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group.tiexue.net/1979/post_3392532.html
纪念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30周年献文
浅析越南民兵的作战特点
1979年在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战斗中,作为配署在边境一、二两线纵深作战的越南民兵(冲锋队、自卫队),在这次战争中的作用和战术应用,以及在实战中同我军作战的基本情况。许多网友在帖子中谈论得很多,各位结合个人的参战亲历都谈得非常客观真实。笔者根据本人的参战经历和从战后资料中得知的一些情况, 结合对当时越军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的肤浅认知,概括地介绍一下越南民兵的基本情况。
1979年越南对我国作战的基本方针为:全民国防,全民武装。越军实行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冲锋队、自卫队)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越南民兵是广泛的群众性武装,在抗法,抗美斗争中逐步发展壮大,其民兵的武装模式和分类受中国的影响颇大。1978年在中国对越作战前夕,越南政府自称全国有民兵达500万之多,并将各省、市、县民兵组织管辖权进一步明确细化,在中越边境越方一侧诸多地区由民兵实施边境模范化,推广全民武装,根据战后的相关资料证明,开战前在越南河宣。义静等省,市,由民兵组织实施了做竹签运动,上述各省, 市的竹子基本被砍光,实战中,民兵组织配合协助越军正规部队挖壕筑垒扼守要点,在有主要防御要点上,越南民兵还专门设立了洗衣班为越作战部队提供服务.仅云南西线战区黄连山,河宣,莱州三省民兵大约有八万之多,其中武装民兵达三万余人.我团在越南拔坡地区2月18日仅一天时间就俘获武装民兵及冲锋队队员32人。而这些民兵分别由县、市、省军事指挥部直接统管。进行了必要的军事训炼,战后越南进一步强化民兵队伍建设,在中越边境一线县,市的民兵每月都要进行三次以上的军训,达到紧急命令下达后15分钟即可出动。
越南政府将民兵称为“游击战之导师”,越南民兵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劳动、生产单位编组、工矿、城镇、机关民兵称为自卫队。农、林场称为冲锋队也叫民兵游击队, 越南民兵分布面广大,其编制最大单位为营.主要在大的城镇,矿山,乡组建.每营大约300多人,装备同越军正规军齐鼓相当接近越正规部队装备,营设置火器连。农场, 林场和较大的乡则组建民兵连,每连五十至七十人不等,装备有56式半自动步枪、冲锋枪和60炮、12.7及14.5高射机枪,有轻重机枪3挺左右,B41火箭筒和40火箭筒各二具。
1979年中越边境开战之初,越军正规部队团级作战单位防御纵向一般为5至8公里,横向正面防御宽为6公里,人少点多兵力明显不足防御间隙较大,在一些防御点,面上越南民兵被派上了用场,用以弥补越军一、二两线兵力不足的境况。越南民兵的战前的主要任务为:进行边境巡逻和封锁。主要是通过布雷、插竹签、挖陷阱、挖壕、断路、围篱等方式切断中越边境通道,中越边界各乡民兵还堵路守卡,构筑工事制定战时防御计划。
越南民兵战时的主要任务为:协助越正规军防御并在次要地区实施独立作战,开战时在边境一线防御,战中配合正规军防守二线重要城镇及周围制高点。对我占领区实施侦察,袭扰,袭扰的主要目标为我穿插分队的补给线,炮兵阵地,指挥所及零星车辆和人员,并为越正规部队担任繁重的战时补给,救护及阵地构筑任务。1979年对越作战结束后,越南政府特地从河内等地动员近十万青年到云南和广西中越边境一线进行劳动和军事训炼,加强机干民兵力量。就此足以看出越南政府对民兵的重视程度。
越南民兵战时的作战方针是:配合主力、就地坚持、分散游击、独立作战、小打小吃、打藏结合、为越军二线主力机动并在关健时刻投入决战创造条件,与我军作战中采取多形式,多手段,多种武器,加之在山岳丛林地人熟地熟,地形优越等特点,在我自卫还击,保卫边疆战斗中给我军穿插分队,攻击部队带来了许多麻烦。例如:越南民兵的地雷战、陷阱战,通过在次要方向广大地区埋设地雷,布雷诡秘极不规则,暴露地域多为压发雷,草深林密处多为绊发雷,雷场宽为70多米,纵深10余米。企图达成迟滞我军的战术目的。同时还采取阻击,伏击袭扰战,利用山岳丛林自然条件,村寨隐蔽、掩护,用小群多路的战术实施冷枪,冷炮对我军进行袭击。
在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第一阶段作战中,越南民兵从某种意义上说确实弥补了越军一、二两线配置兵力不足的劣势,其中不能忽视越南民兵的作用。因此,在我军第一、二阶段作战中歼灭和俘获的越南民兵和冲锋队队员较多,而越军正规军相对较少就是这个原因。总之,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战斗中,越南民兵这一武装力量的作用和因素确实不能小视。
!!!此篇献给对越自卫还击的参战老兵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