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3054|回复: 0

《七嘴八舌说名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8 00: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乃是长期在吧坛上看到许多网友爱把关公战秦琼,罗马对汉朝拿来说事儿,一时感慨,也就有了动笔之念。
    “所谓名将与庸将的区别,无非是前者杀了一百万敌人,而后者杀了一百万自己人(田中芳树语)。某种意义上说,战争说白了就是人类彼此间的撕杀,到底于人于世有何意义呢?然而从历史来看,战争伴随着人类的每一个脚步,同时作为兽类的一种,大多数人都有渴望鲜血与征服的兽性。所以,也许我们不应该把战争看得太伟大,但战争中人们诸如其人的智慧、勇敢、坚毅、大爱---等等品格却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欣赏。而这点正是我首先要说的,人们应该正视战争。很多上过战场的人都不怎么喜欢谈论战争,不少从影视或者文学作品中了解战争残酷的人也都会感慨,战争实在不是什么好东西。然而问题在于,人类还达不到没有冲突、没有战争的境界(很可能也永远无法达到,而且谁知道没有了战争对人类而言就一定是好事呢?)。所以,心怀善念劝人少用暴力讲话是很高尚的品格,但因为能做到这点的人实在太稀有了,故而人们也不要太把战争当魔鬼。反过来,也不要把战争看得太崇高。那么,唧唧歪歪说了半天,到底应该如何去看待战争呢?说实话,笔者觉得怎么说都有不妥,说战争无益吧,可毕竟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文明,同时历史上一个个英雄的故事总是留给后人很多精神上的财富。可如果说战争有益吧,那么这么多生灵的逝去相比起英雄们的伟业来说,到底何为轻?何为重呢?说到此,笔者是主张象这种哲学问题,没必要太深入,尤其是那些求实业的人。单纯,往往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向往名将,那就请象巴顿将军和白起将军那样,因剑而生,因剑而亡。而不管如何,至少在理智上也请尊重象托尔斯泰、田中方树等人的反战思想。理智和感情,对于某些问题往往并不统一,也不能统一。
   许多人都喜欢将东西方的历史名人拿来做比较,但实际上这种YY真的很无聊。罗马比之汉朝,谁强谁弱?亚历山大比之白起,谁又更高明?有这种YY,实际上也是思想进步的一种必要过程,但国人这么多年却往往有一个陋习,看事情非对既错,非善既恶。说汉帝国综合实力比罗马强,所以汉帝国要远胜过罗马,但假如仅就综合国力能决定战争胜负的话,那么象抗日战争以及历史上许许多多场以弱胜强的战争实在又太过刺眼了不是吗?而说罗马就一定强过汉帝国,个人认为也不甚偏见。比较罗马与汉朝,人们主要是针对两个方面来讨论的。一者是罗马军制、战术体系以及装备都似乎比汉朝要强不少,但这点又不是很妥当。我国古代关于军制战术体系等文献虽然留下来很少,但中国人民向来都很聪明,外加上屡经战乱,没理由说军备就比罗马差多少。而哪怕我们退一万步说罗马军备要强一些吧,那也不打紧啊。1对1你罗马军队是特种兵,那么我以10敌1,以百敌1呢?所以,光以军备强弱来比较,并不能论定谁胜谁负。而关于第二点,则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历史问题。那就是罗马在政治体制上的确要比汉帝国优越一些。从罗马的历史上讲,其执政历史是从原始君主制到贵族共和制再到帝制。而其中支持者们最看好的贵族共和制,在其执政历史中一共遭遇了两此几乎灭国的军事危机(只是个人看法)。一者是公元前218年的第二次布匿战争,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奇兵突进罗马本土。此后纵横意大利16年几乎灭亡了罗马本身。二者则是公元前105年的日尔曼入侵,罗马主力军团几乎是一夜间全军覆没。