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20686|回复: 38

拿破仑资料中英国部分的常见错误说法(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5 06: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ouqing 于 2010-10-19 22:31 编辑

答应了高版N久的这篇东西终于码出来= = 好歹也算国庆贺礼吧~~

    资料两字大半用词不当,准确的说是书籍,传记,网页,百度甚至包括国内早期的一些比较正式的历史研究书籍等,国内拿圈经常能接触到的中文材料。写完一看,其实更适合拿去百度拿吧扫盲,放到中拿颇有班门弄斧妄自尊大之感。但是,鉴于之前已经跟高版说定,还是厚着脸皮放上来了。先放在新兵版块,大家抓抓虫吧。

    这些错误有的是原著就有问题,有的是翻译不当,有的是时代的问题(国内早期因为大家都明白的原因对“革命”“起义”等命题格外偏爱,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即使较正式的研究资料,倾向性乃至对史料的有意漠视甚至扭曲都是惊人的。)现简列如下:


常见错误其一:因对法友好而久不得志的福克斯首相

    中译本的麦克版《拿破仑传》和《布里昂回忆录》,都记载1806年小皮特病逝后,对法友好的辉格派领袖福克斯(FOX)终于得以上台。这应该是一个翻译造就的杯具,《布里昂回忆录》英文版此处为“FOX minister”,意为“福克斯大臣”,首相应为“prime minister(首席大臣)”——确切的说,“prime minister”一词,最初是对位置明显在其他内阁成员之上的首相的戏称,且带有贬义。英国首任首相沃波尔就非常讨厌被人如此称呼。后来,这个名词是如何成为正式名称已不可考,但是可知在,至迟到维多利亚时代中期公文中已如此称呼当时的首相了。而它作为官职名正式出现在任命敕令上,则是在1905年。之前对应首相的职位一般是“First Lord of the Treasury”(第一财政大臣)。这个错误易于辨别,直接去对照英国历任首相列表即可。

    需要细说的是福克斯迟迟不能入阁的理由。并不像一般所认为的是主张对法友好。1804年,小皮特第二次组阁时便拟邀请福克斯入阁,福克斯也已应许,准备与多年宿敌共赴时艰。此时阻止他的,便是使其多年来一直不能入阁的决定性理由——国王的坚决反对。

    乔治三世对福克斯的恶感是根深蒂固且由来已久的,跟法国基本没什么关系。一则,福克斯本人生活作风奢侈放荡,让一贯严谨的乔治三世非常厌恶;二则,福克斯年轻的时候曾多次请辞乃至改换党派,给乔治三世一种不可靠的,政治投机者的印象;三则,汉诺威王朝一直有父子斗的传统,即国王与王储关系紧张,反对党靠向王储。在此期间,王储生活也变得奢侈荒唐,于是令乔治三世认定是福克斯带坏了自家儿子。

    最重要的原因来自法国大革命前一年,乔治三世突患怪病,神智失常。福克斯觉得机会来了,于是在下议院提出应立即由王储摄政,并宣称乔治三世已经永久失常,因此从宪制角度出发,国王已经算是死亡了。小皮特和王后从中阻止斡旋,拖延了小半年的时间。到1789年2月,《摄政草案》已接近通过,福克斯也已经草拟了自己的内阁阁员名单,只是乔治三世的突然恢复中断了他的伟业。经历此事,国王对福克斯感想如何,可想而知。至于为什么06年贤能内阁的时候,福克斯终于得以入阁,原因只有一个:小皮特病故,而福克斯被认为是可以和他相提并论的唯一一人。

    所以看《拿破仑在奥斯特利茨》时笑到翻滚,福克斯对皮特吼“要早知道这样,我就绝对不会让你来接任内阁!”就是一个笑话。且不说既非前任首相也非议会多数更非国王的他有没有这个资格这么说,也不说电影所表现的那个时期小皮特其实赋闲下野,根本就不在首相任上。要知道狐狸二十多年来孜孜以求的就是把小皮特拉下马,自己上台当首相,虽然他一直在努力,从来未成功。

    在此不得不说一下对《奥》片的意见,该片中英国部分几乎没有一处完全真实。用编造的事情来污蔑贬低皇帝的对手,以此衬托皇帝的高大形象,这样的手法,是不是也是对皇帝的一种不尊重呢?


