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6034|回复: 2

丹第:法国山歌交响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1 16: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法国山歌交响曲》是丹第的代表作品,作于1886年。这部交响曲以丹第收集编纂的《法国民歌集》中的一首民歌为主题,这支民歌是作者在法国东南部塞文山区记录下来的,因此这部作品有时候又被称为《塞文山交响曲》。和弗兰克的交响曲一样,这首交响曲也只有三个乐章,山歌主题以不同的面貌穿插在这三个乐章之中展现出不同的风貌,活脱脱的一幅法国塞文山区生活的音乐写照。而这个交响曲的另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加入了钢琴声部,而钢琴在这个作品中是乐队的一个重要份子,作者对这个乐器的使用比较独特,在不同的场合下让它发挥不同的作用——有时候是主题发展的主要力量,有时候又是仅仅起着打击乐一样的作用。这个作品中的钢琴的地位既不是像协奏曲那样和乐队进行抗衡,也不是像圣-桑第三交响曲中那样仅仅是增加一些音色色彩上的变化,近乎于柏辽兹的《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的中提琴。
引子中单簧管和大管短小的乐句引出英国管演奏的山歌主题,随后音色明亮的长笛接过这个主题,法国号像回声一样轻轻呼应这这个旋律,加了弱音器的弦乐轻声演奏的和弦衬托着。整个引子部分笼罩着清晨那股晶莹清朗的气氛,弥漫着夏日清晨淡淡的清香,犹如远望着被夏日淡淡的晨雾笼罩的山岗。在钢琴有力的琶音上,第一主题在低音弦乐器和大管声部出现了。这个主题实际上是上山歌主题的一个变形。钢琴在高音区接过了这个主题,之间穿插了其他乐器演奏的山歌的片段、长笛上啾啾的鸟鸣——一片清新亮丽之色,如同初升的朝阳气驱散了晨雾,翠绿的山岗在阳光之下焕发出勃勃生机。小提琴的震音引出B大调上的第二主题。首先由长笛、竖琴、法国号和钢琴的高音区奏出,随后由小提琴和大提琴接奏这个旋律,如同晨风拂面一般令人愉快。展开部分以第一主题和山歌主题为基础进行。首先由双簧管奏出山歌的变体,低音弦乐器接着奏出第一主题,伴以长笛和钢琴奏出的啾啾鸟鸣声,小号演奏着拉长了节奏的山歌旋律和第一主题结合在一起;随后钢琴接过了第一主题继续发展,乐队中的其他的乐器演奏着放宽节奏的山歌旋律和钢琴声部交织在一起;在展开的最后部分音乐的速度和力度逐渐增长,钢琴和弦乐演奏着来自第二主题的下行音型,木管乐和铜管乐互相传递着山歌主题的动机掀起了全乐章的高潮,将音乐拉入再现部分。在这里乐队以强有力的全奏再现了第一主题,如同正午火辣辣的骄阳。第二主题回到了乐曲的基本调性——G大调,温暖柔和。尾声中音乐的力度逐渐减弱,英国管演奏的山歌主题再次出现,如同夕阳西下,大提琴和小提琴轻轻的震音给整个画面罩上了一层淡淡的轻纱。第二主题的动机在乐队中飘过,像是暮色中的一缕炊烟。随后弦乐轻柔的结束了第一乐章。
山歌主题的另一个变体拉开了第二乐章的序幕,这个主题由钢琴和弦乐交替着奏出,长笛的中音区加强弦乐声部,整个主题的音响柔和如同薄暮中的山谷。单簧管轻柔的过渡句引出钢琴和大管齐奏的第二主题,这个主题色调比较阴暗,带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惆怅感,后来这个主题又由低音弦乐器和大管接过,法国号轻轻奏出的三连音衬托者这个主题,使这种情绪更加明显。展开部开始了,钢琴如水的琶音上,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第一主题将第二主题带来的惆怅感一扫而空。在隆隆的鼓声中透出了法国号演奏的山歌主题第一句旋律,小号远远的回应着,如同苍茫的暮色中透出隐隐可见的群山。随后由第二主题转化而来的节奏在钢琴上响起,乐队的其余声部互相传递着山歌旋律的第一句掀起一个高潮,在这个高潮之上乐队齐奏第一主题——再现部开始。第二主题在再现时出现长笛的中低音区,使得原来的惆怅感略微减轻了不少,似乎还带有了一点淡淡的暖意,这时候山歌主题又在法国号上出现了,象是对第二主题的回答。在钢琴的颤音上,第一主题再一次由独奏中提琴奏出,渐渐的消散在暮色之中。
第三乐章是一首活泼洒脱的回旋曲,包含了四个主要的主题材料。首先出现的是山歌主题第一句的变形,这个变形在钢琴上反复奏出成为一个固定音型。在此基础之上,乐队奏出一个充满活力的主题。这个主题先由木管组奏出,然后转到弦乐上,最后席卷了整个乐队,情绪极其热烈就像一个山民欢乐的集会——热情豪放略带一些粗犷,却又不失精细。这个主题也是这个乐章的基本主题。在钢琴优美的琶音上单簧管奏出第二个主题,钢琴接过这个主题进一步发展,第二主题柔和优美带有一点淡淡的忧郁,和基本主题形成了对比。而乐队对固定音型的发展不时的穿插在其中打断了这个主题,并引出基本主题的第一次回旋。基本主题的第一次回旋之后,乐队继续对固定音型进行热烈的发展,很快的 带出基本主题的第二次回旋形成一个高潮。在这个高潮之上第二乐章的第二主题出现,这时这个主题一扫原来的惆怅变得十分雄壮坚定,法国号奏出的山歌旋律也在远远的回应着这个主题。随后,山歌主题的变形在钢琴上进行大段的发展,并逐渐加入其他的乐器形成了一个一浪接一浪的高潮,其中还包含了单簧管主题的再现。最后整部交响曲在山歌主题的狂喜中结束。这部作品充满了法国人的热情和洒脱,散发出一种粗犷的芬芳气息。从一幕幕美妙自然之景中升华出一种对祖国的爱。


