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楼主: 朔风

[讨论] 半岛战争中表现最好的将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8 17: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到有资料说马尔蒙是被部下裹胁投降的,但弹尽粮绝也是事实。皇帝的事业已经失败了,就不要太苛责了。毕竟他还在百日为皇帝效力了,为什么没有人指责那些拒绝效力的前元帅和将军呢?因为他没有战死沙场还是因为他是跟随皇帝时间最久的元帅之一,感情上受不了?那贝蒂埃又怎么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8 18: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主要参考的是大卫.汉密尔顿的资料。按他的说法,马尔蒙的部队还是较忠心的,马尔蒙投降后,把部队开到受联军监视包围的指定地域是晚上走的,怕部下士兵发现不干。这么看投降的外部原因还是受塔列朗,克拉克的影响。
百日时,马尔蒙没有再效忠拿破仑,他知道回不了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07: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ron duke 于 2007-1-18 17:27 发表
马尔蒙在巴黎的投降,真正的主谋是塔列朗。马尔蒙在香槟大战后退守巴黎北城郊,按原安排蒙马特尔高地应部署600门炮和土木工事,可是巴黎的陆军部长克拉克和城防司令胡林都已经被塔列朗串通,马尔蒙只得到30门炮 ...


巴黎投降,马尔蒙的确不应负全部责任,但马尔蒙在整个1814年战役表现消极。比如拉昂一战,马尔蒙就不能推卸责任了。他本来得到命令,带着9千5百人去包抄普军侧翼。由于他行动缓慢,使得援军与布吕歇尔汇合,在3月9日突袭马尔蒙消灭了几乎一半法军,若不是近卫军2支小股部队拼命,马尔蒙是会全军覆没的。此战失利后,皇帝强烈批评马尔蒙,估计也影响了他后来在巴黎防守的态度。

其实我觉得当时马尔蒙也有选择。他的几个师在巴黎-封丹白露那条路上,巴黎防守无望后,马尔蒙应该可以撤向封丹白露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9 08: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尔蒙当时是已经动摇了。单从战术上说,他退出巴黎向任何敌方退,只要不往联军指定的监视地点,就还能起些作用。10万联军虽多也要防城里随时会响应的市民。马尔蒙部队加上拿破仑带回的军队可战相对分散之敌。击退从战术上还是可能的。只是当时的将士人心已很散,不想打下去了,对这个马尔蒙也有些责任。但塔列朗,克拉克责任更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09: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尔蒙投降后,皇帝召回索汉,但因为马尔蒙已签投降协议,索汉也带全军放下武器了。不过据说当时巴黎对皇帝已失去信心,哥萨克入城时市民夹道欢迎,不知是否真有其事。

印象中克拉克是那个军事部长吧?记得他以前干的不错,办事能力还是有的。他和达鲁在军政方面能力都很高。

塔列朗这家伙确实要负大责任,比起这个,他在埃尔弗的朝三暮四行为更加令人厌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9 10: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iron duke 的帖子

哎呀,又错了, ,写马尔蒙的时候想着内伊,想着大家对他在滑铁卢的表现口诛笔伐,就写差了,写完没看就上传了.深表歉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9 10: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朔风 的帖子

法国人(巴黎人)的特点就是三分钟热度,轻浮,易变,看看约瑟芬的表现,为了在沙皇面前表现风度,连温度也不要了,结果病死,讽刺啊!
德军在凯旋门举行阅兵,巴黎的表现不是一样吗?
塔列朗是个毫不利人专门利己的机会主义分子,和他的背景有很大的关系,教会出身,强烈鄙视中!中世纪的教士的集大成者!他在奥地利1813.7参战就开始为自己盘算了.
皇帝手下没有其他的外交人才了吗,非要用他, 还是欣赏里宾特洛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9 17: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哥萨克主要还是从WEB2里巴黎之战的文章,那篇文把哥萨克写得军纪之好如同解放军。不过那位作者显然比较偏向,写沙皇进军巴黎的决策时把波佐.迪.布尔戈的建议省了,把缴获拿破仑的信件省了,写成沙皇的深谋远虑。哥萨克多挑好的写也不是没可能。但哥萨克军纪还是应该很不错的,至少应该比普鲁士好得多,俄国人对法国文化很尊崇,沙皇也要显示一下自己是欧洲救星,会约束军纪,对沙皇奉弱神明的俄国士兵很听沙皇的话。
巴黎一些民众欢迎沙皇和哥萨克,除了俄军军纪不错,几十万巴黎人里政治倾向也不同。厌战的和拥护王党的也不少,加上塔列朗的鼓动,夹道欢迎的出现也可以理解。
克拉克就是那个军事部长,他的能力非常不错,是个人才。可是在巴黎防御时则只顾明哲保身。马尔博曾提到他不发仓库里的武器,还把4000最好的部队毫无必要地调出巴黎给皇后当卫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01: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WEB2有些观点很偏心太主观,评论类文章方面有些观点我也不太同意。


