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13226|回复: 11

[原创] 论四列横队的使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5 10: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尽管从菲德烈大帝开始,三列横队就已经成为欧洲步兵的常规作战队形,而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英军还将队形简化为两列,但在战场上,无论英、法或其他国家,四列横队的使用仍然十分普遍。
     最为著名的两个案例分别是埃劳战役中的法国老近卫军和滑铁卢战役中的英国近卫步兵。在埃劳战役中,皇帝命令老近卫军排成四列横队,前面再加上一列作为散兵。而滑铁卢战役中英国近卫步兵不断的四列步枪排射打垮了法军最后的进攻已是大家十分熟悉的掌故。
    事实上,四列横队以其较深厚的纵深常常被视为防御方最有利、最稳定的队形,法国一些军事家在19世纪初仍然主张在步兵中推广四列横队作为常规队形,第四列持长矛一防御骑兵或在进攻时位于最前端突破敌阵,尽管这一设想未获得通过,但直到18世纪中期,俄国陆军仍然将四列横队作为操典中的队形之一。
     四列横队的不足之处在于,队形的深厚与火力的发挥很难兼顾,俄军采取的解决方法是四列从后至前按列射击,即前三列蹲下,第四列先开火,装弹,然后是第三列、第二列、第一列,此后即开始白刃突击。至于英近卫步兵在滑铁卢战场上采取何种射击控制方式,没有看到详细记载,但有的文献声称是在队列前设一射击线,按行射击,既前后四人为一小组,依次走到射击线上开火,再回到队列中原来位置装弹。
     有趣的是,有军事史家认为,上述射击方式是在16世纪火枪使用普遍后,西欧军人重新参考了古罗马军团中射击手的队形与射击方式后制定的,而在火枪最初运用于战场时,也不过是混乱地一阵齐射之后即参与肉搏中而已,由此也可看出西方军事学术的历史继承性。

评分

参与人数 1军饷 +300 贡献 +3 收起 理由
朔风 + 300 + 3 原创的阵型介绍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5 11: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横队可能还有一个缺点,就是防御/进攻排头小,这样使得如果防御或者进攻同样长的战线时需要更多的兵力。
四列横队,一开始不大习惯,GOOGLE得出一篇文章,感觉这样不错,横队用列,纵队用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5 12: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埃劳一战有个疑问,老近卫军怎么会排成4排横队呢?
该战中老近卫军凭借刺刀突击敌人,应该是采取突击威力高的密集纵队才对。老近卫军猛将多尔塞纳在阵旁喊道:“老近卫军的士兵只靠刺刀来作战。”

威灵顿反击近卫军用的4排横队大家都很熟悉的,不过那次近卫军人数实在太少,最精锐的掷弹兵团未用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5 16: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毛瑟 于 2007-6-5 10:27 发表
   事实上,四列横队以其较深厚的纵深常常被视为防御方最有利、最稳定的队形,法国一些军事家在19世纪初仍然主张在步兵中推广四列横队作为常规队形,第四列持长矛一防御骑兵或在进攻时位于最前端突破敌阵,尽管这一设想未获得通过,但直到18世纪中期,俄国陆军仍然将四列横队作为操典中的队形之一。

不错,很开眼界。以前以为4排横队是威灵顿在滑铁卢为对付骑兵完全自己创造的,原来也有些历史渊源。不过威灵顿主要是侧重方阵-四排间的变化,可以算个两排的派生。
俄国的步兵队形可也真是挺繁多的,上次讨论的双中心纵队也是一个很别致的队形。
http://bbs.napolun.com/viewthread.php?tid=24515

有个问题,上文的19世纪可是17世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5 23: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ron duke 于 2007-6-5 16:47 发表

不错,很开眼界。以前以为4排横队是威灵顿在滑铁卢为对付骑兵完全自己创造的,原来也有些历史渊源。不过威灵顿主要是侧重方阵-四排间的变化,可以算个两排的派生。
俄国的步兵队形可也真是挺繁多的,上次讨论 ...


