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7764|回复: 17

[转贴] 【解密】越战尼克松谈话记录中的美军战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8 13: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http://www.stnn.cc/reveal/200812/t20081225_948902.html
    战后,据美国政府正式统计,这场战争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共有近100万各国军人死伤,8612架飞机和直升机被击落,其中在北越境内被击落4125架。美军死亡36万人,受伤30.4万人。

  同时,政治损失也很大,尼克松政府不得不从越南狼狈撤军,成为美国历史第一位输掉了战争的总统。

越战名照“三姐弟”

  刚刚解密的一份尼克松对话记录记载,1972年4月的越南战争期间,时任总统助理的基辛格曾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报告,美国军机在越南“投下了百万磅(约450吨)炸弹”,尼克松则满意地说“这一定是一次完美的打击”。

  从二战到伊拉克战争中的“斩首行动”,通过大规模轰炸震慑敌方心理一直是美军的重要战术。此次公开的对话记录也反映了美国领导人的一贯态度——毫不犹豫地实行大规模轰炸,并肯定其战果。
  这份记录是由美国智库“国家安全档案馆”依据美国《情报自由法》获取并公开的。根据记载,基辛格于1972年4月15日通过电话向尼克松报告了此次轰炸。
  尼克松满意地说“‘休克疗法’已将(越南)那伙人粉碎”。基辛格听后乐观地说,只要美国支持的南越政府挺得住,“总能获得成功”。但战况并没有如他所想的那样出现好转,当时已开始撤退的美军最终在1973年3月完全撤出。
美国艰难寻找“胡志明小道”
  光明日报曾经刊载,“胡志明小道”打开越战战场尘封40年的战地日记。“胡志明小道”这个名字当年是由西方媒体叫出来的,越南称之为“中央走廊”,听起来给人一种神秘感。人们只知道它是越、老边界和越、柬边界崇山密林中的一条运输线。这条小道的起始,长度以及具体路线外界谁也说不清。
  当年美国人曾花了很大代价寻找这条小道的具体位置,妄图卡住北越对南越的人员、物资供应,但直到他们以失败告终,从越南撤出,也未能弄清这条小道的真实面貌和奥秘之处。
  当越南祖国统一30周年时,有许多外国记者采访“胡志明小道”。越南也把“胡志明小道”列为旅游项目之一,利用“胡志明小道”特殊的历史,以及人们的好奇心吸引游客。游客可以采取骑摩托车、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沿着当年“越共”游击队的足迹寻找南越战争的遗迹。但是,他们只是走了“胡志明小道”的某一段,而且如今的“胡志明小道”早已不是当年那样曲曲弯弯,崎岖不平了,其主干道已成为国家级公路了。
  1959年5月5日,根据抗美斗争的需要,越南中央军委决定正式开辟一条向南方运输的道路,这就是被美国人称之为“胡志明小道”的一条秘密补给线。越南南方称之为“中央走廊”,是支援南方的“战略路”。干部南下、北上,北方及外界支援越南南方的军火、物资都通过这条小道,依靠人背、肩扛、牛车拉、自行车载等方式送到战火纷飞的南方。它可以说是越南南北方之间的一条“大动脉”,是一条炸不断的“生命线”。
  “中央走廊”,北起广治省西南山区越老边界处,向南跨越边海河17度线进入老挝境内,经过中、下巴特寮解放区,越过9号公路、车邦河,沿长山山脉西麓向南伸展。经沙拿湾地区到阿速坡向东北部进入菠萝芬高原,翻越长山山脉进入越南昆嵩和广南交界处。从此处又分为两条线路,一条经昆嵩高原至西原的加莱、多勒西部至西宁地区。
  就连越南人自己也很少有人知道这条小道如何走。它其实并没有一条固定不变的具体路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3: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越南人民军战士在胡志明小道上埋锅造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3: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过这条小道之后的人们都知道,越南对这条神秘的“胡志明小道”的管理是十分严密而有章法的。
  1959年5月9日,越南人民军根据胡志明主席的指示,成立了“559部队”,又称“长山部队”,辖有交通联络团及警卫、通讯、工兵、运输队,并特别配备了中国援助的“凤凰”和“永久”牌加重自行车、大象、骡马、小推车等运输工具。人员全部着老挝巴特寮部队的军装,部队驻地和单位番号多以XX生产基地或XX工地来命名。

