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6868|回复: 5

[整理] 半岛上的溃疡(每晚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3 21: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苏尔特 于 2011-1-7 20:09 编辑

铁公爵的葡萄牙战役(上)
葡萄牙战争的起因
    从1805年到1807年,欧洲大陆处于法军铁蹄蹂躏之下。新生的法兰西帝国在第三次反法同盟的威胁面前爆发出惊人的力量,皇帝拿破仑.波拿巴率领他的大军团横扫欧洲大陆,从英吉利海峡一直杀到了涅曼河,击败了俄国和奥地利,并完全征服了普鲁士,迫使第三次反法同盟破产。而该同盟的策划者———英国首相小皮特也郁郁而终。拿破仑这个来自科西嘉岛的小矮子取得了路易十四乃至查理曼大帝都望尘莫及的丰功伟绩——就是此后的两个世纪里,也没有任何一个法国人可以望其项背。
    在取得巨大的胜利之后,这位小矮子不禁飘飘然了,他开始忽视对手,无限制地让他的欲望来摆布他自己。欧洲大陆的对手都已经被他击败,但是在英吉利海峡对岸,还有一个最狡诈的敌人——英国。由于法国的海军弱于英国,制海权被对方控制,那么在无法强渡大海征服英国的情况下,唯一可行的手段就是把大陆所有国家联合成一个整体,禁断与英国的贸易,以此来引发英国的破产和饥荒,甚至引发英国革命,这样英国就会投降。这就是所谓的“大陆封锁”政策。
    虽然大陆封锁政策一直被后世的经济学家所否定,认为简单的封锁不会导致英国经济的根本性破坏,但在当时,拿破仑要对海峡那边鞭长莫及的英国出出这口鸟气,也只有这一种政策可以选择。然而这一政策的贯彻却遇到了很多问题,除了许多欧洲国家暗中对执行力度打折扣,大量存在海上走私之外,这条“大陆封锁线”还有一个重要的缺口,就是伊比利亚半岛西端的葡萄牙王国。
    英葡同盟是欧洲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国际同盟之一,可以追溯至1147年英国骑士帮助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一世从摩尔人手中夺取里斯本。1386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的儿子、兰开斯特公爵约翰.冈特(兰开斯特王朝始祖亨利四世之父)把自己的女儿菲利帕嫁给了葡萄牙国王若望一世。在温莎城堡,双方签订了《温莎条约》,正式结成同盟。由于这个同盟的缘故,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拿破仑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葡萄牙都站在英国一方作战;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还援引这个条约,要求葡萄牙允许盟军进驻亚速尔群岛(得到了葡萄牙的同意)。
    1580年,由于葡萄牙王室直系绝嗣。由于王室联姻的关系,该国与西班牙合并,但是在1640年再度获得独立,并恢复了与英国传统盟友关系。到1703年,葡萄牙已经完全处于英国的外交政策控制之下,俨然成为英国的“卫星国”,与此同时,大量的英国资本控制了这个国家的工商业。在接到拿破仑的要求之后,葡萄牙只同意封闭港口和对英国宣战,但拒绝逮捕英国人和没收英国人的财产,这使得双方的谈判破裂了。
    拿破仑早就想拿掉葡萄牙这个大陆上的英国跳板,现在借口来了。1807年10月,拿破仑派遣军队入侵葡萄牙。驻扎在西班牙的法军早在当年7月九完成了入侵的准备工作,葡萄牙军队根本抵挡不住。摄政的巴西亲王若昂(后来成为若昂六世)带着母亲玛丽亚一世、儿子佩德罗和米盖尔、以及王族成员、贵族、富商、政府高官、最高法院法官等一万多人匆匆乘船逃亡巴西,法军兵不血刃占领了整个葡萄牙。
