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4118|回复: 6

[原创] 探究张灵甫之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8 08: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灵甫

“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陈毅
   一代抗日名将,国军整74师师长张灵甫,于1947年5月16日殒命孟良崮。这位相貌英俊,身材高大且充满传奇色彩的师长成为了国共内战中的又一个牺牲品。每念至此,笔者莫不扼腕叹息,感慨连连。早知如此,张莫不如牺牲于抗战,尚能与张自忠、戴安澜等殉国者一样,能被尊称为“爱国将领”,享受后世之敬仰。试如今这般,被丑化为一个狂妄自大、骄横无比的“蒋匪忠实走狗”,真是一种莫大之讽刺。
   张灵甫虽然以一个异常悲剧性的结局了却了自己之一生,但关于其最后的时刻,至今还是一个谜团。
   战后,两集团处于各自的政治目的,给一件原本平常的事情以种种说法。尤其是解放军一方,给出的结果基本上是一人一个说法,根本无法统一。在此,笔者就将这些争论一一呈现于大家面前,试图诠释张灵甫最后的时刻。

1.自杀说
    74师全军覆灭以后,国民党方面为了稳定军心,曾大张旗鼓地宣扬张灵甫是“杀身成仁,为党国尽忠”,说“灵甫见大势难支,乃召集各部长官至山岩指挥所当众宣誓,决心以死报国,然后率部从容步出指挥所,自杀成仁”。蒋介石更在其《痛悼74师檄文》中说该师“饮水断绝,粮弹绝尽,全师孤立,四面受敌,即在阵地相率自戮者计有师长张灵甫等高级将领20余人,悲壮惨烈”。
   对此,从解放军方面的一分材料——《蒋军七十四师的调查研究》,华东野战军政治部编印,1947年8月1日发行,距孟良崮战役结束仅有2个半月——也可以得到印证。
  这份在当时经过详细调查,总结战役经过教训的报告明确提到:"......五月十二日自垛庄北犯我坦埠,企图攻略沂水,甫遭接触,即南窜孟良崮山区,我野战大军加以重重包围,于五月十六日,全歼该顽敌于孟良崮。除张灵甫、蔡仁杰、卢醒等自杀及战斗中击毙七千余名外,其余官兵万五千人系数被俘。"

