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4352|回复: 8

[原创] <<悲惨世界>>中滑铁卢之战的辨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8 20: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悲惨世界>>中的滑铁卢之战大概是小说中描写这一战最著名的了。雨果的文笔极好,对拿破仑战争感兴趣的人少有没读过此篇的。但如同三国演义一样,这只是小说,待商榷之处甚多。

"第七十九山地联队有二十四个官长受伤,十八个官长丧命,四百五十个士兵阵亡"(十 圣约翰山高地)
-苏格兰山地79团仅483人参战,伤亡殆尽也到不了492个。实际为13军官,171士兵。包括独自出方阵吹风笛鼓舞士气的马凯都活了下来。这类问题细心找应不少。

“骑兵和马匹纵横颠倒,一个压着一个,全滚了下去,成了那深渊中的一整团血肉,等到那条沟被活人填满以后,余下的人马才从他们身上踏过去。杜布瓦旅几乎丧失了三分之一在那条天堑里。...当地有一种传说,当然言过其实,说在奥安的那条凹路里坑了二千匹马和一千五百人。"(九 不 测)
-没有任何主要当事人讲过这条沟。谁能找到佐证?

"忘恩负义到出奇的威灵顿在给巴塞司特的一封信里提到他的军队,那在一八一五年六月十八日作战的军队,是一支'可恶的军队'"(十六 将领的比重)
-信在这儿:http://napoleonic-literature.com/WE/EnglishAccount.html
通篇是赞美之词,包括对表现很次的荷比部队。"infamous army"是此战前很久说的。

“因此,在那些巨人中有个怪杰,叫康布罗纳。说了那个字,然后从容就义,还有什么比这更伟大的!...要是他能在枪林弹雨中幸存,那不是他的过失。”(十五 康布罗纳)
-康布罗纳确实“幸存”了,被休.哈尔凯特上校走马活擒。但从字面上,很容易让读者认为其“从容就义”了。

书中有的问题疑为笔误。比如把那个英勇的风笛手马凯放到了不存在的75苏格兰高地团,75团1809年就不叫高地团了,也没参加滑铁卢,应为79高地团。另外为增强壮烈场面,让马凯阵亡了。这都没什么大问题。可有的漏洞就大了,如"乌古蒙方面的攻势有些诱敌作用。...假使那四连英国近卫军和佩尔蓬谢部下的那一师忠勇的比利时兵不曾固守防地,那计划也许成了功"。佩尔蓬谢守乌古蒙(或翻为赫格蒙)?
雨果似乎有意渲染皇帝败给了上天。自然条件不利被大为夸张了。大雨对长途行军的普军最不利,雨果更多强调了对皇帝行动的耽搁。又编了一条大得吓人的沟。另外加大英军损失,表现威灵顿山穷水尽,获胜很侥幸。如“13个英军方阵被攻破7个”,哪一个攻破了?最后加上对威灵顿为人的贬低,于是把个两方一流将领的对决写成了“二流将领赢了一流战争”。
还有,翻译也实不敢恭维。
"皮尔希一世领着比洛忽然出现,"(十二 羽林军) - 皮尔希一世是何方大帝? 皮尔希(普第2军军长)最先跟随比洛出现吧。
"威灵顿,便是进行报复的古典战争,波拿巴初露头角时,曾在意大利碰过他,并把他打得落花流水"(十六 将领的比重)  - 打败的谁? 威灵顿还是古典战争?威灵顿可没去意大利打过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0 22: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confused:
  怎么可能呢,难道雨果说的就全是夸大的吗?
  至少雨果有一点没说错,的确是二流将军赢的了一流的战争,
   不上我贬低威灵顿,事实如此,他是个垃圾. 如果说智商可以打60分的话,他的军事水平就是50,历史开了一个玩笑,却让他这样的垃圾功成名就,真是一个天大的讽刺.
  唉,历史啊.为何如此的让人难以琢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0 22: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的都是明显的,几乎用不着考证事实。要细考证起来毛病还多。事实不符,结论怎么可能对?
至于打分,http://www.napoleonguide.com 上有。威灵顿和皇帝都是39(满分40)。
拿破仑时代是个群星灿烂,人才辈出的年代,并非皇帝一人风光。其实格奈森诺都很难往二流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11 06: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b198211 于 2004年12月10日 22:06 发表
:confused:
  怎么可能呢,难道雨果说的就全是夸大的吗?
  至少雨果有一点没说错,的确是二流将军赢的了一流的战争,
   不上我贬低威灵顿,事实如此,他是个垃圾. 如果说智商可以打60分的话,他的军事水平就是50,历史开了一个玩笑,却让他这样的垃圾功成名就,真是一个天大的讽刺.
  唉,历史啊.为何如此的让人难以琢磨!!!!!!!!!!!!!!!!!!!!!!!!

