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2829|回复: 7

【网友原创】35211部队一位参战老兵的追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2 12: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http://group.tiexue.net/1979/post_3502307.html
八十年代中期中越那一场战争,是经历过那场战争的一代军人无法回避与抹除的回忆。
  十八年是一条界线。1984年,军人的命运在这里转折。白发送黑发,时代以这样的图景来阐释和平既喜且悲的含义,而有些战士残缺而寂寞地躺在麻栗坡烈士陵园里,再也回不了家。他们有的只有十八岁。
……
  正值伟大的老山作战18周年到来之际,我,作为参加过那场刻骨铭心的战争之普通一兵,根据自己的零星记录以及回忆,将我在前线的见闻告诉大家。由于自己所在的部队只是那千军万马中的一支,我的叙述难以全面反映那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而年代久远,在时空概念上也难免出错,不当之处,以史为准。
  一、 接受作战任务
  1983年11月下旬
  我从山东兖州接新兵回部队途中,在昆明东站换乘米轨火车时,从兵站得知我们14军准备参加中越边境拔点作战任务的消息。由于14军每年都有类似的战备任务,我没有当回事儿,但带兵回到团队后,发现气氛真的变得紧张了:按常规,新兵到部队后应该组建新兵连,集训2-3个月后,再分到各连队,可这次新兵直接分到连队;团里的军事训练强度也明显增加了。我的第一反应是:我们团真的要去打仗了。
  11月底
  团首长从军里参加作战会议接受任务回团,正式向连以上军官传达作战命令:我们团配属40师在云南麻栗坡县的老山、船头地区执行边境拔点作战任务,时间大约3个月。整个团队立即进入临战状态。
  12月
  团司令部组织排以上军官进行沙盘推演,我们发现老山战区属亚热带丛林地,山高、林密、路少、坡陡,整个战区约40平方公里,高、低点海拔相对高度差千米以上。老山主峰海拔1422.2米,与隔盘龙江相对的八里河东山诸高地(海拔1100余米)形成钳制在船头口岸的两个制高点,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历来是两军争夺的目标。凭直觉,我们感到--老山易守难攻,作战任务艰巨。
  各连队在开展强化训练,全年的训练任务务必在两个月内完成,同时部队进行"三分四定"、战前动员、政治学习、纪律教育等活动,我记得,当时几乎每天晚上都看那几部不知看了多少遍的战斗故事片,以激励军心。
  1984年1月
  部队原定于春节前开进,那些已经来队准备在部队过年的家属被劝说尽快离开部队,返回原籍。因为训练强度已经达到极限,为稳定官兵的情绪,政治干部扩大思想工作的强大声势,力保官兵继续保持高昂的斗志。
  连队的武器装备弹药全部配发到各班,每件武器配弹1个基数,每名官兵配5日的干粮给养,全连达到齐装满员,随时准备出发。
  2月1日(除夕)
  这次春节对面临作战的官兵来说可能是人生的最后一个春节,竭尽所有的年夜饭虽然做得异常丰盛,但是大家都显得那样的平静。由于部队下达了禁酒令,官兵们以茶当酒,饭桌上没有节日的喧闹和欢笑。草草吃完年夜饭,大家围坐在连队俱乐部的22英寸黑白电视机前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不时听到官兵们发自内心的笑声。
  2月上旬
  春节期间,部队放三天假,同时严格控制军人外出,大家都在营房里看书、打牌、写家信,不少战士给家人写了象遗书那样的信,凡被我看见都劝他们别写,因为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官兵,我们在为他们清理遗物时,发现他们基本上都写有遗书,所以我对他们说这不吉利。
  2月10日
  一夜间,我们营的操场上停满了披上伪装网的解放牌军车,高炮65师担任我们团的前运任务,我们连分到14辆,定位到各班、排。部队练习上下车、装载、固定、行进联络、防空防炮等科目,向前线开进应该是进入倒计时了……
    二、向前线开进
  2月16日晚(元宵节)