  整条“胡志明小道”从北纬17度线到西宁附近延绵数千公里,沿途设置了无数个接待站(以下简称站)。这些站都设置在较隐蔽不易被敌人发现的丛林里。
  站与站的条件也不一样,有的站比较大,房子多,有的站则很小,只有一个小棚子,里面埋着杆子,可以在棚内支吊床。有的站连个棚子都没有,也没有管理人员,和在树林里露营没有区别,但那也是线路上设的站。
  “胡志明小道”上的站与站之间的距离有长有短,在这里计算路程的单位不用公里,而是用“小时”,通常说某站到某站有几小时的路程。
  “胡志明小道”建成的16年中有100多万越南士兵、干部和大量军事物资、后勤给养通过这条小道运往南越战场。难怪越南统一30年后,当年走过这条小道的老战士要冒着生命危险去重走这条小道。小道上有他们洒下的鲜血,有他们在那里长眠的战友,有他们的历史!
美国迫使盟国派兵 英国为何坚决不参战?
  二战后,美国每发动一场战争,都会要求盟友出兵帮忙。这其中,英国往往是美国最忠实的支持者。但在越战期间,英国却一再拒绝美国让其派兵的请求。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最近,俄罗斯历史学家谢尔盖·彼丘洛夫通过《独立军事评论》为我们揭开了这一事件的内幕。
  越南战场没有英国兵
  1964年秋,在越南人民军的顽强抵抗下,美国在越南战场显得力不从心。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逊便呼吁其盟国向越南战场派兵支援美军作战。首先响应美国号召的是奥地利和新西兰。
  1965年,奥地利远征军第一支部队开始在南越部署,这支部队由奥地利第1加强步兵营和新西兰第161榴弹炮连组成,他们到达越南战场后直接隶属于美国173空降旅指挥。后来,两国在美国的要求下又向越南战场增兵,参战的奥地利军人达到7672人,新西兰为552人。美国的另一个盟国加拿大,虽然一直对派兵参加越战保持沉默,但在美国的压力下,仍有数千加拿大军人曾被编入美军,在越南经受了战争的洗礼。具体有多少加拿大军人参战,由于加国政府一直对外保密,没人知道详细数字。但有一点很清楚,越战期间有56名加拿大士兵战死。
  出人意料的是,美国的亲密盟友英国这次却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立场。1961年春天,美国国务卿就提出让盟国组成一支联军进入南越“履行国际义务”,但英国却没有支持美国的这一想法。原来英国人对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中,美国逼迫英国撤军的事,还怀恨在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3: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图片:越战中实施水平轰炸的美军B—52战略轰炸机

  到了1965年初,局势发展不利于美国,于是美国再次向英提出派兵的建议。1966年美国政府曾哀求英国:哪怕向越南派出1个由1500人组成的廓尔喀雇佣旅也行,因为廓尔喀人十分擅长反游击战。

  双方经长时间谈判,没有结果。最后,美国降低标准,要求英国允许廓尔喀人加入美军直接参战,但即使这样英国也没有同意。当时英国政府的外交政策是,尽量避免在国际上直接参与任何冲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3: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行车是胡志明小道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3: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国向越南派兵近30万人  美国在欧洲的另一个盟国——西德,由于宪法严格限制其向海外派兵参与冲突,这次找到了绕过宪法禁令的机会。因此西德政府回避在国内对这一问题进行公开讨论,他们应美国政府的要求,瞒着老百姓,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秘密地向南越派出了2500名德国军人,包括120名飞行员,这些飞行员驾驶美国空军飞机直接参加了对越南的军事行动。
  除了英国和西德,荷兰、比利时、希腊、丹麦和土耳其都派出医疗队参加了越战。西班牙也派出了一个13人的专家小组。
  当时,最令美国头疼的就是法国。法国在越战问题上一直和美国对着干,因此多次受到美国领导人的排挤,并将其从盟国中清除。美国本想以北约的名义与越共开战,就是因为法国的反对才放弃了这一打算。
  除了欧洲盟国外,为了扩大参战国家数量,美国政府开始要求亚洲盟友向越南派兵。美国政府表示,越南战争的成败关系到东南亚国家的安全,因此亚洲盟国必须履行职责。美国政府向韩国、菲律宾、泰国和台湾(后来由于美国害怕这一举动有可能促使中国直接参战,因此放弃要台湾派兵的要求)等亚洲盟友游说、施压。韩国积极响应了美国的号召,从1965年秋,韩国开始向南越派出自己的1个独立陆战旅和第100步兵师,到1973年在越南直接参战的韩国军人达到了5万。在整个越战期间,韩国先后派出了近30万名军人。
  尽管面临着美国的巨大压力,但菲律宾只象征性地派出了工兵部队。泰国由于害怕战火波及到自身,在这场战争中十分卖力。1967~1969年共向南越派出了6个步兵营、3个炮兵营、两个旅级司令部和其他分队。后来又将一个“黑豹”步兵师投入到越南战场。
第一位输掉战争的美国总统是尼克松
  1969年1月,美国新总统尼克松上台后开始拒绝实施前总统在越南的战略,表示将逐步从越南撤出美军和仆从军。
  战后,据美国政府正式统计,这场战争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共有近100万各国军人死伤,8612架飞机和直升机被击落,其中在北越境内被击落4125架。美军死亡36万人,受伤30.4万人。

