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无数次听说一个令人心烦的传言:罗斯福知道珍珠港即将遭到袭击,但是他什么也没说,因为他希望美国参加战争。请问这是事实么?”
这种指责实际上是尼克松作为总统(或者总统候选人)时的事迹,他希望在公众面前贬低数代美国人为之热爱的一位总统,并失去对他们领导者的信心。尼克松希望证明FDR希望以数千乃至上万美国人民的生命来达到他的政治目标。
这种谣言几乎就在轰炸之后就出现了。事实上托马斯·德维(Thomas Dewey ,1944年的共和党候选人)几乎将这个问题转化成一个争论的焦点。他(以及数位共和党参议员)宣称美军情报机构在偷袭之前已经“破获某种日本密码”, FDR知道什么事情即将发生。他不应该再次被选为总统,而应该上法庭。最终德维撤回了自己的问题,主要因为总参谋长乔治·马歇尔提供了相左的证据,还因为德维最终意识到如果日本政府知道这次争论,他们就会意识到自己的密码已经被破译,并会对日后美军的行动造成极大的困难。
看到这里,谣言指出美国军方已经破译了某种日军密码,并且和通过英国情报机关破译并交换来的资料一起警告即将有进攻发生。另外也会提到马歇尔警告太平洋地区的陆军指挥官:“美国政府希望日本的突然袭击”,相信罗斯福容忍进攻发生以推动孤立主义的国会以及民众参加战争有多困难?
高层人员=正确的观点?
戈登·普朗格(Gordon Prange)的《珍珠港:胜利的裁决》(Pearl Harbor: The Verdict of History)中的一段摘录经常被用作英国政府提前知道珍珠港事件即将爆发。在第35页引用了奥立佛·
利特尔顿,英国战争生产大臣的一段话:
“日本是被刺激后才会在珍珠港袭击美国人。相信‘美国是被迫加入战争’这种说法是荒谬的。谁都知道美国人站在哪一边,即使是在他们全力以赴的投入战争之前。”
在看到这种理论的时候,读者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这是关于美国政府的正式官方信息么?他同外交或者政治高层,比如罗斯福总统或者格雷大使有联系么?或者这仅仅是一种个人观点?
据个例子,罗伯特·斯汀涅特(Robert Stinnet)所著的《谎言之日》(Day of Deceit)中提到一篇由海军情报办公室的阿瑟·麦克鲁姆中尉(Lieutenant Commander Arthur McCollum)在战争爆发之前交给安德斯·沃尔特上校和达德利·瑙克斯上校的关于美国政府政策的备忘录。这份备忘录中提到,只有一次对美国利益的直接打击才会使美国公众希望直接介入欧洲战争,具体地说就是支援英国。尽管备忘录在1940年10月被送交给卡普腾斯·沃尔特和达德利·瑙克斯,罗斯福总统的两个军事顾问,没有任何证据显示罗斯福曾经看过或者没看过这份报告。此外,尽管安德斯和达德利提供了8个详细的对大日本帝国采取攻击性行动的计划,并且还加上了一句“如果这些能够使日本在宣战问题上作出过激反应就更加完美了”的注解,备忘录中提到的这八个“计划”(即将采取的行动)只有一个被起用,而且有理由怀疑这个备忘录是否是这8个计划的灵感。但是在《谎言之日》平装版的第二章(《罗斯福通往战争的后门》)的注解部分(321-322页第7、8和11条)却提到所有的行动都被“贯彻落实”了。
日本对珍珠港的情报工作(间谍活动)至少包括了两名德国反间谍机关(Abwehr)人员的努力。其中之一,奥托·库恩和他的家庭在珍珠港做潜伏眼线,从本质上讲他们不合格。另外一个,杜斯克·波波夫,是一个南斯拉夫商人。德国反间谍机关认为他很有用,而实际上他效忠英国,为MI5的20号委员会工作。在1941年八月德国人对他进行了关于珍珠港方面的详细提问(约翰·马斯特曼的《双十字系统》和普朗格的《谎言之日》都提到了这件事),但是FBI认为他对日本情报工作的贡献很小。没有一份关于波波夫是双面间谍的报告被送交美国军事或者民政情报机构。埃德加·胡佛认为波波夫的重要性不值一提,他指出(毫无根据)波波夫的英国代号“三轮车”( Tricycle)是代表他的性取向。不管怎么样,波波夫没有被允许继续留在夏威夷为英美进行情报工作。普朗格表明,波波夫声称他提出过警告这一事件是假的,而那份知名的问卷不过是反间谍机关行事细致的体现而已。
