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7990|回复: 11

[讨论] 谁对拿破仑时代的欧洲军队影响最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7 12: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静听诸位高见! :rolleye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7 15: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是中世纪晚期对欧洲世界影响最大的战役。继13世纪蒙古铁骑蹂躏东欧之后,欧洲的基督教世界再一次在亚洲伊斯兰入侵者的大炮下战栗。这种恐惧,加上其它诸多因素,逼迫欧洲整体加快改革并走向现代化。

  1451年2月,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1451年~1481年在位)继其父穆拉德之后成为统治者。当时他年仅21岁,智勇过人,意志坚定。他早就发誓要攻克君士坦丁堡,因此,刚一继位就在和平烟幕下励兵抹马,准备攻城。

  穆罕默德二世是一位雄干大略的君主,他精通拉丁语、希腊语和波斯语,博览群书,研究过亚历山大、恺撒和成吉思汗的战术。他不知分析了多少遍君堡的陆墙和海墙。在攻击之前,他先与威尼斯讲和,又与匈牙利签了3年休战条约。他在君堡之北的欧洲海岸上,快速完成了一个西沙尔要塞,截断了从黑海乌克兰供应君堡的粮食。由于基督教世界的长期分裂——罗马的天主教廷和君堡的东正教廷一直互相争吵,结怨很深,欧洲的君主、领主、大公们宁愿君堡落入伊斯兰教徒之手,也不愿对异端的信仰者施以援助。教皇和威尼斯人只给了一点粮食和几百名士兵,与苏丹的10余万大军相比,不过是杯水车薪。君堡城中虽有几十万居民,但长期优裕生活早无尚武精神,只召集了4 000人上城作战。金角对岸加拉泰区的热那亚移民商贸区严守中立,一切攻城的条件都具备了,只等苏丹造出新的大炮来轰倒城墙。
  
   穆罕默德二世共有13个“大炮”连和14个“小炮”连。所谓“小炮”,就是通常欧亚军队用的攻城炮,发射石弹。“大炮”是匈牙利炮匠乌尔班专为苏丹铸的大炮,它是当时世界上口径最大的攻城炮,采用分片铸造法。估计重60~80吨,周长2.44米,要60~100头牛来拉,200名士兵为它扶正并铺设涂油滚木,上千民工为之开路。“小炮”连有4门炮,“大炮”连仅1门,每装一弹要2小时,弹重500千克,每天只射6发。乌尔班本人在一次炸膛中身亡,他共铸了20余门超级大炮。大炮终于把蒂奥多斯千年古墙轰开了缺口。

  
  1493年3月,穆斯林军队开始轰击君堡。旧的火炮不断损毁,新炮源源铸出运来,城墙被轰开许多缺口,但都被守卫者用土石和木栅封堵。4月,苏丹军队实施了一波接一波的直接攻击。土耳其军队高喊着“抢呀!抢呀!”(苏丹许诺破城后可以大抢三天),登上云梯,越过被木材填塞的护城壕,企图登上城墙。枪炮声、摇铃声(土军的指挥信号)、兵器碰撞声、妇女的哭叫声和儿童的尖叫声,汇成连大地都为之震撼的声浪,到处都是浓烟烈火。久斯提民沉着应战,命令各种火炮火器和弓弩集中火力射击,火箭和希腊火瓶(一种装胶状石油的瓶子)也落到攻城者身上。上千的土军死伤累累,而坚城巍然不动。对海墙的攻击也被击退。

