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3187|回复: 7

[整理] 飞豹心脏--秦岭(斯贝)发动机国产化背后的艰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29 10: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70:安排沈阳黎明负责斯贝,开始仿制民用斯贝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71.7:周恩来批准进口民用斯贝

  1971.12:周恩来在航空产品质量座谈会上表示同意引进军用斯贝

  1971.12.26:周恩来指示黎明与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结合搞斯贝

  1972.4.14:航空工业部决定购买60-80台斯贝用于改装轰5、轰6各10架

  1972年底:英国政府同意出售民用斯贝

  1973.1.10:航空工业部正式建议购买军用斯贝专利、2架猎兔狗、一套发动机试验设备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73.7.17:英国政府同意出售军用用斯贝

  1973.7.30:外贸部、航空工业部请示购买斯贝专利及200台机

  1973.8.1:李先念、叶剑英批准外贸部、航空工业部请示:“价钱不是问题”。||此期间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提出异议

  1974:沈阳厂所有人提出斯贝影响涡喷6丙、涡扇6,反对引进斯贝。江青反对买斯贝。后移到西安

  1974.5.11:航空工业部主要领导决定向中央提出《关于不买“斯贝”发动机的报告》

  1974.5.18:叶剑英批文:“不可不买”斯贝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74.5.19:李先念表赞成叶

  1974.6.16:李先念再批示要买斯贝

  1974.6.23:叶剑英批示支持引进斯贝。李先念表赞成叶

  1975.3-6:航空工业部2次表示对摸不透技术无所谓,

  1975.11:成立斯贝试制领导小组

  1975.12.13:签订引进军用斯贝合同,共7679万英镑(不含此后北京航空学院买设备、试验等费用)。目标:3年内复制,5年内国产化。定点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试制生产,并组织全国各厂支援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77.9:命王震挂帅会战领导小组,航空工业部副部长带工作组驻厂督战,王震3次视察。拨给专项资金。攻克了76项技术关键

  1979下半年:自主造出4台发动机

  1981:“1981年以后,实际上‘斯贝’‘反设计’技术‘吃透’工作基本上是不了了之。”全套图纸,专用设备,专用材料仿制斯贝发动机,结果从1975年仿到2003年才完全搞成

  ★研制进度和研制力量安排方面:

  1968年6月,涡扇6首台试验机试车,就是说涡扇6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了。1970年,安排沈阳黎明开始仿制民用斯贝,而沈阳是负责涡扇6的,这不是分散负责涡扇6研发工作的沈阳黎明的精力吗?

  1971年,涡扇5整机试飞,连涡扇5都取得这么大进展了!1971年12月26日,周恩来指示黎明与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结合搞斯贝。——注意: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是主要负责涡扇6研发工作的!这显然对涡扇6的研发产生了干扰,到了1972年4月,沈阳航空发动机研究所因为仿制斯贝而停止了歼九配套发动机的研制(3)!引进项目终于挤掉了自主研发!1973年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提出异议。1974年沈阳厂所不满升级(有人公开提出斯贝影响涡喷6丙、涡扇6),后由于江青支持,斯贝转移到西安,涡扇6得以继续。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76年3月斯贝仿制开始。

  1980年2月-5月仿制斯贝考核成功,全部符合技术要求。各厂承制仿制斯贝零部件86.5%,其中金属材料试制成功72.5%。——很顺利,仿制成功,国产化进展也很大。

  1981年,涡扇6被宣布下马。而这时候斯贝国产化进程很顺利,正应该一鼓作气完成斯贝的国产化,可是各方面却像泄了气的皮球,从1981年开始,斯贝的国产化就不了了之!
1984年涡扇6正式下马。

  如果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没有被安排搞斯贝而延误、停止了涡扇6的研制,那么涡扇6不是可以早几年完成吗?

  ★领导支持方面: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73年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提出异议,但是有关领导决心却是很大的:8月1日李先念(副总理)、叶剑英(副主席)批准外贸部、航空工业部请示:“价钱不是问题”!

  1974年矛盾激化,沈阳厂所有人提出斯贝影响涡喷6丙、涡扇6,反对引进斯贝,江青也来干预,反对买斯贝,这分量可谓重,不过有关领导的决心却是不能小瞧的——李先念、叶剑英频繁批示(5、6两个月至少5次)要购买引进斯贝,最后折衷,斯贝移到西安。

  1977年9月,命王震(副总理)挂帅会战领导小组,航空工业部副部长带工作组驻厂督战,王震3次视察。拨给专项资金。

  一个副主席、两个副总理无限关怀,还有副部长人等督战,这样的阵容不可谓不强大。而涡扇6呢?没听说过有多少领导很关注的。如果涡扇6得到了斯贝一半的关怀,进度会快多少?

