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5879|回复: 17

明成祖五次北征是不世之功?还是历史笑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5 08: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次北征分别是:永乐八年征鞑靼,永乐十二年征瓦剌,永乐二十年征鞑靼,永乐二十一年征鞑靼,永乐二十二年征鞑靼。
   
    连续对蒙古部落亲征有无必要?肯定地说,有必要———如果确实收获了有人所称颂的“妖氛残孽,荡焉廓清,几无孑遗”的成果。因为明代大部分时间来自蒙古部落的威胁和骚扰,证明了这件事的必要性。然而“张皇师徒,穷追遐讨,深入漠北,以靖胡虏”,明显没有达到目的,否则绝不应该仅隔二十多年就发生“土木之变”,英宗朱祁镇被瓦剌军队生俘的如此严重的危机。
   
    五次北征,被很有气势地形容为“五出漠北,三犁虏庭”,像犁地一样把蒙古人的地盘连根翻了个底朝天。单看这些形容词,我们会以为朱棣给予敌人以何其具有毁灭性的打击,但细看随驾亲征的官员所做记录,则令人满腹狐疑。
   
    翰林检讨金幼孜,跟随朱棣参加了永乐八年、十二年两次北征,其间,逐日记录经过,后成书《北征录》(亦称《北征前录》)、《北征后录》,是这方面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
   
    永乐八年第一次北征,二月十日师出北京,一路游山玩水、狩猎赏景,所获者野马、狡兔、黄羊耳,金幼孜能够记录下来的朱棣谈话,也无非“汝等观此,方知塞外风景”。“汝等观此,四望空阔,又与每日所见者异”一类品鉴风光之语。在路上行了整整三个月,未遇蒙古部落一兵一卒,直到五月八日,才报第一次军情:某胡骑都指挥使“获虏一人至”。第二天,五月九日,再获“胡寇数人及羊马辎重”。之后,敌又无踪影。直到六月九日,总算见到一小股比较整齐的敌人“列阵以待”,“上麾宿卫即催败之,虏势披靡,追奔不十余里”。这“十余里”的追逐,竟然就是朱棣惊天动地第一次北征之最大战役。后面,仅偶遇“游虏”而已。六月十四在一河边发现“游虏”,“虏怆惶渡河,我骑乘之,生擒数人,余皆死。虏由是遂绝”。七月十七日,朱棣率大军回到北京,第一次北征结束。
   
    “获虏一人”、“追奔不十余里”、“生擒数人”……这就是永乐大帝从二月十日到七月十七日,历时长达五月有余、用兵五十万,如此波澜壮阔的北征,所取得的“自古所无有也”的辉煌战果吗?而且最奇的是,“虏由是遂绝”———只抓了几个俘虏,怎么会“绝”呢,又怎么“绝”得了呢?
   
    跟第一次比,永乐十二年第二次北征,战果堪称“巨大”,但也不过“毙贼数百人”,且是以“五十万之众”对“可三万余人”极悬殊的兵力所取得的。
   
    以后三次,就近于搞笑了。
   
    永乐二十年的北征,三十万大军未至,鞑靼首领阿鲁台率部望风而逃,朱棣完全扑空。即便一贯极尽粉饰之能事的《太宗实录》,在添油加醋编造“杀首贼数十人,斩馘其余党无算”之余,也还是闪烁其词地透露了实情:“丑虏阿鲁台闻风震慑,弃其辎重牛羊马驼逃命远遁。”既称“远遁”,当然连影子都见不着了,何来“首贼”可杀,且至“数十人”?彼此矛盾,其说不攻自破。真实情况如何呢?此次北征系因阿鲁台的鞑靼部寇兴和(今属内蒙)杀明朝守将王焕而起,可是阿鲁台听说朱棣亲统大军来伐,就溜之大吉,朱棣根本没有跟他所欲“惩罚”的鞑靼人交上手。没找着鞑靼人,他就拿另一部落即东部蒙古的兀良哈人出气,所杀数百人亦属该部落,而且多为老弱平民。时任礼部郎中的孙原贞随军参战,他描述说,蒙古人在明军将至之前,“各先远避,保其种类,是以天兵如入无人之境。直至黑松林以北,但俘其老弱,并获其马牛羊以归”。如入无人之境,杀俘老弱平民,这也算“盖世奇功”?
   
