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2974|回复: 2

罗马圣殿骑士的起源

 关闭 [复制链接]
同仁堂ellen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4-28 16: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元前一千年,来自莱茵河流域的高卢人(又称凯尔特人),就占有现在的法国及比利时和义大利北部一带。    公元前58-51年,罗马帝国的凯撒大帝征服高卢,使法国成为罗马帝国最富饶的领土。後来因帝国势力衰退,使高卢在公元5-6世纪中,受到日耳曼民族的入侵长达一世纪之久。    公元48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打败罗马人,建立了法国的前身-法兰西亚(Francia)。公元800年,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大帝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统一了古罗马帝国及德国大部份的领土。公元987年神圣罗马帝国瓦解,卡佩(Hugh Capet)成为法国国王,建立了卡佩王朝。    其中卡佩王朝的国王腓力·奥古斯都(Philip Augustus )兴建巴黎圣母院以及罗浮宫城廓,使巴黎成为当时欧洲的学术中心。公元1328年,卡佩王朝末代国王查理四世由於未指定继承人,使得王位争夺战演变为历史上著名的英法百年战争。    公元1589年亨利四世即位,建立了法国最後王朝-波旁王朝。其中法王路易十四因建造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而被尊称“太阳王路易”,其在位的72年间是法国最灿烂辉煌的时代。    18世纪的启蒙时代,使法国成为欧洲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先後出现像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思想言论家;但在国内方面却因战败及经济恐慌、粮食问题,终於在公元1789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後,法国在公元1792年成立第一共和。然而罗伯斯比尔领导的激进派处决法王路易十六後,使法国进入了恐怖时代。此时来自科西嘉岛的拿破仑(1769-1821)趁势窜起成为法国人民的英雄,并於公元1804年自行加冕为皇帝。然而拿破仑在公元1812年远征俄国的惨败,粉碎了他的帝国美梦,1815年的滑铁卢之役,更决定了他彻底失败的命运。    公元1848年法国又爆发革命,产生第二共和政权;公元1852年拿破仑的外甥路易·拿破仑掌握实权後称帝。後因公元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法国再度实行共和体制,产生了第三共合政权,且持续至1940年。    二次大战後,戴高乐将军於公元1946年建立第四共和,但在镇压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中共和体制再度瓦解。公元1958年戴高乐重任总统,颁布新宪法,并建立第五共和制度迄今。      和历史上日尔曼民族的绝大多数一样,古代的法兰克人选择了长距离的迁移作为继续民族发展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路途,他们终于从北欧的故乡,来到了气候适宜、相对富饶的西欧。其实,法国最先的原住民是高卢人,也被称为凯尔特人(Celts )。