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7579|回复: 5

地形地势因素在现代战争中积极意义占几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4 20: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众所周知,现代战争第一注重的是装备和技术.但我这里想请教的是地形因素在现代战争中的影响 到底有多大.  想法来自于美国在2001年和2003年人分别攻打阿富汗和伊拉克所取得的实际成果.至今美国眼中所谓的恐怖分子 仍在不断搔扰着他们.这其中,地形因素帮了 塔利班多大的忙.在以后越来越先进的侦察技术中,他们 的生存空间还有多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4 20: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战略与地理的关系

考虑军队在地面凭借所掌握的武器和利用地形能干些什么,和更广泛地预料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军队和武器能干些什么,这两者之间并无明显的分界线。战略与战术问题总是紧密联系的,各自的定义也总是互为依据而成立的,正如舰、艇之区别一样。战略仅仅意味着在范围何普遍性上比战术更大。通常,赋予战略的意义是军略、韬路,即从相当广的地理概念上来表述指导战局、机动军队的艺术。其形象好比是一个个箭头,代表着一支支大规模部队在广阔的地域上的运动。在战略这一级之上,则是大战略,其涵义即使不是全球性的,也是比战略的涵义广得多,这就是说,为实现国家的目的,不仅要使用军事手段,而且要使用经济的、外交的和政治的手段。相比之下,战术则根据敌情而机动,是协调陆、海或空军部队火力的艺术,因此需要详细勘察当地地理状况和详细规定各个小部队应如何部署等。
   

显然,无论是大战略、战略,还是战役、战术、都与地理因素有关,全球战略必须要有详实的地理情报,最重大的战略决策实质上是地缘政治,因此,对地理分析如有出入,就可能导致整个战略决策上的差错。如果要动用武力谋求地缘政治目的,那么,有利的战略态势显然要建立在战术上可行这一基础上。火力配系与通讯网设置的技术或机动性为各种战区遂行进攻或防御创造了有利条件。攻、防双方之间的均势,随着武器、机动力和通讯系统的变化而变化,甚至可以说随着地形的变化而变化。由此可见,攻、防两方的优势之间的均势发生变化,可能使整个军事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大战略和全球目标格局方面的变化。

显然,不同规模和等级的决策间是密切联系的。然而,不同地理规模有截然不同的问题,而相邻的不同级别之间的军事行动又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例如,指导战局的战略受大战略决策所支配,而它则又左右着战役战术。全球范围内能作些什么,要受制于具体战区内能达成什么;而战区内能实现什么,又要决定于战术执行顺利与否。据此看来,我们关于军事地理学的讨论完全从局部的战役战术开始,以此为基础,再向有关的更大的范围拓展,这样做是恰当的,为弄清楚战术与地形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我们就必须研讨一下情报、后勤和各种战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4 20: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后的战场上,将配置密集的射程远、精度高、杀伤力大的武器,这可能会迫使指挥员把有掩蔽和隐蔽的地区看作是重要地形。美国陆军的军事原则主张,对机械化部队进行防御时,轻步兵应占领“防坦克”地形,如村庄、密林、断绝地,即严重限制装甲战斗车辆的视线、射击距离和机动性的任何地貌。北约的直升机作战理论要求战时直升机作超低空飞行。直升机飞行应紧贴地面、并低于山脊线、大桥、和邻近森林的树冠。这些措施对于直升机在有现代化雷达、高射炮和导弹的战场上的生存,是非常必要的。机械化部队可能也已经感到,要在今后的战场上求得生存,就必须优先考虑掩蔽和隐蔽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4 20: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diaoduoxi 的帖子

再请谈一下游击战争对敌人长远的战略有何影响?比如说现在普遍的恐怖组织对 美国将来的全球战略定位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4 20: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游击战的理论家和评论家都强调地理因素在决定战争结局中的重要性。它涉及认真利用地形特征。在实际情形中,地理上的运用技能一直被认为是取胜的关键。1759年,戴热内指出,游击队首领“应掌握能够为部队绘制正确的行进路线、设营地及有
待侦察地区的计划”。1970年,马利盖勒告诫城市游击队,“要了解一些地形测量知识,要能使用仪器和掌握的其它手段确定自己的位置,计算距离,绘制地图和计划,根据比例尺……”。
    显然,若要分析了解这种战争形式,必须具备高度的地理知识和对地形的熟识。中国最伟大的军事地理学家顾祖禹在1698年写道:“夫论兵之妙,莫如孙子。而论地形之妙,亦莫如孙子”。冯·克劳塞维茨在论述游击战争时引用了五条取胜的条件:
    1、须在国内进行游击战争;
    2、最后结局不能以某一次战斗而定;
    3、应把战区向大面积扩展;
    4、整个国家支持游击战争;
    5、国家地理情况不规则,非常复杂,例如:山地,森林地或沼泽地,或者因为是农业国而造成这种状况。
    以上几点中、除了第二点外,其余都是地理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4 2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击战中交战双方的最终目标是夺取对民众的控制权。因此,为了取得胜利,任何采取反游击队行动的军队都必须不仅要在军事上击败游击力量,而且要实现离间民众对游击队的同情和确保大众认可的社会秩序和政府的存在这样一些政治目标,“搜索和摧毁”战役必须与恰当地希望赢得“人心”和“思想”相结合,必须与保障有可行的政治权威相结合。战术的运用应根据游击队所占据的地形和其社会结构而决定。对于小股力量在国外发动的冒险性侵略,象格瓦拉在玻利维亚采取的行动,实施快速的机动突击就行了。如果是属于当地游击运动,拥有一定的民众支持,象越共,那么空中突击必须与努力控制地域结合起来。“铁锤和铁砧”战术和积极巡逻务须与“警戒和扫荡”或“分区控制”措施相协同。通常,还需要地域控制和快速突击力进行一定的结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4-12 20:09 , Processed in 0.03187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