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8596|回复: 22

我最喜欢的秦军方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3 17: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灭诸雄,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之所以能完成统一全国这一历史任务,除了其政治先进、经济发达、外交灵活、地势优越等有利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它有一支将精兵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队。而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为了解研究秦国的军队和军事制度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对说明其在统一中的作用是有力的佐证。
秦俑坑是1974年春,陕西省临潼县晏寨公社西杨村的社员打井时发现的。这处从葬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一公里处,经探测、试掘和部分发掘得知,这处放置兵马俑的从葬坑共四个。南一北三,互不相通,编号为一、二、(未)、三。按战国时兵制,一号坑为右军,二号坑为左军,三号坑为军幕,而未完成坑,据其位置来看,正处于布阵法上中军的部位,因此是拟议中的中军。左、中、右三军,加上指挥部的军幕,构成一组完整的军阵编制系统,象征着屯驻在京师外围的宿卫军,旨在拱卫陵墓的底下建筑群。
四个坑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其中未完成坑,不曾构架,也未置俑。三个坑的兵马俑依兵种不同。在布局上也极不相同。
一号坑:有兵马俑约6000左右,其排列方式,可分为横队和纵队。坑的东端,站有三路,每路68个手执弓弩、背负箭囊的横队袍俑,共240人,这是一支使用远射程兵器(弓、弩),身着轻装战服的先锋部队。接后,是由30多乘驷马战车,同手执戈、矛、戟、锬等长兵器的甲俑、袍俑间隔排列的38路纵队,这是一支武士组成的格斗拼刺的作战主体。另外,在这强大的横队和纵队的两侧及后部,又各有一列分别面向南、北、西三方的弓弩俑,共518个,这是两翼和后卫部队。
二号坑:格局较复杂,在它的东北角突出的那个方坑中排列着8路纵队,计160个蹲姿甲俑,在蹲俑的四周,还围绕有面向东方作丁字步的172个立姿射俑,是一个由弩兵组成的兵力单位。在弩兵俑后面还有三个并列的兵力单位,由南至北:一是由64乘战车和192个甲俑组成的方阵。二是由车、步、骑三兵种组成,车步间隔,排列成车--步,车--步,……,最后由8个骑兵殿后。三是一支前有6乘前导战车,后面紧跟12路纵队,计96匹马组成的骑兵部队。
由此可见,二号坑是一个步、弩、车、骑四个兵种穿插而成的混编队列,所用兵器也依兵种和战斗位置不同而有所区别,各持有弓、弩、戈、矛、戟、钺、剑等。
三号坑:在坑的正面停放着一具朝东的华盖乘车,后随四个戴长冠的甲俑。在南北两个侧室里,分别布置有64个侍卫甲俑,该坑作"帷幄"样式布置,有高贵的华盖车,也有持殳的侍卫队,表明它是秦俑军事阵列的指挥机关所在。
三坑所置兵马俑,是秦军的艺术再现,我们可以由此来考察秦国的军队和军事制度,从而可估价出其在秦统一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秦国兵役制度及军队的编制和统辖
秦国实行郡县普遍征兵制和常备兵制,凡爵(20等爵位)自"不更"以下,15岁以上的男子,随时皆有被征调当兵的可能。这样的兵制,保证了秦国有源源不断的兵力,使秦军数量最多达到"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从秦俑坑出土陶俑,"按排列密度推算,这三个坑里的兵马俑总计有徒兵(步兵)、车兵、骑兵等陶俑近万件,车马五百余匹,木质战车一百三十余乘"。即左右两军人数。
秦军编制:五人为一伍,五十人设有"屯长",一百人设"百将",五百人设"五百主"。
秦国的军队分正规军与地方武装两部分,正规军包括边防、野战及首都的警卫部队,均直接由朝廷掌握,地方军队由郡县尉统率,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正规军,战士们称为"锐士"或"奋击"。郡县武装可随时调归中央,派出作战或守边,以及保卫首都,所以郡县武装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秦国军队调动的大权完全操在国君手中,就是征调县卒,也要有国君的命令,并盖上御玺才有效。战国时,各国调发军队都用虎符,秦国的军队也是如此。
