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3953|回复: 2

[转贴] 拿破仑的经典战役——奥斯特里茨战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5 14: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只要世界上还有战争,人们就不会忘记奥斯特里茨战役。”——恩格斯

  提起捷克小城萨拉夫科夫,知道的人恐怕不多,但如果说出它的另一个名字“奥斯特里茨”,恐怕不知道的人不会太多,200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一场大战使欧洲大陆的一颗太阳从此处冉冉升起,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当时,拿破仑指挥7.3万法军在此击溃了8.6万奥俄联军,成为世界近代战争史上最著名的一页。此战瓦解了第三次反法同盟
,欧洲大陆自此迎来了拿破仑时代。战场的硝烟早已消散,而英雄的传奇却从此流传并吸引一批批仰慕者前来祭奠。12月3日,3800名军事迷在萨拉夫科夫重现了当年法军和奥俄联军的战斗,以迎接奥斯特里茨战役200周年纪念日。不过,法国政府却在纪念活动中表现低调引起不满。

  战役背景 海战失利,拿破仑急需陆战胜果

  1804年12月2日,35岁的拿破仑·波拿巴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此后,拿破仑继续贯彻入侵英国本土的既定战略积极备战。英国虽然依靠传统的海军优势将法国海军封锁在港口内动弹不得,但若小看拿破仑无异坐以待毙。因此,英国联络欧洲大陆另两个豪强奥地利和俄国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两国在东线对法国形成越来越强大的压力。面对这一形势,拿破仑一方面组织大军团挥师东进迎战奥俄,并决心占领维也纳以求彻底地消除来自东方的威胁;另一方面继续命令海军备战准备冲破英国海军的封锁。但这两条战线却收获了不同的战果。

  1805年10月,拿破仑指挥法军获得了乌尔姆战役(今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境内)的大胜,多瑙河地区的奥军差不多被全部歼灭。但是,就在拿破仑在乌尔姆接受三万奥军投降的第二天(1805年10月21日),法国海军上将维尔纳夫指挥的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却在直布罗陀西口的特拉发加角,同纳尔逊海军上将率领的英国舰队进行了19世纪最大一次海战。结果,法西联合舰队基本全军覆没,英国夺得海上霸权,从此拿破仑失去了海外竞争的能力。皇帝省去了在不擅长的海战上瞎指挥,从而全力关注陆上战场,如果不赶紧争取一场大胜利,欧洲大陆的局势将对法国很不利。

  普鲁士态度急转,法军东进

  乌尔姆一役中,法军击败的只是奥军较弱的一支,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周围,正逐渐积聚起强大的奥俄联军。

    更为棘手的是:普鲁士的态度急剧转变,十几万普军也正向奥地利边境开进,准备加入第三次反法联盟。原来,在这次战争暴发之前,在拿破仑许诺将抢自英国的领地汉诺威赠送给普鲁士,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也在极力拉拢普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怂恿他加入第三次反法联盟。正当普王犹豫不决时,从普鲁士南部传来的消息帮了沙皇大忙。当时,由汉诺威向乌尔姆开进的法军第一军,为了争取时间到达预定战场,竟未征得允许就强行通过普鲁士的领地安斯巴赫。作为报复,普王遣使向拿破仑发出最后通牒,限法军于12月15日前撤出奥地利,否则就对法国宣战。

  鉴于面临的形势对法军非常不利,拿破仑当机立断,命令法国军团在10月26日挥师继续东进,力求尽快抢占维也纳,切断俄军退路,在卡尔大公率领奥军回到奥地利以前,把这支俄军歼灭在多瑙河以南地区。

  库图佐夫率主力顺利撤到今捷克境内的布尔诺,此后又退至奥洛穆茨,与沙皇亲自督战的另一支俄军会合。从维也纳逃出来的奥国皇帝弗兰西斯随同撤退的奥军到达该城。法军将不得不面对强大的奥俄联军。

