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4391|回复: 7

[艺术] 概念作品:Napoleon's Kef《 拿破仑的恍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3 10: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用怀疑,Wolfenstein,是我们认为现今台湾计算机音乐创作第一人。能下此语,不单在于他向外耳界宽广,更在于他向内对于自我不断的实验挑战精神,诚恳真切。这次他与文字创作者”夕月“合作作品“拿破仑的恍惚“,你可以听出他这些年来对于音乐的掌控能力,成长的幅度之大之迅速令人乍舌。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拿破仑 于 2008-3-3 10:42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10: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它是一张计算机音乐CD,作者是台北的Wolfenstein;最后一曲是男声朗诵。古怪的男声,是小说《拿破仑的恍惚》的作者夕月,以主角乌埃埃熊熊先生的身份。包装设计很讲究,又有操心和分工,有油画和插画,有3迭折成方形的纸,印着小说全文。整体概念,不可以说是小说配乐,或者插画、设计服务于音乐。所以说是概念出版物。当然这概念的出发点不是概念摇滚,不是总体艺术,不是精英设计,而是“夜猫馆咖啡屋”和Recorderz唱片合作出品 (注1.),一群年轻人的玩与乐。

这小说不是“纯文学”,而是空想小说。既然是空想,归类模糊,不好描述,遂摘录一段:

“在撒哈拉沙漠扎营的时候,听见了打水漂的声音。

乌埃埃熊熊先生从帐棚挤出来,发现四面八方汪洋无际,自己听见的是一颗颗落水的星星。抬头四顾,天顶簌簌滴落晶亮的光。

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在海面上,而且竟然不会沉。伸手掬一捧水,还真的是水,双手瞬间染白,像刮骨一样冰。

水很甜,带着淡淡的葡萄味。……”

这是开头的几行。再之前,楔子的部分,提到了墨子、欧几里得、发现感光定影方法的舒尔茨和赫歇尔、古斯塔夫﹒雅努克、卡夫卡、罗兰﹒巴特。总之,讲的是幻想、神话、现实共存的世界。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你是影子、阴影或随便什么这一类的存在,你会如何认知和思考?这小说是设想之一种,天马行空,在先锋后卫、学院内外以及我不大知道怎么描述的年轻人文化(动漫、插画、设计、幻想类型文学)之间自在着。如果说存在旧文学和新文学的区别,或许可以说旧文学严肃地对待突破和创新,新文学把这当作理所当然的甚至是不值一提的。要提的是文学和非文学、类型文学的关系并不紧张,动漫和卡夫卡平等,这样就有了一种自由的美。

Wolfenstein是声音艺术家,曾经是台北艺术大学艺术与科技中心计算机音乐实验室助理,也涉足动漫、奇幻小说,兼写评论并做翻译。他这次和小说平行创作6曲计算机音乐,就像视觉的传达也平行创作出光影幻想一样,他的作品不光有叙事性(那当然),也有视觉性──是的,光和影,移动和运行,甚至时空的交错。至于据说已经老土的“情绪”,当然,也保留了。所以说这东西有点怪,但怪得可爱,叽里咕噜,劈啪哔拨,属于剑走偏锋而且自有一颗童心的怪。每一曲有各自的路数,单调节拍的恍惚,正弦波溅落的扰乱,戏曲采样在程序里跑来跑去的陌生,等等。据他本人说,因为夕月已经在创作“上海”系列,所以根据东西方交错的感觉,采了不少京剧和北管。不过这交错可不是张艺谋哈金的《秦始皇》,而是不同时空的人物事件串联在一起,他们的真实性总是倏忽而逝──我觉得用谈论这文学的方式谈论这音乐,也恰恰合适。

这唱片不是纯粹声音本体的呈现,它更接近音乐传统,讲究声音之功用。素材的迭加、层次的关系、气氛的营造,都投向某个表现的空间。那空间被称为空想世界,地基是简单的计算机音乐,而且他用到的素材的确不很多,全凭结构搭建,而不是层次渲染。从第一曲就知道,这貌似曲调的开头,是民间吹打、业余配乐和前卫怪诞的共同体。当调变的参数渐渐改变,某一声音向某一趋势发展下去的时候,可能又会有另一组素材搞怪地与之搭配,给一本正经配上荒唐(这是说专辑同名曲)。颇长的《睡觉之道》,是其中最模糊最不着急的一曲,那种滑动、扭曲的电子原音效果,在他手里削弱了,留下气氛和分明睡不着觉的起伏的细节。Wolfenstein是那种在作品里投射生活/生命的音乐家,他拥有自己独立的世界,而且能够深深投入其中(那种自得其乐的游戏感觉,在小说的陪伴下,也变得更虚幻,甚至虚无),这方向很棒。

最近大家都在谈论声音艺术的学术性,那么Wolfenstein是降低了声音艺术的学术性呢还是提高了空想小说和插画的学术性呢?这简直是太可怕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1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过《拿破仑的恍惚》的读者,一定都记得在光线世界和影子世界游走的神秘气氛吧!