    接下来,早已沦为法国附庸的西班牙又发生内乱:国王卡洛斯四世及其昏庸,把国事托付给王后的姘头、首相戈多伊,后者是王储费尔南多的政敌。1808年初,拿破仑允诺给戈多伊一块封地,让他挟持卡洛斯四世前往南美,西班牙民众大哗,国王被迫宣布退位。3月19日,费尔南多不顾法军的警告,宣布自己成为西班牙国王费尔南多七世,次日法军占领马德里。3月21日,卡洛斯在法军的刺刀下宣布自己的退位无效,随后捅费尔南多一同被召往巴黎,被迫把西班牙王位让给了拿破仑的哥哥约瑟夫。西班牙全国随即爆发反对法国的大起义。
    英国方面,虽然此时英王乔治三世因精神频临崩溃,英国政界的士气也因为拿破仑的节节胜利而一片低迷,但是英国首相坎宁并未放弃任何给拿破仑制造麻烦的机会。在得知拿破仑入侵西班牙的消息之后,他决心出兵伊比利亚半岛,向葡萄牙和西班牙提供实质性的帮助。英军首先在阿瑟.韦尔斯利将军的指挥下登陆葡萄牙,连续在蒙得戈河口和维米埃鲁两败准备不足的法军,迫使法军签订了辛特拉协定,法军和亲法的葡萄牙人全部离开了葡萄牙。接着,英军在名将莫尔的率领下,进军西班牙。此时,拿破仑意识到半岛局势正在恶化,他亲自率军队进入西班牙,迫使英军退出西班牙,莫尔在撤退的后卫战中受了致命伤。
    就在拿破仑准备进一步巩固在半岛的势力的时候,中欧局势发生剧变,奥地利即将对法国宣战。拿破仑不得不赶回法国去应付,因此给了葡萄牙的英葡联军以喘息之机。此时葡萄牙境内的联军指挥官——指挥能力不出色、但组织能力非凡的贝雷斯福德已经着手重建葡萄牙军队,他把英国军官分派到葡萄牙军队中去担任指挥官,并用英语进行训练,以使其适应与英国军队混合作战。然而,拿破仑不想给葡萄牙任何喘息的机会,他命令西班牙境内的苏尔特元帅和维克托元帅分别率领一支军队从北、南两路入侵葡萄牙。英国政府选择阿瑟.韦尔斯利作为新的指挥官,迎战法军。韦尔斯利统帅英军先北后南,两挫进取意志不坚定的法军,保证了葡萄牙的安全。但是,1809年7月,法军在中欧取得决定性战果——瓦格拉姆大捷,奥地利随后投降,拿破仑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全力对付伊比利亚半岛了。

插图1
1386年约翰.冈特设宴招待若望一世的场面。长达六百多年的英葡同盟即始于这一年
插图2
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一世(1734-1816)和其丈夫兼叔叔佩德罗三世(1717-1786)
插图3
巴西亲王若望,后来的葡萄牙和巴西国王若望六世(1767-1826)。由于其母玛丽亚有精神疾病,因此在法国入侵前一直担任摄政


第三次入侵葡萄牙
    自从中欧局势稳定之后,拿破仑又将注意力投到了西线。他最初想亲征,彻底解决半岛问题,但是由于发生了一次行刺事件,让没有后代的拿破仑为他的帝国将来的命运担心起来。他决定终止亲征计划,先为自己选择合适的皇后(选中了奥地利的玛丽.路易丝公主)随后举行了盛大的婚礼。直到1810年4月16日,拿破仑才下令组建一个新的葡萄牙军团,由雷尼埃的第2军、内伊的第6军和朱诺的第8军及骑兵一部组成。总兵力大约在68000人左右。该军团将按照拿破仑设想的路线进军:先拿下西班牙的罗德里戈城,然后穿越西班牙与葡萄牙边界,再拿下葡萄牙的阿尔梅达要塞,进军科英布拉,转头南下攻占里斯本。
    然而这个军团的指挥官人选颇让拿破仑难以抉择,因为他手下虽然兵多将广,但真正具备指挥一个大军团作战能力的人却寥寥无几——拿破仑更喜欢绝对服从能贯彻他的意图的下属,这是帝王的通病。
    我们分析一下便知道,有能力担任这一任务的德塞将军、克莱贝尔将军和拉纳元帅已经分别在1800、1801和1809年殒命;莫罗将军因为政见不同,早在1804年就被判叛国罪逐出法国;达武元帅要在中欧地区坐镇;苏尔特先前就败于威灵顿(即阿瑟.韦尔斯利,他在保卫葡萄牙成功后于1809年8月26日成为威灵顿子爵,此后人们就以他的爵位称呼其名,本文亦同),动荡不安的西班牙也需要他镇抚;絮歇此时资历还稍嫌不足;还有两位资历足够,具备相当大军团指挥经验的元帅,儒尔当和布律纳,前者在西班牙给无能的约瑟夫.波拿巴国王当参谋长,实际负责军事事务;后者则因为是坚定的共和派、以及私会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四世而备受皇帝猜疑,已经丧失了指挥权。现在皇帝能选择的就只有上了点年纪,也曾经因为过节儿屡遭拿破仑压制的马塞纳元帅了。
