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14824|回复: 17

[音乐] 老柴的《1812序曲》及贝多芬的《威灵顿的胜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 20: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星版1812序曲

●唱片名称:1812 OVERTURE
●唱片公司:MERCURY
●唱片编号:434 360-2
●录音时间:1955-1960
●发行时间:1995
●压片地点:德国
●唱片制式:ADD
●指挥:ANTAL DORATI
●演奏:Minneapolis Symphony Orchestra
多拉蒂指挥明尼波利斯交响乐团
已经上传到FTP.
应蓝色拿破仑馆长的要求,我将这张珍藏的十多年CD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可以作为古典音乐入门的最佳作品.这首创作于1880年的音乐会序曲,以1812年为俄国与拿破仑之间的战争及俄国的胜利为题材,自诞生之日起久演不衰。该曲目版本繁多。我们比较熟悉的包括:(明尼阿波利斯交响乐团及伦敦交响乐团/多拉第)、(辛辛那提通俗管弦乐团/埃里克·孔泽)尔、(洛杉矶爱乐乐团/祖宾·梅塔)及(费城管弦乐团/尤金·奥曼第)四个版本.而公认最好的版本就是第一的.多拉帝指挥的明尼阿波利斯交响乐团及伦敦交响乐团,1958年版的CD.
该唱片最大的亮点就是使用了真实的炮声和钟声,炮声使用1775年法国制造的大炮,钟声则用纽约河畔教堂的大钟钟声。并且在当时使用了最先进的技术,进行录音,当然,这张是在1958录音,在这之前,也就是1954相同的指挥和乐团就已经演奏过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并使用了炮声是在西点军校录下拿破仑时期制造的古炮射击声,钟声则录自耶鲁大学校园内的大钟。1958年的录音由飞利浦唱片公司在1995年重新制作成CD发售,但封面仍然使用了水星的标记。

可以说,水星公司在当时使用的三支麦克风的录音机来进行录音,得到了极大的成功,多少年来,这张1812无不是试音首选碟,和这个曲目的第一版本。

假如,撇开真实的声音不谈。光就多拉蒂的指挥来说,也是极其成功的。在他指挥下的明尼阿波利斯交响乐团,声音饱满圆润,充满了激情和内涵,无愧1812第一版本的称号。

贝多芬的《惠灵顿的胜利》,是极少演出的曲目,但在多拉蒂与伦敦爱乐乐团的演奏下,极其火爆,出采,是对音响器材的绝对考验,也是对于激情的绝佳体验。

曲目:

01 1812 Festival Overture Op.49
02 Commentary by Deems Taylor
03 Capriccio Italien Op.45
04 Wellington's Victory (‘The Battle of Vitoria’), Op. 91, Part 1
05 Part 2
06 Commentary by Deems Taylor (2)

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理应成为入门者的选择,不过这部作品的版本非常之多。最为通俗的推荐其实来自TELARC与ERICH KUNZEL/CINCINNATI POPS ORCHESTRA的组合,不过虽然他们先后两次录制这部作品,但是评价家们依然认为前后两张唱片都过于偏重特效,而忽略了音乐本身。要说兼顾录音效果和演绎技巧的,应当首推多拉蒂指挥明尼波利斯交响乐团的水星录音。MERCURY是最早从事高品质发烧录音的唱片品牌之一,他们的LIVING PRESENCE系列广受好评。这张多拉蒂指挥的《1812序曲》加入了真实的炮声录音,高潮处爆棚至极,而舒缓的乐段同样美妙动人,可谓"张弛自如"。另外唱片还附带老柴的《意大利随想曲》和贝多芬的《战争交响曲》,也均属入门听众的"好粮食"。后面一部作品是贝多芬为了纪念威灵顿将军在滑铁芦大破拿破仑而写下的著名作品,所以也称之为《威灵顿的胜利》。这部作品充满着火药味和激情的音乐元素,第一乐章中充斥着枪炮声,第二乐章则体现了贝多芬式的凯旋与昂扬。除此之外,唱片中还有背景资料说明和单纯的真炮录音,俨然是老资格的发烧天碟。


乐曲的背景:
 
