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截图:列强远东矛盾的焦点——朝鲜半岛和中国辽东地区
19世纪末,列强开始加紧蚕食大清国,在这个过程中,大清国的藩属朝鲜也沦为争夺的目标之一。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日俄在这个地区的矛盾尤为突出——日本把朝鲜看作其帝国扩张野心的基础和“大陆政策”的跳板,因此必须在朝鲜和与其相连的中国辽东地区确立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全面优势。如此一来,俄国远东滨海地区和俄国在远东扩张的重点——满洲,将面临来自南方的日本人的严重威胁。俄国一直把满洲视为囊中之物,决不允许他国染指。那么,朝鲜和辽东已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日俄角逐的主要战场。
值得玩味的是,图中还有两面国旗安插在日俄之间——英德,正是这两个国家在幕后的一番明争暗斗,才把日俄推上了交锋的前台。
旅顺要塞围攻战的历史基础之一:俄国选择旅顺作为远东主要不冻港(德国因素)
俄国本土在远东的主要军港海参崴一年有五个月封冻期,因此俄国太平洋舰曾经不得不在香港和长崎等地越冬,而这两个地方分别处在当时与俄国敌对的日本和英国手中,一旦它们发动突然袭击,俄驻泊舰队不免会遭受巨大损失。
因此,俄国中意的远东不冻港主要有两个:旅顺和胶州湾。其中旅顺已经由北洋舰队经营了十几年,相关设施一应俱全,而且旅顺有铁路支线和俄国人控制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可以方便俄国在辽东快速投送力量,旅顺港的缺点是空间狭小,活动余地不足(这一点将在日俄战争中表露无遗)。
胶州湾是俄国舰队传统越冬锚地之一,但在这里没有现成的港口和维修设施,如要将此处作为军港则需投巨资建设。但是,1897年德国对胶州湾的突然占领终结了俄国在此处建设不冻港的一切幻想,使其不得不将精力完全放在旅顺港的经营上。
德国的行为让俄国非常恼火,英国则幸灾乐祸,认为“华北沿海被俄国独占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因此支持德国的行动,并且随之强迫清政府租借了同属山东半岛的威海卫,在德俄之间插了一杠子。俄国暂时无力把德国作为主要对手,而且为了避免由于德俄矛盾导致的英国渔翁得利,经过一番外交动作以后,俄国宣布退出胶州湾,于1897年12月15日派舰队占领了旅顺和大连,开始了对此地长达8年的军事化建设。
旅顺要塞围攻战的历史基础之二:争夺朝鲜与挑拨日俄矛盾(英国因素)
俄国对朝鲜的兴趣表现在三个方面:
1、取得朝鲜南部的某港口作为旅顺和海参崴之间的加煤站;
2、获得朝鲜北部的木材开采权;
3、取得铁路修筑权,并且取代英国控制朝鲜海关。
相对于在中国谋求的巨大利益而言,俄国在朝鲜的野心是一碟饭后甜点,可有可无。但日本则把朝鲜看作是其大陆扩张政策的跳板和“生命线”,因此不得不将俄国势力完全排挤出朝鲜。
针对这个局面,老奸巨猾的大英帝国采取的方针是:利用外交手段,通过无休止的关于在华筑路权,对华贷款和其他内容的谈判,把俄国弄得精疲力尽,然后怂恿日本吞并朝鲜,牵制俄国的精力,限制其对华侵略的蔓延。英国决定把日本作为其在远东的主要反俄力量,日本猴子要为英国猫火中取栗了。
在英国的周旋下,俄日达成协议,俄国势力退出朝鲜半岛。但是两国的矛盾不仅没有得到缓和,反而更加趋于激化。英国成功诱使俄国落入圈套,已经可以安稳地坐山观虎斗了。约瑟夫张伯伦认为,俄国取代日本占据辽东本身,已经足以使日本处于“备战状态”,因此英国只要密切关注形势,站在日本一边煽风点火,就能把日本在远东日益扩大的军备作为英国的外交政策工具加以利用。
旅顺要塞围攻战的历史基础之三:英日同盟与日俄战争的爆发
影片截图:俄国与日本的扩张计划的矛盾
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加快了俄国吞并东北的步伐,1900年7月,俄国集结18万大军以泰山压顶之势占领了东北全境,70天便攫取了110万平方公里土地。面对俄国扩张的巨大威胁,日本和英国走到了一起,英国认为法俄协约将是日本对俄国开战的最大顾忌,而如果法俄联合击败日本,那么俄国在远东的势力必然会恶性膨胀,严重损害英国的权益。因此英国有必要同日本建立同盟,给日本打气,并且利用英国的影响制衡欧洲列强,从而使即将到来的日俄战争不扩大成为列强之间的全面战争,日本能够放手一搏,不必担心战争成果会像1895年三国干涉还辽一样被列强夺走。
1902年英日订立同盟,条约有效期5年。这也就是说,日本得抓紧在1907年以前把战争打完。日俄之间的战争随即走上了快车道。
俄国在东北迟迟不肯撤兵,并且一再提出实质上独吞东北权益的条款,因此列强在东北的矛盾已经呈现不可调和的趋势。日本对此反应尤为强烈,陆军大臣寺内正毅于1903年召集各师团长到东京开会,拟定对俄战争计划。
日俄在开战前进行了几个月劳而无功的谈判,俄国的底线是保障各国在满洲的利益,但不包括建立租界,但拒绝承认日本在朝鲜半岛有“绝对行动自由”。日本朝野则坚定了对俄开战的决心,战争一触即发。
[ 本帖最后由 diaoduoxi 于 2008-5-31 14:4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