  终于下达了开进的命令,凌厉的紧急集合号催促我们登车,刹时马达轰鸣,战马嘶叫,很有点"车辚辚,马萧萧"的悲壮感。19时30分,全团数百辆军车编队浩浩荡荡离开驻地SP县,团里留守的官兵和随军家属在营区大门送行,沿途老百姓用惊奇的目光送别着子弟兵。车队经过异龙湖,只见一轮明月当空,倒映在湖中,微波粼粼,美不胜收,可是官兵们却无暇欣赏,因为他们的心早已飞到了前线。
  途经JS县我师师部所在地,师参谋长罗烈文(原我团团长,现任四川省军区司令员)在路边送别自己的部属。
  2月17日
  凌晨,团队到达军部KY市,我们连宿军防化营休整、补充给养。晚上继续向前线开进。
  2月18日
  凌晨到文山市,我们连宿310师928团某炮连,晚上开进,深夜进入麻栗坡县境,临近战区,实现灯火管制,车队摸黑慢速行进,沿途已经遇多支兄弟部队也在开进中。
  2月19日
  凌晨3时许,车队到麻栗坡县南32公里处,驶上简易公路,正逢浓雾,能见度不足5 米,且路滑,车轮上防滑链,紧跟前车尾部红尾灯走走停停。天擦亮时,我们连到达驻地茨竹坝乡岩头寨,以班为单位分住在老百姓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12: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临战训练
  2月下旬
  全团分散住在茨竹坝乡各村寨,团部住茨竹坝边防5连驻地。各部队根据战前训练科目,结合老山地貌频繁进行进攻演练,所有参战部队实施无线电静默。
  岩头寨海拔1900余米,浓雾天极多,缺水、生活艰苦,东临边境3公里,距老山约15公里。天气放晴时,坐在山坡上看山下云雾缭绕,雾中兀立着数座山峰,尤如西游记中描写的仙境一般,太阳西斜,阳光照射在云雾上,一片金黄色,在艰苦的环境里能有如此好景相伴,也是对边关将士的一些慰藉。
  3月
  长时期的临战训练给大家产生这仗打与不打的猜测,当时流传作好两手准备的说法,但是高级指挥官却在将兵棋推向大战一触即发的临界状态。原先决定的"一·四工程"(即炮火打击),"一·七工程"(步兵进攻)究竟何时实施?
  4月2日
  13时许,我正伏在弹药箱上写家信,突然远处传来一阵闷雷般的声音,大地有些颤动,"雷"声持续不绝,我们站起来,异口同声惊呼:"一.四工程"开始了!赶忙拿起电话机收听通播消息,不时传来通报:此次炮击,我军共向老山地区诸高地发射炮弹千余发,摧毁敌方既定目标数十处。此后几乎天天不定时实施炮击,战后明白这是麻痹敌方的一种策略。
  4月中旬
  40师前指组织连以上军官分批到老山前沿秘密勘察、熟悉地形,部队的训练已经结束,军政治部主任带工作组到各部队进行战前动员,各级军官与士兵立下军令状,作战任务更明确,分工更细致:118团担任老山主峰攻击任务,119团担任662.6高地一线攻击任务,120团作为40师的预备队,我们122团紧随40师攻击梯队随时准备加入战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12: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奔赴前线
  4月26日
  向前开进的命令终于下达了,部队为老乡家挑满了最后一缸水,清扫完最后一次地,向他们作最后的告别,两个多月来,我们虽然从未向他们透露过部队所要执行的任务,但是他们都明白我们要去干什么,分别时乡亲们象对自己子女那样嘱咐万千,道别声中洋溢着多年没有体验的军民鱼水情。
  16时30分,部队沿茨竹坝向南步行开进,天下着蒙蒙细雨,途中,不明番号的多支友邻部队也在匆匆向南集结,我想,此时不知有多少部队在向一个目标挺进,那就是--老山。
  4月27日
  子夜,部队行进在麻船公路上,长蛇一样的队伍没有灯火,没有话语,只有马蹄的"得得"声和士兵脚步的"嚓嚓"声,偶尔发出些装备的碰击声也被低声喝止,队伍从前往后不时轻声传递口令,仿佛敌人就在不远处似的。从交趾城到三转弯一带的公路两边,能够构筑炮阵地的地方都排满了各型火炮,黑黝黝的炮管指向同一个方向。面对远处黑黪黪的老山轮廓,我们的血沸腾了,尽管身上已经被雨水汗水浸透。
  拂晓,队伍到达曼棍(军前指和40师基指所在地),我们在橡胶林里打了一会盹,然后转移到曼棍以西310高地一线休整待命,无线电继续保持静默,只收不发。
