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5683|回复: 14

可汗的神箭—哲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 10: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载自中华网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2/06/11027560/20050519/12327184.html

成吉思汗曾说:“这四个人如猛狗一般,凡教去处,将坚石撞碎、崖子冲破、深水横断、所以厮杀时教其作先锋。”得到史上最伟大征服者如此高评价就是被称为蒙古帝国“四狗”(四雄)的四员大将,他们是“忽必来”(虎必来)、“哲别”、“哲勒蔑”和“速不台”(速别额台)。

  一、射中了大汗的人:

  公元1201年:

  在“阔亦田”大战中大获全胜的“铁木真”,追击败逃的“泰亦赤乌部”,双方在斡难河边展开激战。激战中一支飞来的利箭准确射中了正在指挥战斗的“铁木真”的颈部。“铁木真”受了重创,所幸得到了他忠诚的大将“哲勒蔑”的救助才保住了性命。

  战败后,“泰亦赤乌部”许多人前来投降,在降人中铁木真认出了战场上射伤自己的年轻人。并问他:在阔亦田对阵时,自岭上将我的马颈骨射断的是谁?(铁木真要面子不肯承认是自己被射中了。)名叫“只儿豁阿歹”的年轻人坦然承认是自己射出的箭,他对铁木真说:从岭上射箭的是我,现在,如果可汗让我死,不过溅污巴掌大的地方,倘若饶我一命,我将为可汗赴汤蹈火,横断黑水,踏碎白石。如果命令我来,我将踏碎青石而来,如果命令我出击,我将踏碎黑石而去。

  “只儿豁阿歹”出身于蒙古的“孛儿只斤氏”祖先是蒙古第六世祖“海都”的后代,其部族被称为“别速惕部”“只儿豁阿歹”是族为中的神射手,当天就是他的箭射中了铁木真。

  也许是英雄相惜,铁木真饶恕了这个年轻人,把他召至了自己的麾下,担任自己的亲随,并为他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哲别”。

  “哲别”在蒙古话中就是梅针箭或是神箭手的意思,取这个名字也表示了铁木真对“哲别”射术的赞扬。此后正是这个年轻人成为了大汗的“四狗”之一,奇袭乌沙堡,智取居庸关,纵横西域,威震俄罗斯,让“哲别”这个的名字响彻中外,永远名垂于蒙古的史诗之中。

  二、八十八功臣之一:

  归降之后的“哲别”因为其忠诚和武勇,成为了铁木真的心腹爱将,同“忽必来”等四人一起被称为“成吉思汗的四条猛狗”(即四虎将的意思)在同“塔塔儿”、“克烈”、“乃蛮”、“蔑儿乞”等部的作战中立下了众多战功。

  公元1206年:

  统一蒙古各部的“铁木真”在“斡难河”源被推举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大封功臣,把蒙古部众分为九十五个千户,封给了八十八位功臣。其中“哲别”因战功赫赫被封为第十千户,成为了蒙古开国八十八功臣之一。

  三、伐金的先锋:

  公元1210年:

  金国为了防备蒙古人南下,在边境修建了坚固的据点乌沙堡,在当年的八月,“哲别”率领的先锋军袭击该处并得胜而回。

  公元1211年:

  成吉思汗正式誓师南下伐金,“哲别”统领的一个“图门”(万人队)作为全军的先锋扫荡了边境的金兵,并开始进攻金国北方的门户乌沙堡。这时的乌沙堡与上年蒙古军进攻时相比守备已经完善,不但地势险要,而且还装备了一种先进的守城武器:估计是一种机关触发的连发床弩,以至当时有着“地上乌沙堡,地下鬼门道”的说法。

  从俘虏的金国工匠和士兵口中,掌握了这一情况的“哲别”想出了应对之策。当蒙古军抵达城下时,“哲别”下令用数百匹从马冲锋在前,守城的连弩被触发,冲锋在前的马群纷纷倒地,金国守军不辨真伪,认为重创了蒙古兵,正当他们洋洋得意之际,紧跟在从马后的蒙古铁骑已经冲入了边门,金兵的连弩还来不及装填,蒙古人的利箭和马刀已经落到了他们头上,金国守将独吉思(一说为胡沙虎)中箭负伤率先逃走,剩下的金兵全军崩溃,“哲别”军一鼓作气攻下了城池,并紧接着攻破了金国另一边防要地五月营,(一说为木华黎部攻取)这样金国的北大门完全打开了。

  在野狐岭一战大胜的蒙古军,开始进攻金国中都,哲别统领先锋军开始进攻居庸关。居庸关依山而筑十分险要,加上金兵严密防守,见到难以强攻,“哲别”诈作败退,希望将金国精兵引出关外进行野战,以发挥己军的长处。自以为有便宜可捡的金兵全线出击,一直追击到宣德府,当追到鸡鸣山嘴时,蒙古军开始掉头发动进攻,先后到达战场的金兵遭到了“哲别”军及随后而来的成吉思汗中军的攻击,在野战中金兵惨败,被蒙古铁骑冲得七零八落:“胜其黑契丹、女真、主因之攻战精兵,直至居庸关,杀得积尸如麻。”(蒙古秘史)失去了主要兵力的居庸关天险被“哲别”轻易的夺取,蒙古军直逼金国中都。

