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楼主: diaoduoxi

点评二战名将(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23 04: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军官团有大部分人都是受人利用的,尤其是名将们,这些人在政治上都是低能(曼斯坦因除外)。古德里安写的〈注意,坦克!〉德国参谋部没有重视,但希特勒却力排众议,古德里安从心里上也对希特勒存有感激。德国军官团多是想洗刷一战的耻辱(多多少少都经历过一战),而且受希特勒的“伟大帝国”理论鼓惑。军人本身就热爱荣誉且争强好胜,希特勒控制军官团十分成功,他让军官团的人产生一种肤浅的认识,如隆美尔就一直认为希特勒是个天才,但希特勒身边的人却都是废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军官团助纣为孽,但他们本身的人格却是高尚的,他们的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3-23 12: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德国军人的政治素质大概只有幼儿园水平,希特勒通过政治手段(比如造谣诬陷)毫不费力地控制了军队,那些在战场上无所畏惧的将军们竟然在这个虚张声势的暴君面前吓得发抖,真是不可思议!不知克劳塞维茨这位深谙政治与军事辩证关系的大师看到自己的徒子徒孙这副嘴脸会作何感想?顺便提一句,被希特勒诬陷为同性恋的弗立契将军在波兰战死了(肯定是自己不想活了),军官团的骨干用这种君子的方式表明自己的高贵,实际上在希特勒这样卑贱的政客心目中,一钱不值,反而成全了他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3-23 15: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军元帅诸态


这批德军将领的人品及政治观点也大不相同。冯.伦斯德基本上是一个懒人、隆美尔永不疲倦、莫德尔的精力充沛到令人吃惊的程度。冯.魏克斯及冯.李伯都是虔诚的教徒,但是舍尔纳与冯.赖歇瑙两人则杀人如麻。若干元帅如凯特尔极度效忠希特勒,并且深信纳粹的教条;但是也有像李伯从头就反对纳粹,而冯.维茨勒本事实上曾经计划暗杀希特勒。一些元帅可以称为纳粹份子、其他的则反对纳粹,但是他们大部分都不是纳粹党员[请注意这有别於反纳粹]。冯.克莱斯特提倡君权,冯.赖歇瑙则为一名投机份子。有些人曾经将其立场作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如凯特尔可以从一名非纳粹的德军官僚变成一名希特勒的忠实信徒;隆美尔则从一名纳粹同情者变成一名反对纳粹之人。其他大部份将领的政治观点介乎这两种极端之间。


如果这些元帅的政治观点不一样,那么他们道德观念的差异就更大了。冯.勃劳希契的床头放了一本圣经,但他与其前妻离婚后再与其情妇结婚,冯.克莱斯特情不两移,隆美尔根本惧内。莫德尔协助纳粹党卫军「迁移」苏联人民[特别是犹太人],不过库希勒在波兰及俄国时,则绝对拒绝与党卫军的杀人部队合作,并且尽力缓和俄国人民受到的痛苦。隆美尔有其自己的主张,他在北非公然违背希特勒的直接命令,拒绝处决犹太战俘及英国的突击队员,并将他们转交意军。冯.克莱斯特更不服从命令,他大胆到将其部下高级军官及党卫军官员召集到他的总部训话,予以痛责并警告不可在他的战区之内恣意横行。


其他元帅的道德观念就比较差些。冯.勃劳希契为了升官,听希特勒的话,出卖了他的兄弟。冯.曼斯泰因在三四年时,公开声明反犹太的种族歧视法令是一种懦夫行为;但在四一年又下令:对待犹太人这种低劣民族必须给予「严厉但属公正的报复」。对於这个问题,他也不是前后言行不一致的唯一一名德国将领。