    根据拿破仑的安排,苏尔特元帅率领的法军将在西班牙的西南佯动,并打击当地的西班牙军队,策应马塞纳的行动。马塞纳的部队将完成占领葡萄牙的任务。无论对于拿破仑还是马塞纳,都轻率地认为英葡联军的战斗力有限,在强大的法军面前将不堪一击。战争的结局将是英葡军队被赶出葡萄牙,法军彻底控制葡萄牙进而解决西班牙的游击战问题(因为西班牙的正规军和游击队得到了英国的支持,而英国支持西班牙军队的立足点就在葡萄牙)
    同样,在英国国内也涌动着葡萄牙守不住的观点。英国外相坎宁建议将军队用船撤走,放弃葡萄牙。此前声称“以三万人就能保住葡萄牙”而出任英国远征军司令的威灵顿表现极为顽固,他坚信自己能守住葡萄牙,只要得到充分的支持,英军就完全有机会取得整个半岛战争的胜利。因为他相信欧洲并不稳定,而自己只要保证获得人员和资金的补充,训练和组建足够有战斗力的葡萄牙盟军,保证联军在葡萄牙有立足点,那么一旦局势有变,他就可以将战火烧到西班牙去。
    威灵顿的这个想法无疑是疯狂而大胆的,事实上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性,但概率确实不高。不过,由于威灵顿先前的表现出色,威灵顿的兄长理查德——曾任印度总督,归国后又有权有势,出任外交大臣——又在国内加以支持,所以他获得了兵力和资金的支援。一批英军被派往葡萄牙增援,同时议会向他提供大批资金:到1810年,有160万英镑用于葡萄牙的联军(次年这个数目增长到200万英镑),200万英镑用于其他英军,还有一笔一二百万英镑的数目用于葡萄牙水域的英国海军。这笔款项在当时可谓天文数字,换作当时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恐怕都承受不起。
    到1810年,威灵顿已经拥有了3万名英军和5.6万名葡萄牙士兵(一部分是民兵)。他全盘继承了贝雷斯福德的设想,继续用英军的方式训练葡萄牙士兵,使其可以完全与英军一体作战。虽然葡萄牙士兵多为抓来的农夫,除了训练也没真正参加过战斗,但是经过严格的正规军事训练,相当部分的正规部队在精神风貌和战术动作上已经与英军相齐了。
    同时,威灵顿还分析法军进攻的路线,认为法军进军葡萄牙无非走南北两线。北线从阿尔梅达要塞突破,经科英布拉南下里斯本;南线取埃瓦斯要塞,然后进攻里斯本;他认为南线经过的地区有大量西班牙军队和英国在西班牙的军队,威胁比较大,因此马塞纳会选择北线。实际上根据西班牙那里传来的情报显示确实如此,于是他决定采取后发制人的策略:联军先坚守阿尔梅达要塞,尽量拖延时间,使得他可以聚集更多的援军和训练更多的葡萄牙军队;然后再进军击败马塞纳。如果不幸阿尔梅达要塞陷落,则部队将撤往里斯本,途中利用葡萄牙北部多山地形削弱法军力量,然后死守托里什-韦德拉什防线。这条防线于1809年10月开始秘密建造,是跨越特茹河和大西洋之间整个半岛的堡垒群防御体系。它是保证英军在葡萄牙有最后的立足点,实现威灵顿战略设想的最终保障。

插图4
出生行伍的犹太人安德烈.马塞纳元帅(1758-1817),被封为里沃利公爵。他是拿破仑的帝国元帅中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威灵顿承认,在与其交手时他一丝一毫不敢懈怠
插图5
19世纪贝雷斯福德与威灵顿的漫画像,反映了半岛战争时期两人合作的情景。左为贝雷斯福德,他的重建葡萄牙军队的方案和努力使得英军获得了一支可靠的盟军


法军的推进
    1810年5月31日,法军第6军(葡萄牙军团)内伊元帅的部队抵达西班牙的罗德里戈城。这座城市座建立在平地中间一座山上,是法军此次入侵葡萄牙的第一个关口。法军对其展开了围攻,威灵顿虽然率领部队赶到了葡萄牙北部,但是他没有选择出兵帮助——罗德里戈城是他必须牺牲的,是以空间换取时间的祭品。7月10日,该城陷落。
    然而在罗德里戈城陷落之前,马塞纳就发现了英军的踪迹。他并不清楚威灵顿的算盘,估计联军会选择前来增援,为了了解联军的确切情况,他于7月4日派出圣克鲁瓦准将(Sainte-croix)率领的5个步兵营、6个龙骑兵中队和一些轻型火炮部队接近加利戈斯。在距离该镇5公里处,200名法国龙骑兵突然遭遇英国第16轻龙骑兵团的巡哨骑兵,一直追踪到加利戈斯。在那里,法国龙骑兵遇上了英军第16轻龙骑兵团的2个中队、王家德意志军团第1骠骑兵团的1个中队,以及由冯.阿伦特席尔德少校(Von Arentschild)指挥的一对火炮。由于法军主力就在后面不远,因此法军骑兵果断向英军前哨发动攻击。尽管英军骑兵在通向西边阿拉梅达村(Alameda)的石桥附近几乎被法军骑兵切断,但他们还是有条不絮地撤退了下来。