二、秦军的战斗力
秦国的军队,自商鞅变法以后愈战愈强。随着生产的发展,秦军的武器和装备不断得到改进。当时武器分三类:远射程(弓、弩等)、长兵(戈、矛、戟、锬、镖、钺、钩、殳等)、短兵(剑等),这些兵器在秦俑坑里都有发现。它包括了统一前的秦国制品,都是青铜制品,这与关东六国比较,秦国的武器装备是大为逊色的,秦国的钢铁兵器迄今还未发现。那么秦军又是如何以劣胜优的呢?从秦俑坑出土兵器考察就会发现,秦青铜兵器采用了先进生产技术和作了大量改进。如对战国时期才普遍采用的先进武器--弩机的改进,小弩射程为150米,大弩射程竟可达800米。对矛和剑这两种传统武器也作了改进,据《考工记》载,矛一般长不过三寻,约合5.54米,而秦俑坑出土的秦矛竟达6.3米。春秋时代的剑一般都在30厘米左右,战国时代为60--70厘米,而秦俑坑出土三把剑,最长的达91.3厘米。而箭镞则由双翼式变为三棱形。出土的这些兵器,色青光洁,锋薄锐利,采用了铬化处理技术,这种技术在德国、美国,分别在1937年、1950年才正式列为专利。因此,秦国武器虽仍用青铜制造,但其制造水平则达到了古代青铜铸造史上的高峰,这也是秦军克敌制胜所在。为了进行有效的战斗,秦军士兵还有一套完备的战服。正规军战士均身着铠甲,甲衣,全由金属甲片联结制成。从秦俑坑出土披甲陶俑看,所披铠甲共有三种类型,其中一型由披膊和身甲两部分组成,是当时秦军主要的防护装备,腿部是裹的胫缴(套裤),或缠上行膝(裹腿),脚登紧绦的勾履(前尖翘起的鞋子)或合 (革制的靴子),只是缺少头盔,这是便于保持周身的灵活性。
三、秦军的战斗方式,战略战术
随着军队人数激增,武器的改进,战国时期的战斗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时步骑兵的野战,包围战代替了车阵作战,战争也带有了持久和大规模及更残酷的性质。如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并坑杀赵俘45万。秦军也是"年十五以上悉发"。
战国末期,秦军兵种,已有步(徒)、弩、车、骑之分,步兵成为主要作战力量,骑兵也成为单独兵种,主要是配合步兵作战,作奇袭冲锋之用。如在秦俑二号坑中,是由步、弩、车、骑四兵种穿插而成的混编队列,四个小阵互相勾连组成了一个曲尺形大型军阵。
由于战斗方式的改变,战争的频繁与错综复杂,使得战争的指挥成为了一种艺术,兵法也比以前讲究了,由此而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家和优秀将领。如兵家中兵形势家的代表--秦国的尉缭,就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之一,所著兵书《尉缭子》,对秦军的建设起了很大作用,例如秦俑坑所列阵式就是《尉缭子·兵令》中"有内向、有外向、有立阵、有坐阵"的体现。一号坑的两翼和后卫是"外向",先锋部队为"内向",二号坑的"蹲姿甲俑"属"坐阵","立姿甲俑"属"立阵"。
四、军功,奖惩制度
为了严肃秦军和以法家路线治军,秦军还实行军功奖惩制度。商鞅变法,实行20等爵制来奖励军功,秦军不论官兵,立了军功,爵位就逐级递升,按爵位高低,享受种种封建特权。"斩一甲首,赐爵一级",实行定额制,规定斩敌数量。同时,秦法律又规定:"军有千人以上,有战而北,守而降,离地逃"者,处如下刑罚:"身戮家残,男女公于官"。 11 就使得秦国人"非斗无由也"。 12 军队实行"什伍连坐"的规定:一伍中有一人逃跑,其余四人就要受罚,如果能斩敌首级一颗,就可免除刑罚。"百将"、"屯长"在作战时若得不到敌人首级是要杀头的,如果得到敌人33颗首级,就算满了朝廷规定的数目,可以升爵一级。
综上所述,由于有严格的奖惩制度,严密的军队组织,优秀将领的指挥,恰当的战略战术,精良的武器等等条件,使秦军成为了一支勇猛可怕的军队,正如当时人所描述:"……虎势之士, 科头,贯颐奋戟者,至不胜计也;秦马之良,戎兵之众,探前 后,蹄间三寻者,不可称数也,山东之卒,被甲面胄以会战,秦人捐徒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夫秦卒之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之与怯夫也;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也;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以异于坠千钧之重,集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 13 这种虎狼之师,凶猛可见,在秦统一中所起的作用由此可知,故其历史地位,应予肯定。
