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紹介」二本松少年隊 慶應四年1月3日,鳥羽伏見大戰的第一聲砲嚮,象徴歷時兩年的戊辰战争爆发。在這場戰爭中,以天皇一方为己方的后世称之为新政府军,而誓死效忠德川幕府的一方,则被称之为舊幕軍。站在幕府一方的諸藩皆陷入窘境,當時被稱作賊軍的舊幕軍其中最強的一部是陸奧的會津藩。曾擔任京都守護職的會津藩主松平容保深得先皇信任,對幕府抱着強烈的感情,也因此,受到身份和地位的製約,最終成為衆矢之的。不料,戰爭中新政府一方竟提出“奧羽皆敵”的說法,在這種形勢之下,奧羽越列藩同盟最終成立。作為奧羽越列藩同盟的一員,僅是一個小藩的二本松也不免嚮東北各個戰綫派軍支援。打到二本松戰役開始的時候,二本松城內隻有下少量士兵和老人、女人、孩子。 在這座美麗的城池——二本松霞之城之中,有一群武家的孩子以會津白虎隊為藍本,組成少年兵,以少年之軀抗擊強于自己數倍的敵人,譜寫了一曲武士的絕響…… 后世,稱這些孩子為“二本松少年隊”,其中以木村銃太郎道場的生徒為最為知名。 大壇口戰役中,少年隊幾乎全軍覆沒。
江戶歸藩的小澤,曾經有過一段時間對土生土長的二本松少年十分鄙夷,認為他們是鄉下孩子.也拿着父親買給他的最新式火銃十分得意.某日終于遭到不滿的二本松少年們的"暗討",被扔到河裏.從那日以后,幾彌開始和其他人接觸,漸漸的融入二本松孩子的群體.
幾彌在江戶學習過西式的鼓法,在他的火銃老師朝河八太夫隊中擔任鼓手工作,供中口戰役失利,八太夫和幾彌都受重傷,幾彌揹着瀕死的老師嚮愛宕山方嚮走去.二本松落城后,敵方的伊藤仙太夫(薩摩隊長)找到幾彌,幾彌此時已經是意識糢糊,聽到有人走來,眼睛卻看不到東西,不得已的問道:"是敵人還是己方?"仙太夫感到可憐,便囬答道:"是自己人."幾彌對他說明自己身份,並要求介錯,仙太夫又問道:"有什么遺言要交待嗎?"幾彌答道:"請告訴我的親人,幾彌已經盡力..."
他的手指甲已經全部剝落,還連在手上指甲中還帶着泥土.
幾天之后,新政府軍的兵士在土中找到八太夫的屍體.幾彌以重傷之身,揹着自己尊敬的老師到不被敵人髮現的地方,用手挖土將老師埋葬.八太夫埋骨地的土壤之中,還凝着幾彌的鮮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