    第四次即永乐二十一年的北征,如出一辙,阿鲁台又使用“敌进我退”这一手,朱棣则再次扑空,再次“如入无人之境”。他正懊丧之际—— 《明史》的说法是“帝方耻无功”———另一蒙古部落首领前来归附,朱棣总算可以搪塞一把,就像前一次杀俘兀良哈部老弱以充战果那样。
   
    永乐二十二年最后一次北征,索性空手而回,连可以冒充的“战果”也没有。整个过程从头到尾,“弥望荒尘野草,虏只影不见,车辄(应为“辙”字之误,抄者所错)马迹皆漫灭,疑其遁已人(应为“久”字之误)”。“英国公张辅等分索山谷,周回三百余里,无一人一骑之迹”。无奈之下,朱棣只好“班师”,行至榆木川(今内蒙多伦)一命西归。
   
    如雷贯耳的“五出漠北,三犁虏庭”,实情原来如此。
   
    每次北征,均出动二三十万至五十万不等的人马,声势这么浩大,但遭遇的敌人往往仅千百,最多一次“可三万余人”。这就好比动用每秒运算十亿次的超级计算机,解一道最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式。明显多余,明显不上算。朱棣不会不知道,但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我替他分析,可能有四个原因。
   
    第一,是老话题了———作为非法的篡位者,他亟须以种种“不世”之伟业,来为自己正名,树立威信。我们看,即位以来他就不断折腾,而且全是极大的动静,几乎没有一天停歇过,最后连死都死在实施“壮举”的过程中,可见其心理压力之大。说实话,这也真够难为他的了。
   
    第二,他是个很虚荣、又很在乎表面文章的人,一心想干惊天动地的大事,以厕身于历史上的伟大君主行列;或者说,他所理解的伟大君主,应当是轰轰烈烈的,气吞山河的,建立丰功伟绩的。这一点,跟他父亲颇不相同。朱元璋将蒙古人赶回沙漠,是史上光复中华的第一人,原本很有理由自视甚高,然而他反倒相当谨慎,一生很少追求大而无当的虚荣,治国的基本思路是务实———国家一旦统一,立即集中精力于国内建设和民生问题;国防思想注重构建牢靠的防御体系,对外政策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除了修建南京,没搞过什么太兴师动众、劳民伤财的事。朱棣则是另一极端。试看从燕王时代到驾崩榆木川这二十来年时间里,他先后发动一场全面的国内战争(“靖难之役”)、六次大规模对外战争(一次对安南,五次对蒙古诸部落),决定并实施迁都和对北京的营造,六次派超大舰队远航,此外还有完整地重新疏通大运河、修建大报恩寺等一系列巨型工程……洪武时代的三十年,好不容易从战乱中恢复并重建的经济,就被他如此没完没了的好大喜功挥霍掉。因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很在乎自己能不能成为“伟人”。他的大臣们都懂他这心思,所以在每次明明华而不实的北征之后,纷纷献上如此的赞歌:“威德所加,不远过汉高(刘邦)哉?”“乘舆所至,盖汉武(刘彻)唐宗(李世民)所不到者。”“圣德神功,巍然焕然,直与天地准。”“万世不拔之功业”,“自古所无有也”,“神功烈烈,圣德巍巍,与天齐兮!”别人歌功颂德不算,朱棣自己在北征途中,所到之处,也迫不及待地留名,树碑立传,制铭刻石,大书“一扫胡尘,永清沙漠”、“于铄六师,用歼丑虏”之类的豪言壮语。
   
    第三,或许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我疑心朱棣五次兴致勃勃的北征,除展现其“雄伟抱负”外,也兼带有游山玩水之打算。其实,这样揣想朱棣并不见得过分,喜欢游山玩水,向来是帝王们的传统,那些性情不安分、爱折腾或自以为胸怀宽广的帝王,尤其在皇宫和京城待不住。秦始皇是个例子,隋炀帝是个例子,朱棣的六世孙正德皇帝朱厚照是个例子,以后的康熙、乾隆也是个例子。这几个人性情都比较“恢弘”,不能做到安安静静,故而喜欢饱览祖国大好河山。也有相反的例子,单说明朝皇帝,就是安静的居多。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很少离开;弘治、嘉靖、万历、天启、崇祯这几个皇帝,也都缺乏旅行的兴致,其中嘉靖皇帝最奇绝,过于安静,以致躲到西苑里不出来,钻研他的道教,许多大臣多年欲见其一面而不能。朱棣跟他们不一样,当燕王时他就带着兵到处跑,做了皇帝更闲不住,让他憋在京城和宫里,估计八成会得病。你看他在位二十多年,不论在南京或后来的北京,正经待在那里的时间极有限。从他北征途中见着塞外风光而发的感慨,分明可以感到,除了是“御驾亲征”的天子,他也很有一番旅游者的意识,到处勒石留言,跟今天每每在景点歪歪斜斜刻下“某某到此一游”的游客似乎没有多大分别;此外,对朱棣来说,塞外也算故地重游了,年轻时作为燕王他曾统军来到此地,所以不能排除他现在以当了皇帝的心情,到此旧梦重温,别样地体验往昔的荣光———人都是怀旧而自恋的,朱棣恐怕尤如此,他在给金幼孜等指点塞外风光时,言谈话语间很有“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炫示感。
   
