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11172|回复: 5

中国战术史(持续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 13: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爱的猪 于 2011-4-8 18:52 编辑

纯粹的苦力贴啊

《中国战术史》 金玉国著  解放军出版社

这里主要节选了本书关于各朝各代武器编制的相关内容,而战术思想和实际战例部分这里则不做收录(俺觉得一些精华部分还是有必要额外补充),建议对相关知识有兴趣的朋友去购买原书。

原书的第一章为《原始社会时期的狩猎方法及原始人类战术》,这里直接跳过这一章从第二章《奴隶社会时期的战术》开始。

第二章 奴隶社会时期的战术

第一节:夏朝时期的战术(前21世纪——前17世纪)

一、夏朝的武器装备状况

    夏朝的武器以弓箭和矛戈为主,此外还有用于劈砍的戚和钺。防护器具有甲。
   
    夏代已有战车。不过,此时战车还处于初始阶段,正如《司马法》所述“戎车:夏后氏曰钩车”,意思是兵车,夏代称钩车;后又说“先正也”,其意是注重行驶平稳。而行驶平稳正好说明战车的使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因为根据战车的演进,最初注重行驶平稳,其后就要求行驶迅速,再后就注重结构精良,到了周代战车才发展到比较完善的地步。

二、夏朝的军队及兵种状况

    夏代已有军队。直属夏王的军队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卫队式常备武装和兵民合一的民军。数量不大的常备武装由英雄时代军事首长武装扈从演化来的,以贵族子弟为核心,国家建立以后,便吸收了作为王之近侍的男女奴隶来扩充和加强这部分力量。另一部分就是由自由民构成的民军,平时生产劳动,战时集合成军。

    夏代军队,步卒是主要兵种;车兵,在夏代早期数量还比较少,大约首先是卫队式常备军中的一部分,以后得到发展,夏代晚期可能达到了一定规模。

第二节 商朝时期的战术(约前17——前11世纪)

一、商朝的武器装备状况

     商代武器,大都是由青铜铸造,种类有戈、矛、钺、刀等;防护器具有盔、甲等。特别是弓箭,有了新的发展,弓由原始的单体改为复合体。这样的弓,张力大,弹力强,射程远。

     战车是商代重要的战斗与运载工具。其形制是独辕、双轮,两轮之上带车厢,用二马或四马驾驶。商代战车注重行驶速度,并已分为两类:战车和乘车。就车得结构而言,两者没有明显的区别。

二、商代军队的兵种及编制状态

     商代军队的兵种主要是徒兵,车兵次之;此外,还有骑乘。卜辞中有用骑乘为先导及用马队追捕奴隶的内容,如“马其先王兑比”、“以三十马允其执羌”。“不过当时还不可能成为独立的兵种”。

     商代军队以师、旅、大行、行等为编制单位。“行”是基层作战单位,是百人团体;合左、中、右三行的三百人团体是“大行”;大行以上的编制是旅,也有左、中、右之分,大行和旅的关系是十进制,一大行三百人,一旅三千人;旅以上是师,旅和师的关系为三进制,右、中、左旅合为师,徒兵九千加上战车甲士后勤兵近万人。

三、商代的战斗形态

     从商朝军队的兵种构成就可知:商代的战斗形态以步战为主。这可见之于商代各个时期的战争之中。

     在商汤灭夏桀的鸣条决战中,相传“汤以车九两,鸟陈雁行,汤乘大赞,犯逐夏众,入之郊遂,王乎禽推哆大戏。”另一说是商汤率领“良车七十乘,敢死六千人”。总之已使用了战车,但当时的战车不是主要的,因为汤伐桀有“升自而”、“登自鸣条”、“乘大赞”的记述,而“升、登、乘”是一个意思,都表示“汤之伐桀,必由间道从高二下”,走险道进行突当以步卒为主。

     步战不仅在商前期出于主导地位,就是在后期,也是如此。通过考证武丁、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征伐战争就可得到验证:

在商今日步于亳          《甲骨文合集》36567

在亳今日步于*            《甲骨文合集》36567

*今日步于*                 《甲骨文合集》36567

*今日步于*                 《甲骨文合集》36961

*今日步于危         《甲骨文合集》36961






(*)全是生僻字,都是一些地名,俺只会拼音输入法。。。

……共三十余条,一直以“步”字表述到敌方被征服为止。可见,这些征战都是徒步进行的,这与《中国军事史略》的考证“殷人在征伐战争中主要是以步卒作战”的结果也是一致的。

第三节 西周时期的战术 (前11世纪——前771年)

一、西周的武器装备

     西周的兵器,比商代的品种增多,除了传统的戈、矛、刀、弓箭外,出现了戟和剑等新兵器。

     兵车,在形制上,西周基本沿袭商代。但是,车箱加宽了,有利于甲士灵活刺杀;战车的牢固性也有所提高,关键部位多用金属部件加固。兵车的种类也增多了;除供进攻用的“轻车”外,还有供防御用的“广车”;有以皮革遮蔽矢石的“苹车”;有指挥用的“戎车”;有攻城用的临车、冲车。

二、西周军队的兵种及编制状况

     西周军队的兵种,与夏商一样,仍是步兵和车兵。其中,在西周初、中期,步兵是主导兵种,车兵次之。“到了西周后期,车兵逐渐代替步兵成为军队的主力兵种,车战也逐渐成为主要的作战形式。”

     西周军队的编制,其大体情况是:师、旅、卒、两、伍。其中,师辖约万人左右,旅辖三千人左右,卒约一百人,两约二十五人,伍为五人。其中,车徒分编是定制。

战术部分摘录

(二)部队编制——实行车徒分编

    传统观点认为,当时战车与步兵实行混合编制,以战车为主体,每车配备一定数量的步兵,组成军队最基本的编制单位。这一观点来源于《古司马法》的两段引文,一条是《周·小司徒》郑玄注引《司马法》,它说:“每三百家出革车(即战车)一辆,甲士十人,徒卒二十人”。另一条是《左传》成公元年服虔注引《司马法》,它说:“每甸六十四井田单位,出战车一辆,马四匹,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前者成了每乘战车三十人制,后者则被理解为每辆战车配置七十二名步卒协同战斗。郑氏以后的注疏家都沿袭其说。

    我认为,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因为郑玄、服虔汉儒所引的《古司马法》文字,讲的内容实际上都是西周的军赋制度,即当时在一定行政区域范围内,居民所必须负担的军赋任务,相当于后世一个郡、一个县应该提供的兵员和装备数额,这与当时部队编制没有关系。遍观《左传》记载的大小战争,发现书中“虽云车驰卒奔,而车上甲士被伤”,从未提及车下有人相救,甚至“遇险犹待御者下而推车”,分明是车徒各自为战,自然车徒编制也就不能相互混杂。就是武王伐纣“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及禹鼎铭文“禹率公车百乘,徒千”都是乘、徒分述的。如果是混合编制,应该是一个称呼,或称“乘”或叫“徒”。看来,车徒分编始终是当时部队编制确守的原则。这就像今天坦克与步兵分编一样,但战时可以打乱编制,根据实战需要实施临时配属,或者给一个摩步团加强一个坦克营,或者给一个坦克团加强一个步兵营,“齐侯使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就属于这种战时的临时配置,而不是平时编制。

    至于“甲士”,并不像人们通常所说的那样都是车兵,清代经学大师金鹗在《求古录礼说·军制车乘士卒考》中广征博览先秦典籍《论语》、《春秋》《诗经》等书,发现均无“甲士即车兵”之说,但却都说,战车上三人一定是甲士,但甲士并非都是车兵,只有甲士中的优者才能成为车兵。这一学说,很清楚地解释了牧野之战中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中甲士之谜——指徒兵而不是车兵。如果说甲士都是车兵,以每车三人计,这里应当由戎车一万五千乘,而武王只率三百乘,因此与事实不合。

