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4583|回复: 9

[博采] 界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9 20: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界 河

   [希腊]安东尼斯"萨马拉基斯

  
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 同时规定沿岸200米内任何人不得擅入。
   大约3周之前,他们来到河岸这边驻扎下来,对岸就是敌军——通常被称为“那边的人”。
   河两岸的纵深处尽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驻扎着敌对双方的部队。
   据情报,那边有两个营,但他们并未发动攻势。谁知道眼下他们正打着什么鬼算盘。与此同时,双方都派出哨兵隐蔽在两岸的密林里,戒备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记得他们初抵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
   第一个潜下界河的是位中士。一天早晨,他偷偷溜了出去,跳入水中。不久当他爬回此岸时,肋下已中了两弹,后来只活了几个小时。
   翌日,又是两个士兵下去了。没有能再见到他们,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声,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然而,那条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听到潺潺的水声,渴望便从他们心底油然而生。两年半的野战生活已使他们变得蓬头垢面,邋里邋遢。在这两年半里他们享受不到一丝的快乐。而此时他们却邂逅了这条河……
   “这该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愤愤地诅咒道。
   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远处,滔滔河水依稀可闻,令他难以安适。
   对,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让那禁令见鬼去吧!
   士兵们都在酣睡,最后,他也渐入梦乡。梦中,他似乎看到了它——一条河。那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着他。他站在岸边,正欲跃入水中。就在此刻,那条河竟然变成了他的恋人——一个胴体黝黑、年轻健美的姑娘,她正待他奔来,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
   这是一场噩梦。醒来时已精疲力竭,幸好天还未放亮……
   他终于站到河边。他注视这条河,它的确存在着!一连几个小时他都在担心,这只是一种想象,抑或只是大兵们的一种普遍的幻觉。
   天气多好啊!他把衣服和枪靠放在树干旁,纵身跳入水中,承受了两年半的折磨,他那迄今还留有两遭弹痕的躯体,顿时化作了另一个人。无形中,仿佛有一只拿着海绵的手抚过他的全身,为他抹去这两年半中留下的一切印记。
   他时而仰泳,时而蛙泳。他顺流漂浮,又长时间地潜入水中……当兵的他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孩子——他毕竟只有23岁。
   左右两岸,鸟儿在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
   少顷,顺流漂下的一根树干出现在他的前方。他一个长潜试图抓住树干。他真的抓住了!就在他浮出水面的刹那间,他发现在30米开外的前方有一个脑袋。
   他停下来,想看得清楚些。那另一个游泳者也停了下来。他们彼此默默注视着。
   他立刻回过神来,恢复到原来的自己——一个经历过两年半炮火洗礼、荣获过十字勋章的士兵。
   他不知道对面的家伙是自己人还是那边的人。他怎么认得出来呢?只凭一个脑袋?
   几分钟的时间两人在水中一动不动。一个响亮的喷嚏打破了死一样的寂静,是他打的,而且像往常一样大声咒骂了一句。那个人掉转身去很快游向对岸,他也飞速向岸边游回。他先行出水,狂奔到那棵树下,一把抓起枪。还好,那边的人刚刚爬出水面。
   他举起枪,瞄准。要击中对面那人的脑袋实在太简单了。20米开外奔跑着的一丝不挂的人体,是一个很容易击中的靶子。
   突然,他觉得自己无法扣动扳机。那人在彼岸,赤条条的像刚从娘胎里出来时一般。而自己端枪在岸的这边,同样也赤条条的。
   他无论如何开不了枪。两个人都赤裸着!两个赤裸的人,脱掉了国籍,脱掉了姓名,脱掉了卡其布的军装。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他实在无法扣动扳机,他觉得此刻这条恋人般的河未能把他们隔开;相反,却把他们联合在一起了。
   随着彼岸的一声枪响,他只是瞥见鸟群被惊起。他应声倒下,先是膝盖跪下,随后平扑在地。
   (选自《外国小说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9 21: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线无战事袖珍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9 22: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西线无战事

奥斯卡授奖以来第一部具有强烈思想性的作品.
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反战电影”之一,揭示了惨绝人寰的战争实况,击溃了所谓的”爱国”迷梦.

