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9871|回复: 9

[讨论] 18世纪各国的军队装备是否差别不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1 10: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题。我看了一下相关的资料,发现除了炮兵和骑兵方面有所不同之外,法军和其他国家的步兵在训练、装备上的差别不是很大,那么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由于军队的装备相当,因此指挥官的战略战术与对士兵的士气鼓舞影响到了一场战斗的成败关键?

PS:最近在写毕业论文,准备写滑铁卢战役的一些分析,然后还要用法语写6000字~~~好吧我表示法语专业真坑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1 14: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世纪的军队的确至少外表上类似程度较高,但战斗力、训练、风貌还是差别很大的【当然大小都是相对的,看具体跟谁比较吧】个人意见决定胜负主要还是看军队士兵和军官本身的素质

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奥军的克罗地亚轻步兵和匈牙利骠骑兵的出现就大大影响到战争态势,即使是Line Infantry方面,普军也发现奥军在步兵当中配备了一定比例的来复枪兵以射杀军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1 14: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色猎骑兵 于 2011-2-21 14:15 编辑

回复 2# 装甲掷弹熊


    所以说,理论上讲一支训练有素的步兵部队加上不那么蠢的指挥官还是能够具有相当的战斗力的咯?你提到的奥军来福枪兵在当时是独自组成散兵线还是混编在普通步兵中?我记得高中历史教材上说耶拿的普鲁士人就是被法军的散兵给打垮的,事实真的是那样么?(我对历史书一向感到不太信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1 14: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装甲掷弹熊
所以说,理论上讲一支训练有素的步兵部队加上不那么蠢的指挥官还是能够具有相当的战斗力的咯?你提到的奥军来福枪兵在当时是独自组成散兵线还是混编在普通步兵中?我记得高中历史教材上说耶拿的普鲁士人就是被法军的散兵给打垮的,事实真的是那样么?(我对历史书一向感到不太信任~~~~)
黑色猎骑兵 发表于 2011-2-21 14:12

是的
当时英军和俄军都是有名的士兵善战,军官很多不称职【形容英军有句话‘they are brave without being soldierly, and gentlemen without being officers’ (Ligne, 1795–1811, I, 160).Jakob Mauvillon更是自己观察认为七年战争中英军军官大多购买得到军职,对军事了解很少,喜好安逸和懒觉。至于俄国,引用Duffy书中的话In the view of many observers, Russia had one of the worst officer corps in Europe.】但这并不能阻止英军和俄军取得很多胜利

奥军的来复枪部队的描述,1741年莫尔维茨之战,普军观察到:“Every Austrian company had six rifles, which they aimed mostly at our officers, who were stationed in front of the soldiers.”奥军、法军、普军、俄军、英军都很早就接触了散兵战术

耶拿会战当中确实存在战术上的差距,简单地说成散兵打垮线列也不是没有道理【富勒的文章可以看看,虽然说他的有些不靠谱,不过初步了解也可以了http://bbs.napolun.com/viewthrea ... &extra=page%3D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1 16: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这样的。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就是战术训练上有区别。如果使用得当也是有奇效的http://bbs.napolun.com/viewthrea ... =%CA%D4%BD%F0%CA%AF
vous apprenez français maintenant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1 17: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耶拿战役时,普军的内聚力本身就不怎么强,很多是拿饷干活的其他德意志邦国士兵,而且战初的50营步兵部队里近一半是萨克森军队。
http://www.napoleon-series.org/m ... ena/c_jenaoob1.html
内聚力不行,指挥不佳,兵力数量劣势,对抗散兵袭扰不利,侧翼被迂回...不惨败真没天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09: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
当时英军和俄军都是有名的士兵善战,军官很多不称职【形容英军有句话‘they are brave without bei ...
装甲掷弹熊 发表于 2011-2-21 14:29



    原来英国军队也流行买官这套~~~~看起来史书对英国和俄国的军官的评价真是毫不留情啊!竟然把俄国军官评价为全欧洲最糟糕的军官队伍之一~~~终于了解了,相当受教。谢谢LS各位的热心解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2 14: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装甲掷弹熊


    请教一下法军对来复枪的使用,拿破仑军队没有专门的来复枪团,但有没有像奥军这种在普通士兵中安插来复枪手作为狙击兵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2 17: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装甲掷弹熊 于 2011-2-22 18:59 编辑
回复  装甲掷弹熊


    请教一下法军对来复枪的使用,拿破仑军队没有专门的来复枪团,但有没有像奥军这 ...
Nick 发表于 2011-2-22 14:18

这方面我不熟,查了下钱老的那本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说法是:
In the place of the Charleville musket, a few rifled carbines were carried by certain soldiers, mostly officers and NCOs of the voltigeur companies. It was a lighter weapon of smaller caliber, but the rifling made the bore extremely tight, and to drive the ball home an iron mallet had to be employed on the ramrod. The French were less impressed with this type of weapon than their British and Prussian contemporaries, who armed a considerable proportion of their light infantry with rifled muskets.
用得不是很多,主要貌似还是尖兵或者说腾跃兵的军官和军士使用

Imperial Bayonets的说法也差不多
The many German states equipped only one-third of their light infantry with rifles, and in the French army only the sergeants in the voltigeur companies of the light infantry battalions carried rifles.

Elting的说法是:
Their uniforms were green,(1784年开始新建的法军的轻步兵部队) and each company included twelve carabiniers a pied armed with rifled carbines.(These probably were inspired by the German and Austrian jaegers rather than American riflemen. It is notable that the French never adopted the American and English custom of forming rifle battalions and regiments.)应该跟奥军较为接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0 15: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拿破仑军队没有专门的来复枪团,英军95步兵团是来复枪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7-12 22:02 , Processed in 0.02596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