  下午,我军袭扰敌方的炮击照常进行,弹丸从我们头顶哧哧飞过,在不远处爆炸,我查看万分之一的军图,标明我们距老山主峰仅5公里。
  黄昏,部队开始进行最后的整装和补给,除了进攻必须的装备外,其余物品一律就地留存,天黑后向冲击出发阵地开进。
  午夜时分,我们营到达距老山主峰3公里的785高地(铜塔村以北)反斜面冲击出发阵地,军图上短短两三公里的距离足足走了几个小时,可见山路有多难走。
  一到阵地,立即构筑野战掩体,浑身湿透了的我们坐在掩体里,被山风吹的直打颤,是冷,更是紧张,因为一场血与火交融的大战即将开始。此时,老山却显的格外的寂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12: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血肉长城
  4月28日
  凌晨5时30分,雨停了,天好象微微出现些许亮光,刺骨寒气仍然直逼着我们的身躯,阵地上没有一丝动静,我们背靠老山面向北方,都在等……。
  5时55分,北方突然传来一阵滚雷般巨响,大地在剧烈颤抖,在交趾城、夭六、三转弯、芭蕉坪等方向闪现一片桔红色亮光,数百门各种口径的火炮猛烈向老山诸高地射击,加农炮的清脆声、榴弹炮的沉闷声、火箭炮的呜呜声汇合成一曲钢铁交响乐,震惊中外的老山作战终于拉开帷幕!无数炮弹撕裂着空气从我们头顶上飞过,老山方向一片爆炸声,这时,敌人的炮火也开始还击,但是显得那样的无力。我军的炮火准备持续了30分钟后暂停下来,此时静默多时的电台、步话机、对讲机发出一片电磁波的咝咝声和呼叫声,老山方向枪声大作,攻击部队开始向预定目标发起冲击,仅9个频道的对讲机里混杂着各级指挥员嘶哑的通话声。仅9分钟,我们听到119团攻击部队已经占领662.6高地表面阵地的报告声。此时,攻击老山主峰的118团正在与敌争夺中,我军的炮火继续向支援目标和延伸目标进行轰击,我们团在铜塔、那谢、南榔一带跟进,随时加入战斗。
  下午,我团三营加强到119团在634高地、那拉一带加入战斗。
  下午3时许,传来118团占领老山主峰的消息,我们一片欢腾,我营前进到距主峰1公里的马嘿以北继续待命。当晚我连宿马嘿附近梯田的几处雨裂里,大雨,遭敌炮击,所幸无伤亡。
  4月29日
  天下着阵雨,119团在634、146等高地的战斗还在进行着,118团在老山主峰南侧1072高地的战斗也没有结束,我军的支援炮火不时地进行压制射击。我连仍然在马嘿待命。接到团指挥所电话,要各连到810高地补给基地领取给养。下午,我连开进到马嘿原120团指挥所附近,正遇到从阵地退下来的118团2连几个战士,得知118团1营在攻打1072高地时遭受重挫,伤亡惨重,特别是2连,连队干部几乎全部伤亡,主要是敌方炮火反击猛烈所致。当晚,我连住在120团挖好的猫耳洞里,不断遭敌方空爆弹袭击。
  4月30日
  上午,团政治处马主任来我连,命令我们随时准备加入战斗,并告诉我们,已经加入战斗的我团三营炮连连长吴国英牺牲了。我感到非常难过,他是江苏武进人,我称他为半个老乡,他是1979年自卫还击战后期,从南京军区补充来我团的。10个月前,我探亲回部队时,我们在上海火车站不期而遇,恰巧还在一个卧铺车厢里,一同回到部队。10个月后,想不到他竟这样去了!
  下午4时,那拉、清水以及1072高地全部攻下,老山进攻战斗告结束,全线转入防御。118团因伤亡较大,转为师预备队休整,119团(含我团三营)在662.6一线组织防御,120团接替118团在老山主峰、1072高地等地区组织防御,我团一、二营继续担任预备队。
5月1日
  除了零星的战斗和炮击外,老山战区显得格外的平静。天还是一会儿雨、一会儿晴的。地方民兵组成的运输马队不断往返于老山主峰和后方之间,运上去的是弹药、食品、工事构件,带下来的是阵亡官兵的遗体,烈士们浑身都是血水和雨水,身上的装具还没有来得及除去。由于当时通向主峰的只有几条羊肠小道,烈士遗体只能驮在马背上运下来,许多烈士遗体在南榔附近等待中转下运。还有一些伤员在临时救护所等待转运。
  5月2日-9日
  老山战区相对平静,各部队进行休整和补充,我连驻在1000米等高线一带,每天可以保证一餐热食,后方供给也不断上来。由于雨断断续续地下,简易的猫耳洞渗水塌方,晚上我们只好裹着雨衣在竹叶、茅草上露天而宿,老山的蚊蠓咬得令人无法入睡,只好用衣服蒙住裸露的地方,通过袖管呼吸,将就睡下。当时,我们想,老山已经打下了,难道我们团就这样枪不发一弹就回去了吗?