  ★资金方面:

  1973年李先念、叶剑英批准外贸部、航空工业部请示:“价钱不是问题”(1)。——看看:“价钱不是问题”,多大的气魄!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75年签订引进军用斯贝合同花了共7679万英镑。(1)——当时国家经济困难,7679万英镑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而且这还不含此后北京航空学院买设备、试验等费用,可谓一掷千金。

  为了建立“斯贝”生产线,经中央批淮,国务院拨款1亿英镑用来对西安发动机公司和有关的辅机厂进行技术改造。这笔钱按当时的外汇体制折算相当于12亿人民币(2)——大手笔!

  而涡扇6一共花了多少钱?1.2亿而已!也就是说斯贝花的钱至少是涡扇6的20倍!如果涡扇6能得到哪怕斯贝1/10的资金,进度将会快多少?
★装机方面:

  1971年酝酿引进斯贝时,是作为歼6后继机的发动机;后试图作为改进强5的发动机;强6立项后试图作为强6的发动机;还曾安装于轰6。1998年作为飞豹的发动机。

  涡扇6为强-6项目配套发动机,改型涡扇6G作为歼9的发动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可以看到,斯贝就像一个宠儿,哪里都想立足,本来涡扇6为强-6项目配套发动机,可是一些人却打算用斯贝:“国务院有关部门、中央军委也很重视,并作出过明确批示”(1)。这里有一点让人很迷惑,斯贝MK202在英国是装于F4战斗机的,可是中国国内讨论却是“认为不能满足新歼击机的要求”(1),这个“新歼击机”是什么,作者没说,但我们不妨推测一下:涡扇9(斯贝MK202)性能:最大推力54.5千牛、加力推力91.2千牛、推重比5.05;涡扇6G性能:最大推力83.9千牛、加力推力138.2千牛、推重比7.05;涡扇6性能:最大推力71.3千牛、加力推力129.9千牛、推重比5.93。显然斯贝比涡扇6差得远,那么这个“新歼击机”很可能是歼9,否则一款成功安装于F4这样一型较重的战斗机的发动机怎么会不能满足要求呢?那么就是说,在原本涡扇6的用武之地,斯贝都想取而代之!

  我国曾成功的试验将斯贝安装于一架轰6,结果航程增加近1/3,载弹量也有所增加,那为什么不用?——“4台‘斯贝’发动机价值250万英镑,比轰6原型飞机的价格高了好几倍,经济上也显然不可行”(2)。想改进居然还怕花钱,宁可把买来的那批成品机和50套配件放在仓库里,宁可把50套配件退掉(买50套配件是专利出售合同要求,退货肯定要赔一大笔违约金的),也不愿装机!那批成品机和50套部件花的钱倒不心疼了!宁可把7679万英镑买来的专利和1亿英镑买来的全套设备闲置,也不愿意生产!这近2亿英镑他们倒是一点也不心疼!偏偏把买来的东西发挥作用他们就心疼钱了!

  到了十几年后飞豹决定用斯贝,结果斯贝的国产化还未完全完成,试飞时用的居然是库存了十几年的发动机!批量生产后,库存不够用,只好进口!“不得不向英国购买‘斯贝’发动机以为急需。但英国‘斯贝’发动机已经停产,无耐花钱购买退役的‘堪修’发动机回国拼修以应急”(1)!一种新型歼击轰炸机,居然试飞到量产用的发动机都是库存和退役的破烂!

  ★资金和领导支持到了国产化阶段后的变化:

  早在1975年,有关部门航空工业部就2次表示对摸不透技术无所谓,“反映了决策层‘单纯引进产品仿制’的指导思想”。“对‘斯贝’‘反设计’和技术‘吃透’的工作、经费支持也远不如产品试制,很多试验条件和试验设备提供不了,许多试验不能进行,等等。”仿制的时候,“价钱不是问题”、动辄几千万上亿英镑地砸进去,到了国产化的时候经费却成问题了。仿制的时候一个副主席、两个副总理无限关怀,到了国产化的时候领导们都人间蒸发了!这表明推动引进斯贝的人士根本没有把自主放在心上!只是拿斯贝打压涡扇6而已!

★暧昧的1981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81年是暧昧的一年,这一年,涡扇6性能全面达到设计指标,但却被告之下马,开了散伙会;斯贝,这个受到一个副主席、一个总理、一个副总理无限关怀的宠儿,其国产化进程在取得了很大进展的情况下,居然不了了之了!

  涡扇6实际下马,斯贝国产化不了了之几乎同时,这难道是巧合吗?

  ★运10和涡扇6的一个微妙的共同点

  那就是“四人帮”。对运10下马,当年就有人扬言,说运10是四人帮搞的,所以一定要搞掉他;而涡扇6的研制也得到了江青、四人帮的大力支持(而且可以说如果不是江青支持,涡扇6的研制在1972年停止后会不会恢复还很难说),最后涡扇6也像运10那样研制成功(确切的说比运10的完成度要高)却下马。四人帮支持的项目,成功了也都下马,这是巧合吗?涡扇6下马是不是也是因为有政治恩怨的原因?