战例:
公元前262年,秦军攻陷了大片韩国领土,韩国地方长官不但不降,反而将土地送给了赵国。战火在秦赵两国之间就此被点燃。
  在赵国一个叫长平的地方,两国集结了100多万人的军队,一场大战即将爆发。这是古代战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将决定战国时代的政治格局。
  长平在今天山西省的高平县,战争就发生在这个山谷。即将投入战斗的秦军,一直是古代史学家几笔带过的模糊形象。而今天,军事专家已经可以根据秦兵马俑去推测那支令人生畏的军队如何作战了。
  长平之战,秦军主力在面对象波涛一样翻滚而来的赵军时,怎样发起攻击?他们的战斗队形是什么样的?这些一动不动的陶土战士,能告诉我们些什么呢?
  在兵马俑主力部队的最前边,站着三排战士,可以设想,在长平谷地的秦军军阵中,他们最先与赵军接战。考古发现,他们曾经装备的武器一律是远射用的弩。这些弩兵分为三排,直面成千上万汹涌而来的赵军。
  弓弩的射击有一条规律,因为临敌不过三发,敌人往前冲了,这一支箭装上去以后射出去,你再装一次,敌人还往前冲,三次箭射出去以后,敌人就冲到面前来了。时空关系就是这样,所以古代射击的时候一定要轮番射击。
  这是人们第一次亲眼看到秦军弩兵的作战队形。专家认为,他们站成三排是有道理的。可以推测,当第一排射击的时候,后两排拉弦搭箭,三排弩兵因此可以轮番射击。在战场上,密集的杀伤力最为致命。
  在兵马俑博物馆,这是第二个被发现的俑坑,它至今仍然覆盖着厚厚的黄土。但是,电脑技术可以帮助考古人员模拟地下的壮观景象。
  黄土下站立着一支独立的弩兵部队。前排的士兵正在射击,后排的蹲着准备,一起一伏,配合默契。这显然是秦弩兵作战的一个瞬间。在秦军之后将近2000年,欧洲人还用类似的方法组织火枪手,秦军很有可能开创了这种经典的连续射击方式。
  在长平谷地,赵军首先遭遇的就是秦弩兵。万弩齐发,赵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然而,这只是秦军的第一道攻击波。
从1974年发现兵马俑以来,考古工作就一直没有停止。在这只矛头附近,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条6.3米长的矛柄遗痕,加上矛头,完整的长矛接近7米。这种长度的刺杀兵器,端平都十分吃力,  秦军是怎样用来作战的呢?
  如果用来单兵作战,7米的长矛根本无法自由格斗。但是,在古代希腊,亚历山大的军队就以7米2的长矛而闻名,由长矛组成的方阵曾经使他们战无不胜。专家推测,秦步兵中应当有类似的长矛方阵,长矛的威力在于集体的力量。
  不论发生什么情况,这些士兵都要挺着长矛向前走,前排倒下,后排立即补上,保持方阵不变。可以想象:为了将几千人、几万人变成一个铜墙铁壁的方阵,士兵们必须要进行严格的训练。
  从武器和作战方式来看,长矛手是杀伤力最大的步兵兵种。枪头如林,方阵如山、巨大的冲击力不可阻挡。
  在兵马俑坑,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另外两种长柄刺杀兵器。
  戟的长度在2米80左右,它实际上是在戈的前边加装了矛头,可以钩砍,也可以直刺,与长矛手不同,持戟的士兵可以做单兵格斗,对于他们来说:掌握自由搏击的技巧和发挥个人才华是最关键的。
  考古人员发现的第三种长柄兵器叫铍。它很像插在长杆上的短剑,长度界于戟和长矛之间,在3米5左右,持铍的士兵很可能也是靠某种队形去冲击对手。
  从不同的杀伤距离来看,长矛、铍和戟长短之间既有专业分工,又可以互相保护。
  但是,这些兵器之间究竟如何配合使用,今天已经很难了解。兵马俑坑曾被人盗毁,士兵手中的兵器大都遗失了,仅存的一些也散落在黄土中,原始的位置已经很难判断。
在兵马俑坑,军事专家还是发现了一种配合作战的范例。在轻装的弩兵中,这个身穿铠甲的士兵十分特殊,他手中是长矛一类的刺杀兵器。在射击部队中编制这样的长矛手,是为了保护射击手免遭冲到跟前的敌人伤害。从这些细节来看,秦步兵在专业化和协同作战方面,很可能已经相当成熟。
  根据兵马俑的布局来推测:两千多年前的长平战场,赵军首先面对的是秦弩兵,紧接着就是秦步兵的冲击。他们是秦军真正的主力部队。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两军初次交锋,赵军损失惨重。深知秦军厉害的赵军统帅廉颇,立即改变策略,全线撤退,凭借有利地形,构筑壁垒固守。秦军久攻不下,又远离国土,战局反而开始对秦军不利。