  5月10日
  我团连以上干部到盘龙江对面的八里河东山观察地形,局势非常明显,仗还有的打,接下来应该是轮到我们团了。战士们已经做好参战的思想准备。
  5月11日
  团指挥部下达命令:我们团单独在八里河东山地区进行拔点作战,以与老山形成钳制之势。配属119团的三营归回我团建制,团队准备下山越过盘龙江到对面的东山去。
  5月13日
  天放晴。上午,我团告别老山主峰依次向山下运动,由于山上与山下温差甚大,越往下走越感到闷热。下午时分,我们营到达曼棍,我连下山时没有带任何给养,向40师后勤基地领了大米等食物,饱饱的吃了一餐热食,然后在橡胶林里休息。曼棍地处老山主峰正北6公里(图距)的盘龙江边,海拔不足200米,与主峰高差1200米,温差十几度,非常闷热。当地有一条从山上流下来的小溪,难得的清凉,我们热得无奈,就在溪里浸一会儿,刚入水感到凉得刺骨,一出水又为热浪所裹挟,两三个来回就受不了了。晚上,在盘龙江边的钢架桥附近上车向八里河东山开进,经三转弯、天保、夭六,驶上往芭蕉坪的简易公路,我连在距芭蕉坪一公里处下车待命,附近公路边驻有我军的一个130火箭炮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12: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六、鏖战东山
  5月14日
  上午,我连到芭蕉坪1号高地前勘察迫击炮阵地,最后确定在芭蕉坪东南方一公里处叫马鞍山的右侧突出部后面构筑基本发射阵地,此地距边境线不足两公里,海拔1000米。
  中午,6门迫击炮的发射阵地构筑完毕,由于当地土质松软,遂让战士在后座钣下垫小石块和木条以防炮位下陷。在阵地上,我们可以俯瞰告别了一天的老山地区。天气晴朗,郁郁葱葱的老山群峰显得格外清晰,山间不时腾起一股股淡淡的薄雾,又很快被阳光蒸发。我们席地而坐,喝着凉水,嚼着压缩干粮,欣赏着老山雄姿。突然,越军向我老山干田的一处农场生产队住房开炮,先打了两发,估计是试射。我拿起望远镜观察,原来该生产队住房前有我军的一个榴弹炮阵地,大约是一个连(4门),生产队的住房里驻有部队以及存放弹药物资等。少顷,越军又打了几发炮弹,修正目标,然后4发齐射(一个炮连),打了好几个轮次,弹着点也不断落到住房区域,不多时,两幢房舍被击中起火,并燃爆了屋内的弹药油料等物品,不久,房舍被夷为平地。
  下午,我连无后坐力炮排(4门)加强给步兵连,告别连队,大家互道珍重。
  八里河东山战斗方案明确:攻击目标为1019高地以南至1120高地一线的31号、32号、33号、34号、副34号、35号多处高地;此处守敌约一个加强连;我们一营攻击正面34号、副34号、35号高地,二营攻击侧翼诸高地,三营和团属高机连担任后勤保障。我们营的步兵二连担任正面主攻,步兵三连担任侧翼助攻,步兵一连为营预备队,重机枪连全部加强给各步兵连。
  傍晚,我军火箭炮群向越清水东南方一村庄急袭,顷刻间,该村被摧毁。同时,我远程加农炮向越南河江省会所在地进行炮击,以报复越军中午对我干田的炮击,并发射宣传弹以示警告。
  当晚,我连向炮阵地运送弹药,每炮2.5个基数。皓月当空,我们用泥巴涂抹钢盔以防反光。至23时许,全部弹药就位,除值班人员留守外,其他人员退至芭蕉坪。期间,我大口径火炮不间断地向预定目标进行干扰射击。
  5月15日
  凌晨3时,部队进入阵地,各炮位拆箱准备弹药。
  6时正,我军大口径炮群向八里河东山诸高地突袭,6时15分,炮火准备完毕并向纵深延伸,我营攻击部队向敌发起冲击,营前指和我连前观向我炮阵地发来炮火压制命令,我连6门炮以每炮10发、20发的急促射支援步兵。由于要求压制的目标多,各炮位弹药手拆箱、启封、装药包、底火、引信的速度跟不上发射速度,干部们立即参加装载,弹带上的黄油来不及擦去,就往自己衣服上蹭。阵地上发射"砰砰"响成一片,将指挥员的发射口令也淹没了,只得以手势比划。这时候,越军的远程炮火向我们射来,有多发炮弹打在离我们阵地十多米的地方,掀起的泥土象雨点一样扑面而来,战士们没有一个退缩的。强大的后坐力将后坐钣压陷至半个炮身深,各炮位轮流将炮拆卸后,用砸碎的弹药箱垫在下面,连续的发射将草绿色的炮身烤得焦黑。不多时,炮弹即将打完,赶紧向后方请求补充,几十位民兵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炮弹送来。