在历史上,这是一个不断受到民族压迫,但仍然拥有不屈不挠斗争精神的坚强民族。他们的居住地多为广阔的平原,这样一来骑兵自然就成为了诸多兵种中最强劲的一支。第一个征服高卢人的异族是古罗马帝国,凯撒大帝在数次的争战中,充份了解了高卢骑兵的强悍,后来他所统率的骑兵部队就由清一色的高卢战士组成。以现在的观点来看,高卢骑兵的作战方式过于简单了,简直有些有勇无谋的味道。他们所倚仗的仅仅是骑兵们的骁勇,在阵前只知道一味地向前猛冲,而没有半点计谋。的确,在民族发展的初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骑在马上的战士,简单而又有效的进攻手段,也能使法兰西的骑兵为祖国带来了无数光荣的胜利,法兰西的骑士一度等同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在历史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后,这些勇敢的骑士们才遇上了真正的劲敌,同时千百年来流传下来战斗方式也在渐渐地改进。在经受住锋利弓箭的考验,并与野蛮民族作战之后,法兰西的统帅最后也是以严明的纪律来约束自己的部下。拿破仑就说过,他的部队并不需要单纯的勇敢,纪律才是胜利的真正基础。他的骑兵在与敌人单挑时往往不能占得上风,但是在集团作战时,他们的战斗力却又几乎是不败的,无敌的秘密就是他们的纪律。    不畏强暴的高卢人并不愿意长期被罗马人所统治,不断有人举起反抗的大旗。最终,高卢人在两位传奇式英雄亚斯忒利和奥培利的领导下,组建军队,从公元前一世纪50年代起就不断袭击罗马人。在之后的几次战役中,骁勇善战的高卢军将不可一世的凯撒精锐军团打得落花流水。亚斯忒利、奥培利这两位传奇人物,也成了高卢人最早的民族英雄。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终于分裂为东西两部,即以君士坦丁为首都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城为首都的西罗马帝国。千疮百孔的罗马帝国民怨沸腾,奴隶起义风起云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高卢人掀起的“巴高达”(意为战士)运动,起义者以农民当步兵,牧人当骑兵,转战各地,使统治者胆战心惊。公元408年,罗马统帅撤拉率领一支队伍自高卢回意大利,路经阿尔卑斯山隘,突然被巴高达战士截击,一场激战之后,罗马人狼狈逃窜,全部战利品均落入巴高达战士手中。巴高达实行“把奴隶主变成奴隶”的政策,不断向罗马官吏发动进攻,受到奴隶们的热烈拥护。5世纪初,一位戏剧大师编了一个喜剧,在许多地区演出,就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巴高达运动的深得民心。剧情是这样的:主人公家境贫寒,窘于生计。他祈求家中的守护神给他找个安居乐业的场所,神对他说:“你最好是到罗亚尔河一带当‘强盗’。那里的人公正无私,你投奔那里,就可称心如意了。”罗亚尔河一带正是巴高达活动的势力范围;所谓的“当强盗”就是劝人们去作一名巴高达战士。    而长途迁徙的法兰克人也在这时候来到了这片灼热的土地上,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们最终还是和高卢民族融合在一起,成为日后强大王国的建立者。法兰克人中,未满二十岁就开始掌权的首领-克洛维,也成为了王国的第一位皇帝,他所做出的贡献是在于成功地联合起诸多不同的民族,使他们共同为王国的繁荣稳定贡献出不可互缺的力量。克洛维一世死后,他的子孙为争夺权力而发动内战,使得王国的实力被削弱不少。到了后来,才由“铁锤查理”重建骑兵军团,振兴了法兰克王国,并在王国最危险的时候,打败了摩尔人的进攻,并为整个欧洲解除了穆斯林异教徒入侵的恐慌,将战争的前沿推移至伊斯兰世界。    