    当时驻扎在前面村庄的是罗伯特.克劳斯福德少将(Robert Craufurd)的轻装师。这是威灵顿摆在主力之前的监视部队。该部组成了一条横穿公路的战线。法军攻击了战线北部,但被葡军的第3猎兵营以用火枪射击击退了。不过,虽然他们击退了法军的试探性进攻,但是鉴于法军在兵力上占优势,克劳斯福德担心自己被切断,因此向西撤到多斯卡萨斯村(Dos Casas),随后又撤退到西葡边境上的西班牙废弃城堡拉康塞普西翁(La Concepcion).一路上追击的法军与英军一直有小的冲突,但没有大的战斗。等他们退到拉康塞普西翁,法军没有再追,因为法军指挥官明白前面已经接近了阿尔梅达要塞。
    圣克鲁瓦准将和其他巡逻兵的情报让马塞纳判断威灵顿没有向东进攻的可能,可以全力围攻罗德里戈城。没多久他就完成了这个任务,接下来就要面对阿尔梅达要塞了。但他没有急于前进,而是休整和补充。休整之后,圣克鲁瓦留下了2个步兵营、1个龙骑兵团和一批炮兵、合计2300人的队伍守卫罗德里戈城,其余部队继续前进。
    法军推进的前锋是内伊元帅的第6军和骑兵部队。为首的是加尔达纳准将(Charles Gardanne)和拉莫特准将(Auguste Lamotte)的两个骑兵旅,前者包括第15、25龙骑兵团,后者包括第3骠骑兵团和第15猎骑兵团,有3000人。机动速度最快的围城猎兵轻步兵营跟随骑兵。之后是卢瓦宗少将(Louis Henri Loison)的第3步兵师13个营6800人组成的行军纵队。这支万人部队为前锋,急速前进。后面是梅尔梅将军(Mermet)第2步兵师的11个营,再之后是马尔尚少将(Jean Gabriael Marchand)的第1步兵师的8个营,和第10龙骑兵团。
    法军前锋推进速度特别快,因为根据先前侦查的情况看,联军在科亚河东有一支监视部队。果敢的内伊判断敌人必然会撤退,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前锋部队能切断它的退路,防止其逃过科阿河,然后在科阿河东就地解决之。卢瓦宗于23日抵达拉康塞普西翁城堡。但是当天夜晚法军被一场不寻常的雷暴所惊扰。在24日凌晨1时,他们组成了新的纵队队形继续前进:第3骠骑兵团和第15猎骑兵在前,紧跟着的是围城猎兵精锐营、第15和25龙骑兵团,最后是卢瓦宗的两个步兵旅。
    此刻,一支军队的风貌就真正展现出来了,俗话说“一只老虎带一群羊,羊变成一群老虎,一只羊带一群老虎,老虎也变成一群羊。”内伊元帅一向以勇猛著称,拿破仑称赞其为“这是一头狮子”,狮子带出来的部队的作风也是顽强剽悍。他们在风雨雷电交加的夜晚以令人难以想像的勇气默默地向前进军。领先的骑兵在率先在6时前后越过西葡边界,第3骠骑兵团进入了瓦莱.德穆拉村(Vale da Mula)--这是法军进入的第一个葡萄牙村庄。围城猎兵随后抵达。此时,风雨已经停止。法军的前面出现了零散的英国士兵--那是英国第95来复枪团的前哨,于是法军在葡萄牙境内的第一次战斗拉开了序幕。

插图6
1810年7月10日,法军攻破西班牙罗德里戈城,打开向葡萄牙进军的通道。图为反映城破情景的素描画
插图7
左为英军第95来复枪团的士兵。该团的军服与常见的英军红色军服不同;右为法国第3骠骑兵团的士兵
插图8
多石的科阿河岸,这里并不适合大部队展开行动
插图9
科阿河和阿尔梅达要塞位置示意图


法军的冲击
    法军前部骑兵和猎兵在遭遇95来复枪团的前哨之后,二话不说就发起了进攻,迅速冲散了这些散兵。他们随即又遇到了英军第14轻龙骑兵团和王家德意志军团第1骠骑兵团,但一方面法军仗着后援充足,不断向前逼近,一方面联军也不想死死纠缠,于是法军不断向前推进,联军不断后撤。
    其实英国指挥官克劳斯福德和他的部下根本就没有察觉法军的实力。虽然起初英国骑兵已经发现了部分法国骑兵,可是一直把对方当做是侦察部队。不久以后他们听到了东面胡乱的枪响,然后是持续不断的枪声。克劳斯福德很快就看见他的前哨朝阿尔梅达要塞方向撤下来了。此时,他仍然没意识到法军具有优势兵力,因此没有选择立即撤退,而是继续战斗——他想先给法军先头部队一个下马威。
