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4807|回复: 4

[整理] 黑格尔眼中的大革命与拿破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16 16: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问到1806年10月13日发生了什么时候,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说耶拿 奥尔施塔特会战,
其实除此以外那一天在耶拿还发生了一件彪炳史册的事件——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完稿了!当然相对于尼采的主动为霍亨索伦家卖命,海德格尔被自愿的为纳粹挖战壕,
老黑在国难当头,却不思报效,“实为可恶”,但是和歌德这个“大卖国贼”比起来
他算好多了。废话结束,我们看看黑格尔到底说了什么吧!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当时时代精神的反映,同时也通过哲学的方式表达了他
自己在那个时期内的政治态度和阶级立场。黑格尔这时很关心政治局势,经常阅读当时
政治中心巴黎和伦敦的报纸。在这书中他分析法国革命的“绝对自由和恐怖”是由前一
阶段注重抽象理智、抽象的自由平等和个人权利的启蒙运动必然发展而来,而绝对自由
和恐怖又必然会过渡到它的反面,无自由、武力镇压和个人专制。
    因此他对于主观任性的自由和各式各样的个人主义,都在分析批判意识形态发展过
程中指出其应该受到扬弃的历史发展过程,而强调伦理的国家和全体。但由于他这时还
不是“官方哲学家”,当时德国也还没有一个真正统一的政府,他没有表示突出拥护普
鲁士君主和贵族的保守思想。所以他采取比较接近资产阶级民主的态度。他不象费希特
那样从道德伦理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和人物的自私自利,采取诅咒和痛骂的态度,(大
家记得,费希特称他的时代为“罪恶完成的时代”,并痛斥当时的德国反动统治阶级说:
“年龄愈长的人,自私愈甚;地位愈高的人,道德愈卑。”)而只是冷静地分析个人主
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来源,及其必然的后果,和逐渐克服的过程。他对当时拿破仑征服德
国的态度,可以从他于耶拿战争的当天(1806年10月13日),写给他的好友尼塔麦信中,
看得很清楚。他说:“我看见拿破仑,这个世界精神,在巡视全城。当我看见这样一个
伟大人物时,真令我发生一种奇异的感觉。他骑在马背上,他在这里,集中在这一点上
他要达到全世界、统治全世界”。他幽默地和具有深意地称拿破仑为“马背上的世界精
神”,这话包含有认为拿破仑这样的叱咤风云征服世界的英雄人物,也只不过是“世界
精神的代理人”,他们的活动不只是完成他们的特殊意图,而是完成世界精神的目的。
“当他们的目的达到以后,他们便凋谢零落,就象脱却果实的空壳一样。”另一方面也
含有讽刺拿破仑的武力征服的意思,认为他只不过是“马背上的世界精神”。他暗示还
有从别的方面体现世界精神的英雄人物。
    此外黑格尔当时对政治局势的态度和对德国前途的乐观展望,特别表现在1807年1月
他给一个学生叫蔡尔曼的信里。他写道:“只有知识是唯一救星。唯有知识能够使我们
对于事变之来,不致如禽兽一般,木然吃惊,亦不致仅用权术机智以敷衍应付目前的一
时。惟有知识才可以使我们不至于把国家灾难的起源认作某某个人智虑疏虞的偶然之事,
把国家的命运认作仅系于一城一堡之被外兵占领与否,且可以使我们不致徒兴强权之胜
利与正义之失败的浩叹。法国人经过革命的洗礼,曾经从许多典章制度里解放出来,……
这种死板的制度压迫法国人及其他民族的精神,有如枷锁。尤其值得注意的,就是法国
的个人,在革命震动期间,曾经破除畏死之心,洗掉礼俗的生活,因为生死的念头当时
代大变革的时候,对于个人已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法国人所表现出来以反对其他民族的
伟大力量,都是由于为这种革命所鼓舞。因此法国人就胜过了那还在朦胧中没有发挥出
来的日尔曼精神。但是如果这些日尔曼人一旦被迫而抛掉他们的惰性,就会激励起来奋
发有为。因而在他们接触和战胜外界事物的过程中,仍能保持其内心生活,也许他们可
以超过他们的老师。”
    黑格尔这一大段话可以说是集中表明了他在著《精神现象学》这一段期间内的政治
态度。第一他把“知识”当作“唯一救星”,这是与“精神现象学”以寻求“绝对知识”
为意识发展的最后目的的思想相符合的。对于国家的灾难的来临,既不惊惶、也不悲叹,
既不归咎个人,也反对用权术机智去敷衍应付。而主要依靠对于他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
所发现的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对世界精神,具体讲来,即日尔曼民族精神的认识与激发。
对法国革命的解放意义,他不是从资产阶级革命的角度,而只是从发扬民族精神、洗掉