当我们无法依赖视觉的想象,当我们进入黑暗之中,我们会发现整个世界突然变得很难用原本的方式去形容。简直就像水一样,失去了固定的形状,我们好像陷进了伸手不见五指的浓雾中,但是其它的感官又好像变得超级敏锐。我们可以听见最细微的声响和频率,可以感受到风的温度和触感。我们跟着乌埃埃熊熊先生一起冒险,离开了熟悉的物质世界。

乌埃埃熊熊其实是法文「Vision」的转音,他/牠/它从浑沌的黑暗中浮现,越来越清晰,替我们带来了观看世界的另一种视野。乌埃埃熊熊先生是一个从抽象世界来的隐藏角色,这回,我们邀请到他的兄弟沙乌埃熊,替我们带来完全不同的幻想风景。

其实《Sa Vision》才是拿破仑这个摄影故事系列的原点。这个故事的起源,来自于夕月和VOfan被遗忘的一个计划,一个和摄影本质息息相关的想象。

在摄影发明的早期,摄影其实并不被当成是一种创作方式。「光是把东西拍下来,光是把路上的东西随便照一照,如果这就能算创作未免太过廉价了吧?」虽然人们不以为然地哼着气,可是美术世界却不得不开始面对摄影的力量。绘画的意义开始改变,人们开始发现只是模仿现实的风景永远比不上摄影,艺术家开始朝向现实以外的世界前进……当印象、抽象种种画法渐渐呈现崭新的风景,艺术的世界也更宽广了。

然而,摄影自己也并不满足于担任一个乖乖记录的傻瓜。伴随着绘画的转变,人们在不知不觉之间赫然醒悟,摄影竟然也变了。同样的日常风景,在不同的摄影师关照之下,竟然可以相差十万八千里。照相机在不同的目光之前转手,他的视野和她的视野和它的视野如此不同。

当我们看到显影剂中的照片晃晃悠悠浮现神秘的图案,我们也才终于发现,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影。这就是沙乌埃熊(Sa Vision = 它的视野)的故事。


双重质感的光影设计

这次的故事和拿破仑完全相反,《拿破仑的恍惚》把视觉彻底抽走,《Sa Vision》却完全从视觉出发;《拿破仑的恍惚》描写的是西方的妄想英雄,《Sa Vision》呈现的则是中国的冒险少女。为了让读者感受到最直接的视觉冲击,我们拿掉了一切多余的颜色和声音,希望能够重建1930年代上海某个下午的日常风景。

这是一部完全无对白的漫画作品,可是却又和漫画不同。

为了呈现摄影里外的世界,《Sa Vision》利用两种不同的线条风格来呈现。我们仿造古旧印刷的粗糙质感来呈现漫画的日常世界,并让相片质感穿插在画格之中,模糊相簿和绘本的界线。相片不仅只是构图的装饰,也是分镜的一部份,藉由两种质感的搭配追求完全不同的空气感。

设计上的巧思还不仅如此,为了搭配整本书的美术取向,封面决定采用相簿的装帧形式。虽然这种风格在同人会场可能不够讨喜,可是我们最后还是决定以清秀朴素的设计一决胜负。这次封面采用意大利莎罗纸,含有30%的棉质纤维,是意大利为了配合时尚型录特别开发的超美进口纸。封面完全靠莎罗纸营造的布纹来呈现,只烫上低调的银色标题。

和《拿破仑的恍惚》相同,既然是光影的故事,整本书的内页只采用极简的黑色和白色。透过灰阶、杂点和线条来表现细节和材质。当黑白相片和古旧印刷的质感迭合交错,搭配米白色光滑的雪映纸,和木刻版画式的边框设计,整本书突然不仅只是漫画,反而更像画册了!此外,这次还在印刷上采用了银色和黑色油墨特殊调和的特殊色,一方面让黑色不至于太过锐利,呈现旧化的朦胧美;二来当大家翻页的时候可能会偶然发现,整本书竟然会泛出令人惊艳的银色光泽。

当大家翻开触感绵密的封面,瞥见厚实又细腻的内页时,希望大家都能感到物超所值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3 11: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与皇帝没有任何关系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3 12: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验音乐,很枯燥很晦涩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07: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不清楚,关键是没接触实质性的东西。总之是个笼罩神秘色彩的艺术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 22: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啊?我还以为是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5 00: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肯定很抽象,所以不看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5-28 11:34 , Processed in 0.02940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