法国人(巴黎人)的特点就是三分钟热度,轻浮,易变,看看约瑟芬的表现,为了在沙皇面前表现风度,连温度也不要了,结果病死,讽刺啊!
德军在凯旋门举行阅兵,巴黎的表现不是一样吗?
塔列朗是个毫不利人专门利己的机会主义分子,和他的背景有很大的关系,教会出身,强烈鄙视中!中世纪的教士的集大成者!他在奥地利1813.7参战就开始为自己盘算了.


我不能同意你这种说法。首先巴黎人特点未必就是“三分钟热度”,“易变”,阁下可以参考一下西方作者写法国的书。巴黎人比较注重自己的生活与权益,此外如铁公爵兄说过的那样人口众多,支持各党派的都有,欢迎王党不足为奇。并不能因此就给他们戴上许多“帽子”。。。百日期间,巴黎欢迎皇帝是因为王党没能带来一些新的东西。因此巴黎人无论欢迎哪个阵营,都是期望一种变化,一种变革。当新阵营没能带来这种变革时,他们会转而支持另一个阵营。我觉得这并不能用“易变”,“轻浮”这样简单的词去解释,从根本上讲是对自己权益的维护以及对更美好的生活的期盼而已。

至于约瑟芬,不必参考某些写的很烂的传记或是网络评论。为了在沙皇面前表现风度而染病而死出现在某些传记中,这个未必就真实的。另外她的死因是肺炎,按照某些传记的说法是在花园与亚历山大沙皇散步,那么直接造成的原因最逻辑的应是吸入感染,而并非因为着衣单薄。可见这些传记本身就存在矛盾的地方,没什么可取性。

至于德军入巴黎,巴黎人夹道欢呼。。。这个不是真实的。德军入巴黎那天,巴黎街道上空的连一条狗都没有。市民许多都跑到南部的波尔多去了,因为当时巴黎流传德军一路烧杀抢掠的流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2-1 06: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军在凯旋门举行阅兵,巴黎的表现不是一样吗?

提一点我的看法:
不知道阁下引用的是哪里的,不过“德军”这个词让我想起了二战。
似乎只有44年巴黎阅过一次兵(41年因为戈林无法保证空中安全被取消),参见解放军出版社《巴黎烧了吗?》这本书。里面那个大巴黎司令(肖尔铁茨)为了给自己壮胆,竟然让部队换了制服来回跑了两次(这样看上去就多了一倍)!
讲法国人当时的态度是那个肖尔铁茨的回忆,他站在人群里(当时他乔装打扮化装成商人在读报纸)观看人们的反应,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旁边三个姑娘一直在冷笑,并对德国兵指指点点嘀嘀咕咕说法语(。而大多数人是在看热闹。
如果想看巴黎人对德国人的态度,看看奥古斯坦.布维斯坦尼斯拉斯.拉博尔就知道了。一个是陪笑脸,一个是只关心自己。
《兄弟连》里面对法国人(巴黎人分开来讲)的评价似乎不高,我记得是“为了钱,谁都出卖”。
PS:
那本书里面很好笑:向双方宣布停火的是两个德国中士和一个起义的警察,这三个人把自由法国和德国大巴黎司令的停火命令宣布以后,就一起到酒馆里喝酒去了。
当海明威(自命为“自由法国”上校)冲进香榭丽舍大街上一家战前经常光顾的饭店,领班很惊讶(这个客人已经5年没来了),当他向这位老客人问好并问他有什么需要,海明威来了一句“照老规矩再加73杯马丁尼”(因为他手下有73人)。吃完饭以后还赖账,理由是领班的账单上“竟然还为维希法国缴税”。
在大巴黎司令部:杜伊勒里(名字待考)饭店,一位自由法国中尉一边躲着子弹一边对一个举手投降的德军军官说:“去躲起来,我等一会儿再俘虏你。”
法国人写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2 01:32 , Processed in 0.04005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