(三)战斗队形(阵)——战车实行平行阵式

    战车是一辆九平方米的庞然大物,轮大箱小且偏后,车体笨重,又是单辕驾御,难以控制辕两侧的骖马和服马,即使经过专门训练的御者,也难使这样的战车运转灵活,再加上当时弓箭的射程有限,格斗前双方接近时战车若是作纵深配置,那将很难发挥弓箭的威力,所以战车一般都应是横向排列,双方战车上的武士才能施展各自的战斗技能。西周晚期军制改革,可能在战阵的排列方面有所改变,如春秋初期郑与周交战使用“鱼丽之阵”,战车的排列是“承偏之隙而弥缝漏也”,即后排战车正当前排两战车的缝隙处。不过,这种战车的布阵方式在先秦文献中仅此一例,绝大多数情况下仍以横列式为通例。


第四节 春秋时期的战术(前769年——前476年)

一、春秋时期的武器装备

    春秋时期的武器装备,就格斗武器而言,主要是戈、矛、戟、剑、殳等,它们的材料以青铜为主。抛射武器,除弓箭外,还出现了弩,这是当时最大的发明,它的发明称得起是抛射武器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春秋时期的战车,在形制上,较前代无大的变化,只是数量剧增。西周早期,周天子拥有战车不过数百乘,中后期也不过千余乘,各诸侯国就更少了;而春秋时期,拥有战车数千乘的大国不下十余个,就是中小诸侯国的战车,少则七、八百,多者上千。

    此外,随着春秋时期诸侯列国蜂起筑城,攻城器械也有很大发展,主要有掩护士兵堆土成山的轒辒,攻城的大橹,登城的云梯以及前面提到的重型冲车等;而守城用的器械,除了干盾、弓弩、刀剑等常用兵器外,还有钩拒等。

    春秋晚期,地处江南水网湖泊地带的楚、吴、越诸国,都根据自身的地理环境,而致力于发展舟师,并制造、装备了各类战船,其种类主要有:大翼、小翼、突冒、楼 舟工、桥 舟工。

二、春秋时期各国军队的军兵种及编制状况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仍主要是步、车两大兵种。其中,车兵是中原地区大多数国家军队的主力兵种。但是,到春秋晚期车兵开始了由盛到衰的演变,战国时其主力地位被步兵取代。

    舟兵,随着战争扩大到江河湖海各类水域而产生并迅速发展。当时,齐、楚、吴、越等国相继建立了强大的舟师,成为其一支独立的新军种。骑兵,春秋时期有了初步的发展,但数量仍然较少,且通常是和车兵配合,仅仅是作为一个初兴的、半独立的兵种而存在。

    春秋时期列国军队的编制,大体上是按照《周礼》所说的“军师旅帅卒两伍”的六级编制。但是,各国军队编制也不完全一致,如齐国,实行军、旅、小戎、伍五级编制,分别辖一万人、两千人、二百人、五十人和五人;而吴国只有军、旅、卒、伍四级编制,其中伍为五人,卒为一百人,旅为一千人,军为一万人。

战术部分摘录

(一)战斗队形(阵)——普遍采用三阵、五阵

     春秋时期战争频繁,这一客观形势使得当时的军阵日趋进步,主要便现在:

    第一,从军阵的基本形式看,春秋时期的军队,无论是步兵还是车兵,基本上都采用三阵或五阵。所谓,三阵,是指之中军和左翼、右翼三部分相配置。繻葛之战中,郑“曼伯为右拒,祭仲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就是典型的三阵。其他像《左传·文公十年》载楚子与宋公、郑伯田于孟诸,楚子居中,“宋公为右孟,郑伯为左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城濮之战(图2.4.1),楚令尹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将中军,子西将左,子上将右”,晋国原轸、郤溱将中军,以狐毛、狐偃将上军,栾枝、胥臣将下军,其采用的阵势也都是三阵。到了春秋后期,三阵仍相当流行。如吴国在黄池之会上列三个万人方阵,越王勾践在破吴笠泽之战中“分其师左右军,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就是明显的例子。

