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7672|回复: 9

[讨论] 你们对若米尼将军的了解有多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8 12: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对19世纪欧洲战争史的研究时常常忽视了一个人,他出生在瑞士,曾经在内伊元帅麾下,指挥军队赢得了包岑战役的胜利。他就是


安托万·亨利·约米尼将军。
   


安托万·亨利·约米尼(Antoine-Henri Jomini,1779.3.6-1869.3.22),军事理论家,法国拿破仑时期的将军,俄国上将。

  他的最大贡献是几部军事理论的鸿篇巨著,对战争的性质和规律、战略战术、军队建设等各方面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创立了较完善的军事理论体系。他和19世纪另一位大军事思想家克劳塞维茨并列为西方军事思想的两大权威。

  约米尼的著作从19世纪起便成为西方国家各大军事院校的教科书,直到今日仍是军校生的必读课本。主要著作:《战争艺术概论》、《论大规模军事行动》、《拿破仑的政治与军事生涯》、《战略学原理》。

1779年,约米尼出生于瑞士帕耶讷市的市长家中。那年10月,法国爆发了一场影响遍及欧洲的大革命。约米尼的少年时代就是在这场大革命中度过的。他从小就对军事怀有极其浓厚的兴趣。少年时代他最喜爱的游戏就是率领小伙伴们在帕耶讷这一山城的狭窄街巷里“打仗”、“战斗”,结束时,总要来一场“隆重的”阅兵式。阅兵军官大都由约米尼充任。然而,好景不长。1793年,14周岁的约米尼不得不结束童年的幸福生活。这一年,他被父母送到巴塞尔学习银行业务。当市长的父亲希望他能在毕业后谋取一项既能赚钱又体面的工作。

  1796年他到了法国巴黎,先后在几家商业公司工作,后来成了一名股票经纪人。约米尼从小热爱军事,遵父亲之命未能进入军校学习而投入商海。他在法国任股票经纪人期间,正值拿破仑崭露头角,在欧洲所向披靡。整个法国都弥漫着对这位英雄的景仰崇拜之情。约米尼虽生于瑞士,但身处法国,常常为拿破仑辉煌成就而激动,立志做一个拿破仑式的英雄,工作之余全身心地学习军事理论。后毅然辞去待遇丰厚的股票经纪人工作,投身到拿破仑的军队中,开始了军旅生涯。

  在拿破仑军中,他多次参加实战,表现异常勇敢,并显示出异乎寻常的军事指挥才能。1805年,他被任命为内伊元帅的副官。这一任命成为他飞黄腾达的起点。1806年,他被内伊元帅派出向拿破仑汇报作战情况,他的颇有见地的战况分析深得拿破仑的赏识,另外他将自己的著作《论大规模军事行动》当即献给拿破仑,更为这位法军统帅欣喜不已。拿破仑当即将这位年青人留在身边,任命为上校参谋。在跟随拿破仑远征俄国时,约米尼担任斯摩棱斯克总督。他在此地建成了规模宏大的供给基地,还仔细地研究了斯摩梭斯克附近的地形,特别是江河渡口的特点。当法军撤出俄国时,约米尼帮助拿破仑选择撤军路线。他建议拿破仑选择别列津纳渡口撤退,一则可以使法军撤军途中可以得到补给,二则可以出敌不意,减少损失。这一建议被拿破仑接受。结果使撤退的法军没有一溃千里,实力大多得到了保存。

  约米尼参加的最著名的一次战役是“包岭会战”。包岭位于史普里河右岸,普俄联军10万人集结于此,阻挡法军前进。法军首先向俄军发起进攻,夺取了包岭城,将联军驱出了第一道防线。这时内伊元帅的军队担任迂回,但他有两个军团在柏林方向来不及赶回包抄,手下只有两个军团。内伊命令将军队提前带到指定地点,却停止攻击以等待总攻击命令,而法军正面正与联军作战。这时担任内伊军参谋长的约米尼指挥第3军团在敌右翼侧后发起强攻,击溃俄军,并使普军陷于腹背受敌的境地。法军主力在拿破仑指挥下发起总攻,突破了敌中央防线,终于迫使联军全线撤退。法军虽然获得胜利,但由于内伊的耽搁,未能全歼联军,取得更大胜利。而法军胜利又是由于约米尼及时率军采取主动行动才促成的。约米尼在此战中的功劳最大。内伊十分高兴,建议拿破仑晋升约米尼为少将。这一建议遭到了拿破仑的参谋长贝蒂埃的反对。贝蒂埃对约米尼的军事才能十分嫉恨,生怕约米尼的提升会危及自己的地位。他借口约米尼的行动有疏忽之处,不仅拒绝提升他,反而宣布对他进行申斥。约米尼气愤至极。在佩尔舍维茨停战期间,于1813年8月14日离开法军,来到设在布拉格的联军总司令部,投奔了沙皇亚历山大一世。