真正使法兰克王国强盛一时的君主,还是后来的查理大帝。当时开始称霸西欧的法兰克王国,中心在今天法国的东北部,后来扩展到法国全境和周围地区。6世纪到8世纪,法兰克王国的封建制度已经比较巩固。查理的父亲最初是法兰克王国的大臣,在教皇和教会的支持下,篡夺了王位。为报答教皇,他进军意大利,把抢到的罗马附近一大片地盘献给教皇,形成了一个“教皇国”。    查理继承父位统治法兰克王国时期,更开始了大规模地扩张领土行动。查理是个典型的中世纪骑士,身材魁梧,精力过人,从不知疲劳和疾病。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战争上,据说,他曾经亲自参加了30次远征。后世流传的歌谣中把他形容成为一个神话般的英雄。而他手下勇猛过人的十二武士,就是最早的圣殿骑士(Paladin ,在游戏中出现)。    公元778年,查理率大军顺利地翻越高峻的比利牛斯山脉,南侵西班牙。当时,那里是由一支从北非来的阿拉伯人建立的哥尔多瓦王国。哥尔多瓦的军队遭到了重创,而查理的大军也损失惨重。哥尔多瓦国王提议讲和,查理军中一些将官也主张和解撤军。查理的侄子罗兰侯爵表示反对,更不同意派主和派人物盖内隆去进行和谈。但是,鉴于形势并不十分有利,查理最终没有接受罗兰的意见,派盖内隆前去同哥尔多瓦人议和。心怀怨恨的盖内隆,谈妥了议和条件,也和敌方订下密谋,暗害罗兰。    查理看到议和成功,就率大军回国,罗兰担任后卫。得悉盖内隆送来的情报,哥尔多瓦国王集结起了一支强大的部队,埋伏在险要的比利牛斯山朗塞瓦尔峡谷两侧。夜幕降临,当罗兰的后卫部队排成长列通过隘口时,哥尔多瓦人借着夜色的掩护,居高临下,冲下山谷,包围了罗兰的部队。最后当查理听到了那微弱的求援号音,率大军赶回峡谷时,他发现,罗兰和所有的同伴都已英勇战死了。战场上遍布着残破的旌旗和武器,没有一名生还者。只有猎猎的风在耳边吹过,仿佛古斯巴达的战士向行路人传达着精神和信念--“过客啊,请带话到我的祖国,说我们踏实地履行了诺言,永远地长眠在这里……”这次战事,后来被文学家加工成为一部著名的史诗,即法兰西最早的民族史诗《罗兰之歌》。它以悲壮的情节,感动了中世纪的欧洲人。    23年后,查理又一次越过比利牛斯山远征西班牙,终于吞并了山南广大地域,并任命一个儿子为该地总督。查理一生发动侵略战争时间最长的一次,是对北方撒克逊人的征服。他以传播基督教为借口,从公元772年起,先后发动8次进攻,时间长达33年,最终征服了撒克逊人,使之成为法兰克国的臣民。在几十年的征战之后,查理的王国已经扩大到了相当于今天的法国、瑞士、荷兰、比利时、奥地利以及德国、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区。成为当时西欧空前强大的国家。而随着版图的日益扩张,查理对国王的称号已经不再满足了。    教皇立奥三世看到查理势力强大,也为便于和查理共同控制西欧,于是,就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称他为“罗马人皇帝”。查理欣然接受,并正式称为皇帝。公元800年的圣诞节之夜,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灯火辉煌,装饰一新。在庄严的音乐声中,高大魁梧、仪态威严的查理国王开始在圣坛前作祈祷。站在一旁的教皇把一顶金冠戴在了他头上,并带头高呼:“上帝为查理皇帝加冕,敬祝他万寿无疆和永远胜利!”其他教士和人们跟着欢呼起来。    从此,法兰克王国成为“神圣罗马帝国”,查理国王成了“查理大帝”。他把自己的帝国当作了古代罗马帝国的继续。查理统治时期,曾下令教会和寺院办学,并在宫中成立学院,广泛招聘僧侣学者前来讲学。他还从中等人家和低微门弟人家中挑选子弟,与富贵子弟共同接受教育。甚至任命出身贫穷,学习优异的青年教士为主教。