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Imperial_Guard

[影视] 美國內戰-盖茨堡战役電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9 15: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enhe1993 于 2009-1-19 15:21 发表
我试过,建议团队合作,不然会让人抓狂:


那就会出现一部影片四种风格的字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9 15: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的帖子

张伯伦上校可是很猛的。
《剑桥世界战争史》里也特地为他立了一个小传。并直言,他是北军中最好的上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9 15: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一个讲管理的网站看到这样一篇文章
张伯伦上校和皮吉特少将,葛底斯堡战役
作者/转载者:  发表时间:2005-4-28 14:28:29
--------------------------------------------------------------------------------
  
在1863年的葛底斯堡战役中,北军上校约书亚·张伯伦驻守着小圆顶,而南方联盟少将乔治·皮吉特则猛攻小坟岭(Cemetery Ridge)。没有什么能比这个战役更好地阐明了如何平衡风险和收益。我们将看到,张伯伦的坚守使得北军战线免于崩溃,而皮吉特悲剧性的猛攻则常常被历史学家们戏称为“南部联盟最大的水漂”——这可是南部联盟能威胁北部联邦的最后一次机会啊!

张伯伦上校

在葛底斯堡战役中,张伯伦上校率领着第20缅因军团(20th Maine Regiment)守护着联邦军的最左侧。尽管,他们在人数上远少于进攻的南部联盟军且相对缺乏经验,但他们还是在1863年6月2日打退了敌人的几次进攻,并将出现在联邦军侧翼的敌人阻于一个多岩的小山(即小圆顶)。这座小山对于联军防线来说就像主心骨一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若南部联盟军攻占了这座小山,则可以长驱直入暴露无遗的联邦军侧翼。由此,失去这座小山对联邦军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

到了7月2日的下午,第20缅因军团伤亡惨重,而且弹药也开始不足了。此时,张伯伦预计南部联盟军还将发动下一次进攻,于是毅然下令“停火,上刺刀”,并且在最危急的时刻,他下达了全军冲锋的命令。他那些士气高涨的战士们排成一条线,如下山猛虎一般冲向了正在逼进的南部联盟军。张伯伦的这个大胆的计划押上了他所有的部队,而且伤亡也相当之大——伤亡人数占冲锋前全团人数的三分之一。但是,正是因为第20缅因军团的这一英勇行为,粉碎了南部盟军的进攻,并促使战场态势向有利于北部联邦军这一面发展。

皮吉特少将

7月3日的大战前夕,罗伯特·李将军( Robert E Lee)被前两日攻击北部联邦军未果所激怒了。因此,他拟定了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即令皮吉特少将的部队穿越一个开阔地带,去进攻北部联邦军防线的中心——位于开阔地带的高点的小坟岭。很多南部联盟的将领们认为这个计划无异于自杀。皮吉特的顶头上司,詹姆斯·朗斯特里特(James Longstreet)将军曾这样请求李将军:“将军,我一生都是一个士兵。我和士兵一起作战,从双人组合,到班,到连,到团,到师,再到军,都是如此。我非常清楚士兵们什么做得到,什么做不到。在我看来,没有1.5万名士兵,没法拿下那个阵地。”

7月3日,李将军不顾朗斯特里特将军的疑虑,在缺乏一个能令皮吉特少将成功的可靠计划的情况下,下令发动攻击。下午一点,皮吉特率领他的部队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冲锋。由于在冲锋时完全暴露在开阔的草地上,皮吉特的部队必须得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猛烈炮火,一个一个地倒在了无情的炮火和狙击枪下。两个小时过去了,皮吉特不得不下令撤退,将部队撤回到山脚,并向李将军报告——部队人数比进攻前锐减一万。在这个战斗之后不久,李将军把这个灾难全部归咎于自己:“不,皮吉特将军,这是我的战斗,也应该由我承担全部责任。”这场残酷的厮杀使得李将军损失了三分之一的部队,也无法再次进攻北军,不得不撤回梅森-迪克森线(Mason Dixon, 译者注:传统的美国南北分界线)的一侧,从此再也无力进犯北部联邦了。