  这首《1812序曲》创作于1880年,是柴可夫斯基受老师之邀而为在1812年卫国战争中被焚毁的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重新落成而作。这里我们应当了解一下1812年俄罗斯卫国战争,因为柴可夫斯基的这首《1812序曲》就是通过音乐而仔细的描述了这场伟大的卫国战争的全部历程。

  公元1812年,已经横扫欧洲的拿破仑借口当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破坏了蒂尔西特和约,向俄国发动了进攻。1812年初夏,拿破仑没有宣布任何消息就突然率领120万的庞大军队侵入了俄国,凭借着压倒性的兵力优势,法军一路向东挺进,直至兵临莫斯科城下。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宣布库图佐夫为军队最高统帅,以期能够扭转战局。9月7日,双方进行了在军事史上著名的博罗季诺战役,但是两败俱伤的结果使得双方都未能实现自己的目的,9月14日,库图佐夫被迫宣布放弃莫斯科,继续后撤,以期能够保存足够的兵力。战争行至十月初,库图佐夫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机动动作而使得俄军获得了反攻的有利条件。随后俄军攻占了莫斯科,并一路追击法军直至将其尽数歼灭。在这场战争中拿破仑损失了高达57万的军队和全部的骑兵和炮兵,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这场战争对拿破仑妄图在欧洲建立一种全新的政治体系作出了毁灭性的打击。

听音的准备:

   这支曲子的录音版本较多,在这里我推荐选用多拉蒂指挥,明尼波利斯管弦乐团演奏的版本。这个版本因为是笔者最早听到的《1812序曲》,所以对这首录音还算比较熟悉,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由于录音年代久远,因此存在一定的本底噪音,就是那种“沙沙”声了。有关这张唱片的介绍大家可以查阅相关的资料,在著名的音频网站《短歌行》也有详细的介绍,在这里我就不再做过多的解释了。首先大家还是来看一张交响乐团的排位图吧,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种乐器的定位。

正式听音:

  虽然这首曲子的名字叫做《1812序曲》,但是严格的说来它也是属于标题音乐一类,因为它有着文学性和描绘性的标题,并有着较为具体的表现内容。乐曲的引子首先从一首古老的赞美诗《主啊,拯救你的子民》开始,中提琴和大提琴分成六个声部的舒缓演奏十分鲜明的表达了俄罗斯人们宁静安详的生活,此时你应当听到大提琴和中提琴相继演奏时的位置变化。到了(1:18)左右,这个主题加入木管乐器,音响庄严、宏伟而有力。但是此时的音乐节奏也在逐渐的加快,庄严的木管乐器也愈来愈多的表现出紧张的氛围,预示着战争的阴云正逐渐的笼罩着俄罗斯。

  随着(1:53)左右的一声定音鼓,你会听到低声部开始出现了一种急促而又惊惶不安的节奏,即象征法军的入侵已打破俄罗斯人民安宁的生活,又表现了当时人们对入侵事件的反应。这时你可以听到一个音调柔和动人、如泣如诉的主题在双簧管、长笛、单簧管和大管(2:46)声部轮流传递。(2:53)和(3:01)左右,会有两次鼓钹对击,此时你应当听到钹所发出的足够的泛音,音乐的速度开始不断地加快,音响也不断地增强,音乐进入一个小高潮。

  在(3:12)左右,一个全新的主题出现,它描绘了俄罗斯军队的情形,象征着俄罗斯人民已经开始了对侵略者的抵抗,(3:26)在乐队的左后侧,你会听到急促的军鼓声,在小军鼓背景的衬托下,木管乐器和法国号奏出一个号召性的合奏主题,这个主题经过几次反复,随后是一个短暂的休止(4:25)左右,音乐转入快板部分(4:28)左右。