  亚历山大一世久慕约米尼的英名与才干。早在约米尼离开法军前几年,他就几次通过不同途径表示欢迎约米尼来俄军任职。约米尼的突然到来,使沙皇大喜过望,当即任命约米尼为侍从副官长,授中将军衔。为报答沙皇的知遇之恩,约米尼将自己的后半生都贡献给了沙皇俄国。但需要强调的是,约米尼从未把法军的作战秘密告诉亚历山大一世。他曾担任过沙皇及王子们的军事教官。除此之外,每当战争爆发时,他又担任沙皇的军事顾问。特别是在1828-1829年的俄土战争期间,约米尼任俄军总参谋长,参加了俄军作战计划的制定并亲自指挥俄军的行动。根据作战计划,俄军分两路向土耳其发动进攻。一路从巴尔干地区发动攻势。俄军主力15万人首先进攻摩尔多瓦和萨拉儿亚,计划攻占这两个公国后再以最短线路向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推进。另一路从高加索地区发动进攻。战争开始后,高加索方向俄军进展顺利,攻占了卡尔斯,并在阿哈尔齐赫会战中打败土军。1829年又攻占埃里温。而在巴尔干战场,俄军主攻方向进展不太顺利。在围攻瓦尔纳时,遇土军顽抗,久攻不下。约米尼亲同沙皇到前线督战,经3个月围攻,损失了1/3兵力后,终于攻占了这个巴尔干战略要地。1829年初,约米尼指挥俄军加强攻势,任命迪比奇为巴尔干方面军的统帅。6月发动第二次多瑞河战役,攻下重镇锡利斯特拉,大破土耳其军队,乘胜翻越巴尔干山脉,向君士坦丁堡进军。西方列强出面干涉,最后俄土双方签订和约,俄军获得很大胜利,空前地巩固了它在巴尔干和高加索地区的地位。俄国之所以获胜,约米尼功不可没。

  战争结束之后,约米尼主要从事军事教育和著述工作。由于长期征战,约米尼的身体受到很大损害。1848年他退休去比利时,想颐养天年。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他又应沙皇之邀,回到俄国任军事顾问。他亲自参加了军事计划的讨论和制定,为战争初期俄军打败土耳其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克里米亚战争后期由于英法等国的军事介入,力量对比悬殊,俄军最后战败。约米尼于1855年离开了俄国,回到了法国,把自己的后半生全部投入了著述和写作,直至去世。

  约米尼是拿破仑成功的见证人,虽然拿破仑未能留下军事著作,但约米尼弥补了这一遗憾。约米尼在理论上总结了拿破仑战争的规律、经验和教训,因此人称“拿破仑只是立功而未立言,把拿破仑的战绩加以理论上的解释,是约米尼的功劳”。约米尼在著作中对战争的本质、规律、基本原则、战略战术、战争原因等许多重大理论均有较精辟的论述。约米尼是近代国防思想的奠基人,把国防放在军事和经济工作的首位,认为国防是最重要的工作,提倡建立“全民皆兵”的预备役制度。在战术上他极其推崇拿破仑的歼灭战略,即集中优势兵力,主动进攻,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12: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军事思想
  关于战争政策   若米尼认为,战争政策是外交与战争之间的一切相互关系。他认为,战争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艺术。   关于战略   若米尼认为,战略是地图上进行战争的艺术,研究整个战争区的艺术,为入侵别国或保卫本国而在战场上指挥大军的艺术,以及把军队的大部分兵力集中到战争区或作战地区决定点上去的艺术。   关于战术   若米尼认为,战术是指挥战斗的艺术,即指挥师或独立支队独立作战,在决定性时间和地点投入主力进行战斗以及在作战现地根据条件配置和使用兵力的艺术。   关于战争勤务   若米尼认为,战争勤务实际上是战争准备、保障战略和战术使用的科学,也是军队移动的应用艺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12: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军史人物:若米尼——没进过军校大门的兵学大师(摘自中国国防报)
张晓军 梁贵明 李学华 常明