1930年出品
导 演:路易斯·迈尔斯通
主 演:卢·艾尔斯
约翰·雷
  ·第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
    ·在一九六二年美国西雅图世界博览会评选的"电影诞生以来的十四部最伟大的美国影片"中名列第三位

故事简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皇威廉二世的军队正在东、西两线与俄、法、英等国交战,战事十分紧张、激烈。德国政府以漂亮的口号呼吁年轻热情的学生志愿者投身战场,在德国后方的某个小城市里,一批青年学生在老年教师康托莱克的沙文主义煽动下,报名参军。年仅19岁的保尔一心想当个英雄,于是在政府宣传所谓"英勇奋战"、"保卫祖国"的口号下,也自告奋勇地报了名。他的朋友凯姆利希、穆勒等人也都参了军,其中还有一个叫贝姆的,他患有臆症,和他们分在同一个部队里。受蒙蔽的青少年就这样成为了士兵,他们离别家乡和亲人,去为军国主义卖命。

  保尔和同学们一入伍就投入了紧张的军事训练。他们起早摸黑,在又松又湿又黑的田野中来回跑,几经折腾,累得精疲力尽,而教官史托斯还要把他们"训练得服服帖帖",成为"真正的德国士兵"。这些青年原来把人生、战争都理想化了,然而现在天真的梦幻破灭了。不久,经过训练后的保尔和他的同学们被派往西线参战。这些青年从不知道战争是怎么回事,一上战场就遭到炮火猛烈的轰击,在隆隆的炮声下,他们都吓破了胆,有的哭了,有的尿湿了裤子。幸亏他们遇到了一个好班长卡钦斯基,他是个老兵,对这些涉世未深的"娃娃兵"十分照顾,他主动安慰他们,并教给他们在战场上生存的技巧。于是保尔和同学们开始冲上战场,杀死别人的爱子,夺走别人的生命。弹雨之中,他们抱着"我不杀人,人也杀我"的观念大叫"冲呀、杀呀",失败了,退下来,然后再反攻。在高度的紧张与恐惧中,贝姆真的发疯了。一次战斗中,凯姆利希的腿被炸断,失去了年轻的生命,穆勒被化学毒气毒死。不仅如此,士兵们还要忍受阵地上的饥饿、潮湿、疾病和糟糕的天气。保尔沉痛地哀思着:"为什么要打仗呢?"

  保尔在一次战斗中也负伤了,被送往野战医院治疗,康复后被批准回家探望母亲。病重的母亲见到平安归来的儿子格外高兴。但她心中又升起淡淡的忧愁,不知儿子下次还能否归来。保尔也为以后能否见到母亲而担忧。归队的日子就快到了,这天,保尔路过母校,看到教师们还在鼓吹战争,动员学生们参军。保尔厌恶战争,对他们的一举一动感到悲愤,可那些学生却还在以此为乐呢!

  保尔重返前线后,发现连队中来了一批像他们当年一样天真、幼稚的"娃娃兵",而老战友却所剩无几了。原来,在他休假期间,班上的战友差不多都牺牲了,只剩下老班长卡钦斯基一个人。而此时,卡钦斯基因部队供应困难,外出给"娃娃兵"找吃的东西去了。保尔跑出连队,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老班长,久别重逢,两人分外高兴。恰在这时,一架轰炸机飞来,投下炸弹,弹片飞向老班长,把他炸伤了。保尔拼尽全力把卡钦斯基背到医疗站,但他已经死了。

  一天,双方停战了,西线异常平静。守候在战壕里的保尔发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可当他爬出战壕捕捉蝴蝶时,突然一声枪响,保尔被流弹击中,他倒下了。但是,在这天德军前线司令部的战报上,却清楚地写着"西线无战事"。   





二者不太一样,两主人公形象相似,但是前者多了两士兵的矛盾冲突及对比,且一系列心理描写还可以反映出更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9 22: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另附

小说:西线无战事


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德国现代著名作家,后加入美国籍。《西线无战事》是他的第一部成功之作,创作于1929年,这部作品奠定了他在德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这部小说也是一战时期被毁灭的德国青年一代的控诉书,这本书一出版就引起无与伦比的轰动效应,先后被译成29种文字,销量高达800 万册,尤其受到当地青年的热烈欢迎。