  决战过程 三皇会战,拿破仑力压奥俄皇帝

  俄奥联军在奥洛穆茨附近占领有利阵地,并在布尔诺以东13英里处一个叫奥固乩锎牡男〈澹?贾迷?千奥军骑兵在村前高地设防阻挡法军前哨部队部队。一场大战即将展开。

  拿破仑巧技诱敌决战

  由于普王最后通牒仅余半月,拿破仑非常担心俄军撤走和拖延战争,他迫切希望尽早决战。为诱使敌人与他决战,拿破仑命令前哨部队撤退,又谴使谒见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示弱”,要求停战24小时,举行双边最高统帅谈判,他还在沙皇特使面前装出一副信心不足和胆怯的样子。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和奥皇弗兰茨认定拿破仑已成强弩之末,势必要往维也纳方向退却,为求速战速决,采纳了联军参谋长奥地利将军魏罗特尔提出的作战方案,即分出部分兵力牵制法军左翼,以主力向法军薄弱的右翼迂回,并切断法军退往维也纳的通路。联军司令库图佐夫强列反对这个方案,认为应等普鲁士参战后再行决战,但二皇认为联军实力强于法军,因此不予理睬。

  战役在1805年11月27日拉开了序幕,拿破仑日夜盼望的战机终于来到了。联军方面,俄军在长距离撤退中损失了大约1.2万人,但精华尚在,加上从本土来的一个近卫军的增援,共有5.3万人,而奥军这时只剩3.3万人。这样,俄奥联军共计有8.6万人,火炮350门。法军方面,由于这时有迹象显示普鲁士随时会加入反法同盟,拿破仑不得不分兵布防,但此时的拿破仑通过情报已深信联军一定会上套,决战即将到来。于是,他限令周边法军两天之内赶到布尔诺附近,使得法军的总兵力达到了7.3万人,并拥有250门火炮。

  法军主动弃高地诱敌深入

  联军兵力分成五路纵队,从奥洛穆茨附近的阵地出发,逐次向东南开进,在布尔诺以东的奥斯特利茨镇及其西南一线展开。拿破仑决心孤注一掷,故意放弃普拉岑高地,指挥法军于12月1日全部退到了战场西缘的哥尔德巴赫河一线。12月1日,联军到达预定战场,迅速占领了普拉岑高地,并作好了全面进攻的准备。

  拿破仑这样作的意图是:首先引诱敌人把主攻方向指向法军防御薄弱的南翼,即普拉岑高地和南部湖泊之间;然后,乘俄奥联军主力南移而中间空虚之机,集中法军主力在中段进行反击,必须不借一切代价夺回该地区的要点普拉岑高地;尔后,向南卷击,歼灭俄奥联军主力于普拉岑高地和南部湖泊之间地区。为此,拿破仑决定,要在防线北段集中全部兵力的三分之二,而在南段同样宽的正面上,只配置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人们事后看到拿破仑在选择战场和集中使用兵力方面,确实要比敌人棋高一着。从整个兵力对比来说,法军仍然居于劣势地位,可是,经过双方的具体部署,局部地区的兵力情况就有明显的变化。在南翼法军仅以一万多人牵制着联军四万多人,而在北翼,法军则集中了约六万人去对付联军的四万多人。法军在局部上形成了优势。

  沙皇昏招自损联军南翼

  1805年12月2日,世界近代战争史上最著名的一页揭开了。早上七时左右,俄奥联军,各自排成密集的队形,展开在大约12公里的正面上,同时向法军发起了进攻。

  在战线南段,实施进攻的联军主力发展非常顺利。由于在兵力上占有大约四比一的优势,他们迅速攻克了位于哥尔德巴赫河东岸的特尔尼兹村,进到了西岸的佐克尔尼兹村,迫使法军逐渐向后退却,这样发展下去,显然要妨碍拿破仑下一步计划的实行。

  为了制止俄奥联军向南段法军的侧后实行迂回,稳定防御阵势,同时也吸引更多的联军投入这个方向,拿破仑命令,配置在该段二线的第三军迅速投入战斗,从西南方向突击敌人的左侧后方。由于法军的新锐力量突然实施猛烈的反击,已经渡过哥尔德巴赫河的联军,被迫向河的东岸撤退。

  当时,联军总司令库图佐夫尽管事实上已被剥夺了指挥权,但他仍带领一个军的兵力,稳坐在普拉岑高地,静观战局的进一步发展,等到了关键时刻再把这支部队拿上去。可是,刚愎自用的沙皇看到联军主力攻击受挫,便令占领普拉岑高地上的这个军放弃阵地,前去增援南翼联军。这样一来,联军的整个部署给打乱了。

