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5205|回复: 5

[整理] 几篇纪念滑铁卢战役的文学性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31 11: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守业 于 2011-1-31 11:53 编辑

偶然间发现的,这些文章基本出自一些报刊杂志。







补一篇中学生写的 永远的滑铁卢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835684.html
第一篇的内容
滑铁卢,公元1815 年6 月18 日,拿破仑孤注一掷———皇家禁卫军的冲锋,下午7 时
                                                                                          英军鲍威尔上尉
我们的阵地前是一条大车道,车道内侧是渠道和堤岸,当敌人炮击时,我们这个旅的士兵便躲藏在堤岸下,炮击持续了45 分钟,假如没有这
道堤岸的掩护,我们的伤亡将会非常惨重。也许拿破仑皇帝认为炮击已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因此突然间便停止了射击,硝烟散尽时,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幅最为壮观的景象;大约6,000 名拿破仑禁卫军组成的排列极为严密的进攻方阵向我们逼近(前排是70 名掷弹兵),后来才听说他们是直接由内伊元帅指挥的,他们边挺进还边整齐地高喊着“皇帝万岁”。在他们到达离我们阵地还有50 多步距离时,我们全旅土兵按照旅长的命
令猛地站立起来。或者是由于我们如此突然地出现在他们面前,仿佛是从地里冒出来一般,或者是由于我们射击得太迅急猛烈,敌人还没来得及端起枪,就一排排地倒了下去。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这支战无不胜的禁卫军就丢下300 多具死尸向后退去。就在前面的敌人向后退却时,后排的敌人却举枪从撤退人群的头顶上向我们开火。这样一来,他们的队伍就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这时,塞尔登勋爵(他的轻骑兵营在赫格蒙特被敌人打散,后,他就加入了我们的旅)高声喊道:“是时候了,我的孩子们!”我们呐喊着向敌人猛扑过去,敌人彻底溃败了,纷纷向四处逃命,我们没捞到机会来尝一尝这支禁卫军的厉害。我们一边追赶一边不停地射击,直到冲过赫格蒙特的果园。这时,敌人的一支重骑兵从右侧向我们袭来,这样才使皇家禁卫军摆脱了全军覆灭的命运。因为我们的冲锋是单独进行的,并没有侧翼部队的掩护,于是我们撤回到原来的阵地去了。
(责编王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1 11: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高守业


    《滑铁卢的一分钟随感》那篇一开头就是“……不可一世的法国第三帝国皇帝拿破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1 12: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欧洲文学大佬们写过许多拿破仑的文章。这也是计划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31 13: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蓝色拿破仑
    不知除了雨果 茨威格 柯南道尔写过外还有谁写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31 13: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Rhodoks
    文学性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1 18: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鲍威尔的回忆,基本看是把雨果、茨威格的文学作品再稍微想象下,再文学一番,外加一个“兔子”的传奇故事(兔年,正好应一下景)。
鲍威尔的回忆属于亲历者的战记,原本是很有价值的。但是翻译出现两处步、骑兵不分:塞尔登勋爵带的是轻步兵连,不是轻骑兵营。“这时,敌人的一支重骑兵从右侧向我们袭”应该是“重兵集团”,也就是猎兵4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9-6 22:02 , Processed in 0.03091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