    所谓五阵,是由三阵发展而来的。这在春秋期间也正处于不断完善过程之中。最早它当属于一种行军阵法,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名曰“荆尸之阵”。“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即系一个由开路的先锋军、保护兵车的右军、搜寻粮草的左军、主力中军和殿后的精兵所组成的五阵。其他像《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所载的齐军行军队形,也明显是以“前后左中右”为结构的五阵。

    但据现存史料分析,“五阵”在春秋中期以前并不流行,它在当时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行军队形,而并非作战阵型。它在春秋后期的发展,主要与步兵的重新崛起有关。魏舒毁车以为行,打败戎狄于太原,其采取的步兵军阵(图2.4.2)就是五阵:“为五阵以相离,两于前,伍于后,专为右角,参为左角,偏为前拒,以诱之。”这可以说是五阵实际应用于作战的重要标志。所以说,春秋时期的军阵,有一个从三阵独盛到三阵、五阵并行的演变过程,而它又是与步、车战的演变相同步的。

    除三阵和五阵以外,当时也有仅以左、右相配置的阵型。如公元前704年速杞之战中吗,楚军即仅排列左、右两阵。至于最基本的单一阵型,在此时期的小型战斗中仍有使用。但它们都不是当时军阵的主导形态。

    第二,在传统的上、中、下(或称左、中、右)三阵内部,也根据战斗形势的变化,对战术编队做必要的调整,从而加强车、步兵的战术协同,提高军阵的整体战斗能力。繻葛之战中的“鱼丽之阵”,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据《左传》记载,鱼丽阵的特点是“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杜预注云:“《司马法》车战二十五乘为偏。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缺漏也。五人为伍。”可见其阵是以二十五辆战车组成一个战斗单位,而将以伍为单位的徒兵疏散配置于战车之间,其位置稍后。这就是在“三阵”框架内的车步配置的局部调整,它很好地发挥了车、步协同作战能力,以郑军击败周王室联军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其他如以十五乘兵车为一偏,两偏为一卒;或以五十乘兵车为一战斗单位,也都属于同样的性质。这种阵内战术单位的调整,使得战阵中的车与徒的配置更趋合理,反映了军阵的进步。

    用于追击的战斗队形在这时也产生了。它通常是在追击中迅速将军阵展开成“角”的形式,从两侧对敌军战车和步卒实施包抄,阻止敌军逃逸,达到聚而歼之的目的。

    由此可见,在以三阵为基本形式的条件下,军阵内部的结构(战术编组)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著名学者蓝永蔚对此进行了概括总结,指出随着历史的进程,军阵的进攻战术有了很大的变化,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春秋初期,这时的进攻队形是大正面的密集方阵;第二阶段是春秋中期,以车兵为主,步兵人数剧增的疏散方阵进攻;而第三阶段则是春秋末期的纵队进攻了。这一勾画是合乎当时实际情况的。

    第三,从军阵的特点看,春秋时期的军阵主要可分为方阵和圆阵两大类。

    《李卫公问对》卷中指出,阵法变化,“皆起于度量方圆也”。所谓方阵,乃是因其呈方形或长方形而得名,这时春秋时期(也可以说是整个古代)阵法的最基本形态。因为军队中各级建制单位都有自己的行伍队列,排列整齐时总是呈方形或长方形。繻葛之战中,郑军的左拒、右拒,也就是左矩、右矩,即两个呈矩形的方阵。关于春秋时期的方阵,尚大量见于有关典籍:“万人以为方阵”,“方阵而行”。其主要特点是“前后整齐,四方如绳”。这多事进攻型的阵式。

    所谓圆阵,乃是因其呈圆形或半圆形而得名。它是方阵的变形,军阵首位相连成环形,步卒紧挨战车以接敌。这多是防御型的阵势,它的特点是将疏散的队形收拢为密集的队形,消弭易遭敌人攻击的翼侧,即把防御正面缩小到最低限度。从《孙子兵法》所提到的“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的情况看,在春秋时期,圆阵不但已广泛应用,而且曾在防御作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车兵和步兵的战斗编组及预备队的产生