    第四,朱棣的北征,是他缜密谋划的某个庞大计划的一部分。这个计划,涉及迁都北京、削藩这两件对巩固其到手的权力至关重要的大事;换言之,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他必须走出北征这招棋。思考不妨从这里开始:御驾亲征究竟有何必要?实际上看不出有任何必要性。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也搞过一次北征,但是他没有也不必亲自出马,而由燕王朱棣和晋王朱担任统帅。历史上,皇帝向来不可轻动,如想表示重视,派亲王或至多太子以皇帝名义出征,规格就足够了。征安南的时候,作为军事行动,其规模尚在北征之上,朱棣更有理由重视,但他却未自己挂帅。他何以单单对北征如此热衷,每次皆躬亲其事?还有,从前面所述可知,五次北征的隆重上演,实际上是小题大做,甚至所谓敌情也纯属子虚乌有,这不能不令人疑其另有文章。我们可以留意,在时间上,北征恰恰是随着营建北京的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展开,以及工程开工日近而发生的。我们当还记得,永乐五年徐皇后病故,朱棣借机把皇家陵寝迁至北京,派官员和命理家择“吉壤”,永乐七年结果出来了,朱棣去北京验收,竟就此留下不走,而第二年,他便发动第一次北征。这绝非时间上的巧合,明显是紧凑弈出的有连贯性的两手———陵址安置在昌平,显示了他迁都北京的决心;而以北京为基地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则意在增加北京的政治军事分量,同时使他得以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以北京为中心,来削弱南京的意义。又如我前面讲过的,迁都北京还不是他的底牌,迁都隐含了他另一个处心积虑的目的,即改变洪武时代以几大“塞王”负责北部边防的布局,将后者迁往内地,然后自己来填补塞王内迁所造成的边防空虚,此系旨在释塞王兵权、消除权力隐患的苦心经营的一手。而为了显示塞王内迁不会对国家安全构成损伤,他必须大张旗鼓地一次又一次搞“御驾亲征”,宣传其“战果”,以证明其决策的正确。朱棣“五出漠北,三犁虏庭”,从其过程看,明显不必要,并带有刻意而为的痕迹;换成今天的话来讲,基本属于为迁都北京和削藩这两大目的而服务的政治“作秀”。
   
    他这一作秀不要紧,银子可就花得如流水一般。兹以永乐二十年第三次北征为例,我在《太宗实录》里找到他所动用的人力物力的一项统计数字:
   
    共用驴三十四万头,车十一万七千五百七十三辆,挽车民丁二十三万五千一百四十六人,运粮凡三十七万石从之。
   
    这远非整个此次北征使用的人力物力,甚至也非全部后勤使用的人力物力,而仅仅是后勤中运粮这一项所使用的人力物力,却已到令人咂舌的地步。想象一下,三十多万头驴、十多万辆车、二十多万民夫、三十多万石粮食的付出,末了只换来数百名战俘(多半还是老弱平民),这桩买卖是否太亏了?朱棣当然不会心疼,因为花的是百姓的钱,受苦受难的也是百姓,而他却收获了“万世不拔”的称颂,何乐而不为?
   
