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者认为马镫的有无影响到骑兵战术的发展进而影响世界历史进程,此说固然可以存疑,但从技术细节研究军史却很有启发性也很有趣.作为新兵,我有一疑问想与前辈探讨:中西方火枪使用方法上存在的细节差异也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中国败北的原因之一.我认为,在火枪使用上,中国不知道在装填弹药时要以填弹塞保持弹丸稳定和火药爆发力,使得火枪射程与准确性相对低下,这一缺陷直到与英军接触后方才得以学习改正.其理由如下:
中英鸦片战争时中方使用火绳枪,英军使用燧发与雷管击发枪(海军少量),同为前装滑膛枪,但射程上差距极大,距英人回忆,中方火枪射程甚至不如弓箭,其原因恐怕不能以工艺上的差距解释.因火枪制造技术相对于火炮而言要简单得多,而清军对火枪的制造与使用也极为重视,当时的法律并不限制民间制造拥有火枪,民众多拥以自卫,故而在技术上也不存在官方限制的可能性.
据明戚继光<纪效新书>记,当时的火枪装填时先以小竹筒将火药装如膛中用搠仗压实,再将铅弹装入,压入火药中,并无其他装填物.直至清纪晓兰<阅微草堂笔记>记,乾隆时清军平定新疆准格尔叛乱时,清军火枪有效射程仅二十丈即70米左右,而叛军火枪可达七十丈,几乎伤及清主帅.后清军发现装填弹药后再将晒干的蜈蚣塞如膛中充实后,射程亦可达到七十丈,纪晓兰的解释是蜈蚣为漾物,受阳光而干燥,阳气十足,故可击远,此说固不可信,但极有可能是因为干蜈蚣起到填充物的作用而使弹丸处于膛中不容易移动,火药受阻后爆炸力增强.
遗憾的是,塞入填充物的操法在清军中没有推广,至少在魏源的<圣武记>中讲到乾隆时清军征缅甸时,居高处下击时,弹丸常从膛中滑落,需以泥土或草叶将枪口塞住方可下击而使得威力锐减,可见清军操典中并无在装弹时加入装填物的做法.
相比之下,西方在17世纪时已经采用纸弹筒装弹,弹药纸则起到填弹塞,从而使射程威力与准确度大大提高.但在<曾胡练兵实录>中则有记载,曾要求士兵在装弹药后以小稻草球塞入膛中压实,使枪炮能击远.这是否是受到西方火枪操法的影响呢?见识浅陋,存疑颇多,还希望就正于铁公爵等方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