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4848|回复: 5

[讨论] 拿破仑的战略管理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4 17: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欧洲管理学上,很多学者认为拿破仑是糟糕战略的受害者(Victim of an inferior strategy)。如果单纯从管理的角度上分析,在他一生之中在领导和战略管理上有没有什么转变呢?如果有是什么?如果没有那导致他起伏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4 18: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这三位学者? 可惜看不到原文。
http://knowledge.insead.edu/abstract.cfm?ct=6966
W. Chan Kim  ;  Renee Mauborgne  and  Ludo Van der Heyden   
One observes that despite the continued application of superior personal strategies and leadership throughout Napoleon's lifetime, success eluded him in the end. A pattern is observed of meteoritic rise in the early stages (victories in the battle of Lodi, Marengo, Austerlitz) and a downfall later (Russian invasion, Waterloo). What is behind this rise and fall? Can any reasonable explanations be found? Exploring these questions is the motivation of this case.
从简介看,似是从意大利到奥斯特利茨等算一个阶段(上升),征俄和滑铁卢等算一个阶段(衰落)。
其实从部署和机动部队的战略看,后期差别不那么大。即使很不被看好的1813年战略,也是很合理的利用内线的部署:一个大突出部将联军隔为南,北,东三部分,拿破仑的预备部队坐镇中央,随时相机打击一路。但联军的战略有了较强针对性,采用了躲避拿破仑锋芒,打击其他部队的战略(特拉申伯格计划)。加上拿破仑的部下急于求成,没按拿破仑部署打,终酿大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4 22: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管理角度分析是指用人方面?
这方面不太懂,就不多说了...军事方面倒是可以说说,不知是不是阁下所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4 22: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ron duke 于 2008-11-24 18:10 发表
但联军的战略有了较强针对性,采用了躲避拿破仑锋芒,打击其他部队的战略(特拉申伯格计划)。


对了,一直想问关于这个战略,到底是谁提出的。我先前见到有说是莫罗提出,后来又见到有说是沙恩霍斯特提出(据说是吕岑之后),颇感疑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4 22: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德文维基写得稍详些。据这个介绍是贝尔纳多特和拉德茨基为主要策划者。
http://de.wikipedia.org/wiki/Trachenberg-Plan
莫罗的作用估计是贝尔纳多特的高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4 23: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论题升华的很高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9-8 16:44 , Processed in 0.02631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