《史记》中写到:秦人用反间计使赵王上当,以年轻的赵括代替了老帅廉颇。赵括到达前线后,立即改变部署,向秦军主动进攻。而秦王也秘密换上战国时最为杰出的军事天才白起为秦军总指挥。
  当赵军大举进攻的时候,白起认为战胜对手的机会已经来临。经过周密的思考和讨论,一个大胆的计划诞生了。秦军主力开始在长平东南的有利地势上构筑壁垒,与赵军作战的部队依照白起的命令佯装败退。
  赵括果然中计,率领赵军主力离开大本营,进入了秦军的口袋阵。
  在夜幕的掩盖下,两支背负使命的秦军悄悄地离开了营垒。一支25000人去断赵括的后路。另外一支5000骑兵直奔赵军大本营。这是一个相当冒险的决定,两支部队要么全军覆没,要么彻底改变相持局面。
  今天,这条将整个长平谷地一分为二的河流仍在流淌,当年包抄赵军的秦军,就穿过了这条河流。
  然而,军事专家对这两支秦军部队一直迷惑不解。25000名奇兵属于哪一个兵种?5000名秦国骑兵究竟如何作战,这一切都没有人确切地知道。
  2000多年后,在秦始皇兵马俑坑,考古人员发现了秦军的战马。专家测量了100多匹陶土战马的身高,惊奇地发现:所有的战马高度都统一为133厘米。史书上说:秦军选择战马的第一个条件是马的高度必须达到5尺8寸,5尺8寸正好是今天的133厘米。看来,秦人对战马的选择十分严格。
  书上也有所记载,说秦马好,好到什么程度呢?说:“探前蹶后”。前蹄子往前一拔就是探前,后蹄子往后一蹬,就是蹶后,“探前蹶后,蹄间二寻者不可胜数也”就是前蹄子和后蹄子之间,一纵一丈六,一纵一丈六,这样的马多得很,数都数不清。
  多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赵国是创建中国骑兵的第一个国家。但是,这个仓促地结论忽略了秦人的一段历史。
  三千年前,秦人的祖先生活在今天甘肃东部的高原,那儿草场肥沃,最适宜养马,秦人就是以养马而起家。
  早期秦人与游牧部落杂居,为了对抗牧人剽悍的骑士,秦人组建了自己的骑兵。这很可能是中国最早的骑兵部队。但是,秦国的骑士在哪里呢?
  在这个仍然覆盖着黄土的大坑下面,就肃立着一支完整的秦国骑兵部队。
  这就是秦国的骑士:他们身材修长、装束简洁,独特的皮帽紧紧地勒在下颚上。专家发现,和赵国早期的骑兵相比,秦军的马鞍先进了许多,它的两头微翘,已经有了现代马鞍的雏形。但是,一个最关键的发现是:秦骑兵仍然没有马镫。
  在没有马镫的战马上,骑士无依无凭,要全力保持平衡。马镫使骑士可以腾出双手,用来攻击敌人。但没有马镫的秦骑兵究竟如何作战呢?
  从考古挖掘看,专家们在骑兵纵队中没有找到适于马背作战的长矛和战刀,却找到了箭头、弩这样的远射兵器,秦军骑兵竟然是用弩在马背上作战,确实有些出人意料,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正是骑兵处在发展阶段时的形象。
  可以相信,在长平战场上,直扑赵军大本营的五千骑兵还无法像后来的骑兵一样,挥刀舞枪冲击敌人。他们的任务很可能是监视赵军大本营的动静,袭击赵军运送粮草的后勤部队。
  然而,秦人深知作战中配合协同的重要性,在厚厚的黄土下面,这支秦国的骑兵部队井然有序。他们四骑一组,三组一列,八列共108名组成一个纵队。考古证实:秦骑兵已经具有非常严密的组织,这是迄今人们所知道,中国最早的骑兵编队。
  战国时代,因为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机动能力,骑兵部队在秦军中已经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攻击力量。长平之战,5000秦骑兵最终截断了赵军的粮道,为彻底包围对手发挥了关键作用。
  山西省的高平县,这个村庄叫三军村。两千多年前,赵军的统帅部就设在这里。赵军被围后,立即建筑工事,等待救援。这时,司马迁写到,秦军统帅白起并不马上发起总攻,他准备用更加残酷的办法削弱对手的战斗意志,白起围而不打,只出动轻兵反复袭击、折磨被围的赵军。
  围困持续了46天,在那悲惨的日日夜夜里,在成群饥饿疲惫的赵军士兵中反复冲杀的秦军轻兵,究竟是什么部队呢?
  在众多的陶土战士中,有这样一群,他们手执戈矛,没有任何防护铠甲,是典型的轻装。在冷兵器时代枪林箭雨的战场上,这种装束的战士不是炼就了一身高超的格斗技术,就是拥有非凡的勇气。一些军事专家认为,这些战士很可能就是司马迁所谓的“轻兵”。但是,其它专家有不同的看法。
  在第二个俑坑,骑兵部队的边上,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战车的残迹,但是,当探测结果全部出来的时候,专家们却颇感意外。