2.击毙说
  孟良崮战役结束之后,当时的战报及新华社一致宣布,师长张灵甫在战斗快结束时被我军击毙。这个说法,在我军战史上一直有所记载。
1996年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战史》上明白无误地写道:“16日上午,华东野战军再次发起攻击……激战至下午,第八纵队在第六纵队一个营的配合下,攻击芦山,第四、第九、第一、第六纵队攻克孟良崮600高地。敌军官兵纷纷就擒。猖狂一时的中将师长张灵甫及少将副师长蔡仁杰均被击毙。”
  5月30日,陈毅、粟裕、谭震林、陈士榘联名致电中央军委和刘伯承、邓小平,说:“据最后检查证实,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副师长蔡仁杰、五十八旅旅长卢醒,确于十六号下午二时解决战斗时,被我六纵特(务)团副团长何凤山当场击毙。当特团何副团长走近张灵甫等藏身之石洞,据师部副官出面介绍为张灵甫等人,现尚在俘官处可证。”
    后来,我军军事战争史和祖国大陆相关出版物,使用的都是“击毙”或“当场击毙”的说法。1987年7月,首部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其中记载为“击毙”。1989年,为纠正此前的一篇传记作品中关于张灵甫“自杀”的错误说法,何凤山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撰文,详细地记述了率部击毙张灵甫的经过。
    “1947年5月16日,我华东野战军5个纵队,遵照陈(毅)粟(裕)首长的命令,于下午2时再次对敌七十四师发起总攻击。我当时是第六纵队特务团副团长,率领我团一营参加了总攻孟良崮的围歼战斗。”我军乘胜向孟良崮崮顶北侧山洞七十四师指挥所前进,“经我军集中火力,勇猛冲杀,白刃格斗,迅速全歼了洞外之敌。我团三连攻占了敌七十四师指挥所洞口。张灵甫又命其卫士队长率20余人从洞中冲出,向我反冲击,大部被我军击毙。当时,我曾追问被我击伤(后因伤重毙命)的敌卫士队长。他说:‘张灵甫师长在洞内。’我遂叫部队喊话,命令敌人投降。后见洞内无动静,我即命令部队用轻机关枪、汤姆冲锋枪及手榴弹,向洞内射击。过了一会儿,听到洞内有人喊叫:‘你们不要打了,张师长已经被你们打死了。’我立即率人冲进洞内搜索,只见洞内敌人尸体横七竖八,血污满地。我问被俘的敌报话机台长:‘哪个是张灵甫?’他战战兢兢地指认了被击毙的张灵甫”。”
   此外,粟裕等解放军高级将领在回忆录中也肯定了六纵特务团的何凤山等人当场击毙张的说法。
  而且,对于这个张灵甫的最后时刻,我军战史中还有这么一段记录【5月16日下午2时左右,七十四师已全线崩溃,师、旅、团、营都失去通讯联络,师指挥所山脚已有解放军部队。张灵甫见败局已成,无力挽回颓势,友军解围希望亦已断绝,就想演一出滑稽的"集体自殺"把戏。他先以无线电电告蒋介石,诉说友军见死不救,尤其对李天霞没有遵照命令派出部队掩护右侧安全,指为失败主因(实际上李天霞即使照命令行动,也不能挽救七十四师的被消灭),并将在指挥所的副师长以下、团长以上的军官姓名报告蒋介石,说要决心"集体自殺,以报校长培养之恩"。电报发出后,副师长蔡仁杰、五十八旅旅长卢醒拿出老婆、孩子的照片,相向而哭,不肯自殺。副参谋长李运良则假装自殺,弄得满脸血污,卧在石洞外边装死。
  这出丑剧扮演未毕,解放军战士已冲上山头,副旅长明灿首先被手榴弹炸毙,张灵甫、蔡仁杰、卢醒以及五十七旅团长周安义等高级军官均在混乱中被击毙。 】
    如此看来,击毙说也可谓是证据确凿,板上钉钉了。

3.投降后被击毙说
  1987年,原华野司令部参谋金子谷,披露了一段隐情,即张灵甫是在投降时被我军当场击毙的。1987年8月25日,他在《文汇报》上发表的《记孟良崮战役》一文中说:「战役接近尾声时,我六纵穿插部队一个排,冲进张灵甫躲藏的山洞,张灵甫举手投降,排长恨敌心切,端起冲锋枪将他击毙。」
  随后,原六纵司令员王必成也证实了这个说法,说是一个解放军干部开枪打死了已经投降的张灵甫。
  战役结束后,华野于5月29日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进行总结时,陈毅就此严肃地指出:“张灵甫是我们杀的,报告说是自杀的,我们便骗了党中央、毛主席、朱总司令。”同时他还指出:此次俘虏政策的破坏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强调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认真执行俘虏政策。陈毅的这一讲话已收入《陈毅军事文选》,公诸于世。
  这是目前关于张灵甫之死最惊人的一说。至于为何四十年前的老账至今才解密,其给出的理由是此起与解放军优待俘虏大相径庭的行为在战时与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是高度机密,更何况被处死的还是非常有名的张灵甫,如果公布,对我党我军会产生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云云——倒也合情合理。
    纵观上述三种说法,唯解放军方面的报告是前后矛盾,说法不一。
    我们先来看投降后击毙说。如果按照战史的记录,首先冲入张灵甫指挥部的应该是六纵的特务团,所以开枪杀俘的应该是特务团的一个下级军官(排长?)或是在其他资料里所说的一个战士。但仔细看来,所谓的引用都是间接证据,也就是口口相传,层层上报的结果,没有一个是现场当事者的直接证言。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以讹传讹,与事实有一定的差距。当时,带领战士们杀进张灵甫指挥所的特务团副团长何凤山作为我方的第一目击证人,其证词的可信度较高,如果真是受降后击毙的,那首先就必须对何凤山所说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否定!
    此外,作为杀俘说的一个重要证据是,“张灵甫尸体的后脑左上方有弹孔,子弹从前颊的右下方穿出,乃是美式汤姆逊冲锋枪子弹的痕迹”。““他的后脑连中两弹,子弹从下颚穿出。……6纵指战员……将其击毙。”http://news.nen.com.cn
    但事实上,如果真是汤姆逊冲锋枪在近距离上开的枪,按照弹道学的理论,张灵甫不仅后脑部分有弹孔,而且前方子弹穿出处应该是炸裂伤,血肉模糊,一片狼藉,至少会留下一个较大的弹孔。但仔细看看张灵甫的遗像,其面部不管左侧还是右侧,居然都没有较明显的伤痕……