盟军情报工作
夏威夷当地的海军情报部门早在12月7号以前就对日本领事馆进行了窃听,并且无意中听到一段和东京之间的关于花的讨论(这段谈话的意义在当时没被重视,现在也没有对公众公开)。但是海军的窃听器在十二月的第一个星期就被发现并且拆除了。当地的联邦调查局没有接到安装或者移除窃听器的情况。当地FBI负责人后来声称如果他知道海军的窃听器失效的话他会安装一个自己的。
在整个1941年,美国、英国以及荷兰搜集了足够的证据来证实日本准备发动一轮军事攻势。但是和打击像珍珠港这样的纯军事目标比起来,所有国家都认为日本下一步会直取东南亚,也就是马来亚和菲律宾——那里拥有更多对日本帝国陆海军有用的战略资源。事实上在1941年早期很多日本陆海军将领也都反对山本五十六的打击计划,甚至在41年9~11月帝国议会通过这项计划之后仍然保持一种很不情愿的态度。日本对东南亚的进攻计划为美军情报系统了解,但是目标不明。比如,英美荷三国估计的目标包括泰国(中南半岛)、马来亚、法属印度支那、荷属东印度(达沃—维果线)、菲律宾乃至苏联,但是谁也没提到珍珠港。
对。但是破译出来的是外交密码。在战前的一系列外交活动中罗斯福总是能够提前得知日本人在计划什么。12月6日的报告完美地展现了日本准备对美国宣战的准备。
错。日本政府一向不详细通知外交官即将发生的军事行动的情况。所以当美国人得知日本外交官按照程序在12月7日下午一点钟向美国政府递交某种信息,随即摧毁他们的译码机,从这个他们才推断出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但推断中并不包括大规模进攻。太平洋是个巨大的地区,有许多对日本而言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菲律宾、荷属东印度、新加坡等等。海军上将斯塔克(Admiral Stark)提到日本人正在策划大规模进攻,但是他提出的可能目标是“菲律宾,泰国,中南半岛或者婆罗洲”。事实很明显,美军因为不走运和麻痹大意没能在这警告上取得任何优势。
难道美国军方没有考虑过珍珠港会受到攻击的可能性?
珍珠港的深度使攻击不大可能发生——平均深度低于40英尺。几乎各国海军都认为低于150英尺的深度是无法发动鱼雷攻击的,高速俯冲下来的飞机投下的鱼雷由于无法达到足够的深度,只能一头扎进珍珠港的淤泥之中。英国人已经证明他们改装的浅水鱼雷在塔兰托(1940年11月11日)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1941年七月的海军备忘录中提到了此事,但是他兰托的平均水深是75英尺,比珍珠港大约深了30英尺,所以英国的鱼雷方法在珍珠港不会起作用,另外,英军使用的是老掉牙的“剑鱼”式鱼雷机,。其缓慢的速度也是塔兰托成功的关键之一。
日本帝国海军已经没有类似的飞机,所以他们需要采用其他的办法。在为攻击作准备的训练期间,日本海军于1941年独立完成了他们的浅水鱼雷(“雷鱼”),鱼雷尾部加装了木质平衡翼,反旋转鳍使鱼雷保持垂直入水,在接触水面时这些木质鳍会崩裂。投弹高度会保证鱼雷不会因为潜得太深而钻进污泥(事实上,尽管有这些改装,还是有几条鱼雷钻进了珍珠港的淤泥中)。事实上,美国海军从来没有预料到日本人会用这么简单的改装鱼雷,布洛克海军上将以及其他美国将军也没有考虑在珍珠港安装防雷网。而且因为停泊区水浅(还需要日常的污泥清理)的缘故,安装防雷网会限制军舰进出以及港内演习,造成许多不便。
但是航母不是在海上就是在大修。港内只剩下过时的战列舰队。所以珍珠港事件几乎没有伤及美国海军的力量。难道不是有人特意让它们(航母)参加大修或者出海?
