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12353|回复: 22

[原创] 胜利的阴影----我对艾劳战役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6 22: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806年冬,拿破仑在横扫普鲁士后,继续进军波兰、威逼普鲁士,俄罗斯出兵普鲁士,双方进行了一系列残酷的战役,其中尤以艾劳之战最甚。尽管战事最终以1807年6月的佛里德兰战役的胜利而告终,但艾劳战役留给法国大军的阴影是难以抹去的。
     首先,艾劳战役是一场完全可以避免的硬仗,当时奥地利已经战败,普鲁士已经被打残,愿意以谈判方式结束战争(实际上可以说是有条件的投降),但拿破仑给出的条件实在太苛刻,逼得普王不得不拼命——连让人家体面地投降都不允许,实在不厚道。用战争的方式解决政治问题,是以政治不能解决为前提的,既然政治上有解决的可能,就不该牺牲士兵的性命,但拿破仑没有这样做,从普乌土斯克到艾劳,法军损失了3万余人,都是无谓的牺牲。
     其次,艾劳之战不得人心。艾劳之战中俄国人是为尊严而战(奥斯特里茨他们战败过,当时又被法国人逼到了家门口,是所谓“哀军“),普鲁士人则是为生存而战(西普鲁士丢了,东普鲁士弹丸之地是他们最后的容身之地),法国人为什么而战?除了满足拿破仑的征服欲望外,没有其它合理的解释,艾劳战前,法国百战百胜,但艾劳战役却没有打赢。
     第三,艾劳之战的残酷给将士们留下了创伤。艾劳之战发生在冬季,拿破仑命令法军劳师远征,条件极为艰苦,艾劳战役的当天暴风雪肆虐,法军又处在非常不利的下风头,因此吃尽了苦头。况且战役爆发时拿破仑实际上是以寡击众,用不到5万人进攻6万多敌军,也是在拿部下的生命开玩笑,战役中奥热罗军团被打残,达武的迂回部队遭到敌人两面夹击而损失惨重(两个元帅都受了伤,还有多位将军阵亡),拿破仑应该负责任。有资料说,奥热罗元帅在这次战役后开始厌战,因为他目睹了多数老部下惨死在战役中,整个军团幸存者寥寥,还被迫撤销了番号。
      如果说此前战斗的荣誉可以激励法军100%地勇敢向前的话,此后这种作用已经不足70%了。随后的战争进程更验证了这一问题:拿破仑的野心无限制地膨胀,当这种欲望超过了军队能力的极限时,失败就不可避免了。我并不认为后来拿破仑的元帅们逼迫他退位是一种背叛,因为对于具有起码判断能力的人来说,让自己的领袖有自知之明而不总是自不量力,对国家和民族都是必要的。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欢迎拍砖。
                                                                                             奥尔施泰特亲王

评分

参与人数 1军饷 +10 贡献 +5 收起 理由
tntxhy + 10 + 5 好话题,鼓励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6 22: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军衔的晋升机制和鼓励机制还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因为当一个军官升到元帅以后,他更多想到的就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地位了。最后逼迫皇帝退位的元帅,私自投降的元帅,有多少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从他们有多少向波旁效忠这点就可以看出端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6 22: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艾劳战役经过

1806年,  乘着耶拿战役的余威,  拿破仑带着元帅们横穿波兰平原,  来到了欧洲的边缘,  遥远的东普鲁士(这个地理概念今天不存在了,二战后已经归属饿罗斯),从盛夏打到隆冬,从法国打到数千里之外的荒野森林,而战争,依然没有尽头。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先是在乌尔姆,继而在奥斯特里茨,随后在耶拿和奥尔施泰特,强大的奥地利、俄罗斯、普鲁士先后败在皇帝脚下,三个强敌相继伸出了橄榄枝,然而拿破仑没有停息战争的脚步,战争机器仍然隆隆转动着,这使大军中的每一个人感到疑惑。下一个目标是哪里?下一个敌人是谁?
      欧洲的冬天来临了。