   中午,攻击部队已经全部攻占预定目标,传来我营2连副连长、军区二级英模谢国华(云南镇雄人,1976年入伍)在带领尖刀排冲击34号高地时,在距敌第一道堑壕前沿10多米处牺牲的消息。
  下午,接营前指命令,我连前推至八里河村。途中,见到团救护所有不少伤员在紧急处理中。我连在八里河村偏东一山洼地构筑阵地,距34号高地300米,只见该洼地遍地弹坑,证明此非太平之地。
  参加营救护队的我连炊事班战士孙静从34号高地下来,见到我们,向我们哭诉配属步兵二连的无后坐力炮排战士刘尚政(贵州纳雍人)、杨飞标(云南洱源人)牺牲,还有8人负伤的消息。
  当晚,敌炮火向我阵地多次袭击,我阵地落弹十余发,我连进行炮火反击,全连剩弹30余发,急呼后方补充,至半夜由民兵送来数百发。
   5月16日
  天又下起雨来,八里河东山地区基本上平静了,除了前观发现纵深目标,不时需要我连用炮火摧毁以外,我连也在进行休整。战士们身裹着雨衣,三三两两躲在岩石旮旯里打盹。每天由军工(暂时没有作战任务的二线连队)将团后勤统一做成的热食分送到一线连队,食物有:四两米饭,一些肉食和蔬菜,另加少许酸腌菜,装在塑料袋里,每人一袋,有些战士将稍温的米饭用空罐头筒煮成稀饭,以补充热量。当夜,越军打来多发空爆弹。
  5月17日
  阵雨。整个阵地一片泥泞,挖好的防炮洞坍塌或积水的居多。
  上午,团政治处主任马庆华从34号高地下来,到我连阵地,为我们照相。
  5月18日
  天还是不停地下着雨。上午,我团二营炮连连长来我连勘察阵地,准备接防。我营指挥所来电命令我连作好后撤休整的准备。战士们兴高采烈,统计剩余的弹药、物资以备移交。下午,正式与二营炮连办理阵地交接,我营后撤至芭蕉坪以北公路一线休整。
  连队当晚宿在一梯田处,靠田埂挖了一些简易掩体,铺上茅草,入睡。半夜逢暴雨,我与副连长合睡的掩体边田埂出现裂缝,渗水,立即撤出,刚离开,田埂坍塌滑坡,数立方的泥土将掩体覆盖,倒吸一口冷气,心想在战场上没有被敌人的枪炮打死,现在却差点被泥土压死。还算万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12: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艰苦防御
  5月下旬
  我团正式进入防御阶段:由二营与边防15团一部担任八里河东山诸高地的一线防御,三营和团直属部队继续保障一线部队的军工运输任务,我们一营负责芭蕉坪东北方国境一线的侧翼安全,我连在芭蕉坪西北方公路边一小石坝处构筑阵地。
  这段时间,老山战区形势相对稳定,双方成建制规模的战斗很少发生,沿国境一线各部队进行布雷和修筑永备工事,以抗击可能发生的敌方大规模反攻。通往老山主峰的急造公路也在加紧修建。每天小规模的炮击仍然进行着,芭蕉坪附近还布防了不多见的160毫米迫击炮,这种苏式的大口径炮射程不算远,但是威力特强,我们曾经多次到他们阵地观看射击,那气势令我们这些小口径炮兵眼馋。在我连驻地西面一高地处,还布防了我国从西欧辗转进口的炮位侦测雷达,可能是"辛柏林"型,该雷达可根据越军发射炮弹时的弹丸轨迹在数秒内测定对方火炮的口径、位置,计算出射击诸元,然后将数据传给我方炮群以快速歼灭目标。根据我们的观察,除雨雾天会受影响外,其侦测效果确实不错,当时敌方炮火渐少的原因大概也在于此。但是,一场灾难也即将降临到那些雷达兵身上……
  6月上旬
  老山战区出奇的平静,越军好象被我军教训得老老实实。原定的三个月作战计划可能如期完成,届时,我们将老山移交给边防部队守卫,大军可以班师回防了。