    而法军这面,拉费里埃上校(Laferriere)的第3骠骑兵团沿着道路向西,没有遭遇任何抵抗就直逼阿尔韦尔卡斯河(Alvercas)河岸。在那里有基思.斯图尔特上校(Keith Stewart)指挥的第95来复枪团一个连和皇家乘骑炮兵部队的两门炮,他们立即开火,但根本无法阻止第3骠骑兵团的攻击,法国骑兵的第一轮冲击就把英军冲散了,令他们落荒而逃。与此同时,法国骑兵指挥官蒙布兰将军(Montbrun)也带领第15猎骑兵、第15、25龙骑兵团抵达阿尔韦尔卡斯河河岸,进入作战位置。蒙布兰将军选择河岸安全的位置,暂停进攻,重新整队,然后带领在风雨中奔波了一夜的军队向西作纵深攻击机动。在距离阿尔梅达要塞1公里处,西蒙准将的英军步兵旅向北运动,在他们的南面前方是法军第3骠骑兵团和第15龙骑兵团,费雷准将(Ferey)的步兵旅和第15猎骑兵、第25龙骑兵团在后面。这是完整的法军攻击阵形,他们就要切断克劳斯福德的退路。
    法军兵力使用适当,战术动作熟练,机动坚决,就像一张大网向联军包抄过来。“黑兄弟”克劳斯福德几乎就要落进这张网里。但是联军也不含糊,第95来复枪团从河岸撤退下来的连队在一座磨房周围重新组队,在第52轻步兵团的半个连、一对野战炮和另2门乘骑火炮的支援下坚持阵地。第95来复枪团所属的另一个连——奥黑尔连(O`Hare Company)则占领了磨房南面石墙后的阵地,以石墙为掩体,向法军第32燧发枪团射击。法军的乘骑加农炮炮火立即向石墙附近射击,同时法军第32团的狙击兵右转靠近石墙,随后发起白刃冲锋。由于法军装备的带固定刺刀的沙勒维尔型步枪很长,远胜于安装笨拙剑刺刀的贝克型短来复枪,英军连队很快被击败,并四散奔逃。
    在这期间,英葡联军的营地鼓声阵阵,军号声声,以振作士气。近在咫尺的阿尔梅达要塞也开始加入战斗,棱堡内的炮兵操作火炮瞄准法军开火。克劳斯福德现在以阿尔梅达要塞西南角为左翼支撑点,从北到南摆了个3.5公里长的一字长蛇阵:王家德意志军团第1骠骑兵团最靠近阿尔梅达,然后是第14轻龙骑兵团,接着是位于风车磨房附近的第43轻步兵团,然后是第95来复枪团、葡萄牙第1、3猎兵营,第52轻步兵团最靠近科阿河石桥。他的部队总共有800名骑兵、2000名英军、1200名葡萄牙士兵,合计约4000人。
    如果是在平地,如此一条长蛇阵早就被法军冲垮了,但是多山崎岖的地形限制了法军骑兵的发挥。后来内伊元帅在报告中写道:“地形是如此困难,我们的大部分骑兵无法加入战斗。”但对于英军来说,糟糕的是阿尔梅达要塞南部一座棱堡的火炮并没有射击法军,而是误射了穿着黑色制服的第95来复枪团奥黑尔连队,造成了一些伤亡。在北面,法军 第3骠骑兵团克服地形困难,从侧翼迂回,攻击了该连撤退中的英军约翰逊中尉的分队,用马刀猛砍英国士兵。法军第15、25龙骑兵团的士兵也寻找道路冲上来支援,幸好英军第43步兵团冲上来增援,经过一番恶斗,才避免了该连全军覆没。但这个连队只有1名军官和11名士兵脱险。
    此时,法军第15猎骑兵和更多的法国步兵抵达了战场,现在法军集结的部队达到了6000人,其中包括2300名骑兵和3700名步兵,在兵力上和质量上都压倒对手,但是在地形上吃亏很大。新到的部队花了整整2个小时才安排好进攻。这对英军来说是个喘息的机会。


撤退
     时到如今,局势已经明朗了,但不知克劳斯福德是真的没有意识到法军的增强,还是已经杀红了眼,他没有选择撤退,而是继续保持战线阵型。这无疑是个自杀的举动。因为即使他现在能保持住战线,等到法军卢瓦宗师全师到齐,就灾难临头了,更不用说第6军内伊元帅的主力了。
    接下来,法军费雷的步兵旅开始发动进攻。他们由第32轻步兵团和第66、82燧发枪团组成一个四路纵队,向风车磨坊附近的第43步兵团展开迂回进攻。阿尔梅达要塞上的大炮猛烈射击敌军,但是射击精度很差。法军成功绕过要塞,接近联军,发起了白刃冲锋,成功锲入阿尔梅达要塞跟第43步兵团之间,完成了将联军与要塞隔离开来的计划。
    就在法军步兵部队行动的同时,第15猎骑兵则隐蔽向南移动,朝英国阵线另一端的第52步兵团实施侧翼包围。第3骠骑兵团继续发起冲锋,直指英国步兵。虽然骑兵的进攻消灭了相当多的敌人,但是地形帮助了联军一方,有效地削弱了法国骑兵的攻势,没有让内伊完成它的大包围圈,为联军留存了一线生机。