     几百年来,冬季是无声的休战书,再勇敢的将军也要休甲息兵,等待来年冰销雪化。然而这个冬天,战争的阴影始终象浓重的乌云一样笼罩着大地,在低沉的战鼓声中,来自东方和西方的军队,源源不断地汇聚到以东普鲁士港口但泽、哥尼斯堡为中心,方圆数千平方公里的战场上。
      在哥尼斯堡深厚的城墙里,瑟缩着普鲁士的国王。而在英国人的鼓动下,俄罗斯作为忠实的伙伴义无返顾地伸出了援助之手,6万多俄罗斯军队筑成一道道坚固阵地,把哥尼斯堡拱卫起来。象传说中冰天雪地中的巨人一样,这些来自遥远俄罗斯草原上剽悍的勇士对于严寒无所畏惧,他们无声无息地穿行在森林和原野之间,手中的武器闪着寒光。两年前,在沙皇、奥皇亲自率领下,俄奥联军在奥斯惨遭败北,这一耻辱一直记在俄罗斯人心上。俄国人认为,那次战役的实际指挥者是奥地利人,而不是俄国人;况且今天的战场也不是波希米亚,而是俄国人能够大显身手的东欧森林。

    1806年12月---1807年1月, 法俄军队的第一轮较量结束了,  上帝垂青了俄罗斯人  ,他们抓获了拿破仑派往贝尔纳多特第一军的传令兵, 得到了法军即将展开新一轮进攻的消息。新任司令官本尼格森决定收缩战线,  俄国大军缓缓朝哥尼斯堡退去。

    1807年2月7日,大雪覆盖着艾劳小城,缪拉元帅的骑兵艰难地踏过皑皑雪原,看到了刚刚进入城内的俄罗斯人。轻骑兵的马刀闪着寒光逼近小城,却遭到了严阵以待的俄军排枪的回击——俄国人把最善于防守的巴格拉齐昂亲王留在了城里。苏尔特元帅也赶到了,他指挥法国步兵们拂去满身的雪花,高举鹰旗再次发起了攻击,同样被击退回来。在意大利战场波的不朽荣誉的奥热罗元帅也赶到了,第七军的步兵踏着同伴的尸体再次发动进攻。法国人的刺刀和俄国人的刺刀碰撞到一起,重镑火炮发出低沉的吼声,在密集的队列中划开一道道布满断肢残臂的缺口。进入深夜,俄国人撤退了。
    在进入小城的法国人眼中,影影绰绰出现了一道阴森恐怖的山影,那是横亘在艾劳城东的小山。俄罗斯人已经登上了山脊,在那里等待着法国人的进攻。明天,不知道会有多少勇士倒在那里。
     深夜,皇帝到了。   

      1807年2月8日清晨,艾劳战役正式爆发,很多人的回忆录中描述了这个难忘的战役经过。
      此时到达艾劳的法军只有四个军团4.7万人,而对面的俄军大约为6.2万人,俄军占了优势。有人说,是拿破仑首先发动了进攻,有人则说是俄军首先发起了反击。不论怎样,战斗从早晨8时开始了。
       早晨8时,山脊上的260门俄国大炮发出一阵低沉的怒吼,揭开了大战的序幕,  与此同时,5万俄军以沙皇近卫军为核心,以师为单位展开队形,缓缓向艾劳推进。法军立即以200门大炮回击,同时苏尔特、奥热罗两个军团展开在左右两翼应战。3万法兰西精锐部队穿过艾劳城,向当面的俄军发起了冲锋。此刻,20英里以外, 元帅达武的2万名战士正奉命强行军赶往战场;西北方,内伊元帅率领1万多士兵也在齐膝的雪中拼命前进,准备插向俄军右翼。俄军方面,普鲁士莱斯托克将军的8000援军也在拼命赶往战场。拿破仑还寄希望于贝尔纳多特元帅的第一军团,如果他们接到命令的话,应该比内伊晚不了多久就可以赶到战场,参加这场围歼俄罗斯人的决定性会战。
   