   乐曲进行至此,速度已明显的加快,此时开始了描写俄罗斯军队对入侵者的抵抗。乐曲在强烈而又快速的主题中进行着,如果你的系统解析力还不错的话,你会在(4:36)左右听到乐曲中夹杂的一连串类似马蹄的声音,在(4:50)的时候,更是有一声不易察觉的类似击剑的声音混杂在乐曲之中,到了(5:08)左右,法国号和短号相继奏出《马赛曲》,激昂的《马赛曲》的反复奏出,表现着拿破仑的军队一路东进,长驱直入俄罗斯的腹地。而与《马赛曲》相伴的,是另外一只描写俄罗斯人们奋起抵抗的主题,两只主题交错缠绕着,并逐渐的舒缓下来。

  在(6:04)的时候,一段充满着俄罗斯风格的主题开始奏响,首先是在(6:20),一首悠扬的俄罗斯民谣为我们生动的描绘了俄罗斯壮丽而又辽阔的景色,它也表达着俄罗斯人民对自己国家的热爱之情。在这段乐曲中我们应当留意位于乐队左后侧的三角铁的声音,如果你的系统高频解析力足够的话,你会听到三角铁所发出的悦耳泛音。乐曲经过逐渐的演变,在(7:35)出现了另外一只俄罗斯婚礼歌曲《在爸爸妈妈的大门旁》,乐曲轻快而富于朝气,注意此时的铃鼓,它的音色是清澈而且十分悦耳的。

   在两段舒缓的乐曲缓解了紧张的战斗气氛之后,乐曲重新开始了对战争场面的描写,注意(8:32)左右,在这里你应当清楚的听到几位大提琴演奏者相继翻动了自己的曲谱。战斗场面的描写从(8:36)开始,铜管乐器和弦乐器错综交织,打击乐器象征刀光剑影的搏斗,(9:08)开始,你会听到多次击鼓和击钹的声音,而《马赛曲》在后期会渐次减弱并逐渐消失,它的片断只是加快了速度,时断时续,后来在低音弦乐器的阴沉音调衬托下转入低音区(大管、低音长号和大号)。如果仔细的对照1812战争的历史,你会发现这段曲子所描绘的很有可能为两败俱伤但却是战争分水岭的博罗季诺战役。

  (10:06)开始,两支熟悉的俄罗斯民谣相继奏响。在这里仍要留意三角铁的声音,此时的泛音应当比第一次所听到的还要充盈,如果你的系统只能听到如敲击铁棒的声音,那就说明你系统的解析力还有待提高。在这两段悠扬的乐曲声中,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俄罗斯人在不得不暂时抛弃自己的首都时的心情,那是一种何等痛苦却又对胜利充满着希望的心情。(11:13)《马赛曲》奏出,但声调已显低沉。但是随后乐曲的节奏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强,一种勇往直前的气势逐渐弥漫了整个乐曲,也预示着俄罗斯人民反攻的开始。(11:47)出现了第一声炮响,之后又是连续的四炮。如果你之前的音量开的过大,在这时你的系统就会因为承受不住如此之大的功率而有着烧毁的危险。这几声炮响均录制于1775年法国制造的大炮,如果你的系统低频够劲,此时你不仅仅能够听到一声声巨响,更能感受到巨大气浪的冲击所带给你的酣畅淋漓的感受。言归正传,此时音乐转入暴风骤雨般的下行乐句,至(12:36)停止,描写了俄军一举击溃敌军,解放莫斯科,并一路追击敌军的景象。

  (12:37)左右,乐曲开始进入了尾声。这时候,整个乐队和临时添加进来的管乐队以雷霆万钧之势庄严而宏伟地奏出开头所用的赞美诗《主啊,拯救你的子民》。而录制于纽约河畔教堂的大钟钟声也被添加了进来,如果你的系统控制力和声场表现不理想的话,此时你听到的只会是一片嘈杂,反之你应当能够听到混杂在钟声里的欢快主题,更会感觉到对胜利更加辉煌的歌颂。但是在(13:40)一个快速而又急促的主题突然之间闯了进来,这不禁让人又回忆起了那些激烈的战斗场面,这个主题的反复呈现,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痛恨和对为国捐躯者的崇敬。

   最后,一个庄重而有力的主题响起来了,这就是格林卡的歌剧《伊凡.苏萨宁》的终场合唱《光荣颂》的主题,(13:52)左右,配合十一响炮声和教堂响起的钟声,俄罗斯人民宣布了最终的胜利,乐曲也在这欢快的节奏中结束.
伴随这个音乐引导能够大家更好去欣赏经典的<1812序曲>!!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拿破仑 于 2007-11-10 20:12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评分