法国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樊尚·丹第(Vincent d’Indy 1851-1931),生于巴黎,从小受到音乐的陶冶。早年曾服兵役,1870年普法战争结束后,他师从弗兰克学习作曲,并在创作上深受其影响。后来又继弗兰克之后任法国民族音乐学会主席。 1873年,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期间,丹弟曾赴德国,结识李斯特与瓦格纳,对他们的创作十分崇尚。 1894年,丹第与人合办一所圣咏学院。后改为普通的音乐学校,造就出一批知名的音乐家。法国作曲家萨蒂、鲁塞尔等都是他的门生。在圣咏学院,丹第一直任作曲教授。1911年起任院长,直至逝世。、 丹第平静的生活只有在他作为客席指挥到国外时才有所改变:1897年,到西班牙;1903年、1907年到俄国;1905年、1921年到美国。他作曲多数在夏季的几个月中,那时他总是在乡间的祖居小屋中度过。 丹第的主要作品有:歌剧《钟之歌》、《外地人》和《法国山歌交响曲》、交响变奏曲《伊斯塔尔》、交响三部曲《山中假日》、交响组曲《海滨之诗》等。很多作品描绘出大自然风光和民间生活场景,并常以民歌为素材。此外,他还写有《贝多芬传》、《弗兰克传》,以及《作曲法教程》等论著。 “他的音乐非但有深度,有力量,而且有生气,有灵活性。他的节奏搏动自由。他谱写的管弦乐曲华丽而有变化。”(吉尔伯特·蔡斯)  


指挥 Marek Janowski-----------------------------------
钢琴 Caterine Collard----------------------------------
乐团 Orchestre Philharmonique de Radio Franc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6 17: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坐下来听法国山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19: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不错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3 20:23 , Processed in 0.02325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