领导力课程

张伯伦做出的“上刺刀”这一决定,极好地诠释了什么是明智的风险收益平衡(risk reward trade off)。这一决定的风险可能使他会损失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的话)现有兵力,而收益则是打退了敌军对战略要地的进犯,使北部联邦军的战略侧翼不致空门大开。北部联邦军的防线全赖于小圆顶才得以维系,所幸,张伯伦被围困的部队最后还是力挽狂澜,扭转了战局。

而恰恰相反,即使皮吉特完成了那个“不可能的任务”,拿下了小坟岭,南部联盟军的位置也决定了他们不能在庞大的北军再度形成合围之前,充分利用刚打开的缺口。李将军和皮吉特少将所冒的风险与可能取得的收益是不对等的。因此,李将军如此甘冒风险让人着实不解(冒着极有可能损失全师的巨大风险去争取微小的收益),但无论如何,这的确很清晰地说明了不明智的风险收益平衡将会导致什么样的惨剧。同时,皮吉特的士兵纷纷倒在了冲往北部联邦军防线的不归路上,也充分说明了不会打破战略僵局有多么悲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9 15: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本片的补充】
葛底斯堡战役
1993年战争重现电影《葛底斯堡战役》全景反应美国内战转折点葛底斯堡战役(Battle of Gettysburg)的史实。整个电影长达4个小时,而电影又以葛底斯堡战役的关键战斗单位:第二十缅因州步兵团及其指挥官劳伦斯·张伯伦上校为主线。1863年7月1日至7月3日,战役开始,南方同盟军处于主动地位,将北方联邦军一步步逼出葛底斯堡镇。战役中期,双方在葛底斯堡南郊焦灼战斗,李将军决定让第十五阿拉巴马州步兵团进攻北军左翼:小圆顶(little round top)防线。劳伦斯·张伯伦上校奉命死守小圆顶,以保证侧翼和预备队的安全。在小圆顶防御战中,张伯伦上校率领全团士兵奋勇抵抗,一次次击退了敌人的冲锋,但防线也慢慢后退,最后弹尽人乏。张伯伦上校最后命令全团上刺刀,越过防线,冲锋肉搏。最后经过惨烈的战斗,第二十缅因州步兵团击退了来袭敌人,破坏了李将军从侧翼包围的计划。然后北军在米德上将的带领下节节逼进,最后击败了李将军率领的北弗吉尼亚军团。

美国内战以葛底斯堡战役为转折点,南方同盟就此失去了战略主动权,此后三年,内战结束。

1.背景
美利坚联盟国(南方联盟)军的罗伯特·李将军率所部北弗吉尼亚军团于钱瑟勒斯维尔之役击败联邦军波多马克军团后不久,李将军决定二次北侵。此一行动可打乱联邦计划中的夏日选举,可能帮助被围于密西西比维克斯堡的守军脱困,并使联盟国军就食于边界之外的北方丰饶农场,以让饱受战火蹂躏的维吉尼亚获得必要的休养生息。

南方同盟李将军率领的北弗吉尼亚军团下属三个的兵团(Corps)。詹姆斯·隆史崔特(James Longstreet)的第一兵团司令,第二兵团划归理查·尤尔(Richard Stoddert Ewell)中将辖下,第三兵团由安伯洛斯·希尔(Ambrose Powell Hill)中将指挥

美利坚合众国(北方联邦)方面,约瑟夫·胡克(Joseph Hooker)少将辖下的波多马克军团由七个步兵兵团,一个骑兵兵团及一个炮兵预备队组成,总兵力超过90,000人。胡克少将前因钱瑟勒斯维尔之败,复于李将军第二次北侵时怯战,亚伯拉罕·林肯总统迅即以乔治·米德(George G. Meade)取代其职。

2.第二十缅因州步兵团 20th Maine Volunteer Infantry Regiment
全称第二十缅因州志愿步兵团,具体番号是:波多马克军团第一军(雷诺兹少将的军,就是被南军狙击手干掉的将军)第五师第三旅第二十缅因州志愿步兵团。它是美国内战中的一只英雄部队,共参加了14次战役,最后被授予参加南方同盟投降仪式的荣誉。第二十缅因州步兵团共有1621人,其中战斗阵亡147人,疾病死亡146人,受伤381人,被俘15人。