常见错误其二:因第二次反法联盟瓦解下台的小皮特(以及因战争原因下台的各届内阁)

这个说法就更常见了,在拿战的中文资料里面,我几乎就没有看到过正确的说法,而且之后多半还会加上一句“主张对法友好的议长阿丁顿上台”。其实真正让小皮特下台的是国内的宗教问题。

大革命及拿战期间,爱尔兰受革命影响以及皇帝支持,多次爆发起义,谋求独立。小皮特于是决定彻底解决爱尔兰问题,他提出了对爱尔兰相当有利的兼并条件,其中便包括了天主教解放内容(英国属新教地区,主流宗教为英国国教,对天主教徒限制极多,如不能担任公职,没有选举权等等,而爱尔兰人大多信仰天主教)。爱尔兰不列颠双方议会本都已通过合并法案,但乔治三世以国教保护者自居,极力反对,不予批准。小皮特以辞职相要挟,乔治三世有所动摇,但正好在此时旧病复发。乔治三世便认为这是上天警告,再次态度强硬,小皮特于是愤而辞职,内阁几乎全员跟着辞职。

师姐曾吐槽,此次内阁更迭,与其说是国王炒了首相,不如说是首相带着内阁炒了国王。很多人认为这次严重的人员流失,甚至可以算是一年之后的亚眠条约,英国方面失误的远因(不止首相,亚眠签定时的阁员也多是才能威望双缺之辈,ROSE的《一世传》在外交部方面有精彩的描写)。但长远来看,对爱尔兰的不稳妥合并和天主教解放的失败更将成为英国的隐忧,它造成的溃疡直到今天还在困扰着不列颠。

下议院议长亨利·阿丁顿就是在这样混乱的局势下成为了皮特的继任者。他以为人谦和真诚著称,一直来往于皮特与国王之间斡旋调停,皮特辞职成为定局后,乔治三世便决定由他取代皮特出任首相。任命下达之时,阿丁顿本人都有些不知所措,他要求国王收回任命,寻找更合适的人选。但国王坚持如此,因为不久前他曾去巡查过这位议长的领地,检阅过他训练的民兵自卫队,由此认为阿丁顿是适合做战时首相的人选……同时皮特也表示支持这位老部下与老朋友,于是阿丁顿内阁应运而生。

由此我们也可看出阿丁顿上台的背景,与爱好和平对法友好能有多大的关系。那时签定和平条约是大势所趋,不管谁在台上都是一样。而这样的性格,明显不适合应付紧张的战时局势。所以,1804年,拿战中英国本土最紧张的时期,皮特在朝野的巨大呼声下决定复出,阿丁顿内阁于是很快倒台。

此处要特别说明的是,拿战期间其余数次内阁更迭,也很难和战争失利扯得上关系。拿战期间的英国政界首领,以皮特为首,大多为经济或内务官僚,没有任何一人擅长军事。所以,用我师姐的话说便是“估计英国朝野都已经看开”。况且反对党因他们战前的愚蠢行为以及贤能内阁期间的拙劣表现,已普遍被朝野视为不可信任之辈。那段时期,托利党的统治可说是相当稳固。

最后将拿战期间英国历任首相、任期及更迭原因简列如下:

第一次皮特内阁,1783.121801.1,天主教解放问题与国王激烈冲突;

阿丁顿内阁,1801.21804.4,这可能是唯一一个能算作因领导战争无能而下台的内阁;

第二次皮特内阁,1804.51806.1,首相病故;

贤能内阁,1806.21807.4,天主教解放问题再度激化;

波兰特内阁,1807.41809.8,首相病危+阁员个人矛盾激化;

