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楼主: 朔风

[整理] 关于第一帝国的海军发展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5 15: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usterlitz 于 2007-4-14 15:01 发表
欧洲任何一国的对英战争都几乎不可能成功




那是因为英国虽然号称是海权第一,但是实际上政治架构宏大,甚至包含了陆权。比如,比利时和挪威,就是英国在大陆的两个重要堡垒,凡是遇到大战,一旦这两地被占领或侵犯,英国势必由本土出发竭力支援。

不过,眼光放在20世纪,这样的架构已经出现了窘迫和破烂的迹象,不列颠之战如果不借助技术和战术的局部优势苦撑到美国参战,那么英国将被彻底占领。

所以现在的情势是,英国作为美国和欧盟之间的一个摇摆角色,可以在两边任意一方加入以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但是一旦这种微操作出现闪失,那么下场将很悲惨。(比如波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5 15: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不倒的鹰旗 于 2007-4-15 15:28 发表
这应该可以理解为《大国崛起》里面那句“革命的行动违背了革命的理想。“


我觉得是市民革命扩大化的局限性。
政治革命需要的不是极端,而是睿智。
而市民革命,呵呵,有一腔热血就足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5 19: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leinKlauss 于 2007-4-15 15:36 发表
那是因为英国虽然号称是海权第一,但是实际上政治架构宏大,甚至包含了陆权。比如,比利时和挪威,就是英国在大陆的两个重要堡垒,凡是遇到大战,一旦这两地被占领或侵犯,英国势必由本土出发竭力支援。

不过,眼光放在20世纪,这样的架构已经出现了窘迫和破烂的迹象,不列颠之战如果不借助技术和战术的局部优势苦撑到美国参战,那么英国将被彻底占领。

所以现在的情势是,英国作为美国和欧盟之间的一个摇摆角色,可以在两边任意一方加入以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但是一旦这种微操作出现闪失,那么下场将很悲惨。(比如波兰)


其实我也不是说英国的海权曾经强大到足以抵消陆权或者包含陆权的程度。
简而言之,英国是欧洲唯一一个始终清醒认识到均势的重要性的国家,即使在他最强盛的时期,他也没有联合欧洲的陆上霸权达到独霸欧洲大陆的目的,他清醒地用强大的海权换取了合作,也就避免了像路易十四,拿破仑,威廉二世和希特勒那样与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对抗的命运。这种政治决策的胜利,其实可算是英国式民主的胜利,欧陆国家过去没有一个议会可以起到英国议会那样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英国历史上少有扭转乾坤的朝臣,却总在决定国家命运的选择中得分的原因。路易十四有柯尔贝采取经济改革使国家空前强大,威廉一世有卑斯麦使国家抓住机会迅速崛起,英国有的是一个健全,有效的议会机构,它能保证征服始终为一个国家的长远目标定计划,而不是为一系列的国王皇帝定计划。

这样一来,法国若不能战胜这个以基本国策确定的海权,就只能服从它的均势政策,反对纵使有一度辉煌,最后一切还是会回到原点。

不列殿之战的模式很像后来的科索沃什么的。但在二战那个时候,用这种模式还为时过早。夺取制空权和有效占领是两码事,所以喷气式飞机最终还是没能阻止武装直升机的出现。不列殿之战后英国被彻底占领的命运并不是很明确。占领和有效占领更是两码事,现在的伊拉克可以为证。

好像牵扯到现代战争和政治问题了,我还是打住吧:)

[ 本帖最后由 austerlitz 于 2007-4-15 19:1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5 19: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星逐日 于 2007-4-15 09:39 发表
而且法国军港的地理位置大多是很容易被封锁住的,比如土伦,由直布罗陀要塞基本没法冲出地中海。
请问英国海军占没占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比如康格里夫火箭还有卡龙炮之类的武器。


我上面的想法正是针对这一点,既然不能冲出地中海,那么能不能把地中海从里面给关上?

皇家海军的火箭确实是新潮玩意,不过还没影响到海战的打法。这个打法一直到二战才被改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5 19: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7-4-15 02:55 发表
这个战略是很不错,但我觉得法国过于缺乏有经验的海兵与海军军官,而这些人并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培养起来的。法国的战舰相比英国海军的战舰炮更多,GLOVER说法国当时的造船工艺也不错,但问题就在于没有什么经验丰富的人来统领,海战中总是吃亏,这样即使连封锁海峡的目标都无法达成。


这倒是。让没有经验和没有进取心的人去抢占T阵上位,确实是非常要命

挺难找到对应的中文词汇,叫“纪念活动负责人”怎么样?