  一桩出人意料的事件打破了我们的幻想。某天凌晨,一阵爆炸声和枪声将我们从睡梦中惊醒,方向是雷达阵地附近。片刻,枪声戛然而止。上级通报:我雷达阵地遭越军特工袭击。后来,我们到现场看到雷达已经被敌人用炸药炸毁,睡在帐篷里的雷达兵被多枚火箭弹炸得伤亡惨重,帐篷门口还有几枚越军布下未引爆的定向雷和压发雷。特工早已不见踪影,经搜查,在靠公路边的山坡上一个天然山洞里,发现有越军特工遗留的干粮,衣物等,人数约5-6人,已在此住了好几天,他们潜入我境,对我雷达阵地细致观察后进行突袭。百密一疏,这一沉重教训使我们打消了不切实际的想法,越军也不是善罢甘休的主,这仗还得打下去。
  6月11日
  凌晨起,前沿阵地不断传来枪炮声,离我们连不远的火箭炮连也向前线打了好几个齐射,我军的远程炮更是不停地向越方纵深射击。团指挥部命令我们营向前行动,我连迅速赶到芭蕉坪边防连北侧后山洼(靠芭蕉坪村)开设发射阵地,据通报:越军以团的规模向老山、东山前沿阵地发起反攻,我连不断对侧翼越方目标进行干扰射击。当时,芭蕉坪边防连三座营房住满了部队,有我团的基本指挥所、整个东山战区的后勤补给基地、炮群的前观所,野战医院的救护所等,不大的操场上停满了各种车辆,我们担心,一旦遭敌炮击后果将不堪设想,也许因该营区地理位置的优势而没有发生意外,实属万幸。至傍晚,前沿的枪炮声开始稀疏下来,我们到芭蕉坪营房旁的山崖边,察看对面的老山,那里也进入"6.11"防御战的尾声,我方的双管37高炮平射着曳光弹,弹丸象火鸟那样拖着红色的曳光飞向越方的清水口、大青山,为我火箭炮和远程炮指示着目标,一朵朵绽开着紫红光的"弹花"覆盖着溃退的越军残部,其情景何等壮观。
  6月中旬-7月上旬
  "6.11"防御战后,整个战区的部队在思想上都有了长期作战的准备,部队边休整边做着再次抗击越军更大规模反攻的准备。通往老山主峰的公路已经建好通车,保障物资也比以前丰富。有一次,连队还分到一批来之内地的西瓜,路途颠簸,可食用的不足一半,战士们都舍不得扔掉。
  进入7月,气候多变,好在芭蕉坪海拔较高,晚间显得比较凉爽。
  上级不断通报,越军在近期有可能要对我老山战区采取大规模行动,各部队纷纷作好抗击敌人反攻的思想准备和物资储备。通往芭蕉坪的公路边靠越方一面撑起了高高的伪装网。我坦克部队也进入老山南榔一带作固定发射点。当时运往前线最多的恐怕就是那用于加固工事的塑料编织袋了。
  7月12日
  天还没有亮,整个老山战区一片枪炮声,前沿阵地已经全线交火,交趾城、天保、三转弯、夭六、勐垌等地我军的各类炮群不间断地向预定目标射击,芭蕉坪附近的火箭炮阵地也打了多个齐射,发射时的火光照亮了整个芭蕉坪。我连也全部进入阵地等待发射命令。
  天大亮,上级通报:越军多个正规团多方向多梯次向老山、东山我阵地发起攻击,并突入我部分前沿阵地,上级命令各部队坚决守住阵地,做好打恶仗的准备。我们营是担负着国境侧翼安全的任务,担心敌人会从侧翼穿插到我境内,三个步兵连全部进入阵地,我连也向侧翼预定目标不断地进行干扰射击,幸亏我连的阵地就在芭蕉坪山后,弹药保障没有出现问题。
  到中午,战斗没有任何停止的迹象,守卫八里河东山的我团二营阵地还遭受越军发射的苏制"萨格尔"反坦克导弹的袭击,可见越军企图夺回阵地的决心多大。设在芭蕉坪的野战救护所不停地处理从一线送来的伤员,救护车也不断地将作过处理的伤员运出芭蕉坪。
  下午,我连炊事班的战士从麻栗坡县城押运物资回芭蕉坪,他们告知:车经过交趾城时,看到路边的加农炮炮管都打焦了,经过夭六时,越军的炮火也正在猛烈地压制着那里的我加农炮阵地,车辆险些被击中。
  黄昏,东山方向的战斗已接近尾声,我军的炮群还在不断地覆盖着老山方向的634、146高地前沿,据说越军约一个团被压在这一地域,在我猛烈的炮火下几乎被全歼。
  晚上,惨烈的"7.12"防御战以我军胜利而告结束。这天越军共出动约四个团的正规部队由越第二军区指挥向我老山、八里河东山阵地发起大规模的反攻,敌军虽周密部署,但我军已有准备,最后,越军在我前沿阵地丢下3000多具尸体而未能夺得一寸阵地,可见我军战士之英勇顽强,其中有多个高地是几易其手(如李海欣高地)。"7.12"防御战是继老山进攻战后至两山轮战结束期间所发生的最大规模战斗,在如此狭小的地域动用如此密集的兵力也是作战史上不多见的。