我是一个高中生,叫博伊默尔。1914年8 月,德国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我的老师是一个好战分子,积极鼓励我们投笔从戎,去当步兵。我们的校长也不停的向我们进行长篇大论,于是,我们来到战场,我们一起来的有4 名同学,其他三个人是喜欢深思的克罗普,在炮火中还苦苦背诵物理定律的米勒,对女人兴致颇高的勒尔,那年我们都是19岁,和我们在一起的还有4 个人,有我们的“首领”、坚强机智的老兵卡特辛斯基,一心思念家乡与爱妻的农夫德特林,身体高大的挖煤工夫韦斯特胡斯以及食欲惊人的钳工恰登。  

我们8 人虽都来到战场,但是不论是谁,都不清楚我们为什么出来打仗。初入战场,进入火线,参加战役时我们带有各自不同思想感情及遭遇,在这里,我们患难与共,互相帮助,情同兄弟。   

进入军营,我们首先受了10个星期的军事训练,这段时期所进行的培养改造,比在学生时代的10年更具有决定意义。我们懂得了,一颗擦亮的纽扣要比4 卷叔本华的著作更为重要。我们先是惊讶,接着怨恨,最后是满不在乎。我们承认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精神,而是靴刷;不是思想,而是制度;不是自由,而是操练。

就这样,我们这群抱着爱国热心的年轻人,怀着对英雄精神的崇拜走出校门,经过短期训练就被送上了战场。然而一到前线,我们原先对人生乃至战争的理想以及那一层浪漫主义色彩全都破灭了。

在前线,我为所目睹的一切痛苦不堪:我们肮脏得自己都难以忍受,浑身虱子而且不时饥寒交迫;听到的是枪炮声与轰炸声,要不就是牺牲的人在临终前的惨叫声;看到的是硝烟弥漫、一片火海以及遍地血流和尸体。前线是一个神秘的漩涡……我总觉得那涡流的吸引力正在缓慢地、无法逃避地、不可抗拒地把我吸进去。我不住的为濒临死亡、走向天国的战友默默地祷告,但每次祷告都被现实彻底击碎,我在战场上变得有些唠唠叨叨,在看到一个人的死亡之后,我不禁自言自语道:“我亲眼看见他死去,在这之前我还不知道死是怎么一回事。”

在临近敌人时,我们就变成了危险的野兽。我们不是进行战斗,而是为了免遭毁灭在保卫自己。在爆炸的冲浪中,我们充满残暴,使我们变成拦路抢劫者,变成凶手,变成我们所知道的恶鬼。  

每次恶战之后,就会发现自己身边的人正在不断减少,有的新兵一上阵就被枪弹击中。而停火后的战场,一眼望去:有人还活着,但他们的头盖骨已经给炸开了;有的士兵在走路,然而他们的双腿已经被炸断,他们仅仗着炸剩的残肢一步一步艰难地行走;有的士兵,竟然拖着自己被炸烂的膝盖,用手在地上爬了两公里的路程;还有士兵,赶到急救站时,人们发现他的肠子被堆放在他交叠起来的手上;人们还可以看到一些没有嘴,没有下巴,没有脸孔的人……我再也找不到校长所说的光荣与自豪感,反倒为痛苦和死亡困扰着。

战争是这样残酷无情,而且,在前线,战场犹如一个笼子,没有谁能解救自己,士兵们不得不在里面担惊受怕地等待着任何可能发生的事情。我们在穿梭的炮弹的网络下,生活在茫然难知的思念之中,偶然性在我们头顶上徘徊,被炸死或能活着,都出于偶然。

这时,只有大地是士兵唯一的亲人。大地对于谁都没有像对于士兵那样具有重要意义。当士兵长久地、有力地紧贴着大地的时候,当士兵怕被炮火轰死,把脸和四肢深深地埋在大地的怀里的时候,大地就是士兵唯一的朋友,是他的兄弟,是他的母亲。可是,有时大地往往是永远地把他抓住了。