珀西瓦尔内阁,1809.91812.5,首相遇刺身亡(也是英国历史上唯一被刺杀的首相);

利物浦内阁。1812.61827.2,首相病危。


常见错误其三:出身高贵是升迁必然条件


不记得从哪里看来的了。拿战时代,皇帝不拘一格降人才,以功绩能力而不以门第论人,令欧陆各国的封建朝廷相形见绌,这确是事实。但是跨过海峡,这句就不太恰当了。


威灵顿确实是贵族家庭出身,且源远流长,纳尔逊可就算不上什么出身高贵了,他的子爵爵位可不是家里传下来的。当然,我们可以说牧师也算是社会地位较高,而且他母亲家还有一些贵族亲戚。那么父亲是私人医生的阿丁顿首相,就是完完全全的中产阶级出身了。而他还不算出身最低的,皮特最得意的弟子,G·坎宁,波兰特与利物浦内阁的外相,1827年的百日首相。他的母亲是女演员,换过不下三任丈夫,坎宁本人是私生子的可能性不小。就算其父亲的家庭,也不过是商人出身。


即使皮特家族,在四代之前,也只是跟着东印度公司前往东方淘金的一名水手,他家的际遇变化也戏剧般的发生在印度。这位机灵的水手用可以想象的手段在殖民地迅速提升自己的地位和财富,到1698年已经成为港口城市马达拉斯的总督。三年之后,他从一个水手手中买到了一块巨大的钻石。这位皮特意识到了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将这块钻石带回欧洲,精心打磨之后,以近14万英镑的天价出手,从此成为巨富。头脑机敏的前水手,将这笔巨款大多投入到子孙教育和家族地位巩固上。丰厚的投入在孙子那辈开始见了成效,威廉·皮特,长子的孩子,在七年战争中任国务大臣,是七年战争时期英国的实际领导者也是英国历任首相中罕见的战略家(虽然完全没遗传到他家孩子身上)。在七年战争中,在欧洲大陆与腓特烈大帝联手遏制奥地利与法国,在海外从法国手上夺取了加拿大、西印度群岛,从荷兰手中夺取了南非,并在印度击败亲法势力,大大吞噬了法国的势力范围,取代了法国在印度的地位,他也因此功绩被封为查塔姆伯爵。威廉·皮特在古典政治时期的政治家中评价很高,虽然对他的赞誉,开头一句往往是“他最出名的功绩可能是养了个好儿子……”


PS:上文提到查塔姆伯爵,可能有比较敏锐的人想到了1809年那次悲催的荷兰登陆。没错,当时的指挥官就是老皮特的长子,小皮特的大哥,第二代查塔姆伯爵,他爹此时估计正在西敏寺地下为遗传误传而翻腾。而且此时他们那悲催的家庭已经死得只剩这位长子一个了,他的婚姻也没有孩子。所以查塔姆伯爵二代而终,他们家也成了不要以为子女多就不绝后的典型……


最后要说一下的是那块卖出了天价的钻石,它和皇帝还有很深的渊源。当初买下它的就是路易十五的摄政王,当时的奥尔良公爵,所以这块名钻后来闻名于世的名字是“摄政王钻石。”对的,就是日后嵌到了皇帝佩剑上,并有幸参与了皇帝加冕礼的那一块钻石。后来它又出现在了复辟的波旁王室和拿破仑三世皇后的王冠上。


换个角度看,也就等于是法国王室出钱帮英国培养了古典政治时代最杰出的对法国国运造成了极大损害的政治家家族,生性恶劣的历史女神在此讲了个灰色笑话。灰色的教训告诉我们,这样大笔的资金投入最好还是投在自己国内啊,流到外国去就指不定会变什么东西啊……



