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kyvx2005 于 2006-7-18 09:40 发表
好好好啊啊
!!!!!!
原帖由 tntxhy 于 2006-7-18 10:09 发表
很好的文章。论“名将”来说,个人觉得标准就是能够利用己方的优势来取得最大的利益,而成败的原因就很多了。作为一个将军,拿破仑应该说终其一生的表现都是优秀的。但是作为一个皇帝,我觉得其中还存在很多统治方 ...
原帖由 iron duke 于 2006-7-18 14:13 发表
最近读了些马拉塔战争的资料,发现维尔斯利在阿萨耶没选撤退,有可能避免了一场大灾难。印度马拉塔骑兵虽然这次战役没起作用,但一年后北方战场的英印军蒙森上校率1万(基本为印籍佣兵)部队征霍尔卡尔王公时,马拉 ...
原帖由 iron duke 于 2006-7-18 18:26 发表
我觉得卡尔大公在实际作战时不是都拘泥于成形的作战原则,1796年的战役他使用的也是个极漂亮的“中央位置”战略。
1809年战初是保守了些,投入部队不足,错过了重创达武的机会。但那是达武,当时手下除了“三圣” ...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6-7-18 23:11 发表
我还以为当时马拉塔人没发现英军呢![]()
原帖由 iron duke 于 2006-7-18 23:20 发表
当时更可能是没发现的,E.L说有可能发现,但不确定。不过如果撤退后被侦骑发现,搞不好就和蒙森一样被动了。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6-7-19 22:18 发表
确实是卡尔大公更准确一些,想起瑞典国王查理十二是否应该称为卡尔十二?
原帖由 iron duke 于 2006-7-19 22:57 发表
在违纪上,看到Charles XII有3个版本原文 Carl XII, Karl XII ,Carolus Rex![]()
原帖由 鹰旗 于 2006-9-7 12:22 发表
卡尔大公就是查理大公,但是你们描述的这个人和我认识的查理大公好象有些相背,他似乎总是败在皇帝的脚下,他弟弟和拿破仑的交战史要比哥哥好一点
原帖由 蛞蝓杂烩饭 于 2006-10-8 04:06 发表
听说威灵顿十分地好色.......而且历史上他在战略运用方面的表现好像不像查理大公那样写的那么多
原帖由 蛞蝓杂烩饭 于 2006-10-8 09:31 发表
对于战术和战略比较菜鸟的区分方法就是——————人少和人多(笑),因为本人对军事方面研究不深所以也经常采用。毕竟人多的话要考虑的事情比较多嘛。
我总觉得半岛战争始终不是帝国的主战场,整个西班牙军团 ...
原帖由 蛞蝓杂烩饭 于 2006-10-8 09:33 发表
问一下朔兄:您所说的《半岛战争简述》在哪里啊?
原帖由 Zeus 于 2006-12-8 11:16 发表
请问一流的军事家需不需要稳重,在我看来威灵顿是十分稳重的,但是皇帝也稳重阿,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总是说威不如拿,要论放开手两者也有,究竟是什么主要造成两者的水平不同
原帖由 高守业 于 2009-11-13 10:23 发表
“至于卡尔大公,相对于他大家更了解沙俄的库图佐夫,也许因为卡尔大公从未在任何一个战局彻底的像俄军在1812年那样打垮法军。不过大家可以参照下俄国的地理,广阔而贫瘠的国土,克劳塞维茨在评价1812年战局时说:“拿破仑在这次战役基本没犯过错误。” 库图佐夫从某种意义上讲赢的很侥幸,抵达莫斯科的时候,法军已经从50-60万减少到十几万人,而这之前指挥俄军的是巴克莱。德。托利而非库图佐夫。”..............
博罗季诺会战前 库图佐夫就已经是俄军指挥了啊
原帖由 絮歇元帅 于 2010-2-7 10:11 发表
“用时间 地形 补给打击拿破仑”,
————————————要破这道不难,就是出奇制胜,加快研究新武器,新武器敌人没见过,如果有巨大的效果,敌人的心理就会崩溃,从此失去抵抗的意志,
他是一名金枝玉叶 ,英雄出少年。小小年纪便初绽头角,击败了法军。入军后他进行了十分有效的军事改革 大大提高了奥军的战斗力在 1809年的奥法战争一开始,首相梅特涅错误挑战导致危及奥地利 他凭着果断准确的直觉伏击了气势昂扬的法军。就连名将拉纳也是栽在他手里的。
他的军事才能从理论到实践 都不失为以为出色的元帅。威灵顿公爵给了他很高的评价,连皇帝也承认他是最有军事才华的抗法名将。
由于兄长奥地利皇帝的多次故意推辞令其出战,才导致了奥斯特里茨之战反法联盟惨败。。如果卡尔大公参加并作为最高军事领导人,欧洲又将是新的一页。
帝国崇拜者 发表于 2011-3-4 22:55
移动的俄国刺刀
欢迎光临 中国拿破仑论坛 (https://bbs.napolu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