试着告诉罗斯福的参谋和海军高官们“珍珠港事件几乎没有伤及美国海军的力量”。他们中的大多数相信美国海军在太平洋的力量已经被彻底摧毁了。
事实上,美国海军的两艘航空母舰正在开往珍珠港。“企业”号和“列克星顿”号正在分别从往威克岛和中途岛运输战斗机的任务中返回(第三艘,“萨拉脱加”号,正在普吉特角的海军造船厂里进行例行检查)。在攻击发起时“企业”号在珍珠港以西270英里(约370公里)。“企业”号原定12月6号返港,但是恶劣的天气推迟了这一计划,再次计划的返港时间是12月7日早晨7点(攻击开始前一个小时),但是由于海军击毁了数艘日军潜艇,“企业”号接到警告原地不动,并派出侦察机搜索。这一点实际上救了这艘航空母舰:如果继续航行,很有可能会遭遇日军6艘航空母舰的攻击——甚至更糟糕的。
关于航空母舰,还要再过六个月,在中途岛,才能让它们的重要性压倒对它们的怀疑。在珍珠港遇袭时,几乎所有的海军将领——包括很多日本将领,都认为航母应该是作为侦查使用的。真正的战斗应该是战列舰之间的——而太平洋舰队几乎所有的战列舰都在珍珠港被报销了。航空母舰的重要性在1943年老战列舰返回前线之前那段“青黄不接”的时期才体现出来。
美国人的麻痹大意可以说是珍珠港事件最大的导火线。奥帕纳角的陆军雷达站侦测到了机群,但是两个雷达操作员把机群当作是返港的机群。凌晨海军击沉了6艘企图入侵的日军潜艇(“甲标的”微型潜艇),随即一艘海军运货船发出了发现另外一艘潜艇(实际上是母艇)的报告,这远在日军机群出动之前。但是美军连像样的侦查和提高戒备等级这一类标准处理方式都没有精心,由此可以说珍珠港完全是一个自我酿造的悲剧。
当美国人意识到某种进攻即将到来,他们不知道是何种形式的进攻。如果在空袭后日军发动登陆,珍珠港是守不住很久的。如果丢掉珍珠港,即意味着美军丢掉了太平洋上最重要的基地——外带损失整个太平洋舰队。
迅速对德宣战
阴谋论者总是重复着罗斯福希望对德宣战所以默许珍珠港事件发生。只不过一个对1941年国际形势有基本了解的人都可以否定这一条。来自日本的攻击不会导致美国对德国宣战,美国公众的愤怒会被引向日本,而非德国。尽管根据《三国轴心条约》规定,任何一方遭到攻击时其他两国有责任支援,但是日本首先攻击美国不能作为美国攻击日本的理由。德国和英国自1939年就开战,和苏联自1941年6月开战,但是日本对此无动于衷。尽管在1941年美国海军已经在大西洋上和德国海军之间展开一些低强度海战,在珍珠港事件后几天就向美国宣战仅仅是希特勒本人的决定,而非被三国轴心条约所束缚。
尽管这样,如果没有珍珠港事件,美国永远不会对日本宣战。
不对。1941年8月关于应征入伍者需要服役超过12个月的提案上仅仅以一票(203对202)被否决。但是由于德军潜艇攻击无武装的美国商船,反战情绪很快就消退了。九月份的一项统计表明67%的美国人希望对日宣战以遏制其扩张,70%的美国人希望对德宣战。在11月底的谈判破裂后罗斯福的很多智囊以及一些新闻界人士都认为总统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说服国会对日本宣战,但是罗斯福本人反对对日本宣战,而是等待日本人的下一步反应。
要想相信罗斯福知道珍珠港事件即将发生并且保持沉默,你就得相信他拥有比美国政府下属的任何机构——乃至美国军方的情报系统——更好的消息来源,而且从来没人看见这些信息,或者它们被销毁的过程。你必须相信罗斯福希望牺牲大半个太平洋舰队,乃至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最重要的军事基地,严重破坏接下来两年美军对日本的反击行动(也许那会儿日军已经控制整个太平洋,打到美国西海岸了),仅仅为了去换取早就已经达到二比一的比例的公众支持。你必须相信罗斯福——曾经作为海军部长,并且反复强调如果他不从政可能已经当到海军上将,在被更加正式,拍子也比较弱的《吉日重归》(Happy Days Are Here Again)替代之前将《抛锚》(Anchors Aweigh)作为第一总统专用曲——会默许上千名美国海军水手的牺牲来换取国会里的几票支持——虽然很多观察家宣称通过是必然的。
[ 本帖最后由 白星逐日 于 2007-6-13 09:4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