糊涂了,纪念活动的负责任应该是圣西尔才是吧,达武好像应该是被纪念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6 01: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usterlitz 于 2007-4-15 19:21 发表

糊涂了,纪念活动的负责任应该是圣西尔才是吧,达武好像应该是被纪念的人。。。


的确是这样,但我记得那个词经常是指一些在纪念活动中颁发奖状奖品的人

刚刚查了上海译文的巨型字典,PARRAINAGE本身有“赞助,支持”的意思,还有“保护”的意思,PARRAIN除教父外有特定场合的“典礼主持人”,“介绍人”的意思,似乎与被纪念的人没关系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6 01: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ntxhy 于 2007-4-15 13:23 发表
M GLOVER一部不错的作品《拿破仑战争:用图画叙述的战史》
这本书原名是什么?
国内似乎有一本“图说拿破仑”类似的。


应该不是那本“图说拿破仑”,这本数据清楚,战略全面,写的很好。
英文名是《THE NAPOLEONIC WARS:AN ILLUSTRATED HISTOR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6 01: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leinKlauss 于 2007-4-15 15:36 发表


那是因为英国虽然号称是海权第一,但是实际上政治架构宏大,甚至包含了陆权。比如,比利时和挪威,就是英国在大陆的两个重要堡垒,凡是遇到大战,一旦这两地被占领或侵犯,英国势必由本土出发竭力支援。


在拿破仑时期英国陆军虽然厉害,但规模上与欧洲大陆各国没法比,英国在革命战争早期登陆欧洲的部队大多只是数千,后来有1万,2万等,但由于牢牢掌握海权,本土防御作战被击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跨海作战,由于海权带来的利处也很大,不过光有海权不能保证跨海作战的胜利,莫尔被击败但威灵顿就能取胜。威灵顿的托尔维德拉防线,由于有海军的支援补给,抵抗能力加强数倍。而在加的斯围城中,英国海军的作用让苏尔特的法军无法拿下这个孤港,成为游击队继续抵抗的根据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6 01: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usterlitz 于 2007-4-15 19:10 发表
简而言之,英国是欧洲唯一一个始终清醒认识到均势的重要性的国家,即使在他最强盛的时期,他也没有联合欧洲的陆上霸权达到独霸欧洲大陆的目的,他清醒地用强大的海权换取了合作,也就避免了像路易十四,拿破仑,威廉二世和希特勒那样与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对抗的命运。这种政治决策的胜利,其实可算是英国式民主的胜利,欧陆国家过去没有一个议会可以起到英国议会那样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英国历史上少有扭转乾坤的朝臣,却总在决定国家命运的选择中得分的原因。路易十四有柯尔贝采取经济改革使国家空前强大,威廉一世有卑斯麦使国家抓住机会迅速崛起,英国有的是一个健全,有效的议会机构,它能保证征服始终为一个国家的长远目标定计划,而不是为一系列的国王皇帝定计划。


拿破仑时代英国国力要比法国强的多,工业技术双方更有天壤之别。拿破仑时代,英国有领先法国100年的民主式思想,有领先法国50年的工业技术(借用一个拿破仑传记作家的话),法国在欧洲大陆可称工业强国,但欧洲大陆没有一个国家的工业能与当时的英国相比。普鲁士只是从一个诸侯国刚刚崛起的力量,钱全部用在军队建设中;俄罗斯是从乡村打到帝国的,土地虽广但很穷。法国相对这些国家在工业农业方面可能强些,但与英国比起来还是差很多。

殖民地方面,法国虽然殖民地不少,但大革命让法国缺少了有经验的海军军官,当时在海外能与英国争锋的只有荷兰(荷兰海军后被比什格鲁将军的骠骑兵在冰河里缴了),西班牙虽然纸面上的战舰数量不少,实际上大半用不了。
虽然丢了新英格兰的殖民地,但美国仍是英国的商业贸易伙伴。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物产,包括建设战舰用的木材。

有海权和一个强大的国力做后盾,大陆封锁至少要拖上20年以上才有成功的可能,但大陆封锁的法国优先政策让欧洲各国人心不满,战争一爆发,若能打胜还好说,若打不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6 03: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M GLOVER在<拿破仑战争:图解历史>中在写大陆封锁的意义时曾写:
“对英国,有一个更紧迫的威胁。针对英国的庞大联盟可以聚集足够的战舰超过皇家海军。法国可以向海上派出37艘战列舰,西班牙24艘,荷兰6艘(除了2艘在东印度),俄国的36艘分布在波罗的海和黑海。这些给了拿破仑103艘战列舰,正好是当年皇家海军值勤数量。他也懂得皇家海军独具的海上经验,同样数量舰队情况大为优先的现实。但他相信(同时伦敦海军部也不会持相反意见),对皇家海军3比2的优势将会压倒他们。”
拿破仑起初力争得到丹麦,葡萄牙,瑞典三个中立国的45艘战列舰,以期加速达到3比2数量优势,但未获成功。拿破仑把主要精力集中于自己造新舰队。特拉法加失败后,拿破仑很快重建了土伦舰队。1803年法国舰队是45艘战列舰,经损失-恢复,1811年达到了60艘(GLOVER)。1813年法国-西班牙舰队已达80艘,在建35艘(http://www.napoleonguide.com/navy_sizes.htm)
法国有优秀的海军工程总监JACQUE SANE。新式的40门炮巡航舰,80门炮的三等战列舰为速度快,结实,易操纵的精品。同时的英国因为被封锁,造舰质量有所下降,加拿大的木材不及达马提亚的,皇家海军也有时只得用冷杉等代替橡木。拿破仑也重视培养海军军官,专门改装了两艘战舰为军官训练学校,学制三年。比较让法国水手不适应的是,拿破仑要求水手改变散漫的习惯,平时穿军装,列队操练。

[ 本帖最后由 iron duke 于 2007-4-16 18:5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5-15 08:56 , Processed in 0.02581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