚至算小的。
美国人的书只能将就看。真正的好书实在太贵了,象N兄推荐的几本实在是天价。


欧洲能买到不少好书,羡慕羡慕:)
比如很”专业“的〈皇帝的刺刀〉,写的十分详细,在这里就找不到。
作者: 小个子    时间: 2007-1-8 21:10
可惜,命运就是爱作弄人。
作者: 科西嘉孩子    时间: 2007-1-11 16:38
原帖由 Fernando 于 2006-7-5 13:47 发表
去年还是前年看报纸还说,皇帝逃到意大利去做了富商。

传说一直在继续

看来大家不太希望看见皇帝以那种方式谢幕啊
作者: Royal    时间: 2007-11-9 20:10
皇帝本身就已经成就了一部传奇
作者: 朔风    时间: 2007-11-13 06:43
原帖由 科西嘉孩子 于 2007-1-11 16:38 发表

看来大家不太希望看见皇帝以那种方式谢幕啊


皇帝的谢幕很光荣,他的骨灰在巴黎人民的欢呼下凯旋回到法国,安息在荣军院。37年后,维多利亚女王曾到过他的墓前瞻仰,直到今天还有众多的拿破仑崇拜者在重建他的战役,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他的功勋。
作者: Royal    时间: 2007-11-13 12:51
听说女王还让王子在荣军院墓前下跪,是真的吗
作者: 朔风    时间: 2007-11-13 22:04
原帖由 Royal 于 2007-11-13 12:51 发表
听说女王还让王子在荣军院墓前下跪,是真的吗


这个可能是传闻,或者是误解。
首先西方人传统中的“下跪”,与中国人理解的“下跪”是有区别的。看有些法文资料讲维多利亚女王可能在皇帝墓前祈祷,尽管可能不是直立姿势,但意义与“下跪”区别太大了。
作者: nation1234    时间: 2007-12-3 18:48
逃出去基本不太可能吧。。。那么点地方那么多人
作者: 白月残风    时间: 2008-2-17 20:47
原帖由 Fernando 于 2006-7-5 13:47 发表
去年还是前年看报纸还说,皇帝逃到意大利去做了富商。

传说一直在继续

这位大哥你也忒厉害了一点了吧,去做了富商,也不怕纳税的时候被意大利当局瞅见。
作者: 半壁河山    时间: 2008-2-17 22:46
原来总被这种舆论捆饶,总说有地图 地图还有一些同学总诋毁皇帝 这时我总要扑上去和他拼命  或和他理论 还因此遭受老师批评                 皇帝万岁




欢迎光临 中国拿破仑论坛 (https://bbs.napolu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