    这时,联军骑兵被法军击退,在阿尔梅达要塞火炮的掩护下撤退过河。英国骑兵和德意志骑兵都很清楚,在那样的环境下冲击法军就是自杀。此时克劳斯福德终于清醒过来,意识到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就是立即从石桥上撤退到科阿河西岸。而且现在时间对他来说十分重要,一旦步兵顶不住,让法军先抢占了石桥,他就前无法进要塞,后无法撤过河,完全是法军的囊中之物了。于是,克劳斯福德下令英军第52、43步兵团和第95来复枪团的士兵必须死守阵线,挡住法军的进攻。第1、3猎兵营守住他们中心的位置保证通向桥的路的安全。尤其是第52步兵团,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防止法军侧翼迂回的成功。随后,他安排乘骑炮兵和四轮马车先撤过桥去。
    联军的撤退很快遇到了麻烦,因为一辆四轮马车在桥前方的拐角翻倒了,堵塞了道路。撤退的士兵和车辆很快充堵在桥上,争先逃跑。法军发现了联军的撤退后,也不顾疲劳,毫不犹豫地加强了攻势。猎骑兵、第32轻步兵团和第66、82燧发枪团逐渐压缩第43步兵团和第95来复枪团。联军的防线在逐渐后退。负责一线指挥的第52步兵团团长悉尼.贝克威思上校(Sydney Beckwith)看见左翼部队后撤,怕中路的葡萄牙第1、3猎兵营遭到夹击,让他们后撤到俯瞰科阿河的山脊上,掩护道路,但是这两个营的一些连队却开始向石桥溃逃。联军后来调查认为贝克威思没有给出明确的指示,使得部分葡萄牙部队认为是让自己渡河。笔者认为这种调查明显是为葡萄牙人开脱,因为在同一支葡萄牙军队中,不可能有一部分军官理解正确,另一部分却理解如此离谱。其实葡军这样的表现并不算糟糕,毕竟他们缺少战斗经验,又是在强大的法军攻势面前逃跑,也不算太丢人。
    虽然葡军的溃逃导致联军的局面变得更加混乱和绝望,但是他们的阻击还是有成果的。在炮兵部队撤退过河之后,克劳斯福德让所有团队收缩,联军各团队开始尽力从山上撤下来,经石桥转移。撤退看起来轻松,但在法军的进逼面前,没有一支团队能撤得轻松自然。由于克劳斯福德先前的顽固,以及葡军溃逃引发的局面恶化,第95来复枪团放弃了一座能俯瞰石桥的山峰,法军一支部队迅速涌上山,卡住了第52步兵团的退路。贝克威思明白必须将法军在驱逐出那个山头,并坚持到第52步兵团撤出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下令刚从那座山峰撤下来的第95来复枪团必须停止过河,并一定要夺回那座山峰。同时,第43步兵团和第3猎兵的部分部队支援他们的进攻。
    在这个时候,法军的一线部队因为整夜都在暴风雨中行军,天亮后又打仗到现在,体力也已经到了极限,因此在联军突然的发冲锋面前有点招架不住,于是让联军攻上了山。当然,法军没有溃散,联军也没能控制住山头,但这一点停顿时间足够让第52步兵团成功地撤下来了。之后剩余的联军也撤过了科阿河。
    内伊元帅围歼英军的设想破灭了。不过,就这一场战斗而言,法军仍然是胜利者:他们挫败了联军,完成了对阿尔梅达外围的清扫,随即包围了阿尔梅达要塞。

插图10
罗伯特.克劳斯福德,1764年5月5日出生于苏格兰艾尔郡内瓦克城堡,是亚历山大.克劳斯福德爵士的第三个儿子。1799年参军,加入第25步兵团任掌旗军官。1783年晋升上尉,调第75步兵团。1787年入哥廷根大学进修。1790-1792年在印度作战,数度击败蒂普苏丹。由于脾气暴躁,获得“黑振锤”的绰号。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克劳斯福德在奥地利军队中对法作战,直到1797年。1798年在爱尔兰担任军需官,血腥镇压当地起义。1799年参加苏沃洛夫指挥的俄军,入侵瑞士。1802年,克劳斯福德成为诺丁汉郡东福特的下院议员。1805年10月晋升上校,次年放弃议员身份返回军队。1807年前往南美指挥一个轻步兵旅,1808年10月率轻步兵旅开赴伊比利亚半岛。参加了科鲁尼亚和塔拉沃拉战役。1809年随军撤退回国,旋又返回,并晋升为准将。他的旅先后在科阿河和布萨库两战法军,1810年底返回英国。翌年又回到半岛,1812年1月24日在围攻罗德里戈城时被击毙。克劳斯福德是一个有着丰富作战经验和知识的军官,但他的火爆脾气影响他的晋升。他还是约翰.莫尔爵士的朋友,也是他的轻步兵战术的忠实信徒。他战死后,威灵顿哀叹“我失去了一名最好的将领”(有趣的是,身为爱尔兰人的威灵顿,手下最好的将领竟然是一个屠杀爱尔兰人的刽子手)