当然,这一时代的文化教育仍然是由教会垄断的,教育的目的也是为宗教神学服务。    查理对基督教极为热诚和虔信。他定都阿亨后,大兴土木,修建了许多金璧辉煌的宫殿和教堂。所有的大理石柱,是从遥远的罗马等地拆除古代建筑运来的,随着建筑的兴盛,绘画、雕刻等艺术也有所发展。阿亨的宫廷礼拜堂一直保存至今。查理还派人搜集和抄写了许多拉丁文和希腊文手稿,虽然对抄本内容一无所知,但也为后代保留了许多古典作家的著作。因为查理大帝统治的王朝叫加洛林王朝,所以后来的历史学家又把查理时代的文化称为“加洛林文化”。    查理死后不久,帝国就出现了分裂。到了公元843年,他的三个孙子各自为王,帝国一分为三。以后的西欧各国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东法兰克王国成了以后的德意志,西法兰克成了以后的法兰西。东、西部之间的地区成了以后的意大利。法兰克人的语言也出现明显的分化,形成了法语、德语和其他西欧国家的民族语言。    到了公元987年神圣罗马帝国终于土崩瓦解,卡佩在教会势力的帮助下,成为了新的法国国王,开始了卡佩王朝得统治。他的子孙,后世的国王腓力·奥古斯都在法兰西的中心-巴黎,兴建了圣母院以及罗浮宫,使之成为当时欧洲的学术中心。    巴黎的建立要追溯到公元前二百年,经一千多年的发展,成为当时全欧洲的政治、文化、艺术的中心。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歌德式教堂的经典之作,于1163年由法国皇家和民众协力所盖,至1345年完工。圣母院西边的正面上有许多雕刻皆与圣经有关,如中间的正门的雕像,乃叙述“最后审判”,其左是圣安娜,即圣母之母之事,其右则述圣母玛丽亚的事迹。第二层可看到28个以色列国王就是耶稣基督的祖先。第三层圆形玻璃窗前是圣母抱着圣婴由两位天使保护。圣母院的内部十分宽敞,能容纳九万多人。圣母院竣工至今已有652年,它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目睹了六个半世纪的法国历史。巴黎军民曾在这里欢呼过英法“百年战争”的胜利。参加十字军东征胜利归来的路易九世,曾在这里高举着战利品-耶稣受难时戴过的荆冠,夸耀自己的战功。19世纪初,拿破仑也是在这里戴上了皇帝的桂冠。著名小说家雨果的巨作《巴黎圣母院》也是以其为背景写就的。雨果给巴黎圣母院以极高的评价,称其为“巨大石头组成的交响乐”,并说它的“伟大的建筑就像高山一样是几百年的产物”。    罗浮宫原本是公元1200年为防御巴黎西塞而建的堡垒,十四世纪时,查理五世将其改为皇宫,到法兰西一世,下令拆掉堡垒改建成文艺复兴式的皇宫。目前最古老部分是盖于16世纪,现为正方形皇宫的西南两翼以及滨河画廊。十七世纪路易十三计画将方形宫扩大四倍,并开设阿波罗厅。小凯旋门和北廊工程计画始于拿破仑三世,才有今日的全貌。法国大革命后于公元1793年改为博物馆。收藏品达三十万件包括:古东方、古埃及、古希腊和罗马文物;雕刻、绘画、素描及工艺品等七大类。罗浮宫最重要的三宝则是:米罗的维纳斯、胜利女神和蒙娜丽莎的微笑。这三宝都是世界上难得见的真品。    公元十一世纪末,历史上有名的十字军东征拉开了序幕。在当时法国克莱蒙城郊外的空地上,集合起了大批教士、封建主、骑士和老百姓。教皇乌尔班二世立在巨大十字架前,手中举着《圣经》,发表了演说,煽动起人们对宗教远征及掠夺财富的狂热。他把伊斯兰教的异教徒说成是一群恶棍、魔鬼。号召信徒们听从主的召唤,投入战斗,到耶路撒冷去消灭恶魔,解放‘圣地’。    教皇的号召不径而走,很快传遍了西欧各地。饱受灾荒之苦的农民,渴望到富庶的东方发财的骑士以及一心想着扩充自己政治经济势力的大小封建领主们,纷纷组织成了十字军。第二年春天,法国北部、中部和德国西部穷苦农民组成的十字军,首先分别从本乡出发,踏上了征途。他们衣衫褴褛,有的还拖家带口,幻想着到富饶的圣地去安家乐业。