  为体现人道主义精神,按国际法规定,我军打宣传弹通知越方可以持红十字旗按规定前来收尸,可越方并没有来拉回那些冤魂。苦了我们的一线部队,好长一段时间生活在刺鼻的尸臭味中。
  大战后的老山,原来的参天林木已被现在的满目创夷所取代,主峰一带的植被基本上已经荡然无存,露出红土。634、146等高地裸露的岩石被炮弹炸成一片碎石,国境接壤线一带绿色的山坡上布满一个连一个的弹坑,可见当时炮火之猛烈。
  7月下旬-8月初
  由于连续进行进攻战和防御战,我们初战部队的战斗力有所下降,老山方向的40师由一线换至二线休整。我师的123团接替我团担任八里河东山方向的防御任务。我们团转至国境东北一线担任侧翼防御,我连撤至芭蕉坪西北2公里处公路边的小瀑布地域布防,部队基本上没有什么作战任务,主要是一线部队对越军的狙击战,当时,我们每天都可以从电台里听到上报的我方狙击手的战果消息。
  当时还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军区侦察大队的一支分队化装出境侦察,在归来途中与越军遭遇,我侦察兵伤亡多人,上级命令我营前去接应。猛硐方向的我152加榴炮群向包围的越军猛烈射击以解我侦察兵之围,到晚上,在我营一个连的接应下,该侦察分队除几位牺牲的烈士外安全回来。
  我连所住的防区不远处有一大瀑布,就在通往芭蕉坪的公路边,很远就可以听到水流的"哗哗"声,从山上数十米的高处流下的水帘足有几十米宽,一到下雨天,更是壮观。那里架有一座单孔石拱桥,桥下水流湍急,走近瀑布,强烈的水雾扑面而来。驻地背靠瀑布,面对老山,风景独好,如果不是地处战场,这地方不亚于内地的一些旅游风景点。平时我们也常到那里看一看、照照相。溪间还能抓到一些小山蟹,云、贵、川的战士不大爱吃那小东西,我却抓了不少,回连用空罐头筒清水煮了蘸盐吃,味道鲜美无比。
  内地的慰问品也不断地分到各部队,多数是学生寄来的慰问信和书籍和大嫂大娘们绣制的图案精美的鞋垫,一分到连队后就被战士们一抢而光。前线的文化生活非常单调枯燥,几本图书、杂志已经被翻烂了,仍然很抢手。战士们拿出不多的津贴托人到麻栗坡县城买袖珍收音机收听广播,当时最喜欢听的就是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专为前线战士点播的歌曲,其中那首刚刚开始传唱的《十五的月亮》深深地打动着前线将士的心,每天不知被点播多少遍。
  从大连陆军学校来实习的学生官王力民等3人分到我连见习,我们相处得很好,他们虽然没有能够打上仗,但上前线的积极性很高,我们专门陪他们到八里河东山的34号高地参观了一回。一天,附近一火箭炮阵地一个兵到我连所在的小瀑布处洗衣服,我与他一搭话,发现竟然是同乡,他是从地方高校入伍到郑州炮兵学校的,名叫汪海,也是这次来前线见习的学生官,老乡见老乡,格外亲切,我拿出平时舍不得吃的水果罐头招待他,我们谈了好久。
  9月
  中秋节到了,营里集中到文山市采购了月饼、糖果什么的,晚上,明月当空,在前线度过了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次团圆节,意味深长。
  前线来了许多衣着清爽、肌白肤净的军官,与我们这些蓬头垢面、衣冠不整的老山兵相比,反差鲜明。一打听,原来是南京军区陆军第1军的部队,前来勘察阵地,准备接防(两山轮战开始),我们开始设计回家的时间表。
  月底,我接到命令到昆明陆军学院补习。
  12月
  陆军第1军与另一支内地部队正式接防老山、八里河东山战区。我们14军的参战部队全部撤离,告别了在此战斗了10个月的山山水水。我团撤至马关县,当月15日我团撤回SP县驻地。