在共和期间,罗马所面临的敌人也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既有野战高手如汉尼拔、斯巴达克斯等名将,也有如维钦格托列克斯、朱古达这样的权谋好手。然而这些名将却最后都败倒在了罗马共和国的脚下,败的惨烈,也败的精彩。后世的我们也普遍承认,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所以一般认为共和体制要胜过帝制(哪怕它仅局限在一个政党或者说一个阶层)。但这又有几种假设,比如当最糟糕的共和国时代遇到最开明的帝国执政时代,那么傻子都知道谁胜谁负。反过来道理也一样,当最糟糕的帝制时代遇上最好的共和时代,那么胜负还不够清楚吗?所以,笔者常常是认为,把罗马和汉朝这样跨历史的比较,比什么都好,唯有比战争能力和比战绩最为无趣,因为这实在没法比嘛。即使我们把YY放大,设若罗马和汉朝的精英们全生于同一个时代,则胜负就一定那么好说??我们先且不论这么多雄才伟略的人物聚在一块由谁来当第一把手,就算假定两国都安定了自己,统一了政令军令,则这一场战争仍很难决出胜负。出色的统帅打仗一看利润,二看成本。有好处而成本不至于高过利润的,可以打。有好处而成本低于利润的,值得打。有好处而成本几乎可以忽略的,更要打。所以全盛时代的罗马和全盛时代的汉朝即使因为领土争端而暴发战争,也很难打出个胜负。比如我们可以假设,上半场汉帝国因为庞大不小心输了那么一仗,死了几十万人,最不济再割个地赔个款。但只要帝国的决策班子没受多少损失,那么下半场依旧有机会搬回来。就象我们耳熟能详的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贱,反过来这道理在罗马也同样适用。故,笔者说盛年的罗马与盛年的汉朝开战,很难有真正的胜负。即使一方落败,另一方也会很快赶上来,而其最后的胜负往往更多是偶然因素决定的。比如决策层突发急病或者内斗而元气大伤,又或者统军大将一时感冒烧坏了大脑(干脆就挂了算了),再或者两军决战时主帅中流弹身亡什么什么的。这些偶然因素出现于我们人类历史的每一个阶段,某种程度上也几乎可以说改变了历史。例如亚历山大在格拉尼卡斯河会战,试想若不是侍卫队长克里塔斯眼急手快把波斯将领希皮斯里达提斯的手臂斩断,那么亚历山大就得早早与世长辞了(此前他已挨了一脑门)。历史上、社会上、现实中,许多才华出众的人往往就因为这些莫名其妙的偶然因素而未显其才智。比如在亚历山大东征的半个世纪前,在希腊还有个志在远征波斯的名将贾逊,也是眼看着大军齐备就欠出征之时意外遭到暗杀,结果这颗可能的名将之星就这么陨落了。所以,大凡能留名青史的名将,除了其自身的才华外,其实也有运气的因素(亦或而,这也称为一种命运吧!)。
   


2010-4-18 18:05 回复  

风雨GL
2位粉丝
2楼
于此,人们偏拿亚历山大比白起、关公战秦琼就实在是很无益的事了。作为一个中国人,很自然的都更推崇本国的历史名将,但轻言某些历史人物如何如何垃圾的,就有失公允了。国人陋习之二就在于盲目和自大,读了些历史就认为,这事一定肯定是这样那样的了。但有趣的是,偏拿白起比亚帝也就算了(大概归于民族情绪吧),本国历史名人他也不放过。例如李牧比白起,同是一国的你比个啥劲啊,再说了这也根本没法比。说李牧比白起要优秀的人是以其对手论断,但其实细看下来未免荒唐了些。白起最著名的长平之战,其前期是跟廉颇打的,有什么理由说廉颇将军就比后来的王家将领差呢?打仗这活计其实挺幽默的,比如瓦罗在坎尼会战,8.6万罗马大军对5万敌军按照常理基本是拿定胜利奖杯了,但偏偏瓦罗遇上的是智谋更高一筹的汉尼拔。结果一仗下来罗马全军覆没。然而问题在于,如果瓦罗碰上的是个和他差不多的主呢?三国时,曹操破二袁、斩吕布、下徐州、击乌丸,却在赤壁被周俞摆了一道,而周俞按一般说法又被诸葛亮忽悠了几个回合,但诸葛亮最后却积劳成疾死于司马疑的闭门不战之下。那么按上面的递推原理,也没见过谁把司马疑列为三国第一军神嘛?有人会反对,这是因为蜀国势孤、诸葛亮战略错误---等等。对了,正是因为战争有这些如果,所以拿李牧跟白起比不可能得出一个肯定式的答案。即使是后世颇为鄙视的赵括,没上场前天知道是不是又一个周世宗(周世宗的发迹之战就跟赵括挺象,没上场前一个是两朝重臣费尽口水说必败,一个则是老妈苦口婆心说这娃不够成熟)。所以俗话说的好,历史有许多如果和假设,历史书却没有。