  “哲别”进抵中都城下,吓得金国皇帝差点要迁都南逃,但蒙古军的攻势却因为金国士兵拼死抵抗和中都城坚固的城墙而被阻止,于是“哲别”领军袭取金国各监牧,号称夺马以百万计,极大的削弱了金国的国力。

  公元1213年:

  蒙古军再次南下进攻中都,金兵全力加强了居庸关的防守,金兵不但用铁铸造关门,还为阻挡蒙军铁骑在关外百里大量布设铁蒺藜。于是成吉思汗为了避过防御坚固的正面,命哲别率精骑连夜绕“飞狐道”抢在金兵阻劫前渡过“紫荆关”,从南面再一次攻下了“居  庸关”,第二次包围了金的中都。

在其后的数年中,“哲别”一直活跃在中原的战场上,不断建立新的战功。

  四、射向西方的神箭:

  公元1218年:

  大汗的马鞭指向了西方的,蒙古大军开始了史上最伟大的远征。

  “成吉思汗”为了报复“花剌子模”杀死蒙古商队和使者,开始了大规模的远征。大汗最先将他的“神箭”射向了西方:作为全军的前锋“哲别”麾下的两个万人队,向西辽发动了攻势。

  针对西辽汗“屈出律”强迫人民改变信仰,遭到百姓反动,“哲别”的大军进入西辽后,他宣布“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信仰,都持自己祖先的规矩”(史集)很快赢得了众多“西辽”百姓和贵族的支持,“屈从律”不战而逃,不久被捕获斩首,蒙古军轻松的就吞并了“西辽”全境。征服西辽后,“哲别”将其所获得的上千匹白嘴黄马作为礼物进献给成吉思汗,实现了他对大汗当年的诺言:如果饶恕我,我将为大汗带来更多的好马。(当年在“阔亦田”成吉思汗说哲别射中的是自己所骑的白嘴黄马。)

  公元1219年:

  吞并西辽后,蒙古二十万大军开始全线入侵“花剌子模”,“花剌子模”的国王“摩柯末”一路西逃,成吉思汗命令“哲别”和“速不台”率领两个万人队去追击。他命令他们:追不到“摩柯末”就不用回来,对沿线的城市如果降伏就发给文书保护,如果抵抗就一概毁灭,“哲别”和“速不台”在后来的千里追击中忠实的执行了这一指令。沿路对于巴里黑、衣沙布尔等城市都仅派官员征收粮食补给,对于黑达里这样反抗的城市就将其毁灭。其间他们穿越了广大的呼罗栅地区,一直追击“摩柯末”到里海边,最后这位“花剌子模”的国王逃往里海的一个小岛上,并悲惨的在岛上死去。

  公元1221年:

  “摩柯末”死后,完成了追击任务的“哲别”、“速不台”占领了刺夷城(今伊朗德黑兰附近)并继续向西攻占了歌疾云、哈马丹等地区(今伊郎西部)。随后向两军向西北进攻,占领了阿哲尔拜占(今阿塞拜疆地区)和格鲁吉亚地区,并绕过里海,凿石开道,越过了“太和岭”,(即高加索山)兵锋直指钦察草原。

  进入钦察草原后,蒙古大军进抵第伯聂河,到达克里米亚半岛。首先遇到的敌人是阿速部、钦察部,考虑到兵力的不足,“哲别”等派使者去见钦察人说:“我们同是突厥人,应该互不侵犯共同对付异族的阿速部。”并送给钦察人一部分财物。收到财物的钦察人信以为真,不再同阿速人结盟。结果势单力弱的阿速人被蒙古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战胜后的蒙古军掉过头来进攻钦察部,没有了盟友的贪小便宜的钦察人也被蒙古铁骑击败,财产、人口损失惨重,残部逃往“斡罗思”(俄罗斯)求援。

  公元1223年:

  以“乞瓦公国”(在今基辅)为首“斡罗思”各部联合钦察部组成了庞大的联军,总兵力达到七八万之多,而蒙古军仅两万人,加上仆从军也不过三四万人。因为力量对比悬殊,“哲别”采用了诱敌深入的办法,蒙古军一路东撤,联军在后紧追不舍,一直来到“勒伽河”(伏尔加河)畔。蒙古人停止了撤退开始与联军交战,交战中蒙古人使用了诈败诱敌的方法,由“速不台”先率仆从军和少数蒙古军跟联军接战,不久即诈败后撤,一路追击,志得意满的联军果然上当,全军尽力追赶。当联军的追兵到达“勒伽河”畔时,“哲别”亲自率领的伏兵杀出,联军顿时乱作一团,这时“速不台”的大军也掉头开始反击,陷入蒙古铁骑包围中的联军乱作一团,联合军内部不够团结,指挥不能统一的毛病通通暴露,联军各部各自为战,完全不能协同,结果被少数的蒙古军彻底击败。