   
                   张灵甫遗像
   
   此外,两个已经公开的验尸报告(后详述),一个说是前胸中弹(“加拿大”冲锋枪200米以外打的),一个说是右前眉打入,左后脑穿出(典型的自杀痕迹)。有意思的是,这两份都没有提到后部中枪的事情。所以,笔者对于所谓的两颗冲锋枪弹从后脑打入的报告持怀疑态度。而且这个报告的原始出处目前也不知,望知情者相告。(是不是粟裕对吴强说的)
    最后,关于陈毅在5月29日的报告——《关于山东战局及军队建设问题》,原意是【张灵甫不是自杀,是被我军打死的!在这次战斗中,部队不执行战场纪律,随意枪杀俘虏的情况很多!】如此看来,陈毅总结的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一个是张灵甫是死于我军之手,一个是杀俘现象很多,但并没有指明张灵甫就是被我军俘虏之后遭枪杀的。当然,非要将这两者联系起来也并不是不可以,但显得比较牵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张灵甫系被俘之后遭枪杀一说证据太少,很难令人信服。
    我们再来看看被我军击毙说。笔者认为这个说法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其实,对于历来是谁打死的张灵甫是一笔糊涂账。粟裕说是何凤山,但何在事后予以否认,并说明自己当时并没有进入过张灵甫的指挥所。所以何说是自己的部下(特务团)将张击毙的。从战斗经过来看,这场袭击74师指挥部的战斗是一场洞内洞外之间的混战,因此谁也没有亲眼见到张灵甫死于我军之手,被击毙一说主要来自于国民党士兵高喊,“师长被你们打死了(已经死了),别打了”的词句以及国军俘虏的供词。当然,在激烈的战斗中,这种情况也不奇怪,张完全有可能是死于这场战斗的。
   近年,解放军报刊登了原四纵军医盛政权的回忆,http://news.qq.com/a/20040913/000375.htm,描述其为张灵甫验尸的经过,指出张的前胸有两个从前方打入的冲锋枪弹孔,并估计是在“200米以外射入的”,除此全身并无致命的枪创,因此断定张是被我军击毙的。
  说实话,这应该是一篇很有力的证词,但和以往许多报告不同的是,张的尸体并不是在指挥部的洞内,而是在孟良崮山顶被发现的。按照盛军医的判断,张应该是在突围过程中被打死的。如果这一情况属实的话,那张灵甫被击毙于洞内的说法则干脆被颠覆了。
   所以,盛的文章出来以后,就遭到原六纵依然在世的指挥人员的批评,认为其说的不是事实。(毕竟,如果盛的说法成立的话,那打死张灵甫的功劳就不一定是六纵的了)
   于是,笔者再次搜寻网络,很快又找到一个自称给张灵甫验过尸的原六纵某护士班长的口述文章,http://www.my-link.cn/html/rw/mg/yscw/20071101/6440.html。在这篇名为《张灵甫死亡真相访谈录》中,当事人指出,从伤口判断张灵甫应该是死于自杀。而且还是属于举枪自杀的那种。
    除此以外,笔者还在天涯上看到这么一个声明,http://www.tianyawang.com/viewthread.php?tid=23500。一个自称知情人的老华侨说,张应该是被一个解放军战士用手榴弹炸死与洞内。
   说到这里,笔者自己也有些晕了。关于战斗击毙说的证据实在是一人一个说法,各有各的故事。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除了战斗中很难进行确认以外,还有就是将两个人当做一个人的可能。原来,解放军在打扫战场时发现过一个国军将领的尸体,一条腿还装着橡皮假肢,所以就认为是张灵甫,结果奔走相告。详见(《老英模揭开击毙国民党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之谜》)可实际上,张灵甫没有装过什么假肢。所以,这个误认是否也是关键证词互相矛盾的原因呢。
    最后,再来看看自杀说。
    原国民党军将领钟子麟写过一篇文章,《张灵甫将军自杀真相实录及其他》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hpshshzt0002.htm。在文中,钟引用第一目击人的证词说明张灵甫和副师长等是自杀成仁的——说实话,这个人证是很有说服力的。按照此说,张灵甫等数人是被刘副官用卡宾枪击穿胸部而死的(很关键的证词,因为好些报告都称,张灵甫尸体上胸部身中数弹)同时,钟也反驳了投降被杀说的一些漏洞。并且,张的遗孀也证实,张在此战之前,情绪低落,反复提及这可能是最后一面之类的丧气话,有了赴死的准备。
     除了人证还有物证。张临死前留给妻的绝笔书,也清楚地表明了自杀报国的决心!(但也有一说此遗书系伪造)—— 【十余万之匪向我猛扑,今日战况更趋恶化,弹尽援绝,水粮俱无。我与仁杰(副师长)决战至最后,以一弹饮诀成仁,上报国家与领袖,下答人民与部属。老父来京未见,痛极!望善待之。幼子望养育之。玉龄吾妻,今永诀矣!”】
   