    网友们常常也会为战争中诸如进攻比防御更有利啦、以弱胜强更牛B啦--争个没完没了,而事实上却大多浅显了些。说进攻比防御更有利的,是因为就战争而言,进攻往往是结束战争的最后形态。而说防御比进攻更有利的,则是因为就战术形态而言,防御方往往比进攻方更有优势(比如坚固的阵地、充足的补给等等)。但实际上人们把这两句话太复杂话了,其实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都不是战争的根本目的。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胜利,而胜利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益。敌人来进攻我而又比我强大(包括兵力、士气、装备、训练等等),那么我们就要避免与这样一个对手面对面的死磕。反过来若敌人比我弱,那么进攻自然就是我方的优先选择。当然,作为评价一个军事统帅是否出色的标准,这里又有个补充,那就是大凡优秀的统帅,往往都是防中带攻,攻中带防。而同时,没有哪一个优秀统帅是一开始就定位于打击对手而忽略自保的,名将的根本原则在于,在尽力保护自己的同时尽可能的打击对手。我们之所以看到历史上许多名将主动出击以少击众,并不是说进攻就比防御更容易取得胜利。而是说就当时的情况来讲,主动进攻更利于达到上诉的根本目的。说到底,进攻和防御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说到这还有人不明白,那么让我们来看点历史。一战时期的西线,当时由于工业城市的扩展以及机枪、大炮等杀伤性武器的大规模普及,理论上往往一个三人的机枪小组就能阻止传统意义上的1000步枪手。仗打到这种程度上,只要交战双方的实力及统帅智慧不至于太过悬殊的话,那么主动进攻的一方往往失败的可能要大于成功的可能。历史也是这么记载的,崇尚主动进攻的德军在一战西线一共发动了三次大规模攻势作战(其中1918年的鲁登道夫连续突击我们综合称为一次大战役),但其最后的结果却都失败了。这点倒并非是进攻这种形态的错误,而是针对于当时的情况来讲,主动进攻并不比防御来得有利。好笑的是,一战结束后,作为胜利者的法国就一跟筋的认为坑道防御战术永久无敌了,结果等到2战时却被德国的装甲攻势打得1个月就宣告失败了。
  除此而外,则是另一个许多人常常不理解的问题,战争究竟是应以少击众还是该以众击寡?许多军迷都非常崇拜历史上以弱击强的名将,但战争制胜的原则并不是建立在以少打多的基础上的。最简单的道理,如果你跟十个与你一样实力相等的人打架(包括个头、耐力、打架经验等等),那么很自然的你就只有挨揍的份儿。说到这也许你会大声嚷嚷,不可能,我会下手更狠,我会去找警察叔叔----对了,这就是差异化了,而如果没有差异,那么你的下场可想而知。而正是基于这种逻辑,战场上双方部队在质量及统帅智慧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那么数量较多的一方比较有胜算。然而为什么历史上的名将们常常打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呢?这点其实正是名将们及其用兵学存在的意义了。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国家的名将并不是一开始就把制胜原则定位于弱小的部队上,也没有听过说把部队数量缩小就一定能提高战斗力的(当然,如果是精兵简政那又另当别论,所以笔者才会讲一个“就一定”)。出色的统帅在战争中首先是务实,他要确切的分析敌我双方的实力(如兵力对比、训练程度、统帅谋略、后勤补给等等),其次是拟定制胜的决定目标(如毛主席在例次战争中拟定以歼敌为主、伊战中美军以直击首脑为主等等),然后就是尽可能在这个决定点方向分散敌之兵力以及尽可能集中己方的兵力,而这,才是军事上战略的根本原则。说到这,笔者也在多费话几句,不少军迷在评价二战中苏军元帅朱可夫时,总是轻蔑的说,朱可夫不过是每仗都比别人实力更肥罢了。但实际上,对于军事上来说,能在决定性战场上投入充足的兵力才是真正的制胜原则之一。当然了,前提是在于双方部队的质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而就朱可夫元帅的身平来说,如果按那些轻狂者们的逻辑,则其实这位元帅在1939年诺门坎的战役也足以给他们拨点冷水了。