参与人数 1军饷 +20 贡献 +9 收起 理由
蓝色拿破仑 + 20 + 9 杰出贡献!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 20: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大家能看着我的介绍来听音乐,尽量放松的去体会其中的意境.一定会有身临战场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 20: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再努力,好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 20: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TO:蓝色拿破仑,请你把<意大利随想曲>和贝多芬的<惠灵顿的胜利>的介绍也贴上吧.那么这张CD的介绍就全了.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拿破仑 于 2006-9-2 20:3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 20: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我会使音乐介绍帖如同音乐本身一样优秀!用蓝色的热情唤醒大家的英雄主义!大家等着吧!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拿破仑 于 2006-9-2 21:2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 20: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真综合了各种乐评,汇总编辑了一下.只有这样,才配得上珍贵的乐曲!
意大利随想曲(Capriccio Italien Op.45)
  1880年间,柴科夫斯基旅居意大利。意大利明媚绮丽的风光、引人入胜的历史遗迹、绚烂多采的民间艺术以及意大利人民的乐观精神,引起了他的创作冲动!这首富丽堂皇的《意大利随想曲》,就是这样产生的。《意大利随想曲》包括五个音乐主题。乐曲从小号吹奏一个乐句(E大调)开始,作为乐曲的前引。第二个主题在a小调,是带有忧郁而悲壮的民间旋律之一,类似威尼斯船夫的歌曲。主题由弦乐器奏出,每当主题旋律进入延长音的时刻,管乐器便以一些节奏型统一的和弦填充进来。 随后在主题重复呈现之前,可以听到军号合奏的一段穿插,弦乐器的颤音和管乐器的和弦为它提供强有力的背景,效果更加辉煌。 第三个主题是一首简单而朴实的街头小歌曲(A大调), 起先它在低音弦乐器强调出的进行曲节奏背景上,先后由两个双簧管、两个短号、第一和第二小提琴保持三度平行进行的方式奏出,后来迅速发展成为乐队的全奏由于一些打击乐器加入演奏,使这一主题越加显出兴高采烈和扬扬得意的情绪。第四个主题用原先陪伴着第二主题的节奏的重现作为准备。这些间歇反复的和弦衍化成一种齐整、精确的新节奏,作为果敢、欢乐的新主题的陪衬。第四个主题包含有两个性格相仿的旋律:第一个旋律从四度上行的音调开始,先由第一小提琴和长笛奏出(在降E大调),后转到独奏小号上(降D大调),那急剧向前的飞跃以及类似回声一般的衬腔,表达出一种和健爽的欢乐情绪;第二个旋律同样活跃,它从一件乐器转到另一件乐器,从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给人一种急速飞奔的感觉。接着第二主题又简短地再现,那有点悲戚的旋律,用来反衬即将出现的最美妙的一瞬,使最后一个塔兰台拉舞曲主题(a小调)的呈现显得更加光辉、热烈和充满热情。            
  这是十九世纪欧洲音乐中最优秀的塔兰台拉舞曲之一,柴科夫斯基在这段舞曲中最充分地反映出他从罗马和佛罗伦萨的狂欢节所得来的深刻印象的。飞快的速度、精确的节奏、鲜明的和声,意大利人民所特有的悲壮音调意大利民间音乐常用的即兴发挥。所有这些都促使这一主题得以席卷整个乐队,并形成全曲的最高潮。随后第三主题又在一个新的调性中(降B大调)重现,朴实无华的曲调和意大利民间歌调中典型的三度衬腔, 转化为一支强有力的颂歌,由乐队辉煌地奏出。然后音乐重回到塔兰台拉舞曲主题(A大调)上来, 不过它的旋律片段只是不连贯地分散在一些声部中,实际上却是协同定音鼓的不停顿的滚奏作为进入尾声之前的一个过渡。最后在尾声中,速度极快,旋律的进行象不断在打转,就这样,音乐在真正大喜若狂的场面中宣告结束。                 