  ★斯贝和麦道吸引某些人的一个地方

  1978年7月引进斯贝工作组访欧,转了10个月,到了1979年4月,从欧洲各国定购大批设备;而麦道也是造就了大批人出国考察的机会。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对比斯贝和麦道给中国带来的“进步”:

  与麦道合作,中国的“进步”是会造波音的尾巴了。

  而引进斯贝,中国的“进步”是什么呢?——“通过‘斯贝’项目技术改造的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已发展成为发动机行业对外开展转包生产的基地。20多年来,通过为罗罗公司加工大量导向器叶片和环形件等,为美国GE公司加工大量涡轮盘和封严圈等,为普惠公司加工机匣等,为法国斯奈克玛公司加工涡轮叶片和涡轮盘等”(2)——与和麦道合作一样,只能打洋工,没有自主设计制造能力!

  ★关于经典的涡扇6下马原因说辞和斯贝“冬眠”

  经典的涡扇6下马原因说辞是:由于配套机下马而使涡扇6失去装机对象。可实际上涡扇6至少被作为强6、歼9的发动机,配套机型不止2型,并非针对性很强的专用发动机,作为一种已经研制成功的发动机,完全可以也应该用在其他地方,而不是废弃;相比之下斯贝从1981年开始居然连国产化都搞不下去,却没有下马,使用斯贝的歼轰7也没有因为配套发动机不过关而下马,而是用一亿元坚持下来了,而之前多少种飞机因为配套发动机解决不了而下马?之后的十几年中歼轰7并未停止研制,而斯贝却可以“冬眠”而不下马,斯贝凭什么有这样的优待?这就不能说这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决策者的好恶问题。

  从上面列举的事实可以看出,斯贝一开始就像是在和涡扇6唱对台戏的,争夺装机项目,这可以看作引进与自主研发的矛盾;斯贝在涡扇6研制期间得到了比涡扇6大得多的资金、和政治支持,而涡扇6下马后斯贝马上就没人关心了——资金、设备、政治支持全部销声匿迹了,可谓“狡兔死走狗烹”。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涡扇6和运10,一样的自主研发的关系国家科技实力的关键项目,一样的受到引进项目的打压,一样的得不到引进项目那样的优待,一样的成功后被抛弃,一样的下马后引进项目也不了了之,一样的引进项目让中国有关厂家成为西方国家的打工崽。

  与之类似的还有基本研制成功的直-7为同等类型的引进项目“超黄蜂”“让路”。当年发生的这些事情都体现了领导人“造船不如买船”的指导思想,为了“买船”千方百计破坏“造船”,造出来的“船”也要“凿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9 10: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
先前还以为飞豹仍然用的R-R的引擎,惭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9 10: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下次,你回来的话我们爽一下所谓的自主研发的动车组,其实就是散件组装再二次逆向仿制。斯贝也是如此。一定意义上说rr的也没错,但是问题是飞豹用ws9,是不受制于人的,因为技术已经完全领会,想造多少就多少。这个也就是我说的国产化的意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9 10: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2架猎兔狗的建议很超前。

说明航母战略一直就是我军的重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9 11: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leinKlauss 于 2008-2-29 10:51 发表
呵呵,下次,你回来的话我们爽一下所谓的自主研发的动车组,其实就是散件组装再二次逆向仿制。斯贝也是如此。一定意义上说rr的也没错,但是问题是飞豹用ws9,是不受制于人的,因为技术已经完全领会,想造多少就多少。 ...


呵呵好的,下次回去还是由兄来领路了~
对机械兴趣极大,以后也是准备干机械工程的,多多指教吧。

嗯,飞豹引擎的这个国产化过程,让我想起了沈飞的SU27国产化,都是花钱的大手笔啊,当然沈飞那个貌似是直接把生产线买过来了。其实,如果真的可以完全自主研制,虽然也需要投入经费,但成本是不是更小一些。所以比较看好“太行”,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9 15: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su27sk当时俄国给的生产线不是我们印象中的生产线,而是150架的组装线。这种线十分低能的,就是一个装配车间。如果说j11b是沈飞的一个奇迹,那么一定是沈飞在组装零件同时开始研究机体设计并且自主改进且开始自制零件了。

然而以我国目前的技术看,自己造一条完整意义的流水生产线还差一些东西,比如机器人。工控电脑,软件等等。

j11b不如飞豹名字响亮,来源于沈飞一直以老大自居,一直痴迷改进j8,进步不多。现在成飞什么的都起来了,沈飞背靠辽宁这一重工第一基地,要想崛起,并不困难的。之后就难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9 16: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最后的部分,颇耐人寻味。由此也能看到在中国办点事,传统意义上的人际矛盾到了党和政的高度是多么恐怖。大飞机运10因为是四人帮搞得,所以现在就剩一个破壳子。20多年后的大飞机项目则到还在引进空客技术还是图波列夫技术问题上扯皮,丝毫没有引进新观念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 06: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歼11B的确不如歼10,飞豹这些有名。不知歼11B比SU27有哪些方面的更新与改进?看网上介绍说是加强了航电设备,又不是特别具体,貌似就是全部换成国产的了,不知与俄罗斯的原SU27的电子装备孰优孰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5 21:42 , Processed in 0.02518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