2010-4-18 18:07 回复  

风雨GL
2位粉丝
3楼
最后一个问题则是网友们常常吵得最凶的话题。东西方军事,谁更厉害些?每次说到这种话题,人们的情绪化往往大于逻辑能力。经常是一篇追忆西方如亚历山大等名将的帖子,评到最后却不是说崇洋媚外,就是说自家国将天下无敌。荒唐之及令人感慨不已。许多人常说中国人信守中庸之道,但在学术理论上我却认为,国人偏激大过冷静。举个例子,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民间都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中国的文化非常有实力,历史上蛮族人用武力占领了中原,却最终被我国的文化同化了。没错,我们国家的文化具有十分巨大的魅力,但上面的说法却不一定准确。为什么说是蛮子被我们同化,而不是说蛮子变的更聪明了呢?有什么理由说学习别国的文化就是等于被别人同化了?我们今天学英语日语比学汉语还勤快,也没见得我们就被人同化了嘛。再者,从历史上看,高丽和日本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那也不是一般的深入,可该打仗时还得打仗,该低头时还得低头。说到底,文化同化就象小两口谈恋爱时的甜言蜜语一样,最大的作用只是让人对你产生好感,后面人跟不跟你长期相处,还要靠你的手段以及付出的真心(用在国家上,这叫民族政策)。我国这么多年来民族文化上最大的一个缺失就在于太欠缺包容或者说融合能力,要就只是一味的跟外学,要就只是一味的高呼国学第一。鲁迅先生早就告诉过国人,对外吸收要懂得区别,别人非主流你也跟着非主流,别人吸毒你也跟着吸毒。盲目于此,包容的缺失导致了长期的邯郸学步,别人走路的姿势没学会,自己原来的走路姿势也给忘了。实际上别看外国人近几十年来学汉语、过春节,骨子里他们是在吸收我们文化中精彩的部分,把你民族的勤劳看成美德可不见得就认同你十亿人民九亿赌,还有一亿在跳舞了。姚国华教授曾语,中国当代是百年的脑震荡,并非虚言。其实依笔者看来,国人本应无所谓自卑,也无所谓骄傲(骄傲是说给别人听的,自己不能信)。别人比咱富裕?行,加把劲咱也跟着努力。一夜间被人叫老大了?呵呵,其实我还能做得更好(这话最好对自己说)。建国这么多年,被我们称呼为大资本主义的美国其实在文化教育上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的,据说在美国马列的作品就挺受欢迎。那么为什么天天自称为人类发展形态中最高级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在这方面体现下它的优越性呢?哦,也许,这是因为人家落后所以要学习,而我们先进所以就不用学习了吧,呵呵。
  回到我们的主题上。其实东西方军事上的差异并不象我们一般认为的那么大,人们常说西方重力战轻谋攻是不恰当的。罗马的弗农帝努斯曾写过一篇叫《谋略》的军事著作,其文是以许多历史人物的小故事来教导人们如何指挥战争。例如,一,“在西班牙,塞多留在骑兵方面远不如敌人,敌人信心十足的向他的方向开来。于是,塞多留在营地附近挖掘许多壕沟,然后把阵线部署在壕沟前。随后,当骑兵(敌人)按照惯例夺路向前时,他(指塞多留)把他的战线后撤。敌人紧追不舍,结果却都掉进了壕沟,因而大败而归”。这一计在抗战中