  但是,经过激战, 君士坦丁堡还是陷落了.穆军默德二世完成了他所有先辈梦想的大业,十字架换成了新月。

  君堡的陷落极大地震惊了西方,迫使他们奋起。这是热兵器兴起的一场大战,冷兵器远远没有退出舞台。蒙古骑兵和游牧民族的马上战争走向黄昏。军事工程学、火器学和火炮制造技术、弹道学、进攻坚固设防城市的攻坚战术堂而皇之地登上了舞台。后勤补给变得举足轻重。陆海军协调使统帅必须建立一个类似总参谋部的指挥机构。外交是军事的保障,意识形态和宗教感召力变成必不可少的提高士气的因素。奥斯曼土耳其从蒙古先师和突厥“跛子帖木耳”那里学到的东西,把它们消化后加上自己的创新,让军事作战展现了新的面貌,西方人只能从土耳其那里学习,结合自己的优势加以创造,最后竟然能将痛苦的失败变成未来的胜利,足以让后人思考 :rolleye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7 15: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尔伯勒公爵(1650.5.26~1722.6.16)
  英国军事统帅,公爵。生于德文郡阿什一贵族家庭。原名约翰·丘吉尔。早年为约克公爵当侍从。1668年开始担任军官,被派往加拿大丹吉尔执行任务。1672~1673年随英军参加英荷战争,因功深得约克公爵信任,受封男爵。1685年约克公爵继承王位(称詹姆斯二世)后,参与平息D.蒙默思公爵因王位继承问题而发动的反政府叛乱,任英军总司令,领陆军中将衔。在1688年宫廷政变中,转而拥戴奥兰治的威廉。威廉即位英王后被任命为枢密院成员,受封马尔伯勒伯爵。1689~1690年参加对法战争和镇压爱尔兰反英起义。1691年因涉嫌参与詹姆斯二世谋叛而被捕入狱,获释后失宠。1702年安妮女王即位后再度被重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期间任大陆英军司令。1704年8月指挥布伦海姆之战,击败法国、巴伐利亚联军,因功受封公爵,并被赐建布伦海姆宫。在1706年拉米伊、1708年奥德纳尔德、1709年马尔普拉凯等会战中屡挫法军。1711年下院指控他滥用公款,被免职后侨居国外。1714年回国,积极参与迎立汉诺威王朝英王乔治一世,再度受重用。1716年因病引退。他精谋略,善治军;强调做好临战准备,积极进攻;用兵机动灵活,出敌不意;惯以步兵正面牵制敌主力,以骑兵突击敌翼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7 15: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1594.12.9~1632.11.6)
  瑞典瓦萨王朝第六代国王,统帅,军事改革家。查理九世之子。1611年即位后,对内采取措施稳定局势,推行政治、经济改革;对外继续谋求波罗的海霸权。1611~1613年在对丹麦的战争中失利,割让西部唯一港口城市埃尔夫斯堡。1614年率军进攻俄国,占领芬兰湾沿岸地区,切断俄国波罗的海出海口。战后开始军事改革:实行义务兵役制,组建训练有素的常备军;压缩部队编制,把步兵团从2000~3000人减至 1300~1400人;改进武器装备,部队装备先进的轻型铁炮和火枪,并建立团属炮兵;改行新的军需供给制。通过改革,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1619年从丹麦收回埃尔夫斯堡。1621~1629年对波兰进行战争,夺取利夫兰省和普鲁士大部分港口。1630年在法、俄等国支持下参加三十年战争。1631年9月在布赖滕费尔德之战中重创蒂利所率天主教联盟军,被誉为“北方雄狮”。1632年春在莱希河交战中再败蒂利军。11月16日在吕岑之战中阵亡。他在欧洲最早采用线式战术,作战指导上强调小部队进攻、预设战场和确保作战线等。其军事思想对欧洲军队建设和军事学术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7 15: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蒂雷讷子爵(1611.9.11~1675. 7.23)
  法国大元帅,军事家。生于色当一贵族家庭,其母是荷兰执政威廉一世(沉默者)之女。1625年在荷兰军队服役,开始军旅生涯。1630年转入法军任团长。1632年复入荷军。1635年法国对奥地利宣战后,再度加入法军任旅长,参加三十年战争,转战莱茵兰和意大利。1640年率部攻占都灵,崭露头角。1642年任驻意法军副司令,晋少将。1643年春任驻意法军司令,5月晋法国元帅。同年12月起任驻德意志法军司令,在瑞典军队配合下,指挥法军取得弗赖堡、讷德林根和楚斯马斯豪森等会战的胜利,先后打败巴伐利亚和奥地利军队,为法国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时取得外交胜利奠定基础。1648~1653年“投石党”运动期间,初站在“投石党”一边反对法王路易十四,后转而支持国王,率部镇压投石党人,保护外逃的王室返回巴黎。