常见错误四:漫画啊漫画


这个不算是错误,只能算是误解。拿战时期,英国媒体(当时主要就是报纸了)发表了很多讽刺皇帝的漫画,搞得皇帝非常恼怒,认为这是英国官方在背后捣鬼。此事有没有英国官方主导,还真不敢说,毕竟当时英国六十多家主要媒体中,有十几家,王室对其有很大影响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用漫画攻击政敌和令人不满的社会现象,在那个年代的英国已经是很正常也很常见的行为了。对于此事,师兄曾吐槽:“皇帝当时是没去伦敦,要去了他就会发现,调侃他们自己首相和国王的漫画不论质量还是数量,都远远在皇帝之上。”(其实拿战期间的漫画更多的是把双方一起都骂进去了)


只能说在法国新闻环境下长大的皇帝,可能无法理解英国的报纸居然能如此自由和BH(说实话,那个时代的英国小报比现在都BH多了)。顺手发几幅上来撑篇幅……


Britannia between death and the doctor's,这张就是双方都骂进去了的典型。最靠近门口的应该是阿丁顿,然后是皮特,被踩在脚下的应该是福克斯,暗指“你们这群救治不了不列颠的庸医”,皇帝很明显的在扮演死神。


The plumb-pudding in danger: - or - state epicures taking un petit souper (William Pitt; Napoleon Bonaparte),又一张把双方都骂进去了的。不得不说阿贝尔·冈斯老爷子道具做得不够精细啊,英国漫画家的水准是很高的,电影里面那种是没资格上报纸发表的。


这2张还比较和谐,下面来张骂得狠点的。


Uncorking old-sherry,这张是用小皮特爱喝酒的习惯,来讽刺他在紧张时期的镇压行为。


A new way to pay the National-Debt,这是讽刺小皮特的增税政策的。


Westminster school. or - Dr Busby settling accounts with Master-Billy and his playmates,这是小皮特刚上台的时候,讽刺国王晕头了居然找了个这么年轻的首相的。小皮特1783年被任命为首相的时候才24岁,当时几乎全国都在嘲笑“国王把国家交给一个小学生管理”。(Billy是亲友对小皮特的昵称,后来成了讽刺漫画里面的常用称呼)


Comfort's of a bed of roses' (William Pitt; Elizabeth Bridget Fox (née Cane); Charles James Fox; Napoleon Bonaparte),这个主要是调侃福克斯的。


http://www.npg.org.uk/collections.php这个网站有很多,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索。



常见错误五:亲法而爱好和平的辉格党



很多拿战资料有提到皇帝一直期待大陆封锁造成的社会困窘或者军事上的失利可让强硬主战的托利党下台,让亲法而爱好和平的辉格党重新执政。这也经常成为拿战政治局势中被谈及的一点。



但是,不知道皇帝当年有没有意识到——“亲法而爱好和平的辉格党”这句话本身就是有很大问题的。



如果说1783年皮特上台之后的政治格局是辉格党(福克斯派为主)对抗托利党(或者说是以辉格党皮特派为中心的联合政府),那么以法国大革命为界,英国的政治格局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福克斯的好友,辉格党著名的理论专家伯克在1790年发表《论法国大革命》(此书后来成为保守党的开山理论之作),与同情、支持法国革命的福克斯分道扬镳,在下议院辩论中公开坐到了皮特身边,一时舆论哗然。之后,随着法国大革命的日益血腥,越来越多的辉格党人投向了皮特的阵营。其中还包括了福克斯的老上司波特兰公爵(1783年任首相,当时福克斯任外相)、多年的政治盟友菲茨威廉伯爵(福克斯派的大金主,主要的资金来源)和卡莱尔伯爵等著名辉格党领袖。这是就是著名的“辉格大分裂”,一贯被人们认为主张对法友好、与法国和谈,在国内实施政治改革的其实是辉格党中的福克斯派(也被称为激进派),而不能单单被称为“辉格党”。