然而,这批乌合之众的“穷人十字军”,历尽艰辛到达小亚细亚草原时,他们遇到的是塞尔柱土耳其人装备精良的铁骑。一场恶战之后,“穷人十字军”大部分被歼灭,只有一些人侥幸逃回,他们带回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悲伤与惨痛的记忆。秋天时,由骑士组成的十字军,开始从法国、意大利和德国西部出征。他们由封建领主率领,武器准备精良,组织也比较严密,总数约四万人。经过小亚细亚半岛,向耶路撒冷挺进。这时的小亚细亚和巴勒斯坦等地处在塞尔柱土耳其人的统治下,实际上已经分裂成一些各自独立的小国。面对这支强悍的十字军,这些小国难以组成统一的反抗力量。十字军一路得以胜利进军。终于在1099年7月,攻陷了耶路撒冷。疯狂的十字军士兵,开始了大规模的抢劫和屠杀。整座城市被洗劫一空,十字军将士人人都发了大财,一夜之间变成了富翁。十字军在他们占领的地区建立起了几十个十字军国家,最大的是耶路撒冷王国,此外还有安条克公国、的黎波里伯国等。    然而,这些国家并不稳固。到1187年时,东方人民在能征善战的领袖萨拉丁领导下,最后消灭了十字军主力,收复了耶路撒冷。德国皇帝、不列颠和法国的国王又组织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十字军东侵,也都以失败而告终。历史上,十字军远征共进行了8次,历时近200年。到1291年,十字军占领的最后一个陆上据点阿克城被穆斯林攻克,至此,十字军东征告终。    在此一百年之后,不列颠和法兰西之间爆发了一场耗时长达116年的“英法百年战争”。起因是这样的,不列颠的皇太后,是法国加佩王朝查理四世的妹妹。查理四世死后无嗣,不列颠国王希望以外甥的身分继承法国王位。可是法兰西推举了查理的侄子腓力继承王位,并进攻当时属于不列颠的阿奎丹领地和附庸的佛兰德尔地区。这一无理举动引起了不列颠贵族们的强烈不满,国王爱德华立即派出军队渡海作战。法兰西自然也不会示弱,马上调集军队与之抗衡。双方第一次交锋是在著名的克雷西战场,英王爱德华的远征军驻扎在一条小溪旁的山岗上,他们面对的是盔甲鲜明,人数众多的腓力六世的骑兵团。    但就后来英国首相邱吉尔说:“这个时代的英国,拥有一种超越敌人的武器。”这种武器就是我们已经介绍过的长弓。不列颠的长弓手通常在少年时期就接受训练(这也就是游戏中长弓手训练时间较长的历史根据),从十岁左右开始就使用六英尺的弓,背着三尺的箭。射出的利箭可以穿透骑兵的贴身护甲,洞穿骑兵的大腿,再刺进他们的马腹。这种恐怖的长弓,决定了不列颠在早期获得的巨大优势。    在太阳快要落山时,双方展开了对攻。法军第一波上阵的是来自热那亚弓弩手,他们大声呼叫着冲下山坡,向不列颠阵营发箭。由于距离太远,热那亚人的箭射不到目标就落地了,可不列颠人的利箭顿时让山坡上的呼叫变成了哀号,热那亚人倒下了大半,剩下的全都往回逃。山坡上法国贵族骑士忍耐不住了,他们咒骂着胆小的热那亚人,怒喊着,踩着往回逃的士兵,摆出了密集冲锋的驾势。冲锋的呼叫更加响亮,马蹄之声震动着大地。法国骑士举起了长矛,组成银色的波浪,疯狂地卷向英军阵地。    而不列颠长弓手却仍然冷静地等待着,等到骑兵进入了射程,才纷纷射出了长箭,然后迅速搭上另一支箭,瞄准,再射(当时的长弓手甚至不需要采用轮流射箭的阵势,他们对自己非常的自信)。顿时,一阵灰色的箭雨盖住了银色的波浪,骑士的头盔和盔甲都不能挡住长箭的冲击力。被射倒的马绊倒了后面的马,被射下马的骑士被后续队伍踩过,无主的战马四散奔逃。由于法军是采用密集阵形冲锋的,非常容易成为靶子的,长弓手的随手一箭就能射倒一名骁勇的骑兵战士。    第一波的冲击虽然失败了,但骄傲的法国骑士们并不气馁。第二波的冲锋部队随后又陷入了箭雨中,人马再纷纷倒地。但这次居然有零星的骑士冲到了不列颠阵前,却被尖桩柱挡住。不列颠的骑兵迅速地包围、砍杀,解决了问题。法国人第三、第四波的冲锋源源不断。