插图11
科阿河上的石桥,这就是英军撤退时经过的那座石桥,桥面非常狭窄,因此马车翻倒在桥上时对交通影响很大
插图12
路易.亨利.卢瓦宗少将(1771-1816)。1812年,他曾奉命率领1万名在德意志和意大利征发的新兵前往俄罗斯去营救拿破仑,结果惨败。他的名字被刻在了巴黎凯旋门里德将领名录第三十五排
插图13
马尔尚将军(1765-1851),参加过乌尔姆、耶拿等著名战役,1812年随拿破仑亲政法国。波旁王朝复辟后曾经被军法审判,但无罪释放。他的名字被刻在凯旋门内柱的第26排


战役总结
    科阿河战斗是法军第三次入侵葡萄牙时,在葡萄牙境内的第一次战斗,也是法国葡萄牙军团跟英葡联军的第一次交手。虽然战斗规模不大,但对双方来说却都意义重大:英葡联军首次试探了法军的实力,了解到了对手的战斗力和作战方法;而法军则完成了夺取阿尔梅达要塞的第一步工作——清扫外围。
    在双方后来的战斗报告中,为了各自的目的,都掺有大量不实的报道成分,比如内伊元帅的报告说,联军兵力有1万人,包括2000名骑兵。这个数字甚至被写进了法国历史书,但是在他给马塞纳的信里写的是克劳斯福德(内伊把Craufurd写成Crawfurd)部有2000名骑兵和3000名步兵。后面一个数字比较接近联军的实际情况(战场上进行判断难免有所误差),所以内伊的报告明显被宣传部门负责通报的官员修改过了。另外报告中还提到法国军队俘获了一面军旗。但是在联军参战部队中,第95来复枪团和葡萄牙的猎兵部队都没有团旗,而第43、52步兵团和王家德意志军团第一骠骑兵团、第16轻龙骑兵团的团旗都没有丢。尽管内伊在7月29日给马塞纳的信件中提到第25轻步兵团的鼓手M.多梅尔(M.Domel)夺取了一面军旗,但历史学界一直对此持有怀疑,认为法军夺得的也许是别的旗帜,甚至可能仅是从前哨战中夺取的普通英国国旗。
    关于伤亡数字,内伊在报告中称法军有530人伤亡,但打死打伤联军60名军官和1200名士兵。法军自己的伤亡数字基本没有缩水,但联军的伤亡因为宣传需要大大扩大了。实际上,战后法军一共找到了301具葡萄牙和英国士兵的尸体,还抓获了100名战俘。负责打扫战场的卢瓦宗估计联军伤员大约在500人。
    另一方面,克劳斯福德吹牛的水平一点也不比法国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公然子啊报告里写道,他跟内伊元帅的整个第6军24000人作战,这个描述一度被许多知名历史研究员认可。而且英军的伤亡报告说自己仅仅阵亡36人,另有273人受伤和83人失踪。无疑这些数字式大大缩水的。
    战后法军的总结对胜利表示满意,这也没什么太值得说的。但联军的总结就闹出了一些八卦:克劳斯福德在战斗中的表现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尤其是威灵顿作为他的上司,受到了极大的批评。但威灵顿公爵在给其兄长的私人信件中大发牢骚,说自己肯定禁止过克劳斯福德陷入那样的前哨战,因为那是极端愚蠢的行动。他从来就没想让轻装师在科阿河以东作战。他认为克劳斯福德在敌人出现之后不应该站在原地僵持2小时,而应该立即渡河到安全地带。笔者认为威灵顿的讲述是可信的,因为这符合他最初的战略构想。他同时还表现出大度和保护部下的一面。他没有去指责克劳斯福德,甚至为他辩护:“假如我设身处地的考虑一下,我不能非难他,我相信这是有意义的,他的错误是一个判断问题,而不是一个指挥能力问题”。
    当然,对于联军来说,更多的经验体会是,英军和训练了没多久的葡萄牙部队整体表现不错,具备极大的灵活性和顽强作风。而法军虽然也有些缺陷,但确实是一支领导有力、作风勇猛、行动迅速的军队,是强劲的对手。


阿尔梅达要塞攻防战
    前文说到法军在科阿河战斗中迅速击退英葡联军,完成了对阿尔梅达要塞外围的清扫工作,于1810年7月24日将要塞包围起来。接下来自然是要攻坚了。那么这座要塞的命运将会是如何呢?
