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2860|回复: 0

密林怪影:中国还有野生犀牛残存吗

[复制链接]
铁甲飞鹰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9-7 20: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密林怪影:中国还有野生犀牛残存吗


--------------------------------------------------------------------------------

  英国的尼斯湖怪兽,被传说了几百年,仍然有无数热情的人对这一话题百般探索。只要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存在,地球上这种疑案就永远不会消失。比如中国的天池怪兽、马纳斯湖怪也是相当热门的话题。其实,从概率上说,很多疑案远比尼斯湖怪看来可靠些。比如中国的野生犀牛。犀牛在中国的绝灭,99.99%已是确定的结论,但还有0.01%,大约就是疑案,或者说我们可以存在好奇和想象的地方了。

  中国古代,犀牛并不是外国动物,至少到战国时期,在华北显然还有犀牛的存在,比如,下面这尊错金银青铜犀尊,就是战国时候的作品,其造型极为精美逼真,而南方的楚国,更是以犀牛数量众多著称,甚至军队都使用犀牛皮作为铠甲。直到明朝,我国贵州、广西等地依然有犀牛生存。

  按照文献记载,我国在史前时代曾有大量犀类动物生存,包括新疆地区、青藏高原周边曾生存的巨犀种群。而近代我国生存的犀牛,则分为三种,分别是中国大独角犀,即印度犀;中国小独角犀,即爪哇犀;中国双角犀,即苏门答腊犀。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环境的变迁,中国的犀牛逐渐减少,以至于李时珍这样的名家,画出来的犀牛都已经不伦不类。根据我国的记载,中国最后一头犀牛,被猎杀于1922年,是一头中国小独角犀(爪哇犀)。

  那么,既然如此,犀牛不是在中国已经绝灭了吗?

  但报告绝灭,并不是一个物种真正绝灭的绝对标志。澳大利亚的袋狼,早已被宣布绝灭,但最近却越来越有迹象表明,还有袋狼在塔斯马尼亚等地生存着。近年来,在中国境内颇有犀牛出没的报告。

  1994年,有报告在西藏山南地区目击犀牛,从独角体形巨大看,似为印度犀。1996年,有报告在西双版纳目击犀牛,据分析,很像是爪哇犀。

  这两个地区,都与目前的犀牛产地印度和缅甸接壤,随着环境的改善,犀牛“越境”来中国生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那么中国就没有可能存在土生土长的犀牛了吗?

  还真的是有一点可能的。要说这一点,最为引人注目的报告,来自于湖南。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湖南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犀牛圈林区曾先后多次有人目击类似犀牛的野生动物。根据调查所称,尽管当地可能存在犀牛的消息对外人来说十分新鲜,但当地山民对本地有这种怪兽并不认为是稀罕事,他们一直把这种动物叫做“犀牛”或者“辟水牛”。

  1974年,一名外来的生产队员到犀牛圈林区采桑葚,遇上一只豹子,危急之中,密林里冲出一头全身土褐色、模样似猪非猪似牛非牛、头上长独角的怪兽,吓得豹子望风而逃,那怪兽也消失在密林深处。

  1990年,一位老农在犀牛圈山区砍柴,听到一阵低沉的脚步声。随后,从那脚步声来源的林子里钻出来一头全身褐色的似牛怪兽,额头上生一角,体型有黄牛牛犊那么大。那怪兽没有侵害之举,只是在老农不远处慢慢吃草,然后又消失在另一灌木丛中。

  1993年,该地杜鹃村一支迎亲队伍路经犀牛圈山区时,中午时分在一片靠近水塘的草丛中看到3只似犀牛的动物,据迎亲的新郎官描述那些“犀牛”有牛大,但头似猪,一只头上有小角,腿比水牛要粗。

  1995年、1996年,这种目击报告也有几起。

  从历史上说,湖南湖北曾经出产犀牛,壶瓶山北方相望的神农架,曾经发现石化程度很轻的犀牛骸骨,说明直到近代,这里依然有犀牛的存在。而犀牛圈山区的地理位置十分独特,是峭壁环绕下的一个基本封闭的空间,有“天坑”之说。天坑中植被繁茂,气候温暖,人迹罕至。这种封闭而独特的环境,可能使一些稀有动物得以在这里保留并生存下来。除了犀牛,当地还有存在驴头狼和“花熊”即熊猫的传说。

  根据以上情况判断,如果在壶瓶山地区残存着犀牛,其种类很可能是我们称为“中国双角犀”的苏门答腊犀,这种犀牛在古代曾经广泛分布在我国各地。苏门答腊犀,也只有这种带毛的犀牛,才适合已经变成了温带气候的壶瓶山地区,冬天,壶瓶山还是有降雪的。这种犀牛体形最小,是犀牛家族中的小个子,最高不过1.4米,和目击者称“黄牛犊大小”比较接近。

  东晋郭璞注《尔雅》“犀似豕”一句时,曾经这样描述苏门答腊犀:“形似水牛,猪头,大腹,卑脚,脚有三蹄。黑色。”

  这也符合目击者所说“似猪非猪似牛非牛”的形容。事实上,它的脚短,腹部大,的确有点像猪。

  另外,苏门答腊犀善于泅水,也符合当地山民对“辟水牛”的描写。据分析,近年来当地发现犀牛的目击增加,很可能与最近几年降水丰沛有关,使喜水的苏门答腊犀扩大了活动范围,同时与犀牛圈地区人类活动增加有关。

  难道,在湖南的大地上,还真的孓遗着一支犀牛的后裔,在人类和自然的双重考验中艰难地生存着?

  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但我们似乎至少可以在好奇的领域中给他们保留一个疑案的空间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7-15 17:58 , Processed in 0.02399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