同样的悲剧继续上演,骑士冲锋的呐喊直持续到深夜,才逐渐停息,剩下的是在静夜中伤兵瘸马的悲号。“法兰西的骄傲与花朵”被穿甲箭射成了刺猬兵团,山谷中填满了尸体和死马,腓力六世全军覆没。    这场战斗中,法国骑士阵亡1500人,英军仅损失3名骑士和40名步兵。英法百年战争的首场陆战,以法军惨败告终。之后不列颠就趁着法军士气低落的时候,连续攻占了法兰西境内的几所重镇,取得了许多辉煌的胜利。到公元1360年,由于不列颠在武器上占了上风,在海陆战中均迅速击垮法军,连法王约翰二世也被俘。法王子查理在国内扎克雷起义压力下被迫签订《布勒丁尼条约》,等待东山再起。    1358年爆发的扎克雷起义,起因是法兰西国王约翰二世在与不列颠军队的一次交战中惨败被俘,不列颠乘机向法兰西索取巨额赎金。王太子为了赎回国王,征集战费,大搞独裁,引起了巴黎市民的暴动,市民们将太子逐出了巴黎,为了镇压市民的暴动,太子就发出了一条命令,要农民们放下手中的农活去围攻巴黎,并要求巴黎附近的各县加紧修筑工事,筹集军饷。    谁知命令在农村一传开,农民们的愤怒像火山般爆发了。一个名叫吉约姆·卡尔的农民率先站出来,向农民发出号召,发动了起义,参加的人数很快发展到十几万。卡尔将他们组织成几支部队,指挥他们四处攻打贵族、领主的堡垒和宅第,杀死大大小小的贵族成员,捣毁他们的住处,焚毁他们的田契、帐簿。许多贵族、领主望风而逃,犹如丧家之犬。起义军一边战斗,一边扩大队伍,沿途吸收了大批的城市贫民。领导巴黎市民起义的商会会长艾田·马赛闻知农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起义,大喜过望,赶忙请求农民军作外援。这样,城乡的起义力量汇合起来了,声势更壮大了。从惊惶失措中慢慢清醒过来的封建贵族、领主,这时也迅速联合起来。其中有一个名叫“恶人”的大贵族查理,他曾经想和太子争王位,便首先带头起来镇压起义军,他纠集了一支军队向起义军恶狠狠地扑了过来。与此同时,不列颠的封建领主在他们法国亲戚的请求下,也派兵前来与起义军作战。    一次,起义军探知300多名贵族妇女逃到了摩城,其中还有王太子的妻子。9千多起义军向那里进发,当他们兵临城下时,城里的贫民打开城门迎接他们,贵族妇女躲在城里一座河流环绕的坚固堡垒里,看见农民们手持铁钗、棍棒跑来攻打堡垒,她们惊恐万状地尖叫着:“扎克雷来啦!‘扎克雷’来啦!”“扎克雷”的意思是“乡下佬”,这是封建贵族对农民的蔑称。这次起义也由此而得名。    正当贵妇人们惊叫呼救之时,一位不列颠领主带着一大批卫士赶到了,他们都配备着精良的武器,看见农民们正喊声震天地攻打城堡,就从背后出其不意地发起了袭击。农民们一来没有提备,二来队伍又排列得过于集中,再加上武器不好。起义军中出现了巨大的骚动。他们蜂涌着向后撤退,互相践踏。而躲在防御物后面的法国贵族、骑士又乘势冲击,举刀狠砍农民军。农民军在慌乱中节节败退,一路遭到血腥屠杀。这一天,“扎克雷”被杀害的人达7千多。贵族、卫士们回城后又放火烧城,把城里的贫民全部杀光。    6月10日,卡尔在博韦附近的麦罗,集中了起义军的主力,准备与“恶人”查理的军队决一死战。不料艾田·马赛在这紧急关头竟背叛了起义军,他害怕农民的行动会损害他的利益,所以在运粮道路被打开,大批粮食运进城以后,就断然下令与起义军一刀两断。但是,农民们毫不畏惧,他们共有7千余人,排列成整齐的阵形,持着比较精良的武器,随时准备与查理血战到底。    老奸巨滑的查理当时只有一千多人,他看到起义军秩序井然,威武雄壮,不敢硬拚,于是便玩了一个诡计,邀请卡尔进行谈判。卡尔轻信了他的花言巧语,亲自到查理军中谈判。不想恶人查理竟背信弃义地将他扣留起来,严刑拷打,并将烧红的铁环作为王冠戴在他的头上,卡尔就这样被折磨至死。查理趁着起义军失掉领袖之机,率军一哄而上,打散了起义军,将各地起义军同妇女小孩杀死两万余人。    “扎克雷”起义是法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在英法封建贵族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但却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者,震撼了交战中的法、英两国。不久,这场风暴就刮到了不列颠,使不列颠贵族也遭受了血腥的洗礼。    公元1369年,法国的查理五世登基后,整顿财政,招募职业军人,并任命盖斯克兰为帅,果真收到奇效,运用多变的计谋,数次挫败不列颠军队。到查理五世去世时,法兰西收复了除加莱港等五个沿海城市外的所有失地。但好景不长,之后的法王查理六世患病,使国内政治势力分裂为亲英的勃艮第和奥尔良集团。英军趁机再次入侵,在阿金库尔大败法军。法兰西无奈,再签《特鲁瓦条约》。    公元1428年,英军再度南下,围攻奥尔良。女英雄贞德率军解围,鼓舞法兰西人民奋起抗英。圣女贞德,是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英雄,在13岁时第一次听见圣徒的指示,要去拯救法国,在法国一片片地被不列颠人占领后,天主给了她勇气和智慧,披上了战服后,为法国冲锋陷阵。贞德为祖国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其中以奥尔良战役最为著名。自17岁披上男装战袍解救了奥尔良后,贞德挥师北上,收复了许多失陷的法国城市,为法王查理七世在兰斯大教堂举行加冕典礼铺平道路。她曾经坚定地说过:“为了法国,我视死如归!”    可是人民给贞德的荣誉却招来法国贵族的妒忌。法王和亲英的勃艮第派设下了阴谋。百战不败的贞德,在公元1430年康边城一战被俘,敌军监禁了她一年,在严刑拷打下,她始终不肯变节投降。对她又恨又怕的英王,只好把她交由亲英的鲁昂大主教审讯。经过6天的审讯,教会法庭宣判她为使用妖术的巫女,当众处以火刑。直到25年以后,教会才经不住来自民众的巨大压力,举行重审,将贞德判为无罪,并在后来追封其为圣女。    由于贞德唤醒了法兰西的民族精神,法军节节胜利,到1453年,除加莱港外,法国收复了所有不列颠所占领地,取得百年战争的最终胜利。    在游戏中,设定的历史时期大约就到此为止了,而法兰克的战役部份正是以圣女贞德为蓝本设计的,我们可以回到历史的远方,目睹贞德是如何率领全法兰西军队收复国土,赢得辉煌的胜利。游戏中,法兰克的专有兵种是掷斧兵,而不是一种骑兵单位。这大概有些令人遗憾,但也是为了游戏中的平衡所考虑,因为游戏中的骑兵,特别是法兰克的骑兵,战斗力非常的出色,尽管训练的价格非常昂贵,但他们在实战中有时能起到一发逆转的效果,如果法兰克人拥有一种更强的骑兵,这就会打乱游戏中兵种的平衡配备。    法兰西的骑士是欧洲最强悍的,他们是中世纪开始出现的一个特殊阶层,他们以服骑兵军役为条件,获得国王或大领主的封地。他们是参加镇压农民起义,或国王、大领主掠夺战争的级别最高的战斗人员,是以马代步驰骋于沙场的贵族。    当时,出身于贵族家庭是成为骑士的重要条件,同时骑士还必须从小经受训练,到领主家充当侍从学文习武,向女主人学习礼仪,21岁时方能被正式授予骑士称号。将成为骑士的侍从来到教堂,接受了神甫象征性的沐浴,表示洗净过去所有不端行为,然后开始在神坛前彻夜不眠地祈祷和思考着自己的职责。第二天清晨他回到城堡时,父母和一群人会在那里等待着他。将有一位年长的骑士走过来,帮助他穿上盔甲,佩戴好宝剑。他单膝跪在地上,城堡领主用剑面重重地拍了他一下,朗声宣布,他已经成为一名骑士,已经具有了骑士的资格和使用武器的本领。到后来授职的仪式逐渐地复杂化,举行这样的仪式花费很大,如果不是这笔开支是由受封的骑士的家庭来负担的。如果他的家庭无法给自己的后代提供爵位和土地,那么他只能终身当侍从。获得称号的年轻骑士常常通过马上比武,显示自己无愧于骑士这一光荣称号。