19路军的蔡延谐将军曾经使用过,一度使得日本人很是郁闷。电影〈三毛从军记〉里也有过这么一个有趣的桥段。二,“有一次,恺撒和阿弗拉尼乌斯的营地都建在平原上。双方都极力想强占附近的山头。由于山岩陡峭,抢占山头的任务十分困难。这时,恺撒排出的阵势使人觉得他准备把军队撤回伊莱尔达去。他的供应不足更使得他的这一打算令人信以为真。可是,事隔不久,他悄悄地拐了个小弯,突然出发去占领那些山头了。阿弗拉尼乌斯的人发现这一情况后十分震惊,当他们拼命朝山头奔去时,遇上的是严阵以待的恺撒,遂大败。”是不是感觉这一计挺象三国时的定军山之战呢?其实,象这类的例子在西方军事史上并不少见,汉尼拔、西比阿等西方名将在谋略上也不比东方诸葛亮、白起等名将差多少。东方兵法上说,围师必劂,而据历史记载,西方名将西比阿也曾经说过类似的名言;留遁于敌而后歼灭之。所以,如果大家多去看看西方的一些古书战策就会发现,其实东西方的军事思想并不象我们一般认为的有那么大的差距。在此,笔者个人推荐上述的〈谋略〉以及顾剑教授的作品〈罗马英雄传〉,当你看了这些文章后就不难感到,西方作战其实也是很讲究谋略的。至于其他不少涉猎西方战争史比较多的朋友也不要就认为东方人作战不注重战术体系与阵型序列。其实虽然这方面我国留下的文献比较少,但对于一个长期处于战乱的国家而言,产生一套将军队系统化的方案并不困难,这点对于整个世界都是如此。例如在拿破仑横扫欧洲的同一时代,在南非也有一个军事天才,祖鲁名将,黑色拿破仑--夏卡。这个出生于落后文明的部落军事家在只上过几次战场后就改良了当时的部落战争武器“标枪”,使之成为一种适合于近身格斗且能发出恐怖声响的多用途兵器。而不久之后更是一该传统部落战争的模式,创立了“公牛角战术”。这个战术的主要内容是将队伍分成三个部分,中央主力以几路密集方阵构成“牛头”,两翼则向里弯曲形成弧型“牛角”。与敌接触时,牛头有意放慢自己的步伐,而牛角则迅速包抄以形成歼灭战。首次独立作战,夏卡对布泰莱滋人赢得十分轻松,但却给南非带来了一种新的战争模式--种族毁灭(这跟蒙古人的战略思想极为相似)。

2010-4-18 18:08 回复  

风雨GL
2位粉丝
4楼
1818年4月,夏卡以4000人抗击诺码兰加纳的1.2万大军,结果仅以500人的伤亡全歼敌军。1819年春则是以8000之众几乎全歼了索善尼加的1.8万大军。我知道,很可能许多网友都会不屑的认为,那不过是夏卡的对手太菜了而已。但其实不然,要知道即使是19世纪人类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有了扎实的火器文明以及军事思想的时代潮流下。在南非,在夏卡未出生前,那里的部落战争尚局限在双方相向列队,互相投掷标枪和吐口水的原始阶段。而夏卡,这个非洲黑男孩并未得到什么先进的军事教育,却以军事天才所独有的智慧在务实的基础上开辟了更有效的战争战术形式(当然,这只针对于他所处的那个世界)。也只有这种人,才配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伟大名将。战争这活计,资源往往是稀有的,一旦开战由不得你挑三拣四,而如何去最大限度的发挥手中资源,那就是名将们成名的基础。事实上,一般人你别说叫他指挥十万人以上的大军,就是给他一个团也得够他忙活的。也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我国久经战乱,即使在军队组成、阵型运用上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有一定差异,但也决不会象通常认为的那么遥不可及。顺道一说,有关于夏卡的故事,英国的〈军事画报〉以及〈世界军事2005年5月版〉都有登载,实在是很值得一看的人物。另外那些成天YY我国商周时期战争模式的朋友们也别在玩神经元运动了,只要把16世纪美洲
跟非洲的战争史找来看看,则其大概情况就不难想到了。我国商周时代以及希腊诗史时代的战争不会再比它们高出多少了。

2010-4-18 18:08 回复  

风雨GL
2位粉丝
5楼