  一位西方人士这样说过:法国大革命产生了一代天骄拿破仑,拿破仑战争则培育出若米尼这位近代兵学大师。若米尼的一生的确极富传奇色彩。他是瑞士人,一生却主要为两个敌对的大国———法国和俄国效劳;他虽然连初级步兵学校都未进过,但却成为与克劳塞维茨齐名的西方军事理论家;他没有显赫的家世, 却得到了拿破仑的赏识并被俄军授予上将
军衔;他撰写的军事巨著《战争艺术概论》被欧美各国普遍列为权威性军事教材,曾是美国内战南北两军军官们囊中的必备读物……

  两次毛遂自荐皆被拒

  1801年,22岁的若米尼怀揣着自小立下的要当元帅的远大抱负,离开祖国瑞士来到了巴黎。经人介绍,若米尼在一家服装厂当上学徒工,在巴黎落下了脚。

  工作对于若米尼来说,很快就驾轻就熟了。年轻的若米尼当然不甘心一辈子只做这样“轻松”的工作。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若米尼从未停止过在军事方面的自学。白天他抽空学习,晚上有时则彻夜读书。他潜心研究拿破仑的崭新作战方式和统帅艺术,并将其同菲德列大帝的帅道进行比较分析。两年后,若米尼写出了自己的处女作《论大战术》(又名《大军作战论》)。

  1803年,第二次反法同盟形成。拿破仑开始在法国进行兵力动员。若米尼认为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来了,《论大战术》说不定就是自己得到元帅权杖的“敲门砖”。他离开了服装厂,准备去敲响自己人生的大门。

  当时法国最深孚众望的是魏特将军。若米尼带上自己的手稿去拜访将军。不料,当时给魏特将军当秘书的是他的小舅子肖德隆上尉。此人不学无术,又喜欢自作主张,看到这个极其普通的瑞士青年也找上门来要见将军,于是从中作梗。若米尼第一次毛遂自荐的尝试失败了。

  既然法国不要他,若米尼把目光转向了另外一个大国———俄国。一天,若米尼带着写给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献辞和《论大战术》一书的手稿,去见俄国驻巴黎大使。接见他的是大使馆秘书乌布里尔。

  乌布里尔把若米尼请进了会议室,翻阅了一下他的《论大战术》手稿后说道:“亲爱的先生,要给我们俄国将领们上课,您不觉得太年轻了吗?”

  若米尼大声回答:“我不是想一定要给贵国的将领们上课,我只是想把我在兵法上的一些发现与俄国的将领们进行一下探讨。”

  乌布里尔根本不想听若米尼在说什么,不客气地讥讽道:“有些在巴黎马路上东游西逛的人很会招摇过市,老把我们俄国人看作傻瓜。”

  话说到这个份上,若米尼只能起身告辞:“好吧,先生,后会有期。”若米尼的第二次毛遂自荐又以失败告终。

  让拿破仑两度拍案惊奇

  屡屡碰壁的若米尼终于遇到了转机。他的书稿引起了拿破仑手下大将内伊元帅的重视。内伊元帅十分欣赏若米尼的军事才能,决心帮助这个年轻人。他不仅掏钱资助若米尼出版了这本书,并礼聘若米尼为随身助理,尤为重要的是他还把这本书推荐给了拿破仑。这一次,若米尼,这个26岁的瑞士青年,终于迎来了他的将军之路。

  当拿破仑读了若米尼《论大战术》书稿后,拍案而起:“年轻的瑞士人把我的全套战法都写出来告诉我们的敌人了!军政部为什么批准出版这本书?”过了一会,拿破仑平静了下来,又说:“我实在不必这么自扰。敌人的那些老将们根本不读书,而肯读书的青年人又不够资格有指挥权。不过,今后再出版这种书,必须由我亲自批推。”不久,若米尼被提升为上校,当了内伊的参谋长。

  1806年,欧洲战事重启。拿破仑亲自召见若米尼,决定把他留在统帅部以便咨询。召见完毕后,若米尼需要返回内伊军部作个交代。行前他问拿破仑:“4天以后我是否应该到班堡再去见您?”法国皇帝一听,极为吃惊,反问:“谁说我要去那里的?”因为这是拿破仑藏在心中的机密行动计划,从未泄露给别人。若米尼不慌不忙地回答:“陛下,是地图和您指挥的马伦哥、乌尔姆两次战役告诉我的。”这件事给拿破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在他被流放到圣赫勒那岛的晚年,他还曾对身边人讲述起这段往事。