1654~1658年法西战争期间,指挥法军多次击败西班牙军队。1660年4月晋大元帅。1667年和 1672年两次率军入侵西属尼德兰。1672~1675年多次以快速机动战术打败德意志诸邦军队,粉碎其入侵阿尔萨斯的企图。1675年7月在萨斯巴赫巡视阵地时中弹身亡。他自幼从军,身经百战,善于围城攻坚,精于野战机动,曾被拿破仑一世誉为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他重视战场侦察和敌情判断,强调以灵活的战区机动达成战略会战的突然性;反对正面平分兵力,主张集中兵力于一翼实施主要突击;认为后勤保障对战争胜负具有决定性意义。有《蒂雷讷子爵回忆录》传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7 15: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弗里德里希二世(1712.1. 24~1786.8.17)
  普鲁士国王(1740~1786),著名统帅。又译腓特烈二世,史称腓特烈大帝。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之子。生于柏林。早年受斯巴达式教育,但酷爱法国文化。曾与其父发生冲突,遭禁锢。1740年5月即位后,励精图治,推行重商主义,促进工农业发展;加强军事官僚体制,实行开明专制统治,将财政收入的4/5用于军费,采取新式募兵制度,建立常备雇佣军。两次发动西里西亚战争(见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击败奥地利,夺占西里西亚。在1756年爆发的七年战争中,与英国结盟,率军攻占萨克森,在布拉格、罗斯巴赫和洛伊滕等战役中获胜,表现出杰出的指挥才能。但在1759年8月的库讷斯多夫之战中遭惨败。1762年俄国退出战争,始获喘息之机。次年通过《胡贝图斯堡条约》,保住了西里西亚,从此确立普鲁士在中欧的强国地位,形成与奥地利争霸德意志的局面。1772年伙同俄、奥瓜分波兰,取得波兰沿海大片地区。1778年在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中,再次击败奥军。他在与数个敌人作战时,战略上惯以先发制人、出其不意、各个击破,广泛实施机动,变被动为主动;战术上继承和发展古希腊军队的斜切队形,强调在主要方向上集中使用骑兵;军队建设上以严格的训练方法和严厉的棍棒纪律著称,建立起当时欧洲最好的军队特别是骑兵部队。其军事思想在欧洲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德国军国主义的形成和发展颇具影响(见弗里德里希二世的军事思想)。著有《给将军们的训词》、《当代史》和《七年战争史》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7 22: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都有,不过可能腓特烈大帝的影响大一些。皇帝从小就看了很多关于他的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8 13: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拿破仑在《论攻击战》中指出,应深入研究亚历山大、汉尼拔、凯撒、古斯塔夫·阿尔道夫、秋林、叶甫根尼亲王和腓特烈7位大统帅所遵循的一些正确的作战原则。秋林即蒂雷纳,叶甫根尼即欧根,可见他的军事思想的样板!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3 09: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更正一下,腓特烈并不是大帝,当时他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选帝侯,普鲁士的国王,并没有称帝.所以,他最多也就是腓特烈大王.
  当时的欧洲各国军队在排兵布阵时奉行腓特烈的线形队伍,就是在开阔地带将士兵一字横向排开,一起前进,发挥最大的火力.
  但是,在普法耶拿战役之后,普军不败的神话被彻底打破,欧洲各国君主大为震动,纷纷改革自己的军队,废除了线形战斗方阵的战斗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4 15: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瑞典国王创造的轻便的火枪兵是拿破仑取胜的关键!对付骑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3 20:02 , Processed in 0.02688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