  拿破仑一直在等待的时机终于来到。上午九时左右,他透过逐渐消散的晨雾,看到俄军正撤离普拉岑高地,于是立即命令第四军以其左翼两个师转入进攻,迅速从普拉岑高地北侧攻占该高地。

  普拉岑高地一经失守,亚历山大随即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策,因而在库图佐夫的协助下,下令将所有的预备队调上来,企图重新夺回这一高地。俄军连续四次猛攻都被法军打退,到中午十一时左右,即经过两小时的拉锯战以后,俄军终于再也无力对普拉岑高地进行反击了。紧接着,法军转入进攻,把俄奥联军从阵地中央切开,使他们分为互相不能策应的南北两个部分。位于南面的联军主力,完全暴露在占领普拉岑高地的法军火力之下。

  拿破仑发现战机一举歼敌

  与此同时,在北段进行的战斗也是非常激烈的。法军的第五军和第一军在缪拉的骑兵军的配合下,顽强地打退了联军两个军的多次冲击,稳稳地坚守着阵地。而在削弱了联军的进攻能力以后,缪拉的骑兵军和拉纳的第五军果断地进行了反击,把北面的联军赶回到了奥斯特利茨。

  联军在整个战线的中部和北部都被法军彻底击溃了,只有在南部的主力还处在普拉岑高地和南部湖泊之间,在孤立突出的不利态势中。拿破仑极其敏锐地发现并迅速利用了这一有利时机。他在占稳普拉岑高地以后,很快把火炮调了上去,用以支援法军的全线反攻。法军呼喊着,顺着高地的斜坡横扫下去。面对这一无法抵挡的洪流,联军很快就溃散了。只有少数人逃往布尔诺方向,大部分被压缩到了沼泽地带。这些人被赶到了刚刚结冰的湖面上,人马车炮,拥挤不堪;而在这时,普拉岑高地上的法军炮兵,开始向湖面进行猛烈轰击。顷刻之间,冰碎炮翻,人员纷纷落水,据说有几千人葬身湖底了。联军士兵纷纷地放下武器当了俘虏。

  整个联军的溃散势不可挡。就连弗兰西斯和亚历山大的侍从人员,也都顾不得皇上的安危而把两位至尊丢在路上,各自去逃性命。在激战中,联军总司令库图佐夫负了伤,差一点当了法军的俘虏。这一仗,俄奥联军损失了2.7万人和155门火炮,其中被俘1.5万人。法军的损失,大约只有1.2万多人。

  奥斯特里茨会战是拿破仑军事生涯的最经典的一幕,其战略在战术天分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全欧,这次会战被称为“三皇会战”。但无论在军事方面还是在政治方面,这位法国皇帝显然都凌驾于奥俄二皇之上,欧洲第三次反法联盟随即瓦解。不久,奥皇提出休战,拿破仑当即同意,条件是要求所有的俄军撤出奥地利,退回波兰。12月6日,法奥签订停战协定,奥地利再次丧失大片领土和属地,付出大宗赔款。

  
  该地区西面是南北向的哥尔德巴赫河,东面也是南北向的劳斯尼兹河,该河再向西南延伸,叫做利塔瓦河,然后与西面的哥尔德巴赫河汇合。在两河汇合处形成了一个沼泽地带,汇成几个湖泊,构成战场南面的天然障碍。位于三条河之间的三角地区,中间地势突起形成小高原,叫普拉岑高地,在高地与南面沼泽地之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占领这个高地,就能观察和控制周围的广大地段。

  在随后的战斗中,拿破仑为创造进行反击的条件,故意示弱于敌,引诱敌军来攻,曾果断地决定放弃这一要点,结果使得沙皇上当,联军则因为轻易地丢弃了这个高地而加速了自己的失败。
“欧洲第一名将”的美誉是在这次的战役后赢得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6 16: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部同名的电影,D9画质还不错.尤其欣赏老一辈的配音演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6 19: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部片名好象叫《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
》,我买正版的《拿破仑传》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9-10 03:56 , Processed in 0.02936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