有谁能活着从大地上爬起来,他就是一个幸运儿,但也有活着却不能自己站起来的,于是他们就被关进了另一个没有枪炮声的战场--军医院。那里的情况也是一样糟糕,经常没有好医生和护士,伤员太多而人手太少,更缺乏医疗器具及必要的药品。这里,同样充满了疼痛、呻吟和恐惧,有的伤员没有在战场却在这里咽了气,有的没有断气,就被送进了"死屋",孤零零地等待死视的降临。

伙伴们一个又一人地离去了,有的死在战场,有的死在医院。我也受过伤,痊愈后又回到前线。在一次战役中,我把我最好的朋友、受伤的卡特费尽力气从战场背到急救站,但是卫生员却告诉我说:“你本来可以不必这样费事的。”原来卡特在我背上的时候已经中弹死去了。

这样,除了恰登,我是班上其他7 个人中的最后一个了。我终于等来了停战,对于战争毫无好感的我想着回到故乡重新生活,但是另一方面禁不住发出感叹:“要是现在回去,那我们将会厌倦、崩塌、耗竭,没有根底,也没有希望。我们将会再也找不到我们的道路。”

回到后方后,人们对战争痴情依旧,并嘲笑我对待战争的态度,把我比做一文不值的懦夫。在我看来,“我们年纪很轻,才20岁;可是对于人生,却除了绝望,死亡,恐惧以及与悲痛的深渊联系在一起的迷惘浅薄之处,一无所知。这些年来,我们的工作就是杀人——这是我们有生以来第一个职业。我们对于人生的知识仅只限于死亡。今后还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上一代会回到工作岗位上去,战争会被忘掉。而下一代将把我们看作是多余的人,把我们推到一边去。而我们自己,有些人将会适应,还有些人只是顺从。而大多数将会茫然不知所措:岁月流逝,到最后我们将归于毁灭。

我又重新回到战场,1918年10月,我阵亡了。据载:“他是往前面扑倒下去的,躺在地上,好像睡着了一样,脸上没有多少痛苦的感觉,有的是一种沉着,差不多是满意的样子。”

那一天,整个前线是那么沉寂和宁静,战报上有一句话:西线无战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0 19: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Swan 于 2008-5-9 22:39 发表





二者不太一样,两主人公形象相似,但是前者多了两士兵的矛盾冲突及对比,且一系列心理描写还可以反映出更多。


西线异常平静。守候在战壕里的保尔发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可当他爬出战壕捕捉蝴蝶时,突然一声枪响,保尔被流弹击中,他倒下了。但是,在这天德军前线司令部的战报上,却清楚地写着"西线无战事"。   


这一段是西线无战事的精彩之处,而界河的场景也与此极类似。 影片通过表演来表达心理 , 界河则用文字来形容

这是直观的和层次展开的区别 ,也就是说,西线更多了铺垫效应  ,界河则有广告效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20: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To K

界河及西线的主人公应该有这样几个相似的明显特点
热爱自然、渴望和平、年轻善良、训练有素、行动敏捷。
然而,界河中的后部分描写应该是在刻画一个回到生命的原始状态及人性本源为生活而非生存而活的形象——“脱掉了国籍,脱掉了姓名,脱掉了卡其布的军装”,这时在主人公看来,两个生命正如美丽温暖的春日这种自然物象一样不分国界,因此他没有扣动扳机。然而战争摧残人性,这使得另一个士兵为紧张的情节画上令人扼腕叹息的句号。
西线是否有这层细微的意思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2 17: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线是否有这层细微的意思呢?



因为堑壕战比隔河相对更枯燥更惨烈
一战的德国具备更多难以言尽的思潮
蝴蝶是遇到一点异味和骚动就躲闪不出的生物,比起两个在河里正对的人来说,蝴蝶的取材更为敏感和真实
蝴蝶效应的背景衬托出堑壕战的寂静 ,而突然的杀机却在蝴蝶的翅膀下出现
可以说,这是个放大版深化版的界河场景----比起你看得见的东西 ,看不见的东西更加深沉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4 14: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发现:两个赤条条的人在河里,怎么能够互相判断出就是敌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4 16: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能是往回游的,方向不一样,那就只能是敌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5 11: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看双方那种惊慌的表情就知道不是一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5-20 10:37 , Processed in 0.0253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