    一次北征即如此,他竟然总共搞了五次!还要加上征安南、造北京、下西洋……国无宁日。
   
    难怪在他死后,那个叫黄泽的湖广官员,不避斧钺,公然抨击永乐时代“丁男疲于力役,妇女困于耕耘;富者怨征敛之繁,贫者罹冻馁之苦”。
   
    可几百年后,颇有人既不研究历史,也不把屁股坐在人民一边,只是看见朱棣“尚武”、“勇于拓疆”,就慷慨地送他一顶“有作为君主”的高帽子。

原文出处: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dljl/mingchao/01/11044805/20071115/14472890.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5 08: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别的先不说,仅下西洋这一点我就佩服他。西方的大航海时代就是从君主对航海家的直接支持援助带动起来的,下西洋这事上我认为明成祖体现了远识,至今在西方航海史上,下西洋仍被广为赞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5 09: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咱们的历史剧对于明成祖朱棣宣传的很少,可能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是篡位吧,但是明成祖的总的来说是功大于过。
  第一,迁都北京。其实朱棣迁都北京主要是两个目的,他发家的地方就是燕京,势力都在这里,而南京的前朝遗老比较多不好控制,迁都北京可以巩固他的统治。还有一点就是为了防备北方的游牧民族,大家都知道,北宋之所以在对辽、金的战争中一直比较被动,和他们没有控制幽云十六州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明朝不控制好这一地带,很有可能会成为第二个北宋。试想一下,土木堡之变后如果明朝的首都在南京,那会有后来可歌可泣的北京保卫战吗?
  第二,明成祖的《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第三,郑和下西洋,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
  其实评价一个皇帝是好是坏不应当以他是怎么上台的来论处,更应该看到他是否让国家强大。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这都是历史典故,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都是伟大的皇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5 12: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下西洋对于中国而言,除了使后代多了一段可以聊以自慰的典故以外,恐怕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中国不仅没有从下西洋上得到什么实际利益,反而劳民伤财,做了亏本的生意。
标准的面子工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5 12: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文字我看了后就觉得,蒙童写史,信口雌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5 12: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对东南亚的影响。华人大批移民东南亚并建立政权,就是从明朝开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5 13: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棣的北征,是他缜密谋划的某个庞大计划的一部分。这个计划,涉及迁都北京、削藩这两件对巩固其到手的权力至关重要的大事;换言之,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他必须走出北征这招棋。思考不妨从这里开始:御驾亲征究竟有何必要?实际上看不出有任何必要性。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也搞过一次北征,但是他没有也不必亲自出马,而由燕王朱棣和晋王朱担任统帅。



  太搞笑了。

徐达,丘福在土拉河那十几万战死战伤的军人和战殁的将军就是为了“缜密谋划的庞大计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5 13: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iveI'empereur 于 2007-11-15 12:11 发表
不过下西洋对于中国而言,除了使后代多了一段可以聊以自慰的典故以外,恐怕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中国不仅没有从下西洋上得到什么实际利益,反而劳民伤财,做了亏本的生意
标准的面子工程


永乐年确立了对南洋的类似殖民垦荒的政策,之后下南洋的华人成为中国自汉甚至超越汉以来最大规模的海洋权益开拓群。在天启年间就看到了永乐下西洋的远见了。天启年开始,中国本土罢黜矿使,白银流入大部分自菲律宾和马来亚而来,到崇祯年间,白银流入几乎占南京户部的全部收入,除战事由征饷维持外,各地藩王和基本的省库开支,很多由秘鲁白银供给了。可以说,直到今天,所谓我国的南海权益,依然是未竟成祖朱棣的西洋战略之第一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5 17: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leinKlauss 于 2007-11-15 13:43 发表


永乐年确立了对南洋的类似殖民垦荒的政策,之后下南洋的华人成为中国自汉甚至超越汉以来最大规模的海洋权益开拓群。在天启年间就看到了永乐下西洋的远见了。天启年开始,中国本土罢黜矿使,白银流入大部分自菲律 ...


明朝美洲白银的大量流入不是因为下西洋的结果吧。
这个功劳恰恰属于欧洲人在菲律宾的殖民而不是中国人在菲律宾的开拓,因为菲律宾仅仅是白银流入的中转站而不是产出地。
有关明朝白银的大量流入原因、方式、以及影响请参看

美洲白银与早期中国经济的发展
   韩琦    原载《历史教学问题》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638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5 17: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ranc.She 于 2007-11-15 12:58 发表
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对东南亚的影响。华人大批移民东南亚并建立政权,就是从明朝开始的。


请注意,历朝历代的移民都是违法的行为。他们大都是经历了天灾人祸,不得不出奔的“偷渡者”。也就是说,这不是政府行为,也不可能得到政府的支持。所以也无法为中国获取实际利益也就不足为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2 07:20 , Processed in 0.03161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