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2566|回复: 7

[军情]欧洲军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7 10: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欧洲有一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军事联盟———欧洲军团。这支欧洲混合军队是在德国科尔总理和法国密特朗总统大力推动下成立的,兵力达5万人。按德国国防部长吕厄的说法,欧洲军团是“欧洲防务的基石”。但也有人认为他们不过是一支单纯表演性的军队。5万名士兵和一群有才能的校级军官不停地上演表现欧洲思想的戏剧。

他们认为这种行动是“毫无用处和危险的”,致使欧洲军团一开始就在任务和目的不明确中存在。

  多民族的部队

  欧洲军团是法国和德国为了推动欧洲统一而组建的,是一支多民族的部队,但它的战斗力是相当可观的。编入这个部队的有:一个德国装甲师、一个法国装甲师、一个比利时机械化师、一个西班牙旅和一个德法混成旅。

军团最高司令部领导着一个混合参谋部。它同一个后勤供应营一起驻在德国的斯特拉斯堡。军团司令德国将军维尔曼说,他必须时刻注意,“我们不仅仅被看作是民族和解的标志”。当他的英国同行们说他的军团大概主要是为表演而设的时候,这位将军勃然大怒地反驳道:“我手中可使用的坦克比整个英国军队拥有的坦克还多!”军团的士兵们也一直希望他们的使命不仅仅是每天擦擦枪,至少应该有真枪实弹干一场的可能性存在。

  差异大的部队

  这支部队从组建之日起,就被种族信仰、生活习惯、部队体制、训练差异等诸多分歧所困扰,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妥善解决的办法,只能是相互迁就和容忍。所以,从编成上感觉其战斗力不凡,但要动起真章来就很难说了。

  教育各行其是在欧洲军团司令部驻地斯特拉斯堡和德法混成旅司令部驻地米尔海姆,正出现这样一种进程,与其说它有利于在武力的基础上缔造和平,不如说它更利于各民族之间的和解。许多种根本不同的军事文化在那里相互碰撞。除了手中都拿着枪,这些人看来几乎没有共同的东西。



  语言五花八门最大的难题始终是语言问题。现在欧洲军团的全体官兵都被要求掌握两门语言,军团创建时曾有过更高的要求。军团中的佛兰芒人要求承认荷兰语为官方语言,他们的西班牙战友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为4种语言并存可能很不方便,尤其是在战争情况下,所以西班牙国防大臣加西亚.巴尔加斯曾建议宣布英语为军团的工作语言。对此,法国人气得差点连本国话都不会说了。军团也明确宣布:日常合作用德语和法语进行。这已经是够难的了。这项措施在军官中推行还算顺利,但士官和士兵所讲的语言仍是“五花八门”。因为德国士官普通中学毕业后便进入军队,从没学过法语。另外即使上过4年语言课,它对使用另一种语言执行公务也用处不大。

他们的法国战友的情况要好得多。因为他们中不仅有精通德语的阿尔萨斯人,而且也有人在德国境内服役过。好在德国士兵的大部分(通常是文理科中学的毕业生)至少都学过一点法语。现在他们可以继续学习。军团在斯特拉斯堡和米尔海姆都举办语言学习班。但这种初级教育对发号施令作用不大。一位参谋部的工作人员解释说:“逐字逐句的翻译根本不行,军事思维模式太不一样了。”驻斯特拉斯堡的卡尔腾巴赫上校说:“在起草训练条文时围绕每一个法语单词都要发生争执。”在紧急情况下翻译往往是力不从心的,而“战争很快就结束了”。所以现在军团发布命令的时候都要有一个法国军官和一个德国军官同时在场。他们用各自的语言写下应该干什么,然后就复印,把这两份命令都发下去。在口语表达方面,能讲一口流利法语的军团司令维尔曼独辟蹊径。他说:“当碰到真正很困难的问题时,我就讲德语。”另外,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斯特拉斯堡的军人们都讲母语。按条例规定,在战场上负伤的人员,首先要由其本民族的急救兵确诊后报告,然后他才能被送到讲外语的医生那里。