  在秦的时代,车步配合是最典型的作战方式。在庞大的战车后面,总有步兵跟随,进攻时车步总是一齐向前推进。车弛卒奔的作战方式曾经风行一千多年。
  但是,这儿的探测结果却完全不同,在厚厚的黄土下,埋着一支纯粹由64辆战车组成的部队。
  这些战车车体窄小,仍旧由四匹马拉动。可以推想,由于没有步兵跟随,他们完全可以跟上骑兵的速度。战车上的士兵配备着戈、矛等刺杀兵器,正好弥补骑兵无法近身攻击的缺憾。
一些专家认为,袭击被困赵军的轻兵,应该就是这种独立战车,将赵军一分为二的25000名奇兵很可能就有这种独立战车部队。
  赵军主力在长平被围的消息传到咸阳,忐忑不安的秦昭王喜出望外,他立即亲自赶赴前线,将15岁以上的男子悉数征召,组成一支大军。这支临时拼凑的秦军从战场的两翼,一直插到赵军大本营背后,彻底切断了全部赵军的后路。
  赵军统帅赵括终于意识到,形势已经极度危险,他把部队分为四队,拼死突围。司马迁没有提赵括是向哪个方向突围,合乎逻辑的推测应该是,向赵军的大本营方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赵军必须闯过一关,就是那两万五千奇兵,正是他们,关闭了赵括与大本营守军会合的铁门。
  可以想象,在整个包围圈上,这里曾经发生过最为惨烈的战斗。这“绝赵军后”的秦军部队,如果没能顶住赵军的拼死突围,这场战争的结局或许会改写。此时,除了士兵的勇敢,没有什么比精心组织的军阵更有效了。
  在这个凝固的地下军团,6000多个兵马俑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秦军军阵。排列在军阵最前面的是三排弩兵,他们是整个军阵的前锋。在军阵的最后面也有三排弩兵,至今还埋在地下,他们是整个军阵的后卫。
  军阵的最后边有三列横队,其中有一列是面朝后的,为什么要这样布置呢,它防止敌人从背后袭击。
  在军阵的右翼,有两列士兵,一列朝前,另外一列面墙而立。在左翼,也有一列士兵面目向外,虎视眈眈。这样布置是提防大军的左右两侧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些面壁的士兵正是整个军团两翼的护卫队。
  有前锋,有后卫,有两翼,在这四面的围绕之下,中间是个庞大的军阵的主体。
  这是由38路纵队组成的主力部队,步兵和战车相间交错,浩浩荡荡、气势磅礴。
  它是个屯聚的阵势,他没张开,兵书上曾经讲了,说这个坚若磐石,一旦展开,如万弧挺刃,好像一个刀一样一下挺开来了。
  这是古代战争史上极其经典的军阵范例,它进可以攻,无坚不摧;退可以守,固若金汤。在这样的军阵前,赵军难逃厄运。
  这个村庄叫白起堡,传说是当年秦军统帅白起的指挥部,作为最高统帅,白起怎样指挥他那庞大的军阵呢?秦军投入到长平的总兵力在五十万以上,即使在一个局部战斗中,恐怕也有成千上万的士兵。
  古代兵书上说,军队是靠擂鼓和鸣金来指挥作战的,考古学家在兵马俑军阵的指挥车上果然发现了指挥工具。可惜,革制的鼓早已腐烂,但这个青铜铎留了下来。两千多年前的秦军战士,就  是听着它的声音从战场撤回。鸣金是收兵,而击鼓,则是前进。各级军官根据旌旗的指示改变击鼓的节奏,士兵们根据节奏行动,这样,在指挥官的意志下,成千上万的士兵作为一个整体进退攻守,互相配合。
  在长平战场,战争已经进入了最为惨烈的阶段。四十万赵军被秦军死死围住,四次突围均告失败,断粮已将近四十多天,伤兵的惨叫和哭声弥漫四野,活着的人把伤者杀死吃掉,秦军的任何  风吹草动都会引发惊恐不安。绝望象瘟疫一样蔓延。这,正是白起所期望的。
  在高平的谷地,有一个围城村,当年赵国的士兵很可能被秦军围困在这一带,绝望中的赵括挑选了精锐的战士,准备做最后一博。
  可以想象:当年亡命突围的赵军,正是撞在了秦军无坚不摧的军阵前,这是一架真正的战争机器。
  万弩齐发,赵军一个个倒下。统帅赵括就是在最后一次突围中被射死。残余的士兵惊魂未定时,青铜戈矛组成的方阵已经像一座座城一般压了过来。绝望的赵军最终被秦军彻底摧毁。
  两千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激战早已化为司马迁笔下简约的描述。
  40万受尽折磨后向秦军投降的赵军,被白起全体活埋。
  在古战场的遗址上,考古学家们发现了成堆的白骨。尸骨的边上还遗留着士兵们的兵器和随身携带的钱币。这是古代战争史上最为悲惨的一页。
  这场前无古人的大战,震惊了山东六国。赵国从此一蹶不振,其它诸侯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秦统一中国的脚步。