    无论“军、师、旅、卒、两、伍”的六级编制,还是“军、旅、卒、小戎、伍”的五级编制,或者“军、旅、卒、伍”的四级编制,都不等于军队的战斗编制。据现存文献的有关零星记载,春秋时期各国的车兵和步兵有自己形式不一的战斗编组。它们往往是战场指挥员应敌变化、随机处宜的产物,具有临战编组的性质。

      战车的战斗编组,据《孙子·作战篇》等文献记述,春秋时期的战车有不同的种类,名目繁多。“若以其作战特点分类,则称攻车、守车或驰车、革车;若以运动速度分类,则称轻车、重车”。它们作为作战的主力,在战斗中有合乎实战要求的编组。

    “偏”与“两”是战车编组的主要形式,每“两”由数量不等的乘组成,并分为二“偏”,这在西周金文中称为“西偏”、“东偏”,而春秋各国则多称“左偏”“右偏”。《尉缭子·制谈》称“古者士有十伍,车有偏列”,正指出了车兵编组这一特点。楚、晋二国的战车编组则稍有不同,楚国的战车编组区分为左、右二“广”,每“广”内分二“偏”,一“偏”战车为十五乘,一“广”三十乘,二“广”当为六十乘,“楚子为乘广三十乘,分为左右。”就反映了楚国战车编组的这一特点。晋国的战车有卒、偏、两的战斗编组系列,其中“卒相当于楚国的广”。另外,根据不同的实战需要,兵车编组还可随时作出调整,故文献上有大偏、小偏之分。据《司马法》逸文记载,当时有九乘为小偏,十五乘为大偏;或者二十五乘为偏,五十乘为两(或为卒),八十一乘为专,一百二十五乘为伍等不同的战斗编组形式。

    步兵的战斗编组。春秋前期的步兵编组因文献记载阙而不可考。至于春秋后期的步兵战斗编组则尚有某种线索可寻。《左传·昭公元年》载魏舒“毁车以为行”后,用步兵同戎狄部队作战,其具体战斗编组是:“为五阵以相离,两于前,伍于后,专为右角,参为左角,偏为前拒。”即把步兵编组为“前、后、右角、左角、前拒”五个部分,并在此基础上,组合为一个统一的作战整体投入战斗。又《逸周书·武顺解》栽“五伍二十五曰元卒”,四“元卒”为“伯(100人)”,三伯(300人)设一长为“佐”,三佐(900人)设一长为“右”,三右(2700人)设一长为“正”,三正(8100人)设一长为“卿”,三卿(24400人)设一长为“辟”(即国君)。这也应当是步兵复兴之后,依照实战中军阵三分法所确立的一种战斗编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战车的战斗编组,还是步兵的战斗编组,都是与当时以“三军阵”和“五军阵”为主体的军阵作战密切相关的。换言之,军阵的具体形式和特点,直接决定着战车和步兵的战斗编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在战斗编组中,出现了用于机动、应急的预备队——游阙。据《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在邲之战中,“楚子使潘党率游阙四十乘从唐侯为左拒”,即是用四十乘游阙(预备队)去加强左翼的进攻。看来,预备队首先是以当时战斗力最强的车兵来充任的。这一思想一直到今天还在继承着。

    预备队的诞生,标志着战斗编组日趋成熟,并在以后各个历史阶段的战斗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章 封建社会前期的战术


第一节 封建社会形成和确立时期(战国)的战术(前475年——前221年)

一、战国时期武器装备状况

    战国时期的武器,在种类上基本沿用前代,格斗兵器主要有戈、矛、戟、殳、鈹、剑等长、短兵器和弓、弩两类抛射兵器。在防护装具上仍然是甲胄、盾牌等。但在武器的质地上却有质的飞跃,主要表现在铁质乃至钢质武器大量出现并用于战斗之中。至于战车,由于当时车战已不及春秋鼎盛,故变化不显著。