  法国元帅逼走“外来户”

  若米尼的超群才略和拿破仑的格外器重引起了法国一班元帅对这个“外来户”的嫉妒。若米尼对这些心知肚明。为此他先后15次提出辞职,但每次都被挽留下来。但是,若米尼感到继续在法国军队干下去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

  1813年8月,若米尼致书俄国沙皇亚历山大,表示愿意前赴俄国效劳。此时的若米尼早已不是昔日默默无闻的穷小子了。亚历山大欣然表示欢迎。这样,若米尼告别法国踏上了俄罗斯的土地。

  初到俄国时,若米尼在亚历山大的统帅部当军事顾问。亚历山大死后,尼古拉一世登基。鉴于俄国旧式军校观念落后,思想陈腐,尼古拉一世责成已是俄军高参的若米尼着手研究军事教育改革。若米尼经过思考,决定参照普鲁士柏林军校的模式,建立一所可供未来俄国将军们学习兵法的军事学院。学院将以民主的教学和管理方式来为俄军培养指挥和参谋人才。

  尼古拉一世很快批准了若米尼的方案,同时任命若米尼为俄国第一所高等军事学院首任院长。若米尼非常高兴,因为兴办军校教授学生是他一生的夙愿。此时若米尼已52岁。

  对于若米尼的离法去俄,法国方面未作苛责,因为若米尼的国籍是瑞士,而瑞士又是个中立国,所以人们并不把他的做法视为叛国。当俄国等欧洲反法同盟国家在1815年重新对法国开战时,若米尼也保持了人格的荣誉,从未为俄国及其盟友设一谋。即便是有一次普鲁士国王亲自来征求作战建议,他也当面拒绝。对此,俄皇亚历山大也很体谅,对法战事期间特地让他回瑞士休假。在1815年以后的和平年代里,若米尼继续充任俄皇的军事顾问,协助进行军事改革,最后官拜至上将。1869年3月24日,这位90岁的老人在巴黎去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12: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军事巨著《战争艺术概论》共分七章四十七节,另有一个结论、一个补遗、两个续编及七幅附图。在"告读者"中,主要介绍作者本人为什么要出这本书及个性成书的过程。在"现代战争理论及其作用概论"中,主要介绍一下当代战争理论的现状,指明在所有战争艺术的理论中,唯一合理的理论就是以研究战史为基础的理论。而他的这本《概论》,就是一本现代战争理论及原则的综合体系。关于战争艺术的定义,作者认为"战争艺术"一般分为五个纯属军事问题的组成部分--战略,大战术,战争勤务,工程艺术和基础战术以及战争政策。由此,作者指出,战争艺术实际包括六个各不相同的部分。第一章为战争政策,主要按战争目的、性质和形式探讨各种不同战争。第二章为军事政策或战争哲学,主要探讨影响战争胜负的各种基本因素。第三章为战略,除探讨战略定义和一些基本原理外,还具体探讨了各种作战体系,而对战略计谋作了更深入的探讨。第四章为大战术与交战,具体探讨各种交战,诸如进攻、防御、迂回机动、行军遭遇交战、突然袭击和要塞围攻战等。第五章为战略战术性混合作战,主要探讨攻击、渡河、退却、追击、行军、登陆作战等。第六章为战争勤务或调动军队的实用艺术,主要探讨战争勤务的概论、范围,以及侦察和及时查明敌人移动情况的其他方法。第七章为军队的战斗部署和三个兵种的单独使用或联合作用,主要探讨军队在战斗线上的配置及编成,以及步兵、骑兵、炮兵三个兵种的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在"结论"中,主要探讨了战争取胜有赖于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阐明了战略与战术定义、战略侦察以及认识战争规律、指导原则、进攻和防御等原理。在"补遗"中,着重探讨了几次海外的主要远征。在"续编"中,主要对战略、培养战略眼力的方法和军队战斗部署作了进一步的概述和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17: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很
他的最著名的著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17: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iron duke


    1813年  若米尼担任内帅的参谋长
   不久之意不妥】   致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18: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
您说的对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9-10 06:57 , Processed in 0.02888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