       艾劳之战在暴风雪中拉开了序幕。俄军步步紧逼,法军顽强搏杀。患病的奥热罗率领的第7军团一如当年在意大利战场上一样冲锋陷阵,他们摧毁了俄军前锋,一路杀到了俄国中军的山坡上,但是扑面而来的暴风雪使他们遭受了令人惋惜的厄运:由于无法看清前面的目标,军团主力迷失了方向,陷入俄军主阵地炮火交织的火网之中,70门大炮的准确齐射瞬间毁灭了整团的人马,并重伤了奥热罗元帅,  随后哥萨克骑兵旋风般地杀出,漫山遍野地扑向震惊中的法国官兵,第七军团败退而回。
       第七军的失利只是艾劳之战的第一个回合。看到第七军失败的不祥征兆后,拿破仑立即决定集中法军骑兵,由缪拉元帅指挥发起攻击,于是,法军声势浩大的骑兵攻击开始了:第1,2,3龙骑兵师,第2胸甲骑兵师约80个中队,上万名骑兵,在莫伯尔,米豪德,格鲁希,奥普尔,南苏济等骑兵名将的率领下,成两路纵队猛扑俄军,这是空前绝后的法国骑兵精英的集团冲锋,他们迎面击碎了击败第七军团的哥萨克骑兵队伍,又砍翻了俄军第一线步兵,撕裂了俄军战线,把70个俄军炮兵连消灭在阵地上。自然,俄军中也不乏巴格拉季昂这样的名将,他们以严密组织的步兵齐射阻止了法国骑兵的致命冲击,使他们又退回自己的阵地。
       拿破仑的近侍康斯坦回忆说,在接连的骑兵冲锋中,奥普尔将军、科皮诺将军和布尔西埃将军先后重伤而亡。英勇的奥普尔在冲锋前向拿破仑喊道:“陛下,等着看我的刀吧,砍敌人的脑袋就像切奶酪一样快!“他指挥的一个团插入俄国军队中的一块空地,哥萨克士兵开枪扫射,把他们打得血肉横飞,只有18个人死里逃生,第三次他冲向敌军,一边吼道:“胸甲骑兵们,以上帝的名义冲啊!勇敢的胸甲骑兵们,冲啊!“可是,敌人的扫射击毙了大批勇士,能跟随指挥官冲上去的寥寥数人,奥普尔将军在冲入俄军一个方阵时身中数弹,当时杀进敌军的几乎只有他一个人而已。
      中午之前,整个艾劳战场呈现犬牙交错的复杂态势,法国骑兵在反复冲杀,俄国步骑兵也在顽强地反击,并一度攻入艾劳城内。拿破仑所在的艾劳教堂墓地成为俄军炮兵的重点轰击目标,在密集的炮火下,拿破仑身边的卫兵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他始终没有离开半步。就在缪拉骑兵突击俄国阵线的时候,一支4000人的俄国近卫军脱离支离破碎的阵线,突破层层阻击,径直杀向拿破仑中军。贝特朗将军回忆中说,皇帝一生当中经历了很多危险,但从来没有哪一次像在艾劳那样令人担心的,当时俄国近卫军已经冲到了跟前,眼看就要把他踩在脚下,可是他一直没有移动,只是不断地说:“好勇敢呀!”
      在俄军冲到拿破仑跟前的时候,法国近卫军以刺刀迎击了这些俄国勇士,经过一场残酷的白刃战后,俄军突击部队几乎全部被消灭。