    在装备器械上主要是攻守器材,有云梯、巢车、冲车等,期间发明了用于城邑守备和要道布防的铁蒺藜以及用于侦测声源目标方位的地听。

二、列国军队的军兵种编制状况

    就军兵种结构而言,各国军队可分为陆军和水军(也称舟兵、水兵)两大军种,以陆军为主。其中,陆军包括步兵、车兵和骑兵。此时,各兵种在战斗中所起的作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步兵跃居为第一大主力兵种,其次是车兵和骑兵。

    步兵的编制,战国时各国各不相同。有的沿用周制,有的则有所改变。现在所知,魏国军队中步兵的编制体制是以二、五、十进制为基本特征。以五人为伍,十人为什,五十人为属,百人为闾。在伍长、什长、伯长之上,再分千人之将、万人之将、左右将军及大将军。秦国的情况则是:五人为伍,五十人为屯,百人为将,五百人为五百主,一千人为二五百主。名称有异,但二、五、十进制的特征则与魏没有大的差异。其他国家步兵编制情况也大同小异。

    至于车、骑兵的编制,据《六韬·均兵》记载,分别是五车一长,十车一吏,五十车一率(帅),一百车一将;五骑一长,十骑一吏,一百骑一率(帅),二百骑一将。而水军的编制,由于现存史料所记甚少,不太清楚。

战术部分摘录

(一)战斗队形(阵)

1.以步兵为主的战斗队形(阵)

    战国时期的战斗队形(阵),可以孙膑十阵为代表。所谓“十阵”是指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行(形)阵、雁行阵、钩形阵、玄襄阵、水阵和火阵。水阵和火阵,实质上讲的是水战与火战的战法,而不是讲的战斗队形,因而可以说,孙膑十阵实际上只有八种战斗队形(八阵)。这八种战斗队形(阵)都是以步兵为主的战斗队形。

    孙膑认为:“用八阵战者,因地之利,用八阵之宜。用阵三分,诲阵有锋,诲阵有后,皆待令而动。斗一,守二。以一侵敌,以二收。”就是说,凡是布阵作战,都要根据地形条件,采用适宜的战斗队形。任何战斗队形,大致都将兵力分作三部分,每种队形都应该有前锋,每个前锋之后都应该有后续部队。大约以三分之一的兵力与敌人交战,以三分之二等待战机;以三分之一兵力突破敌阵,以三分之二兵力收获和扩大战果。这就是当时布阵的一般原则。各种阵型的具体部署大致如下:

(1)方阵(图3.1.1),是冷兵器时代,步骑兵战斗的基本队形。大的方阵都是由许多小的方阵所组成,这就叫做“阵间容阵”。孙膑认为“方阵者,所以剸也”。剸就是割裂的意思。必须“薄中厚方”,即中间兵力少,四周兵力多。中间兵力少,可以虚张声势;四周兵力强,便于击破敌人。指挥位置在队形后面。

(2)圆阵(图3.1.2),孙膑说,“圆阵者,所以槫也。”槫,借为“团”。这就是说,圆阵是为了进行环形防御的。

(3)疏阵,即疏散的战斗队形,无论方阵、圆阵以及其他各种队形均可疏开成疏阵。孙膑说,“疏阵者,所以吠也。”吠,即狗叫。引申为虚张声势的意思。布疏阵的方法是加大行列的间隔距离,多树旌旗与兵器,并用各种假动作,以少数兵力显示强大的阵容。

(4)数阵,即密集的战斗队形。孙膑说,“数阵者,为不可掇”。掇,是侵掠、撼动的意思。所以密集队形是为了集中力量,用于防守,使之屹立,不为敌所动。

(5)锥行阵(图3.1.3),就是前锋尖如锥形的战斗队形。孙膑说:“卑之若剑,末不锐则不入,刃不薄则不剸,本不厚则不可以列阵。是故末必锐,刃必薄,本必鸿。然则锥行阵可以决绝矣。”就是说,锥行阵,就像一把剑,前锋不尖锐,就不能刺进去。左右两翼不像刀口那样锋利,就不能割裂敌人,主力部队实力不雄厚,就不可能采用这种队形。所以必须前锋尖锐敏捷,两翼锋锐有力,主力实力雄厚,这样,就可以用锥行阵,突破、割裂、粉碎敌人了。锥形阵,后世又叫牡阵。