下议院中福克斯派的人数在1780年代的时候有90左右,经此分裂,到了1794年,降为大约55人,到17975月份的时候更只有25人左右,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801年。而英国下议院的议席数量在1801年前为558人,1801后增加为658人(合并了爱尔兰)。然后还有一个情况要注意,那个年代下议院中存在大量的“游弋票”,就是这个议员既不属于辉格党也不属于托利党,政治倾向也不明显,甚至不少人出席议会投票的次数都很少。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大概占总数的30%50%。总而言之,那时候英国下议院通过一次决议的总票数多在350-400左右。想取得多数通过提案,200+的票数几乎是必然的。由此可见,拿战前期,主张与法国和解的辉格党福克斯派掌权的可能性有多低。



PS1:有人可能在琢磨能否争取大量“游弋票”。“游弋票”的投票特点是从舆论大流,倾向执政党。而且还有一个很要命的现实:争取“游弋票”是皮特家的传统强项,老皮特当国务大臣的时候最爱干的就是发动舆论争夺“游弋票”来通过自己被国王反对的提案。



PS2:也有人可能在琢磨我怎么没提上议院,上议院被国王控制得相当厉害,基本是不用考虑。因为上院是贵族院,有贵族家主资格的直接进。所以,可以通过加封和复活绝嗣的贵族来增加己方优势。这事情乔治三世干过不止一次。



1801年之后由于《亚眠条约》的签定,皮特第一次内阁下台时皮特派的内部分裂(而且分出的小派系先后与福克斯联合过),以及王太子派系的加入,福克斯派迎来了短暂而辉煌的复兴。甚至到1804年皮特二次出山组阁的时候,反对派在下院的席位还多于执政党。在这个时候帮了皮特一把的,就是皇帝,以及福克斯的短视。



皇帝的对英宣战特别是扣留当时在法的所有英国人的作法激怒了英国,民族主义这条巨龙被放了出来,“游弋票”和舆论几乎是压倒性地倒向了执政党。04-05,法国对英作战准备最热烈的时候,法国每一个看上去针对英国的动作,都在给托利党加分,因为直到那个时候福克斯还坚持认为“法国的领导人为了巩固政权及重建虚弱的国家,是衷心渴求和平的”,甚至当纳尔逊与维尔纳夫在大西洋上追逐的时候,他还在下院攻击小皮特:“所谓法国即将入侵的骇人听闻的说法,纯粹是皮特政府为了谋求党派私利编造出来的。”(由此也可看出,当时压倒性倾向托利党的,除了舆论,还有军方。包括纳爵爷这样家庭与交友其实都与辉格党更亲密的将领。)



至此,辉格党激进派在国难当头时刻的拙劣表现,给自己以及后继者们造就了多少负资产,需要多少年的努力去弥补已无需多言。直接借用ROSE的话吧“(他们)在几乎整整三十年的时间内都一蹶不振,直到民主的洪流充分显示它的威力为止。”(当然,ROSE书中的辉格党其实也是指辉格党的激进派)



接下来的岁月里又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例子:18071809年的波特兰内阁,这是一个公认的托利党内阁,阁员多是皮特派中的少壮派,但是担任首相却是辉格党的巨擘——波特兰公爵。历史在此呈现了,由一个辉格党温和派领袖领导一个托利党内阁的神奇局面。它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准确的说,托利党在拿战时代后半期的统治,不管怎么看都不算一份完美的答卷。大陆封锁所导致的经济困难,酝酿着社会危机;内阁对民间不满声音的敏感也着实过分一些。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保守党首相迪斯雷利也曾激烈的指责他的前辈:“像一切虚弱的人一样,他们乞灵于坚强的措施,决心镇压群众。他们自以为是在模仿皮特先生,却把秩序不好误以为是蛊惑民变了。”但是令英国朝野能够接受托利党的统治,很大程度就是由于战争。至少当时朝野普遍相信辉格党缺乏领导战争的魄力和决心,以及战时执政的经验。同样也认为目前的困境与镇压是战时特别情况,战争结束之后,一切会好转。



PS:似乎有不少人认为拿战期间,英国国民不想和皇帝打仗,想打只是可以因此赚钱的军需商人。求此BH说法出处,很想知道哪位仁兄哪本书这么……)



