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想起来,今天乃是洛迪战役213周年纪念日啊,看来就我想起来了,发贴纪念一下吧。
我比较喜欢波拿巴在称帝以前的生涯,牢记着不少波拿巴早期的重大事件发生日,呵呵。以后有想起来的,我就继续给论坛朋友们做提醒。
共和国万岁!总司令万岁!意大利方面军万岁!
洛迪战役简介(摘自《作为军事统帅的拿破仑》)
根据凯拉斯科停战协议第四条,法军有权通过皮埃蒙特领土和在瓦兰察渡过波河。为了制造他要在瓦兰察渡河的假象,他把马塞纳师和塞律里埃师调到该地附近,并命令他们征集船只,勘察渡河地点。这些备战活动很快就传到了博利厄的耳中。他立即率部在瓦兰察渡过波河并占领阵地以便阻止法军过河。同时,这样做,他还可以掩护直达米兰的通道。博利厄的兵力约有两万一千人,而法军由于得到了增援,现在也许二倍于奥军。5月3日,拿破仑把司令部移至托尔托纳。次日,他从马塞纳、奥热罗和拉阿尔普三个师中抽调了六个营由掷弹兵和明火枪手组成的精兵。5月6日至7日,这支纵队,在达尔马涅准将的指挥下,往东强行军至瓦兰察下游五十五英里的皮亚琴察。同时,负责舟桥中队的炮兵军官安德烈奥西少校往波河下游运动,沿途收集船只并负责在皮亚琴察组织渡河工作。拿破仑把实际渡河的行动交给了年轻的拉纳(1)上校指挥,其超群的能力和勇敢精神拿破仑是三周前在代戈战场才发现的。5月7日,安德烈奥西己调集了许多驳船和一艘大渡船,这些船只一次能运载五百人。拉纳指挥的渡河作战打得非常漂亮,只遇到了轻微抵抗。次日,法军与博利厄的左翼接触,有些零星战斗。当晚,在前哨发生一件事,拉阿尔普将军被自己的哨兵误射身亡。 到5月9日时,拿破仑全军都渡过了波河,再也没有水上障碍可以阻挡他们向米兰挺进。军队北上,仍由马塞纳师充任前锋。当天,拿破仑向卡尔诺呈送了一份报告: 我们终于渡过了波河。第二个战役已经开始。博利厄上当了,他算计太不周详,屡次陷入别人为他布下的圈套。……再打一次胜仗,我们就可以成为意大利的主人。 出奇不意地渡过波河在战略上固然是一项辉煌成就,可是在道义上也许说不通。当时,皮亚琴察是一个中立城市,属于巴马公国。拿破仑不仅未经允许就侵犯了巴马的中立,而且还向那位不幸的公爵勒索了八万英磅的罚金以犒赏法军。同时,他还没收大量实物,其中包括米开朗琪罗和葛雷基欧的二十幅名画。他把这些东西都送到了巴黎。人们不能因此而责备拿破仑的抢劫行为,因为他是奉督政府之命行事的。接着他又进入了摩德纳公爵的领土,这里也是中立的,他的所作所为与上次类似。 博利厄一听说法军已经渡过波河,立即意识到他必须放弃米兰公国。于是他取道克雷马和布雷西亚,向东退往狭窄的特兰提诺河谷。他在洛迪桥渡过阿达河,然后在桥边留下一支强大的后卫部队以迟滞法军行动。这支后卫部队达一万人,有十四门炮和一些骑兵,由塞博滕多夫指挥,该师没有参加芒泰诺泰和代戈战役。 这时,这次战役中最富有戏剧性的一个插曲发生了,的确也是拿破仑整个生涯中最富戏剧性的一幕。马塞纳的前卫在从皮亚琴察开往米兰的途中,于5月10日午后不久,到达小镇洛迪。该镇离阿达河的右岸不远,河上有一座一百七十码长的木桥。该桥靠近对岸的那部分已被奥军破坏,塞博滕多夫的部队就在那边严阵以待。拿破仑到后决定强渡。至今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要作出这种决定。奥军全都在对岸,而且到夜间自然会撤退。他们根本不可能妨得他的当前目标,其当前目标不是追击博利厄而是占领米兰。也许他觉得这是他打击奥军的最后机会,因为他们的主力已经避开了他。 拿破仑和马塞纳在城墙的掩护下侦察了该桥,他们发现该桥防守严密并受到两个炮兵连的火力控制。拿破仑调来一个炮兵连,亲自瞄准并组织了一个突击队。这个突击队在城墙后面集中,城门一开就杀向桥头。在遇到一阵霰弹的迎头射杀后,突击队一度动摇。在浓烟的掩护之下,再次发动进攻,由马塞纳和贝尔蒂埃亲自指挥。日落时分,法军猛攻该桥,奥军防御终于瓦解。 洛迪桥之战对于整个战役并无战略影响,但是对参战部队和拿破仑本人在心理上的影响却非同小可。这是他首次和他的部队一起在第一线战斗,他们高兴地称他“小班长”。这一仗无疑增强了他的自信心。诚如后来他在圣赫勒拿岛所说的: 只是在洛迪之战后,我才认识到我终归要在政治舞台上扮演一个决定性的角色。我的雄心壮志的第一颗火花就是那时产生的。 几天之后,他在米兰对副官马尔蒙说: 我们今后取得的胜利将远比我们业已取得的胜利更伟大。……我们这个时代,尚无人构思伟业,要由我来开此先例了。 洛迪之战后,法军继续向米兰推进,一路畅行无阻。5月15日,拿破仑骑马进入伦巴第的都城米兰。
洛迪战役(战斗?)的图画请到博物馆欣赏吧,那里的馆藏已经非常详实了。不过作为洛迪战役一个最大的特殊情结,波拿巴(总司令)亲自在河对岸校正炮位,有一幅油画博物馆没有收入,我也找不到,没法补充了。目前只是在一本自己收藏的书籍里看到过黑白版,而且尺寸不大,没法翻拍。
[ 本帖最后由 狄姆利埃 于 2009-5-11 10:20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