马上比武是模拟战斗的训练活动。骑士用平头的长矛和钝剑对打。比武场上,鲜艳的旗帜迎风招展,贵族男女在一旁喝彩助威。比武者并不想伤害对方的,但是比武有如实战,发生意外事件在所难免,但重伤却不常见。教会人士曾试图废除马上比武,可大多数人认为,如果骑士不通过马上比武为实战做准备,那么在战场上是无法表现出色的。在那个尚武任侠的年代里,无论是文字记载还是口头传说中的著名英雄都是骑士,像罗兰、亚瑟王、兰斯洛特和黑太子爱德华等。    骑士在拥有马匹、重武器以及驾驭马匹和使用重武器方面确实有着优势。势力大的骑士,还拥有高墙与深沟环绕的城堡,统治着附近的农村。中世纪早期,国王和中央政府几乎没有了实权,权力旁落到最出名的骑士手中。他们甚至目无法纪,妄自尊大,肆意发动战争。一个装备优良的骑士要备有:一匹能征善战的骏马、一匹供妇女出远门骑的乘马和一匹运载骑士本人武器、装备的驭马。其中战马还有专名,被视为骑士的朋友。骑士的盔甲在不同时期不完全相同。在比较早的年代里,骑士身上所穿的布料或皮革长袍又长又重,遮盖着身体的大部分,外面再穿上由铁环连结编成的网状铠甲,脖子上有兜帽保护,头戴钢盔,有时还带有保护鼻子的金属罩。在稍后一个时期,铠甲由硬的金属片制成;头盔带有厚的面甲,可放下把脸遮住。骑士的武器有盾牌、长矛和剑等。盾牌是用皮革包裹、边缘绕以金属的轻木质板。盾面或有骑士自己的徽章,也有的画上飞龙、大熊或狮子等野兽作为标志,称为“盾形纹章”。骑士在战斗时,挺矛策马全速前进,刺向敌方。当长矛被折断或从骑士马上坠落后,他们才使用手中的宝剑。也有力气大的骑士会使用战斧、狼牙棒和铁球等。双方骑士交战时,冲锋的场景是非常壮观的。    骑士无论是参加马上比武还是进行实战,都要遵守某些成文规则和惯例。如:一个骑士不能对另一个毫无戒备的骑士发起攻击,而必须让对方做好战斗前的准备。搞突然袭击,对真正的骑士来说,是一种可鄙的行为。另外,当一名骑士俘虏了另一名骑士后,必须将俘虏待如上宾。除了交战的惯例外,骑士制度还包括了许多其他内容。基督教会教导骑士应该遵守基督教的戒律。如:“骑士应该帮助穷人,保护教堂、妇女和所有无防卫能力的人”,等等。虽然,并不是所有骑士都遵守这些准则,理想的骑士和现实中的骑士差别很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还是有变化。1350年时的骑士就比1050年时的骑士,更有礼貌和文明得多。基督教会和贵妇人努力促使一个鲁莽、好斗的骑士变为有教养,懂礼貌的骑士,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骑士制度盛行于11世纪至14世纪。这时期也出现了反映骑士生活理想的文学作品。主要体裁分抒情诗和叙事诗,表现了骑士为了爱情、荣誉和功业而战的精神。骑士文学对后世欧洲诗歌和小说的形成有着较大的影响。到了公元1500年,骑士作为战斗人员已经被备有火器射击武器的雇佣军取代,骑士阶层走向了衰亡。但是骑士精神和骑士制度并没有完全消失。而骑士制度的观念——彬彬有礼、举止端庄——仍是当今西方世界重要的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9 01: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什么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9 01: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不对题,未标明出处,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4 11:19 , Processed in 0.02391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