  1985年9月,我退出现役,告别战斗、生活了15年的第二故乡--云南回到原籍。多年来,拥有那段历史始终是我的骄傲,那深深的老山情和不解的老山缘更是我生活中的精神支柱。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12: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年光阴荏苒,老山、东山依然屹立在祖国的西南边境,由我边防战士守卫着。昔日的战场大部分已经排除了地雷、填平了沟壑,成为中越两国人民边境贸易的集散地,五星红旗在船头口岸高高飘扬,作为对外窗口,展示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繁荣富强。没有了枪炮声、硝烟散尽,一派平和,这不正是当年我们这些老山战士的最终追求吗?谁说我们那代人的血汗白流了?谁说我们那些年轻的烈士生命白丢了?巍巍的老山作证,没有当年战士们的流血牺牲,哪来祖国的安宁?
  当年参战的老兵活着走下战场的,现在大多告别了军营,80年代年轻的士兵步入中年,他们在祖国各地默默无闻地生活、工作着,在离开老山的和平岁月,他们也曾经历了生活的坎坷与曲折,而面对后方人情的淡漠与不理解,面对战争后和平年代的种种阴暗面,有时,他们也许会有些怨言,有时也会感到失落,但是,他们很知足。经历了你死我活的浴血奋战,直面伤残与死亡之惨烈,他们格外珍惜生活,珍惜那付出巨大生命代价换来的安宁与平静,珍惜与亲人相守的的温馨,珍惜生活的恬淡与繁华。那紧绷神经,承受着巨大压力,轰轰烈烈又意味着极度摧残的战斗生活已经成为过去,他们终于可以安然享受生活的馈予,重新设计与创造自己的人生,曾经,那个降到最低的正常人所有的自由呼吸与安稳入睡的要求,在出入险境的他们,都是不可企及的奢望……军人因战争而生,他们成于战争,毁于战争,但,拥有那段为祖国而战的历史,是一个血性男儿人生中最刻骨铭心的选择,回忆曾经历的种种无法想象的生死考验,他们仍然可以说,是的,我的人生无悔,我把我的生命放在最危险的地方,正视淋漓的鲜血,我也曾这样地让它顽强地开放,灿烂无比。而,比较起那些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友,他们又有什么理由和生活讨价还价呢?当年,他们一起出征,怀着一样保家卫国的理想,义无反顾,凯旋归来时,队伍中却看不到那张昨天还在欢笑的年轻面孔,他们曾一起设想战后的美好生活。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亲爱的战友,他们看不到为之流血的战争结束时,为胜利举杯共醉的那一天;他们也听不见亲人们的呼喊,他们曾经很想很想回家。他们长大了,十八岁的男儿,却没有机会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还要父母承担丧子的伤痛,独自面对晚年的凄凉,他们的生命凋谢了,使另一个生命也一同苍老;他们甚至没有体验过微妙的青春情感,爱情与他们挥挥手,因为他们太年轻。他们也曾憧憬战后的天伦之乐,想象着游遍祖国千山万水,可是,他们无法让自己的生命和梦想得到延续……所有的一切在那个不幸的时刻停止,世界静默地,听不到轻轻的呼吸……他们此刻静静地躺在烈士陵园里,沉沉地睡了,伴随着他们的是阵阵松涛声和那永远的老山……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老山,军人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6 18: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帖子 很有收获 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2 02:05 , Processed in 0.0366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