最后的结尾前,笔者还得再为亚历山大、白起、项羽等名将们鸣个不平。首先是国人历史如〈史记〉等作品大多只能被当做启发式小说来看,只要不是专职的历史学家,非要就当时的人们做了什么想了什么搞一个明确的答案往往并不合适。比如项羽的该下之围,司马迁的记载不是不详细,而是太详细了。项王的一言一行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乌江河畔29骑(包括项羽)之战更是写得史诗般的悲壮。然而越是这样却越值得人们怀疑。比如,29骑第一次冲锋后与项王的对话就很可疑。这29个人后来都是战死了的,而两军对阵骑兵在冲锋后能从容对话说明敌人离自己还有一段距离。那么,这29个将亡人的笑谈生死又是靠谁在旁边做的现场采访呢?类似这种疑点在〈史记〉中还有很多,人们后来为项王做的传也大多以此为参考。所以,虽然〈史记〉有很好的教育作用,但就记录真正的历史来说,则未免一家之言了些。当然了,象我们这些非专职的历史爱好者来说,非要考证这个其实意义不大,我们只要觉得好看,有可学习可思考的地方就足够了。至于亚历山大与白起,其实两个人如果真的对阵沙场,排除其他因素外则双方皆有五成胜算。而如果允许其他因素的存在,那么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看好亚历山大。为什么呢?因为白起相对于亚历山大有一个很突出的弱点,那就是他是帅,而不是最高统帅。一旦他在某些军事问题上和秦王产生了分歧,那么白起的智慧就很难得到充分释放。就象历史上的邯郸之战,一代名将白起就这么被令自杀了,实在是令人深为遗憾。自古名将如美人,不使人间见白头,然也。也正因为这样,所以笔者说白起打起仗来不如亚历山大自由,这不算过分吧?当然了,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反过来看成是亚历山大的弱点。这位大帝一生的伟业都是建立在他的天才头脑上,一旦他不幸遇到个什么刺杀什么的挂了,那他的帝国也将随之崩溃。不过从历史书的记载来看,亚历山大也没少遭遇刺杀,就是打仗被人打成重伤,那也是家常便饭了。但这位伟大的皇帝居然一次次挺了过来,也不知道该说是他的近身防务做得好呢?还是说这乃天命注定?语及此也让笔者不尽想到另一个奇人,希特勒。这位被后世大多数漫骂有加的嗜血战魔,在其运势上却着实不错。从维也纳到7-20事件,这位元首所遭遇的暗杀加起来都能写本恐怖分子所必读的反面教材了。但身边之人一个个被炸得缺胳膊少腿之余,正主希特勒倒是没受什么大的伤害(当然,精神上就难说了)。读历史读到这,宿命这种说法,有时候想想真挺有意思。
   回到上文,恩,怎么说呢?如果当年亚历山大在海达佩斯河会战后得以继续东进,那么他进攻中国的可能性依旧是非常微小的。喜马拉雅山脉即使以今人的眼光看来都不甚庞大,更何况是几千年前的古代。而亚历山大一生的征服事业也并不完全是为了心灵的欲望,更重要的是他有一种建立旷世帝国的宏愿,而我们的喜马拉雅山脉恰恰是这个帝国最可靠的东疆屏障(针对于防御工事来说)。当代不少愤青多言中国古代统一后不思进取以图天下,其实他们是忽略了当时的交通、人文等等条件不足以实现如此规模宏大的工程。而之所以不思进取,更多其实是因为盲目自大,说起来,这也算是一种宿命吧!亚历山大如果当年真打进来,那么,中国的诸侯们会做什么反应呢?一直以来,愤青们都认为中国诸侯们会先团结起来枪口一致对外,把外敌打跑后再重新内战。但这其实这既把诸侯们看得太高,也把亚历山大看得太低了。人们如果把〈亚历山大的将道〉以及〈亚历山大远征记〉的印度战役读完的话,则不难发现亚历山大合纵连横的手段并不就比我们差。亚历山大进入印度之初一定先派出了不少使者与谍报人员,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他在后来与塔克西里斯等部落结盟以及打击波鲁斯时才会有那么明确的态度。名将者,先知的本事往往原于对情报的收集和分析。可以的话,亚历山大并不认为其帝国应该全部由马其顿人占领并统治,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所以与后世成吉思汗所采取的方式不同,亚历山大实际上延续了波斯帝国的地区政策,权利平衡与制约。因此,波鲁斯作为最强大而又最不听话的印度势力,亚历山大必须与之交战并将其击败。