请问滑铁卢一战英军四排横队采用哪种方式射击呢?是同70年版那部电影中的射击方式一样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6 02: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皇帝的刺刀>一书只给了英军三排的射击方式。
三排方式为:第一排原地射击。第二排右跨半步(STEP),从队列间射击。第三排右跨一整步,从队列间射击。每排射击格按军官口令。第一排可站立或跪地射击。
每个三人的纵列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一人到射击位置射击。打完和另二人之一换位。这与毛瑟所讲的四排射击方式相同。
电影里记得是个“此起彼伏”式的射击,不一定和实际相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6 02: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ron duke 于 2007-6-6 02:12 发表
一书只给了英军三排的射击方式。
三排方式为:第一排原地射击。第二排右跨半步(STEP),从队列间射击。第三排右跨一整步,从队列间射击。每排射击格按军官口令。第一排可站立或跪地射击。
每个三人的纵列也可以 ...


多谢。这么说滑铁卢的四排横队的最后一排是肯定不开火的,可法军近卫军进攻的时候,法军骑兵都已经垮了,这种时候用四排横队不是对英军习惯的火力发挥没什么好处吗。

难道四排横队是滑铁卢整场战役中英军的标准队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6 02: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按巴布罗的说法,皮克顿师是用四排,亚当是用的四排,第1近卫旅也是。英军可以说有大部分都使用这个队形。
如果按单个4排的组轮番到制定位置射击,第四排还是可以用。但换位要用一点时间,而且这样的队形很难保证22寸的紧密间距。如果用第一排跪地,后三排采用对列间插空,射击也可能会因较复杂拥挤而减慢。也可能第四排就用不上了。
用这个队形主要还是因为骑兵,法军的骑兵随时可能出现。四排横队变方阵太方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6 02: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6 15: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论四列横队的使用

感谢大家对此话题的支持。文中的19世纪无误。当然仅仅是少数人的构想,从未实现过,大多数军事家认为四列太过笨重,进攻时增加不了多大的冲击力,反而造成行动迟缓的毛病,且长矛手的运用势必减少火枪的数量,未免得不偿失——18世纪7年战争后,俄军采用普鲁士操典被苏沃洛夫等人批评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普军军士一律持长矛,而俄军军士原来都持火枪,采用普军操典反使一个两千人左右的步兵团凭空少了244支火枪,却多了并不实用的同等数量的长矛。
    17世纪末期,法国名将萨克斯元帅还大力提倡过这样一种队形:步兵成四列,前两列为火器手,前后两人一组,操作一杆big shot即大型火枪,后两列则持长矛掩护。他认为这样的队形与武器配备更为简单实用,但一提出却立即被大多数同行所批评。
    看来白刃与火力、浅队形与深队形之争即使在刺刀出现后也未得到很好解决,直到后膛武器出现,才有最终的定论。
    不过让人很有兴趣的是,萨克斯元帅所提出的队形与武器配置却很巧合地与曾国藩的湘军一致。如大型火枪即抬枪与长矛等分使用构成主要作战方式等。虽然《湘军志》中没有详细描述其作战队形,但从湘军每哨(100人)分8队,1、5火枪、3、7抬枪,2、4、6、8队为长矛的配置来看,很可能也是火器队在前,每队之后有一队长矛手保护的队形,湘军军制自称取自戚继光,从戚继光《纪效新书》来看,其鸟铳手也是与冷兵器手(杀手)相分离,自成一队,作战时排成二列横队在杀手队前开火,则湘军很可能也是前后四列,两列枪手两列矛手的队形。
      更为巧合的是,曾国藩曾称营阵之说,古书大多不可靠,实战时,无非一字阵、二字阵、四方阵三阵变换,又以二字阵进攻、四字阵防守最为得法。无非是纵队(一字)行军,前后两线横队(二字)交火,四字(方阵)防守而已,也与拿破仑战争中的队形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出于战争实践的真知还是通过某种方式吸收了当时以拿破仑兵法为主的西方战争艺术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4-19 05:30 , Processed in 0.0280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