如果威灵顿军事水平是50的话,那在半岛被他击败的马塞纳,苏尔特等人岂不是50以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25 12: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ron duke 于 2004年12月10日 17:48 发表
书中有的问题疑为笔误。比如把那个英勇的风笛手马凯放到了不存在的75苏格兰高地团,75团1809年就不叫高地团了,也没参加滑铁卢,应为79高地团。另外为增强壮烈场面,让马凯阵亡了。这都没什么大问题。可有的漏洞就大了,如"乌古蒙方面的攻势有些诱敌作用。...假使那四连英国近卫军和佩尔蓬谢部下的那一师忠勇的比利时兵不曾固守防地,那计划也许成了功"。佩尔蓬谢守乌古蒙(或翻为赫格蒙)?
雨果似乎有意渲染皇帝败给了上天。自然条件不利被大为夸张了。大雨对长途行军的普军最不利,雨果更多强调了对皇帝行动的耽搁。又编了一条大得吓人的沟。另外加大英军损失,表现威灵顿山穷水尽,获胜很侥幸。如“13个英军方阵被攻破7个”,哪一个攻破了?最后加上对威灵顿为人的贬低,于是把个两方一流将领的对决写成了“二流将领赢了一流战争”。
还有,翻译也实不敢恭维。
"皮尔希一世领着比洛忽然出现,"(十二 羽林军) - 皮尔希一世是何方大帝? 皮尔希(普第2军军长)最先跟随比洛出现吧。
"威灵顿,便是进行报复的古典战争,波拿巴初露头角时,曾在意大利碰过他,并把他打得落花流水"(十六 将领的比重)  - 打败的谁? 威灵顿还是古典战争?威灵顿可没去意大利打过仗。

最近看《悲惨世界》,所以把老贴翻出来看看。雨果对威灵顿的才能还是给予肯定的。他不是说过:“威灵顿是战争技术家,拿破仑是米开朗基罗。”很显然,他认为皇帝的军事水平比威灵顿高一截,但他没有过度贬低。不过我很不赞同他在《悲惨世界》里极力的渲染运气因素,不过可以理解,雨果是个作家,不是参谋长,描写一场战斗为了增强趣味性只好把精确数据和部分事实放到一边了。皮尔希确实是翻译错误,本来是PIRCH I,因为还有个PIRCH II,不是同一个人,所以用1和2来区分,不是什么一世,二世。说威灵顿在意大利败给过拿破仑最不可忍受,这分明是公开歪曲历史啊,当时第二次意大利战役确实有英军,但威灵顿并没参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8-25 18: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这样的。雨果是个伟大的作家,写这一章也力求客观。但因资料限制(雨果是在个小岛完成这一作品,且当时不少数据未解密),和个人倾向(其父是拿破仑的将军,雨果认为这一仗比克勒西还令人不快,发誓一生不去滑铁卢),难免有失实之处。要说他的一些有问题的数据还是从英国的一些媒体来的,我见过本滑铁卢后不久英国出的资料说英军第5,6师近于被歼灭,显然是错。
PIRCH I按中文习惯应译大皮尔希,我看的《悲惨世界》是香港普度的中英版,写的是 “Pirch first lead ...",觉得是”皮尔希首先带领...“。 看来法文原文是PIRCH I,也是难为翻译了。
人名翻译不容易,我现在对法国人姓氏加短线仍不明白。Latour-Maubourg翻拉图尔莫伯还是莫伯尔,可否帮忙指点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25 21: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法语里有些人名很特别,可能有些姓氏也一样,是由两个词组成的。但为了显示这两个词是连贯的组成一个人名,而不是名和姓(因为后面还有个姓,也怕别人认为是中间那个第二名字),所以就加一个短线。比较普遍的由两词组成的名字有:Jean-Baptiste, Jean-Pierre等,这种名字旧时代挺普遍的,现代已经不多了。法军元帅中名字带横线的很多:贝尔纳多特,贝西挨,儒尔当,塞吕西挨,絮歇。将军中也不少,拉萨勒本来名字叫Antoine-Charles, 不过现在有些网站把那个横线去掉了,但正宗的还是带横线的。我认为Latour-Maubourg应该翻成拉图莫伯尔。他的本名是Marie-Charles-César-Florimond (横线真多啊),后来被拿破仑赐封为伯爵,拉图莫伯尔伯爵是皇帝给他的封号,但人们一直拿此来代表他。两个词之间应该是连贯的,所以按理说应翻成拉图莫伯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8-25 22: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
这么多横线真是翻译们的恶梦啊。我看到有的英国人都被搞乱了。看过个英文版的书讲皮吉特擒住Lefebvre-Desnouëttes的一役,直接把Lefebvre-Desnouëttes写成了Lefebvr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25 22: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谢,我认为最好看原著,英语的就看英语,法语的就看法语。如果是俄语的。。。。。。就只好看中文翻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3 22:57 , Processed in 0.02596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