所以,可以说拿战期间(特别是中期与后期),是欧洲大陆局势越紧张,皇帝的优势越大,托利党的统治基础便越牢固。期待打几场胜仗英国多输几次,就会换内阁——就算会换,换上来的也是与托利党结盟的辉格党温和派,对英国的反法政策几乎不会有所动摇。



最后,以一个具有标志性投票数据作为全文的结尾吧。



1814428,伦敦,威斯敏斯特宫下议院,反对对复辟的波拿巴王朝宣战的提案被否决了,票数是:273VS72


撒花!总算把这个写完了!!!《白厅风云——拿破仑战争时代的英国政坛》这文估计要缓一缓再动笔了,手头有一堆书要看啊,不然写出来才发现若干不靠谱的地方,还得要慢慢修改,就惨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5 06: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占一楼预备更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5 12: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拿破仑皇帝陛下的伟大 不需要别人的衬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5 23: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对英国政治了解不多在这里只能当学生了,因此也不敢妄谈什么。不过第二次同盟比第一次小的说法就让人不能同意了,虽然普鲁士因第一沙俄偷波兰没有参加但却补了一个俄国和苏沃洛夫其实力恐怕有增无减,英国更是破天荒的派了约克公爵大批远征军(除普奥英俄四国之外的打酱油国家可以无视)并且波拿巴将军还把战火烧到了埃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00: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uqing 于 2010-10-6 00:21 编辑

不好意思,都说了我就对不列颠众岛还算熟悉,跨过海就是小白了,二次反法联盟是按着印象写的,也没查资料,现在就改去,反正这个也不是主要论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6 07: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要开始战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6 18: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到1698年已经成为港口城市马达拉斯的总督。三年之后,他从一个水手手中买到了一块巨大的钻石。这位皮特意识到了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将这块钻石带回欧洲,精心打磨之后,以近14万英镑的天价出手,从此成为巨富。


原来还有这么段故事。看维基介绍,“钻石”皮特拿2万镑买下410克拉的未加工钻石。最后加工出的成品141克拉,法国奥尔良公爵以13万5千英镑买下。折合现在价格大概要1亿多人民币,“胜利”号战列舰造价也不过6万3千多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20: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uqing 于 2010-10-6 20:11 编辑
原来还有这么段故事。看维基介绍,“钻石”皮特拿2万镑买下410克拉的未加工钻石。最后加工出的成品141克 ...
iron duke 发表于 2010-10-6 18:23

准确的说不是加工出的成品141克拉,太大的钻石原石当时的处理方法都是分割,不太可能整体处理。所以“摄政王钻石”其实是那块原石上分割出来的最大一块成品,其他还有很多小钻石。

这块钻石以纯净度高和琢磨精美著称,而且好像是当时最大的成品钻石吧,那时候库利南之星什么都还没有出世。

我之前也没注意“钻石皮特”和小皮特家有什么关系,主要是皮特这个姓太常见了,后来还是ROSE老爷子在《一世传》里面描写皇帝登基的场面的时候提了一句,然后跑去WIKI,才确定的。不过后来到手的《查塔姆传》倒是一来就讲了这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6 20: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实为一件趣事,后来那块最大的141克拉钻镶到了拿破仑的剑柄上,而拿破仑的强硬对手却间接来自于这块钻石卖的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6 22: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越来越精彩了!
关于3说点,虽然听睛姐这么一说政界门第问题不是很严重,但军界可不一样。罗斯《一世传》里说拿破仑即使去了英国也会出人头地,之前曾结合威灵顿的小传小讨论了一下
http://bbs.napolun.com/viewthread.php?tid=31421
威灵顿靠门第 金钱 关系和个人努力最终走成功是那个时代英国甚至欧洲任何一个古老贵族统治下国家的典型模式。虽说到了后期反法同盟也是人才辈出 但那也是老一辈将领被打下去的结果,看看拿战前期拿破仑的那些对手是谁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1 23:28 , Processed in 0.03601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