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在该地区树立威信,而与此同时他又必须小心谨慎,以使得波鲁斯不至于把彻底消灭。那样的话只会破坏当地的权利平衡,与亚历山大的利益是不符合的。不难看出,亚历山大的这种思想其实与后世我国对于高丽、日本的政策是非常类似的。也因次,在这个基础上,如果亚历山大当年决定要深入中国,他不会再对中国毫无了解的情况下贸然深入。所以,他会按通常一样优先派出谍报人员和使者,而到底最后是拉谁打谁,那实属于一个很难说清的问题了。毕竟,再怎么说也得根据得来的情报来讲,何况外交这玩意是双向的,有时候你国家认为有利的别国可不一定就这么认为。另外按笔者设想,当年那使者要两次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困难如何先且不说,就算成功翻越了,这一来一回的折腾,指不定千辛万苦得来的情报早已失去了其实效性。也正是因为如此,拿出生于不同时代而又没有交过手的历史名将来比较指挥艺术,实在是没有太大的意义。而这点其实对于生于同时代交过手的名将们也是如此。

2010-4-18 18:08 回复  

风雨GL
2位粉丝
6楼
很多历史上的名将往往并不是不会打仗才最终战败,而大多是因为许多非指挥层面的因素(比如政治、性格、价值观等等),好比长平与白起交手的廉颇,试想如果廉颇嘴上功夫再加强点,又或者赵王再多读点兵书,那么历史就很难说了。然而历史书是没有如果的,如果廉颇有郭开的口才,那么廉颇就不是廉颇了。
   故而综上所述,笔者之所以罗里罗嗦扯了半天口水,并不是主张大家都不要崇拜名将,而是说崇拜是崇拜他们在特定条件下所表现出的杰出智慧以及其人诸如坚毅、忠诚等优秀品格。至于非要拿名将们做个高低比较,则实属无益了。比较名将们的用兵学,一是要就当时的情况做参考,但这点人们应该清楚的明白,即使是当代人也是很难把当时的情况完全掌握的。而第二点则是逻辑递推。只有当这两点你都确实掌握了后,那么你就将发现,名将们其实越来越不好排名了。不过虽然如此,将名将们的用兵学用来做比较还是很有好处的,因为这样可以提升人们自己的军学思想。只是对于现代的许多人来说,这点往往因为看法和论点偏激比较大,所以常常给人感觉很幼稚而已。早年笔者对于咱们国内的战史军学大多缺乏兴趣,但军事问题研究深入后却发现,其实我国的许多军事学术是被作者太简化了,以至于国内的军事史和将帅谋略读起来跟章回小说似的。好看是好看,就是读得多了未免有误导的作用。所以一部《孙子兵法》,我国这么多年研究这书的专家不胜枚举,但能结合昨天看未来的却少之又少。也正因为这样,国内这么多年来才少有能独立站在大战略角度的创新理论。当然,笔者这么说也不是就否定《孙子兵法》的价值,其实笔者个人是认为这本集合了许多战争原则的大作拥有难以估计的价值,但这本书普及是个好事,其写作方法和人们研究的方向却不值得参考。简单的真理对于一般人而言往往并不就是好理解的。所以笔者个人认为,《孙子兵法》这本书一个人一生应该读“两次”。第一次属于启蒙阶段,比如初高中学生对于历史军事刚刚有所兴趣的时候。而第二次则属于成熟阶段,既你已经认为读别的兵书再无什么新的收获之时,此时去读有利于个人的总结和思维的发散。哦,另外备注的是,所谓读“两次”并不是说从首页读到最后一页,而是说你已经从书中感觉读不出什么新东西的时候才为一次。
   谈论名将的用兵学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把你的思维顺序给人们一一列出来,使别人在阅读的过程中能与你有所共鸣或者有所异议。只有这样,谈论才会有价值。而除此之外,最好在研究古人用兵之道时也因联系起今天来看看是否有可用之处。谈兵若不念古思今,那么也就没有谈兵的意义了。
   最后副送一句名言,国人不自大,地球都害怕。


怀雨
2011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1 20:34 , Processed in 0.02811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