如果这些元帅的政治观点及道德观念引起多人的争论,那么讨论他们的指挥能力就会产生更大的分歧。一般人[并不代表全部]皆认为冯.曼斯泰因的军事修养要数天下第一流;几十年来隆美尔始终被认在战术方面也属天才之份,不过近年来专喜翻案的历史学家开始攻击他的声誉。冯.勃洛姆堡是一名十分出色的幕僚人才,不过他从来没有机会在战场上可以表现元帅具有的指挥才能,冯.维兹勒本的情形也是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4 05: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伦斯德是慢条斯理的普鲁士传统军官学校的精英,比起同样慢条斯理的蒙哥马利,呵呵,伦斯德可强多了。其战略眼光很准,40年打法国,44年反击,都是他全面指挥的,要不是希特勒刚腹自用把他撤了亲自指挥,44年德国还没有那么快玩完。可笑的是,希特勒对他反复起用,真够难为这个独裁者的。他和哈尔德是德国高级参谋部的双碧。隆美尔是从普通士兵成长起来的,大胆灵活,对细节方面极为重视,事无巨细。莫德尔的意志最坚韧,打起防守来无人能出其右。舍尔纳也是名将之一。凯特尔就不说了,政治效果多于军事效果,称不上名将。克莱斯特是贵族出身,本身是个正直的人,典型的普鲁士传统贵族。隆美尔支持希特勒,但对纳粹从没同情过,他对妻子说:“这帮人(指纳粹)都是疯子。” 但他对希特勒曾经崇拜的五体投地。德国当时真正的名将就这些人:
曼斯坦因,古德里安,莫德尔,隆美尔,克莱斯特,霍特,霍普奈,伦斯德,这些人都是有武德的军人,即使是曼斯坦因也只是口头上工夫,光说不做,后来给他十几项罪状真有点过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3-24 10: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伦斯德,如果有哪名德军元帅被有些历史学家始终高估的就是冯.伦斯德。虽然他在三九年波兰及四一年苏俄的战绩相当可观,但我认为他不是第一流的指挥官。四零年就是因为他对于机动战术缺乏了解,才会向希特勒建议下令德军装甲部队停止前进;因此英国远征军能够从容从敦刻尔克撤退。但是在战后,冯.伦斯德却痛责希特勒停止前进的命令;当然希特勒应对此军事失策要负起主要责任。不过那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在这件战事上,希特勒主要听从冯.伦斯德的意见,结局是却是大大不利。


盖棺论定,看起来显然冯.伦斯德没有与时俱进;不仅如此,他还选择把自己孤立起来,高高在上垂拱而治。四七年盟国审讯前德军西线装甲兵司令官谢芬堡将军时,他说:"伦斯德是德军将领中对于装甲兵战术最没有认识之人,他是一名上一代的步兵;他与他的参谋只会纸上谈兵,他们厌恶与坦克一切有关的尘土及噪音;据我所知,冯.伦斯德元帅从未进过坦克。"他接著说:“不过,不要误会了,我十分尊敬伦元帅,但是他的宝刀已老,二战没有他的份。"


从四二年三月至四四年七月及四四年九月至四五年三月,冯.伦斯德两度担任西线德军总司令的任上,总是作战的计划及指挥交给部下处理。譬如,在诺曼第及阿登的两场重要战争是分别由隆美尔及莫德尔两人指挥;而四零年进攻法国的计划则为冯.曼斯泰因的杰作。不过他倒是十分幸运,在战争初期时拥有极为优秀的部下多人;包括冯.曼斯泰因、古德里安、冯.克莱斯特、隆美尔、霍斯、李斯特等名将。他垂拱而治的风格,倒是给这些人提供了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5 06: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伦斯德虽然纸上谈兵,但绝对是个合适的集团军指挥官,40年喊停的不仅是伦斯德,还有哈尔德,当时的情况确实令人担忧。英法在之前已经组织了两次反击,如果不是因为配合不好以及装甲部队数量不多,两次对坦克走廊的切断都是致命的,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在阿拉斯被反击,前进太快坦克和步兵跟不上,那次构成了一定威胁,古德里安也遇到了同样情况,如果法国反击的力度大一些,投入的装甲部队更多一些,坦克走廊可能被折断。参谋部的人都是纸上谈兵的,出于谨慎考虑当然决定停止进攻收拢部队,但实战指挥官却能根据亲眼所见判断,伦斯德和哈尔德也只是建议,至于希特勒自己选择了参谋的观点而不听实战将领的观点,那是他自己的错误。伦斯德的考虑并没有错,只是与现实不符,但他也只是提个建议而已。哈尔德是参谋部最有能力的军官,他对41年北非的判断却是错误的,因为他没能实际了解情况,但这些人虽然不能实战指挥士兵,却可以御将,作为参谋都是有能力的。拿破仑的总参谋长贝尔蒂埃也是一实战就不行,但参谋工作和军务工作却做的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3-25 15: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谈谈其他名将。