威灵顿的胜利(Wellington's Victory)
  这首《威灵顿的胜利》又称《战争交响曲》,虽然如今大家对这部作品的了解甚至还不如贝多芬早期的两部交响曲,但在当时却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因为《战争交响曲》是一部“应景”的作品,1813年的6月21日,英国将军威灵顿率领英国远征军大破法国军队,这次战斗加速了拿破仑的最终灭亡。消息传到了作曲家的耳朵里,贝多芬为之兴奋(所以这部作品也通常被称为“威灵顿的胜利”)。关于贝多芬和拿破仑之间的渊源,大家都了解.虽然1813年是贝多芬非常不景气的一年,但他的创作灵感还是被威灵顿将军的胜利所激发,《战争交响曲》很快就写作完成了,题献给英国摄政王腓特烈。此作应节拍器发明者梅泽尔(Maelzel, 1772-1883)之邀而作,当时梅泽尔发明了一种称为Panharmonicon的自动管弦乐。 曲中为模仿炮声与枪声,使用大鼓和木制齿车。
      全曲分为“战争”和“胜利交响曲”两部分。
      第一部分,鼓号声中代表英军的《保卫大不列颠》进行曲,代表法国的根据《马赛曲》作成的进行曲。在枪炮声中又引用了《冲锋进行曲》。
      第二部分,D大调,以英国国歌《神佑吾皇》为序引,圣歌的曲调共反复四次,使气势愈演愈烈,尾奏中,英国国歌织入赋格曲主题,在华丽的赋格展开中结束。
       作品包括两大部分——“战争”和“胜利交响曲”。在前面一部分,贝多芬用充满冲突和对抗的旋律,以及充满“火药味”的配器营造出了一个逼真的战争场面。而在后一部分,主要以英国国歌《愿主保佑国王》为主调。

    在音乐中大家可以听到气势庞大的枪炮声,其中有194声炮声,25次的老式步枪齐发和拉枪栓的声音,枪炮声音的位置精确,大师在乐谱中都非常细致地标明了位置,不同的枪炮声做了不同的研究和挑选,英军和法军的区别等。

    从历史评论来看,这部作品在诸多方面都算不上贝多芬交响作品中的上等之作,但是作曲家本人还是比较喜欢她。其实《战争交响曲》原本只是一首普通的乐曲,但是贝多芬为了使其能够以宏大的气势出现在音乐会舞台上,花了不少精力将之改编为管弦乐曲,甚至加上了“交响曲”的头衔。由此可见,贝多芬对于拿破仑背叛革命,继而侵略欧洲各国的行为感到极度愤慨。所以当拿破仑战败之后,作曲家也非常想用音乐把此时此刻自己激昂的感受描写下来,并流传下去。不过可惜的是,《战争交响曲》和贝多芬其他交响曲深刻的思想性相比,显得过于肤浅。而且过了数年以后,贝多芬自己也意识到了这部作品的粗糙之处,甚至自己为之检讨过。虽然作品当时红极一时,但如今和贝多芬其他九首交响曲被成百上千次录音的“待遇”相比,《战争交响曲》的录音如今是相对比较少的。

  《战争交响曲》虽然只是“昙花一现”的应景作品,但是在当年却给贝多芬带来了更高的声誉。在1813年12月8日贝多芬作品的专场音乐会上,作曲家亲自上阵担任指挥。两部重头作品被上演——创作于前一年的《第七交响曲》直到这一天才真正公开首演,而《战争交响曲》更是作为贝多芬的新作第一时间展现在维也纳听众面前。这是一场极其成功的音乐会,贝多芬的作曲才能、指挥才能被全面展现在听众们面前!《第七交响曲》更受到了普遍赞誉,不得不加演“小块板”乐章。沉浸在战争胜利欢乐中的人们对《战争交响曲》更是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