礼俗生活的角度,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对日尔曼人革命解放的途径,却并无具体指
示,只是抽象地说“如果这些日尔曼人一旦被迫而抛掉他们的惰性,就会激励起来奋发
有为。……可以超过他们的老师”。这充分反映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虚骄性。
虽然主观上对法国革命有所向往,但在实践上既不敢触动君主和贵族的阶级利益,也害
怕人民群众的真正从“朦胧”中觉醒起来,因此他对日尔曼前途也只能表示一些唯心主
义的乐观,只是相信渺茫的日尔曼精神,而没有现实的和实践的基础。
    在此以前,在1802年黑格尔所写的《论德国的宪法》一文中,他强调,真正的[资
产阶级]国家,须有“共同的国家权力”,而国家的权力和国家的健康与团结力量的试
金石不在太平安静的时候而在对外战争的时候。他指出,当旧的日尔曼人太自由散漫,
“个人隶属于全体只是在风俗、宗教、看不见的精神和一些主要的利益方面。在其余的
地方,他不容许他自己受全体的限制”。他认为“一个国家要求一个共同的中心,一个
君主和代议机构,把关于对外关系、战争和财政的权力集中起来。这样的中心又必须具
有必要的权力以指导这些事务,以执行它的决定,以维系各个部门使从属于它”。而他
指出,事实上“日尔曼的政治机构只不外是各个部门从全体中取走的权利和利益的总和
罢了”。因此黑格尔断言,“按照国家的概念和国家权力范围的科学考察来加以规定的
话,就可以看见,德国不能够真正地被称为一个国家”。
    黑格尔认为,在过去,习俗、教育、语言、特别是宗教曾经是人民团结的主要纽带,
而现在却被认作偶然的、不必要的方面,它们的纷歧不能妨碍把人民群众组织成一个国
家。因为“那些歧异的因素在近代国家中可以依靠政治组织的技术设法把它们保持在一
起”。
    他看见德国各邦的散漫,经不起对外战争的考验。甚至明确指出“德国不能真正地
被称为一个国家”。他也认识到单靠旧时封建社会那种风俗习惯、宗教、教育、语言文
字的统一,作为一个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国家是不够的,国家的统一主要要靠政治、
军事、财政权力的集中领导、执行的统一。因此他站在资产阶级立场鼓吹部分从属于全
体,国家要有一个权力中心。他要求“这个权力的中心必须受到各族人民的尊重而取得
稳定,必须在一个不变动的君主身上得到保证。”
    在写《精神现象学》前后,黑格尔的政治见解和态度主要就是这样。这些政治见解
和态度主要可以归结为三点:(1)对拿破仑表示一定程度的尊重,称他为“马背上的世
界精神”。(2)对法国革命的“绝对自由和恐怖”,他当作客观精神所表现的一种意识
形态予以辩证分析,指出其必然过渡的过程,并且对法国革命唤醒民族意识和个人从旧
制度旧礼俗中解放出来有所认识。(3)对德国,承认当时“德国不能够真正被称为一个
国家”,主张德国不能单依靠风俗习惯、宗教、教育、语言的统一,要求在政治、军事、
财政方面建立一个有领导、有权力的统一的君主政府。这些政治见解和态度仍然反映了
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当然不是革命的,但和他晚年作为官方哲学家,应用他的
一套逻辑去论证君主立宪,把普鲁士国家看作“地上神物”的保守态度,是有相当区别
的。

[ 本帖最后由 高守业 于 2010-2-16 17:0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6 16: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幸的是 为了了表示对黑格尔的反感,同时期的另一位哲学家叔本华把自己的一条卷毛狗也命名为“世界灵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6 17: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莱比锡会战后黑格尔写到“在纽伦堡 群众欢迎奥军,其欢呼之之状甚为可恶.....没什么比市民这类心态和行径更可鄙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2-16 17: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黑格爾主張德國政治和軍事上統一的理想影響到後世普魯士統一德國的方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6 17: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鲁士干脆就信奉后期黑格尔为自己的教条
可怜的黑格尔 死后就被别人“肢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1 23:11 , Processed in 0.02151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