3.约书亚·劳伦斯·张伯伦上校 Colonel Joshua Lawrence Chamberlain
原先是一个大学教授,教授除数学外的所有学科,精通10门语言,是著名的ΦΒΚ学会成员。生于缅因州,从小就有很强的废奴思想,认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评价一个人不在于他爸爸、他祖先是谁,而在于他的功绩。内战爆发,他决定参加北方联邦军,可大学不准。于是他谎称要去欧洲讲学,请假转而参军。张伯伦很爱惜普通士兵,由于战役前第二缅因州步兵团吃了败仗,士气低落,士兵们不愿参战,结果集体被军事法庭逮捕,让他们加入第二十缅因州步兵团。士兵们先是不从,结果在张伯伦的说教下,个个的那起枪参加了战斗。张伯伦的品质用我们中国人说的就是爱兵如子,小圆顶防御战整个过程,他站在防线最前线,饱含热泪,沉着冷静,而又英勇顽强。鉴于他在小圆顶防御战中的英勇功绩,林肯总统授予他荣誉勋章,并升任至少将。战争结束后,他四次被选为缅因州州长。此后回到校园,活跃于学术界。1914年他死于葛底斯堡战役时的旧伤复发。

4.奇特的现象
4.1 限于当时热兵器的精确度和射程,双方的阵线很近,居然不到二十米。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士兵的不能乱射,听从指挥官指挥,排好队形,或站立,或跪姿,瞄准射击。虽然精确度不高,但如此的近距离同样能造成很高的伤亡(因为双方士兵都没有掩护)。通常两次射击间的时间间隔要十秒以上。因为那时的枪只能称得上是火铳,士兵必须先从行军袋中取出火药,用铳子把它从枪口塞到枪膛里,然后再上了子弹才能射击。只有高级士官才配有半自动的转轮手枪。
4.2 除了近身肉搏的时候,指挥官通常都在阵线后方一两米处不紧不慢的高姿来回走动。很惊讶为什么他们不怕被打着。别以为他们没事儿做,可以做的事情很多,观察敌情,果断决策,鼓舞士气。
4.3 当时的美国人很懂得遵守战争规则和尊重敌人。据几个例子。当弹药耗尽时,捡起敌人的枪是不允许的;一个军人军衔比你高,即使是俘虏,你也得叫他长官
4.4 现在的葛底斯堡早已成为美国数一数二的国家公园,大概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意思。不能理解的是,葛底斯堡阵亡将士公墓,不仅埋葬着北方联邦的死者,同时也安息着南方同盟的殉难者。南方同盟作为一国的分裂者,其死者却受到了同样的对待。林肯总统在葛底斯堡战役后发表的演说中讲道,南方的死难者和北方的死难者一样受到纪念。同时敌方统帅罗伯特·李将军被美国人评为历史上最受爱戴的将军。大概的原因是:美国人崇尚对信仰和国家的忠诚。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大概要教的就是这些吧,他们可能不会担心国家的分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9 15: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7月2日那天,不仅是小圆顶的战斗十分关键,联邦军的阵地在好几个地方都出现了危机。但是,张伯伦那边确实是众寡悬殊,能够撑下来非常不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9 15: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缅因州兵的军旗(MS他们不是一团一旗)





小圆顶上20缅因团的纪念碑


[ 本帖最后由 kalasni 于 2009-1-19 15:51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9 15: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alasni 于 2009-1-19 15:24 发表


那就会出现一部影片四种风格的字幕


不至于吧…………

我指的是翻译、润色、校对分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9 16: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enhe1993 于 2009-1-19 15:51 发表


不至于吧…………

我指的是翻译、润色、校对分工……


MS还是翻译的人任务最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9 16: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格主要出在润色上……翻译可以几个人一起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17: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KALASNI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6 07:27 , Processed in 0.02392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