      战斗持续到午后,达武元帅赶到了战场,给法军带来了转机。他以凌厉的攻势插入俄军左翼,使俄军左翼陷入崩溃(这个情节见《达武传略》)。不过下午4时,俄方也等到了他们的救星——莱斯托克的8000普鲁士人,他们抢在内伊元帅之前赶到了战场,并在炮兵支援下对达武元帅展开了反击。达武军团在两面夹击之下顽强据守,一直坚持到晚上,他等来了内伊军团。赶到战场的内伊元帅看到了一幅可怖的景象:满山遍野的尸体和埋在雪中垂死的士兵。双方几乎都流尽了最后伊滴血,俄国人缓缓地退出了战场。
     入夜,艾劳战场上遍布双方军人的尸体,这场拉锯战以双方的两败俱伤而告结束,2.5万法军和2.5万俄普军官兵伤亡。 这一战的惨重损失震惊了法国官兵:奥热罗元帅失去了他挚爱的数千名老部下,第七军团1万多人仅仅幸存不到3000人,不得不撤销编制, 元帅伤愈后变得沉默而忧郁,和很多将帅一样,对让军人们付出无谓牺牲的战胜生涯感到厌倦。寒冷的冬季和顽强的对手使法军见识了东欧作战的艰苦,为1812年俄罗斯战役做了不祥的预演,只是这一点,谁也没有看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6 22: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战略上说,这个仗还是该打的。重要原因是为了扶助波兰,建立战略缓冲地带;以及打服沙皇,签订更有利的条约。
战术上不利因素有不少,法国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下,本地筹粮非常不便,部队常挨饿。俄国军队的战术有了进步,火炮不但比法军多,还使用了从前法国拿手的战役炮群。最后艾劳实际是个平局,本尼格森为了补给问题撤退,使法国勉强得到胜利。

不过奥热罗的第7军没有被撤番号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6 23: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错,埃劳之战性质上是和弗里德兰之战一样的,属于意图歼灭敌人部队的主力会战。只不过,冰天雪地不方便行军,皇帝的计划因为雪地艰难的原因延迟了不少,所以埃劳才在对法军十分不利的情况下进行。实质上,埃劳一战无非是打垮沙皇,与其结盟,然后分割欧洲,只不过埃劳这一战没达到目的。本尼格森的情况也十分不好受,先撤退的是他,其实他不撤也不会取胜,撑死平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7 13: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尼格森的情况是十分明了的,"撑死平局",同意朔风元帅.
而象艾劳战役这样的歼灭会战由于当时天气等不可抗拒因素才让战斗的结果没有达到预计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7 13: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场战役皇帝一直没有将近卫军投入战斗,直到4000俄国掷弹兵部队突袭皇帝所在的墓地时才挥手同意近卫军参战。双方精锐迎头相撞力拚刺刀,打得非常精彩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7 14: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打的相当精彩呢,但是法军元气大伤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20: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战役情节的说明

奥热罗第七军团战后被撤销的说法源自美国人艾伦肖姆的《拿破仑大传》,不过该书认为俄军参战有67000人,比流行的说法多。
     
     我觉得,不管从政治还是人文角度讲,元帅们(不是全部的)效忠波旁王朝而背叛皇帝,有皇帝自身的因素。少数元帅确实是因贪图安逸和富贵而投靠波旁王朝的(比如缪拉),但很多人还是出于对皇帝个人野心的失望而离心理德,这种变化早在战争失败前就已经露出征兆(康斯坦回忆录中,曾讲述过部分青年军官密谋反对皇帝的事情;拉纳元帅也在临死前告诫过皇帝,要克制贪欲,爱惜将士)。在战争后期,法国连年征战的结果造成了经济的崩溃,民众的厌战情绪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将帅的情绪。
     在欧洲特别是法国,人们认为国家和君王是一体的。皇帝退位后,新国王代表了国家,为国家效力就要效忠新君主,这也是比较自然的事情。百日王朝期间,一些效忠路易十八的元帅又回到了皇帝拿破仑身旁,另一些没有回去,这和他们的政治观点有关,不能完全归结为人格问题。
     拿破仑皇帝固然值的敬仰,但他的错误也很明显,否则就不会有最后的失败了。这一点不该避讳。
                                                                                                    奥尔施泰特亲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7 20: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兰西本土的经济是没有崩溃的,实际上只要帝国大军能控制德意志地区,这是对帝国经济有利的。主要还是厌战情绪,不过如果战争不是进行到法国本土,那么民众的“厌战情绪”也不会那么高。

皇帝确实出现过一些错误,但是为了私利背离帝国的军官仍是不可原谅的。不是每个军官都像达武那样坚持的。文官也一样,马雷般忠诚的太少。因为即便皇帝退位,罗马王登基及王后摄政是可以理论上是能够做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5 12:07 , Processed in 0.02657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