 说起来是可笑的,很多乐评人士对《战争交响曲》的艺术价值不屑一顾,而且贝多芬本人也承认这部作品存在不少“粗浅”的地方。但是正是因为这部作品,使得贝多芬在维也纳、在欧洲大众心目的地位再次上升到一个新高度。这个时候的贝多芬几乎被荣耀和光辉充斥着,总算使得处于生活困境中的作曲家得到了心灵上的慰藉,至少自己的音乐能够被更多的人肯定。这时候贝多芬的创作欲望重新被唤起,一部又一部新作问世了,音乐会也一场接一场的被要求加演。1814年2月7日的音乐会上,《第八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听众竟然达到5000多人,这个数字即使放在现在,都是异常惊人的!在此后的一两个月内,《战争交响曲》也在不断地被上演,似乎大家永远听不够。


    老柴的1812年序曲和贝多芬的威灵顿的胜利(即维多利亚的战争),一般这两首描写拿破仑战争的曲子通常都是放在一起的,所以可以同时欣赏,并且由于二者相似的背景,使的我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可以联想到作曲家当时的心境.而且二者的相似之处是惊人的多,不仅仅是因为它们都可以称为是战争交响曲,而且都是作者的应景之作,思想的投入是很少的,但是二者都不约而同地成为了流传很广的曲子,尤其是老柴的1812年序曲,我小时侯第一次听说有柴可夫斯基这个人时,便是因为我听了他的这部作品,也许正因为都是应付之作,所以作者没有试图在作品中蕴涵作者本人对世界的思索,贝多芬创作<威灵顿的胜利.>的时候已经进入了他的晚年,但是这部大众化的作品丝毫没有体现他的第九交响乐中的虔诚和晚期弦乐四重奏中的冥想,因为这是给维也纳会议的那般战胜者们听的东西,难道政客们会欣赏一个作曲家内心的独白吗?显然不会,但是贝多芬这首被后世指责为庸俗,媚上的交响曲却是他生前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并且给他带来的一生中最后一个在维也纳的辉煌时期,此后他便完全沉浸在晚年的沉思中了.

    有时候和音乐联系的不仅仅是作曲家的内心世界,也有深深的文化根源.也许这才是这几部作品得意广泛流传的原因吧.无疑在老柴的1812年序曲和贝多芬的威灵顿的胜利我们发现最多的是作者对于民间乐思和时代精神的借鉴,而这恰恰是他们的其它富有个性的作品所缺乏的,它们在那个时代倍受欢迎,是因为整个时代或者民族喜欢它们.因为它们迎合了大众的口味,所以往往被现代人视为庸俗之作.而且对于作曲家精神境界的苛求不仅仅是当代评论家们的要求,就是作曲家本人也是这么想的,贝多芬的老师内夫就是这么教自己的学生的,而他的学生也是这么做的.于是他们留下的另一种风格的作品却不自觉的成为了他们作品中另一种意义上的精品.因为我们很少能够发现其他类似的作品了.

      多拉第的<威灵顿的胜利>唯一缺撼是有时候太过匆忙了,尤其是那一段描写战争真实场面的枪炮乱发的场面,毛瑟枪短促而又不连贯,而奥曼迪的处理就非常流畅,使的战争都象是充满了艺术性.但是录音上这一版本却的确是极至,最让人难忘就是那几台真才实货的法国加农炮,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崩溃.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拿破仑 于 2006-9-2 21:1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 21: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耳福首先听到了"威灵顿的胜利",真是枪炮不绝啊!!以前一直渴求这种稀少乐曲___今天晚上___哈哈哈.希望大家多贡献!!让中国拿破仑的资源库成为真正无敌库藏的资源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 23: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喜欢1812序曲中丑化马赛曲的片段,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柴可夫斯基的胸襟似乎不如贝多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3 09: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虎王坦克 于 2006-9-2 23:32 发表
很不喜欢1812序曲中丑化马赛曲的片段,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柴可夫斯基的胸襟似乎不如贝多芬.

老柴作为俄国人,在他眼里法国是入侵者,丑化他们也属于正常范畴,我们以前拍的抗战电影不也一样吗?其实贝多芬在<威灵顿的胜利>中引用英国国歌,也曾经遭到很多非议.不过音乐嘛,不会影响欣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3 16: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喔,发了真炮版~

应该把背面的“小心你的喇叭!”也扫上来,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6 09:52 , Processed in 0.02819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