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台湾记者写的文章,因此用的繁体字,我也只能把标题改成简化字.论坛朋友看时可能比较辛苦, 也没有办法了,就当看看中国原始的固有文字吧.
开放观光,你想去台湾吗?
辛蒂雅(凤凰播报)
馬英九當選後,兩岸交流的熱度似乎瞬間升高了不少,包機直航、開放陸客觀光、甚至開放人民幣兌換等,各項有利兩岸互動的消息紛紛出籠,說得誇張點,彷彿兩岸之間原本有柏林圍牆,只因馬英九當選,一夕之間突然倒塌了一般。
然後就在大選過後沒多久,聽說大望路的『新光天地』百貨公司有台北攝影展,遂抱著與故鄉打聲招呼的心情前往一探。逛了一圈才恍然大悟,這是台北市政府因應即將開放大陸民眾到台灣觀光的暖身活動。展出的攝影作品明顯有濃厚的宣傳意味,取材多是台北的地標性建築和知名景點。不曉得大陸朋友看了感覺如何,對我來說,與其說攝影展,倒不如說是參觀市政府宣傳品。
然而不可諱言,經過精心構圖和光線的安排,鏡頭下的景色總是美的。從101大樓到西門町,從因為太敏感被遮去名稱的『台灣民主紀念館』(前身為…中正紀念堂),到有憲兵站崗的忠烈祠,城市的各個面向在光影的折射下,即使是鋼筋水泥都能顯露出幾許情調。只是我最感興趣的作品,常是街角的一堵舊牆,巷道裡隨意停靠的自行車,或夕陽下的逆光背影。
看完展覽工作人員請我填問卷,嗯,瀏覽了題目發現,其實是大陸民眾到台灣旅遊的意願調查表。我也一一填了,反正又沒有規定台灣人不能回答。填完後工作人員給了一個提袋作為小禮品,裡面有台北風景明信片、廠商提供的紀念鉛筆、原子筆、一小包台灣茶、簡體字版的台北旅遊地圖等。對於想去台北旅遊的人來說,應該還算實用吧。想像如果我正打算到北京旅遊,又剛好拿到這些免費贈品的話,也會覺得開心吧。
於是我好奇,這樣的展覽在北京會收到多少效果?想去台北、台灣旅遊的大陸民眾多嗎?真的就像新聞報導說的,大陸民眾最想去的是阿里山和101大樓嗎?
這幾年世界各國旅遊市場都發現中國觀光客人數和消費實力節節升高,台灣卻因政治因素反而採取很不尋常的『半封鎖』政策,確實很不合理。只是,最近聽大陸友人談起,才知道一般大陸民眾要出國旅遊,申請手續好像還挺麻煩的,若有工作,需要工作單位的同意書,還得附上一定金額的銀行存款證明。那麼無怪乎能出國的都很有『實力』了!
自古以來,移動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因為移動,馬可波羅從遙遠的義大利到中國一遊,打開了歐洲人對東方的視野;因為移動,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世界地圖上因此多了一個板塊。是以,過多的關卡和手續限制人們旅行,足以阻礙人類社會的進步。
台灣海峽其實不算寬闊,卻因種種複雜的因素,導致海峽兩岸比起世界任何兩個地區都來得更難接觸。就先把政治擺一邊吧!如果有機會,用你的雙眼和雙腳,親自去了解台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