谈到所佩服的二战名将,肯定有人提巴顿。巴顿是打机动战的高手,也是"美军斗士"(他的老上级潘兴的评价),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从他善于即兴指挥作战来看,他的确才华横溢。他战术理论素养不错,象林彪那样善于总结战术,这可以从他"我所知道的战争"一书看出来,那本书末尾专门有章节总结战术问题。在欧洲作战期间,巴顿向艾森豪威尔和布莱德雷提出过一个"必胜的计划",可惜未被采纳。从计划本身看来,巴顿在战略层次也有非常清晰的概念。

巴顿的问题在于他是专才,不是全才。巴顿进攻时善于冒有算计的风险,但不太善于打逆风仗,尤其是攻坚。西西里战役占领巴勒莫之后向墨西拿挺进中,巴顿也没有达成决定性的突破,虽然比蒙哥马利早到墨西拿,也没有太大意义。1944年秋梅斯战役屡次攻坚不下,伤亡太大。这其中有后勤跟不上的原因,这不能怪巴顿。但巴顿命令20军军长沃克(就是后来朝鲜战争前期的第八集团军司令)不惜代价强攻,则是一个战术错误,反映了他过强的优势意识。

提到巴顿,很多人会联想起太平洋战争的美军名将哈尔西。这两个人都是战将,快速机动作战的好手,只不过一个陆军一个海军。他们的个性也极为鲜明。美国也有人称哈尔西是海上的巴顿。但仔细观察其实大不相同。首先哈尔西能打逆风仗。瓜达卡纳尔岛就是极为艰苦的消耗战,美军一度非常危险。还有就是哈尔西是"跳岛作战"的首创者,这比他打的那些著名海战还要有价值。他的战略造诣极高,但在战术上其实比巴顿更鲁莽,巴顿战术上倒不是个莽撞人。

有评家讲"巴顿是假大胆真小心,哈尔西是假小心真大胆",巴顿嘴上强调进攻到了极端的地步,甚至说"历史上不知道哪个傻瓜说要注意自己的侧翼,从此以后所有的笨蛋都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的侧翼"。但那其实是根据美军的地面和空中优势所说的戏剧性的话。他自己该注意的时候还是很注意的。象阿登战役开始前,巴顿是美军中唯一预料到北边侧翼要出麻烦的将领,在离开司令部去艾森豪威尔处开会之前,就预先留下了3个预案,对付3种不同情况,并留出了马上可以动用的兵力。这象不象现代版的"锦囊妙计"?

哈尔西嘴上比巴顿有把门的,但做出来的事大胆多了,有时已经超出了"有算计地冒险"的范围,变成鲁莽了。1944年莱特湾海战,虽然美军整体上比日军占有压倒优势,因此而没有出大的纰漏,还是打了个大胜仗,但在不留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哈尔西就上钩北去追击日军航空母舰舰队,这在指挥上是太冒险了。还有1945年舰队空袭台湾和日本本土的作战,是个大胆而成功的行动,但是哈尔西明知有台风预报也不采取防范措施,结果舰队因台风而蒙受损失,则是他太疏忽了一点。

不过哈尔西还是美国海军的第一战将,(尼米兹不负责战场指挥),他的回忆录"哈尔西将军的故事"常拿自己的超大号脑袋自嘲,全书写得轻松幽默风趣,是我最喜欢读的回忆录。不知有没有出中文版?美国海军1944年底授予李海(总统参谋长,相当于现在的白宫办公厅主任),金(海军作战部长兼美国舰队总司令,相当于陆军的总参谋长马歇尔),尼米兹(太平洋战区兼太平洋舰队总司令)3个人海军五星上将军衔。这3个人论地位资格都不可能不在哈尔西前面。1945年授予哈尔西海军五星上将军衔,他是获得这一军衔唯一的战场指挥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5 21: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巴顿这个人我不太喜欢,抽逃兵的耳光子或是抢村民的油来维持坦克推进,怎么没点大将风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3-25 23: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巴顿是粗暴了些,但比起舍尔纳这样对下级士兵一看不顺眼就枪毙的法西斯来说还是好多了;巴顿这样做也许是故意的,他可能想让自己更贴近于士兵,这和蒙哥马利戴两个帽徽恐怕有异曲同工之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5 22: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沙漠之狐’与‘沙漠之鼠’-----隆美尔与蒙哥马利的对决才是经典,二人北非沙漠上的教量至今令人荡气回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2 13:12 , Processed in 0.02941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