评分

参与人数 1军饷 +12 贡献 +1 收起 理由
月公爵 + 12 + 1 我很赞同,感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8 08: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
封建的對立物就是中央集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8 13: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ranc.She 于 2007-1-28 08:41 发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
封建的對立物就是中央集權。



我认为不是活埋,将“坑杀“五认为是活埋是不对的,战国时胜利者喜欢将失败者的尸体堆积成山,又称“京观“

应该是用兵器杀死。如果那堆千人尸体身上无伤,可以说明是活埋,如果不是,有可能是先杀死,后埋葬。

40万人杀死试试,根本不可能活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5: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ranc.She 于 2007-1-28 08:41 发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
封建的對立物就是中央集權。

封建社会与中央集权既对立又统一,是辨证的!
封建社会一直是中央集权,但前期是繁荣的,进步的体现了统一;
后期是衰败的,反动的体现了其对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8 11: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英雄那张图太假了,那有那样射的.
秦军编制:五人为一伍,五十人设有"屯长",一百人设"百将",五百人设"五百主"。
可是兵马踊里是4人一排的,可见不可盲从古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9 22: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希拉克 于 2007-1-23 17:35 发表
从1974年发现兵马俑以来,考古工作就一直没有停止。在这只矛头附近,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条6.3米长的矛柄遗痕,加上矛头,完整的长矛接近7米。这种长度的刺杀兵器,端平都十分吃力,  秦军是怎样用来作战的呢?