  习惯各投所好法国军官通常不会和一名士官或者士兵一起走进一个地方,更不会同坐在一张桌子旁。联邦国防军在执行公务时是严格禁酒的,但现在德国人必须改变习惯,因为毕竟是在法国的土地上。法国人晚上加班的次数多,对此他们没有不停地抱怨。德国人对他们法国战友的优良军事素质感到惊讶。斯特拉斯堡参谋连的二等兵伊勒发现:“法国人的行为举止和发号施令比德国人更加威武。”军团的建设越来越要求人们有接受对方风俗习惯和情感的能力。维尔曼本是装甲兵军官出身。他在办公室墙上挂着隆美尔陆军元帅的画像。法国人很不高兴。现在他在那里也挂上法国装甲兵勒克莱尔将军的画像。法国人的气才算消了。

  步调参差不齐军团还没有作到名副其实的步调一致。一个德国新兵说:“这还乱着呢。”这并不奇怪。因为欧洲即使在军事领域也存在着不同的速度。比利时人行军速度比德国人慢一些。西班牙人比比利时人快一点,但仍没有德国人那么迅速(每分钟114步)。而法国人则要慢一大截。他们每分钟只行进95步。甚至在摆臂动作上士兵们也是各行其是:法国人把臂摆到齐胸高,德国人则必须在腰带钩下一拳宽的地方止住。军团中各国队伍在立正时的姿势也各不相同。按条例规定,在立正时两脚必须向前打开,成60度角。但有时你会发现有人的脚只打开 40度。当然只有经验丰富的军士长们才会注意到这种差别。而各国军队在立正时对上肢动作要求的差别比较容易看出来:法国士兵要胳膊和手指紧紧地贴在裤缝上;而联邦国防军则要求“手指并拢,自然放在大腿外侧”。然而更困难的问题是:在向后转时法国人从右转,德国从左边转。可以想像,当他们一起转身的时候会发生多少碰撞现象。法国军队在行经他们的总统面前时把旗放低。而德国士兵在任何人面前都不把旗放低。他们现在只有在宣誓和举行葬礼的时候才那么作。比利时人只有在他们的国王面前才放低旗子表示敬意,但密特朗却不是他们的国王。这个问题看来无法解决。组成法德旅的两个民族整整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在统一的帽子上达成一致。双方都达到目的:贝雷帽是蓝色的,符合法军传统,但朝右戴,符合德国联邦国防军的着装条例。为减少混乱,每个士兵在加入欧洲军团前要接受为期两周的特殊培训。培训内容不仅有外语命令,外国装备也列入了计划。

  武器多种多样欧洲军团的武器和装备也是多种多样的。虽然在斯特拉斯堡所有军官都佩带比利时手枪,士兵全部配备法国自动步枪,但法国人开的是他们的 AMX坦克和标致越野车,德国人驾的是“豹”II式坦克和奔驰5吨载重车,比利时人用的是“豹”I式坦克和DAF运输车,西班牙人使的则是美制M-60坦克。德法两国军人的隔阂看来正逐步消除。现在,两国官兵之间可以聊天,这样会慢慢形成一种新的气氛。而德国士兵对法国士兵的威武英姿羡慕不已,模仿者越来越多。

  任重道远的部队

  虽然现在常常听到“对危机作出反应”(尤其是在谈到波黑和塞族时),但很少有人提及迄今为止为此进行训练的欧洲军团。它的建设还没有结束。如果它总是停留在训练阶段,拥有各种风格和许多种语言,那也没什么。但无论如何这个军团都将在军事史上写下一笔,要么是不幸,要么是里程碑。


来源:中国国防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7 11: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充满期待,不过太混杂的部队不易于指挥,问题多多。看样子目前正在努力解决问题,不过不同之处很多,的确是任重道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7 11: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感兴趣新加入欧洲军团的波兰陆军,如果意识形态上没有问题,在德国指挥下波兰军队应该不会给法国难堪~

ps  波兰陆军坦克基本换装为豹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7 14: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联盟军队——是个不错的选择。未来的战场要打仗的话,估计是洲际战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11-8 02: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在欧洲历史上好像不是第一次了。(党卫军有瓦隆师,尼德兰师,比利时师,波兰部队,西班牙的蓝色部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2 13: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多民族的军队就像苏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2 16: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杂烩反而会使战斗力下降,运行效率降低.
光是协调语言,习俗就够头痛的了
若是发挥各国所长,组成小股部队,再把他们统一成一个军团.如全部由英国人组成海军某部,全部由法国人组成陆军某部,各部的士兵不需要学习多种语言,但各部的负责人要懂得多种语言好把指令传达布署给部下.然后再把他们统一成一个军团.
呵呵,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11-13 02: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党卫军的杂烩部队不是办得红红火火的么?(貌似指挥官全是德国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4-12 20:04 , Processed in 0.02288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