            张灵甫给妻子的绝笔
      
    如果上述内容可信的话,那整个事情解释起来也很连贯。张灵甫在被自己的部下打死后不久,解放军就杀到了洞口,又扔手榴弹又用冲锋枪扫射,迫使里面的残军投降。然后,解放军在洞中找到了张的尸体,并认为这是在战斗中被击毙的……
    笔者认为以上可能是一个比较合理也是接近事实的解释。投降后被杀说除非有新的有力证据出现,仅凭目前的资料很难成立。被我军击毙说可能性倒很大,但可信度存疑。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张灵甫最有可能是自杀以报党国,实践了自己的当初诺言。


[ 本帖最后由 ViveI'empereur 于 2009-6-18 08:35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11: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灵甫之死一直是个迷.但不可否认,在抗战中,他也作了很大的贡献.周恩来会见张的遗孀说夸张是个优秀的军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11: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历史,由于种种的原因,对于许多的细节问题交待不清,当事人的叙述前后矛盾,实乃我们史学界的遗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11: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看到一篇文章说,有人说张是自杀的,陈毅发脾气说他怎么是自杀的?明明就是我们击毙的.所以他怎么死的,现在也难以下定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12: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历史不能凭谁的一句话就可以改来改去。
尤其是对于有争议的的部分,需要大量的考证和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12: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要知道有些敏感的历史真的很难.
张本人很帅气,还有一件很著名的杀妻事件差点让他丢命.原来一直说他误听谣言,怀疑妻子.后来又说怀疑妻子是共党,对忠于党国的他如何能够接受,只好杀妻.可是谁知道呢?当然他还是进了监狱,去战场上抗日,带罪立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9 08: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孟良崮之战,解放军歼敌3.2万人,除去周围阻援的战果,消灭整74师2.2万人(其中漏网两千余人)。打死7000余,俘虏1.5万(其中伤员八千)。国民党统计死亡失踪25323人。
解放军牺牲2000余人,负伤9000多人。但是,由于战场救护及时,许多伤员都被抢救回来,这也是牺牲人数较少的原因
(但是,根据央视制作的《电影传奇-红日》中说,在孟良崮的华东烈士陵园中,现在已找到姓名的烈士就有2700多人,这个数字原超过了诸多战史上的2000人,把无名烈士也考虑进去,显然将超过3000人,单单阵亡数字就缩水至少1/3,那么按这个比例,总损失数字至少缩水4000人。)http://bbs.tiexue.net/post_1528594_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7-1 13:05 , Processed in 0.0258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