    阿尔梅达要塞是葡萄牙与西班牙边境上重要的防御要塞,与南面的埃尔瓦斯(Elvas)要塞分别守卫者从西班牙境内经北南两条路线进入葡萄牙的要道,是葡萄牙锁钥命门之所在。阿尔梅达要塞比埃尔瓦斯要塞要小一些,它修筑于14世纪早期,是防御西班牙人入侵用的。早期建筑的要塞已经不复存在,而本文说的要塞是1641年修筑的。
    在1580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乘葡萄牙国内发生王位继承危机,利用先前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与葡萄牙阿维斯王朝通过联姻获得的继承顺序,取得了葡萄牙王位。他还派遣西班牙部队进入葡萄牙将不受教宗承认的葡萄牙王位继承者安东尼奥赶出葡萄牙,将葡萄牙并入西班牙版图。虽然在一段时间内,葡萄牙臣服于西班牙,但反抗的种子被埋下了。随着菲利普二世穷兵黩武导致财政破产以及后来的国王作为有限,西班牙对葡萄牙统治力逐渐减弱。三十年战争爆发后,葡萄牙独立运动蓬勃发展。1640年,旧王室的后人布拉冈萨公爵若昂被葡萄牙枢密院宣布为葡萄牙国王,号若昂四世,葡萄牙正式独立。为了防止西班牙人扑灭葡萄牙人独立的火焰,新国王选择在阿尔梅达修筑要塞。
    葡萄牙人修筑这座要塞时,正处于三十年战争如火似茶之时。当时法国与西班牙为敌,因此设计要塞请的是一名叫安托万.德维尔(Antoine Deville)的法国工程师。他的设计融合了当时最先进的要塞设计技术——兴起于16世纪30年代,由意大利人在星形多面棱堡的基础上融合火炮的修筑技术。这种技术使得当时欧洲要塞攻防战成为重大课题(这一课题直到17世纪70年代法国提出沃邦堑壕攻城体系才解决)。西班牙人知道这样的要塞一旦建成,几乎无法攻破,因此在修筑期间就开始几次进攻,希望能迫使葡萄牙政府停止建造,但他们的努力失败了。1646年底,规模跟今日所能见到的一样的阿尔梅达要塞落成了。1663年,不甘衰落命运的西班牙再尝试吞并葡萄牙,并围攻这座要塞,可是被挫败了。从此,葡萄牙的独立便成了铁板钉钉的事实。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要塞继续扩建工事,增强防御能力。18世纪中期,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西班牙与法国结盟。1762年,法西联军共同进攻阿尔梅达要塞。这座法国人设计的要塞第一次面临法军的进攻。要知道,当时法军有世界上最优秀的攻城战术——沃邦堑壕攻城体系。如此一来,这座要塞在法军面前无疑是脆弱的。但是,不管攻城战术多么优秀,攻破要塞还是需要花很多时间。然而这次法西联军却没有花费很多精力,原因是要塞的指挥官是一位血气已衰的81岁老将,他仅仅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下就向法西联军投降。不过,七年战争在1763年结束,法国遭到挫败,因此这座要塞又回到了葡萄牙人手中。葡萄牙人再度增修了工事和大炮。
    1807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后,葡萄牙亲法势力控制了军队,因此这座要塞在次年兵不血刃地落入法军之手。但英军登陆并击败朱诺所部之后,随着辛特拉条约的签订,法军撤退,要塞回到了葡萄牙人手中。此后的1809年法军入侵没有走它所在的路线,没有发生战斗。如今,它第二次面临法军的武装进攻,究竟会鹿死谁手呢?
    阿尔梅达要塞距离西班牙罗德里戈城只有35公里,贴着西葡边界。它处于莱昂平原东部一个高高的平坦台地之上。在其西边是陡壁一直延伸到3公里外多石的科阿河岸。对岸也是耸立的陡峭石壁。附近一带表土只有1米的厚度,而且土中多石。在该要塞选址时,曾经有人提出,要塞应该建得靠近科阿河,这样就可以用火炮覆盖整个河谷。但这样一来,如果要塞要建在科阿河以东,那里的高度低于现在要塞的位置,敌人的火炮可以俯瞰要塞,射击要塞内的任何目标。而河西是一个峭壁和一些乱石山,以17、18世纪的运输条件,在那样的地方建筑一个能维持生存的城镇是不可能的。这样妥协的结果是,要塞仅能控制周围的地区,留出一条火炮射程之外的路可供敌人自由出入。然而毕竟这块台地是方圆许多公里内海拔最高的土地,它不仅是个军事重地,还是个商品流通的必经之地,它成为成为葡萄牙战争中最重要的战略据点,失去这个要塞对这个国家来说是灭顶之灾。
    该要塞主要防御措施是由台地的干燥的环城沟和六个半月形棱堡加城墙组成。在1810年之前,旧的老城堡没有合并到防御体系中去,单单以厚墙作为有力的防御工事。当然,眼下已经不同了。在1810年法军第三次入侵时,城上一共有115座炮位,其中40个师18磅甚至更大的火炮炮位。此外,为了保证及时获得法军的情报,威灵顿在战前依靠葡萄牙皇家部队的工程人员,在山上设立了有人的情报站,可以传递信息。阿尔梅达到里斯本就设置了这样的情报站,从这里发一个情报到里斯本只要几个小时。如果一旦法军迟滞在要塞下,并且露出破绽,威灵顿也将依靠这套系统来确定自己出击的时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4 07: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始手打了?不用这么费时间。早晚会有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4 14: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半道…………题目打错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4 14: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英国首相坎宁并未放弃任何给拿破仑制造麻烦的机会。

波兰特公爵泪流满面,阿丁顿暗爽这下有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2 17: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我还以为烂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4 16: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连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4 15:18 , Processed in 0.02666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