发现了一条就断定是制式武器未免有些草率。有可能是仪仗。
秦军25000兵是用于短时间阻援,而后“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史记>)起了重大作用,或者说赵反应过来,成规模突围时,面对的已经不是25000了。如果那25000部队根本牢不可破,哪里用“发年十五以上”的总动员来遮绝。
值得一提的是,赵军40万里有不少不是战斗兵。史记曰:“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这些人里可能有军民混合的上党民。另具<史记-苏秦列传>中描述魏的部队“武士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类似民兵的“苍头”和作为杂役的“厮徒”占了小一半。赵国估计也差不多比例。

[ 本帖最后由 iron duke 于 2007-2-9 23:5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4 08: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用来单兵作战,7米的长矛根本无法自由格斗。但是,在古代希腊,亚历山大的军队就以7米2的长矛而闻名,由长矛组成的方阵曾经使他们战无不胜。专家推测,秦步兵中应当有类似的长矛方阵,长矛的威力在于集体的力量。
  不论发生什么情况,这些士兵都要挺着长矛向前走,前排倒下,后排立即补上,保持方阵不变。可以想象:为了将几千人、几万人变成一个铜墙铁壁的方阵,士兵们必须要进行严格的训练。
  从武器和作战方式来看,长矛手是杀伤力最大的步兵兵种。枪头如林,方阵如山、巨大的冲击力不可阻挡。


怎么从一条矛就能推出整一个“冲击力不可阻挡”的兵种来。。。

在众多的陶土战士中,有这样一群,他们手执戈矛,没有任何防护铠甲,是典型的轻装。在冷兵器时代枪林箭雨的战场上,这种装束的战士不是炼就了一身高超的格斗技术,就是拥有非凡的勇气。一些军事专家认为,这些战士很可能就是司马迁所谓的“轻兵”。但是,其它专家有不同的看法。  


因为部队轻装,所以就说他们战斗力高强,这未免太过武断了。那我是否也可以说,马其顿无甲的投射步兵也是精锐呢

从秦俑坑出土兵器考察就会发现,秦青铜兵器采用了先进生产技术和作了大量改进。如对战国时期才普遍采用的先进武器--弩机的改进,小弩射程为150米,大弩射程竟可达800米。


小弩150米的数据不知证据在哪。大弩800米似乎是空穴来风,那时弩机都打不了800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5 16: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7-2-14 08:45 发表
小弩150米的数据不知证据在哪。大弩800米似乎是空穴来风,那时弩机都打不了800米。

呵呵,800米,赶上38大盖了!按现代结构计算,当时的一石弓(属于强弓,普通弓箭手还拉不了几下),射程也就是200米左右,有效杀伤也就100米,而弩虽然射得比较准,但由于手弩的箭份量有限,有效射程一般不超过50~60米,就是所谓的"引强",而“踏张”是用脚和腰力开弓,一般为2石左右(小说书里动不动5石10石的不可信,秦制一石约合现在30.75公斤,还没射几支箭,自己就先累趴下了),有效射程最多2~300米。而且两军对垒,弓箭的准头和射程不是关键,而是在一定时间里发射的有效数量,射程远准头准那势必要求工艺精湛,重量也会大幅增加,对于行军作战是很不利的,而且马上开弓,当时还没有马镫,腰力和腿力主要用来控马,准头是很差的。再说了,马上的弓箭手主要不是狙击,要那么远而准干吗,对付步兵,跑近了一通射,然后扭头就跑,完了周而复始,几次大的消耗,敌军的阵型就不整齐了,剩下的就交给那些步兵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8 10: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被揭穿咯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4 09: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色拿破仑 于 2007-1-28 13:21 发表



我认为不是活埋,将“坑杀“五认为是活埋是不对的,战国时胜利者喜欢将失败者的尸体堆积成山,又称“京观“

应该是用兵器杀死。如果那堆千人尸体身上无伤,可以说明是活埋,如果不是,有可能是先杀死 ...



“坑“在古汉语里该理解为杀降;正如"禽"理解为俘获——而且不论死活 ,而不是活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2 07:05 , Processed in 0.0350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