  “乞瓦公国”的密斯特洛思侯等向蒙古军投降后被处死。

  五、“神箭”陨落:

  公元1224年:

  大破“斡罗思”“钦察”联军的蒙古军,向西越过了第伯聂河,扫荡了“斡罗斯”南部并进入克里米亚半岛。这时传来了大军结束西征东返蒙古老家的消息,于是“哲别”和“速不台”率领大军经钦察草原东归。

  东归的途中曾经威震蒙古草原,痛击金国,横扫“花刺子模”,西辽、钦察草原的征服者,成吉思汗的“神箭”陨落了。
  “哲别”因年事已高和长年远征的辛劳病死于军中,没有能够再一次回到大汗的帐前,回到蒙古高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10: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朔风兄何时对草原帝国感兴趣啦?:) 有兴致我们可以慢慢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11: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ytyzob 于 2009-1-12 10:58 发表
朔风兄何时对草原帝国感兴趣啦?:) 有兴致我们可以慢慢探讨!


比较喜欢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还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也比较欣赏其成功的军事体制。事实上是最近玩中2全战在用蒙古势力 不过不可否认,蒙古帝国为世界带来的大多是流血与灾难,贡献几乎等于零...

P.S 老兄MSN邮箱是什么?以后多多探讨~

[ 本帖最后由 朔风 于 2009-1-12 11:2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11: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的帖子

我的邮箱:
kytyzob@sohu.com
kytyzob@hotmail.net
kytyzob@yahoo.com.cn
蒙古帝国是朵炫目的昙花,但是其军事成就确实很高,而且间接促进了中世纪的瓦解,不过我最欣赏的是速不台和木华黎!一个是征俄的总参谋长和实际的指挥官,一个更是被册封为国王。不过四狗四骏确实都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12: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ytyzob 于 2009-1-12 11:40 发表
我的邮箱:
kytyzob@sohu.com
kytyzob@hotmail.net
kytyzob@yahoo.com.cn
蒙古帝国是朵炫目的昙花,但是其军事成就确实很高,而且间接促进了中世纪的瓦解,不过我最欣赏的是速不台和木华黎!一个是征俄的总参谋长 ...


加你了~

木华黎与速不台给我感觉偏向于帅才,尤其是木华黎,指挥过不少大型战役,而且体现出一定的军事智慧。哲别则感觉属于将才类,独立统兵的时候只打过小规模战役,其余时候多是作为先锋跟随成吉思汗等。哲别在《元史》里都没有独立的传,其履历考证多出自于《蒙古秘史》,而木华黎和速不台貌似都是有单独的传的。不过我是比较欣赏哲别,其战技高超,骑射术精湛,统骑兵作战善于速攻和突击。哲别没有被授予独统大军之权恐怕也是因为他是一员降将的缘故,有点类似三国时代的张辽,虽挂着征东的头衔,却很少独统一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18: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哲别的了解来自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可能那有文学加工的成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09: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笔下的哲别基本符合历史原型,不过做了适当的加工。书中的哲别骁勇善战,重情重义,的确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草原男儿。金庸描写哲别几次短暂出场也很精彩。不过结尾处虚构哲别放走郭靖,就有点偏离哲别的历史形象了,历史上哲别不是一个将义字放在忠字之上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11: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游牧民族的特性使他们绝对忠于大汗,而基本不会讲什么仁义!不只是哲别,换了其他的将领同样!而且蒙古人当时比较落后,对长生天的畏惧和对大汗的敬畏,是他们及其重视誓言并对敌人毫不留情,所以,只能是查先生的虚构!而实际上,如果不是耶律楚材担任宰相和忽必烈的上位,汉民族只怕也有可能和若干消散在历史中的民族一样,只能从史书上存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ytyzob 于 2009-1-13 11:00 发表
游牧民族的特性使他们绝对忠于大汗,而基本不会讲什么仁义!不只是哲别,换了其他的将领同样!而且蒙古人当时比较落后,对长生天的畏惧和对大汗的敬畏,是他们及其重视誓言并对敌人毫不留情,所以,只能是查先生的虚 ...


确实如此,游牧民族比较野性,金庸笔下的蒙古英雄们还是带了很多中国传统的仁义道德观念,甚至有些侠气,而事实上游牧民族大多是心性原始野蛮的,对他们来讲唯利是图没什么错(不过他们是靠力量去夺取),他们的生活观念就是遵循大自然那种弱肉强食的规律,这是他们与文明民族的区别。不过有时想想,在当时那个靠力量的时代,恰恰是这样的民族走的更远。当然,正如皇帝说的那样,长远的讲文明智慧终究会战胜野蛮的。

前几天看了俄罗斯人拍的《蒙古王》,比日本拍的《苍狼》好多了...不过《苍狼》那个主题曲太好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4 18: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一下,哲别怎么死的
好象突然就不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8-15 09:49 , Processed in 0.06310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