  同时,政治损失也很大,美国的反战浪潮进一步兴起,迫使尼克松政府不得不从越南狼狈撤军,成为美国历史第一位输掉了战争的总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3: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与美国一起参战的其他仆从国结局也都挺悲惨:泰国发生了军事政变,政府被推翻;而菲律宾“向左转”,最终要求美国从该国撤出军事基地。奥地利和新西兰也发生了社会动荡。  越战的一大后果就是,美国组建的东南亚条约联盟组织解体,其对东南亚的影响力遭到沉重打击。这对美国来说是一次惨痛的教训。为此,专家指出,如果美国再发动战争,一定不要忘记越南战争的教训。目前在伊拉克,美国政府正在重蹈越南战争的覆辙。
美军档案:滥杀平民不分老幼
  《洛杉矶时报》2006年8月的一篇报道中提到,美国陆军的解密文件显示,一直以来揭发其连队部分官兵滥杀无辜战争罪行的越战老兵亨利并没有说谎,他所在连队越战期间确实犯下过不为人知的战争罪行。
  老幼均不放过
  越战期间,亨利是美国陆军第四步兵师一营B连的军医。他回忆说,B连1967年10月8日在朱莱与越军交火后,连里一些士兵发现一名手无寸铁的12岁男孩。“有人在一座山上将他抓住并押送下山。中尉问,谁愿意杀他”。

  亨利告诉调查者。两名士兵向前迈出一步,其中一个踢了男孩的腹部,另一个把男孩带到一块岩石后射杀了他。之后向上级汇报说,这名男孩是被击毙的敌方战斗人员。
  3天以后,B连扣押了一名老人,怀疑他支持敌军。士兵们要把他押上一座山顶。“当我转过头时,一个士兵抓他的手臂,另一个抓他的双腿,然后将他抛下了山。”亨利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3: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被美军集体屠杀的越南平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3: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民惨遭屠杀  B连在1968年2月7日一次战斗中死了5名士兵。翌日,B连接到命令搜查附近的农村地区。他们没有遭遇抵抗,随后在一间小屋里审问居民并搜查武器。
  当时,亨利3排排长用电话向B连连长雷上尉请示如何处置19名村民。“上尉向中尉重复早上的命令,内容是‘杀掉任何移动的东西’。”随后,几个士兵从一个房间拖出一名20来岁的裸体女子,将她带到蜷缩着的19名村民那里。

  亨利说,“围着平民的士兵向他们开火,全部是连射。几秒钟就结束了。”
三姐弟命运迥异
  1972年6月8日,越战美军在西贡北部一村庄中投下汽油弹,一群孩子在附近公路上惊恐奔跑,其中一名9岁小女孩更是被烧得扯光了身上的衣服(第一页图片)。这一令人震撼的战争画面被美联社记者及时抓拍,在美国引起了巨大的冲击和反战潮。
  三十多年后,《信息时报》报道说,照片中央的那个9岁女童潘金淑如今已成了一名联合国亲善大使,但照片右方两名牵手逃跑的姐弟的身份,却一直是个谜。直到英国记者近期终于找到他们。据报道,这两名姐弟都是潘金淑的表姐弟,姐姐名叫胡氏丁,弟弟名叫胡万本,和潘金淑不同的是,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这张照片而发生任何改变。胡氏丁如今在家乡路边摆摊卖鸡汤和饭菜谋生。
  胡氏丁说:“上一次我们看到潘金淑时,是在两年前她回来的时候。我们都认不出她来了,她穿着漂亮的衣服。我们为她高兴,但我们也想知道,她的命运被那张照片改变了,但为什么我们却被遗忘了?现在虽然不再恨美国,但我却对他们做的一切感到愤怒!”
解密文件:美军被骗轰炸己方
  美国近期解密的政府文件显示,美军在越南战争期间的情报通讯暗号曾被越南方面破译,美军被骗轰炸己方部队。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7日说,美国国家安全局根据政府机密文件“强制解密”的规定,解密了这份名为《黑暗中的斯巴达人》的报告。
  报告长达500页,从“暗号情报”角度回顾了越战历史,内容自美国1945年截获一份由越南领导人胡志明发给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电报开始,到美国在越战失败后从西贡(今胡志明市)撤出间谍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3: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越战士要经常与泥泞的路面斗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4-19 07:17 , Processed in 0.02530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