(6)雁行阵(图3.1.4、图3.1.5),是一种横向展开,左右两翼向前或向后梯次配置的战斗队形。《孙膑兵法·十阵》所说:雁行阵,前列形似长臂猿,两臂前伸抱物,后列像猫捕鼠的样子,是一种左右向前梯次配置的队形,即“V”字队形。《武经总要》说:“雁行,前锐后张,延斜而行”。这就是一种左右两翼向后梯次配备的队形,即倒“V”字形。此外,《孙膑兵法·十问》还提到一种叫“形箕”的战斗队形(图3.1.6),就是畚箕形的战斗队形,也是一种雁行阵的变形。

(7)钩行(形)阵(图3.1.7),孙膑说:“钩形阵,前列必方,左右之和(翼)必钩。”就是说,钩形阵的正面是方阵,两翼适当向后弯曲成钩形,以保障翼侧的安全。

(8)玄襄阵,是一种迷惑敌人的假阵。据《孙膑兵法·十阵》说,要多树旌旗,鼓声不绝,故作兵车行进声,步卒嘈杂声,好像军队调动,终日不绝,用各种方法欺骗敌人,使其误以为真。

2.车兵的战斗队形(阵)

    车兵的战斗队形,据《六韬·均兵》说:“易战之法(图3.1.8),五车为列,相去四十步,左右各十步,队间六十步;险战之法(图3.1.9),车必循道,十车为聚,二十车为屯,前后相去二十步,左右六步,队间三十六步。纵横相去一里,各返故道。”意思是,在平原地形列阵,五车一列,列与列相距四十步,左右两车间隔十步,队间隔六十步。在险隘地形作战,战车要沿道路行动,十车为聚,二十车为一屯(聚和屯都是一种战斗编组),车与车前后距离二十步,左右间隔六步,队间隔三十六步。无论易战还是险战,其活动范围前后左右都是一里。

3.骑兵的战斗队形(阵)

    骑兵的战斗队形也依据地形而不同。在平坦的地形上,五骑为一列,前后相距二十步,左右两骑间隔四步,队间隔五十步。在险隘地形上(图3.1.10),前后相距十步,左右两骑间隔二步,队间隔各二十五步,三十骑为一屯,六十骑为一辈(队),战斗时活动范围前后左右各百步。屯和辈都是战斗编组。


第二节 秦朝时期的战术(前221年——前207年)

一、秦朝军队、军兵种及编制、武器装备状况

    秦朝军队由京师禁卫部队、郡县地方部队和边防守备部队三大部分构成。秦朝军队的军兵种,是对战国时期军兵种的继承和保留,仍然区分为陆军和水军两个军种,其中陆军又包括步、车、骑三个兵种。其中,步兵是秦代军队的主兵种,称为“材官”,较前代有很大发展,有轻装步兵与重装步兵之分。轻装步兵不穿铠甲,机动灵活,战时在前排,以弓弩山上远距离敌人。重装步兵大多身着铠甲,战时在轻装步兵之后,待与敌人接近时,以戈、矛、鈹等兵器与敌格斗。

    秦朝军队编制,大体和统一前的秦军相同。步兵的编制分为六级,即:五人为伍,设一伍长;二伍为什,设什长一人;五什为屯,设屯长一人;二屯为百,设百将一人;五百人,设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设二五百主一人。骑兵的编制从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情况看,很可能是四骑一组,三组一列,九列一百零八骑为一队。车兵的编制,从兵马俑情况看,每八乘为一偏(即一行),二偏十六乘为一组,四组六十四乘为一队。秦代,在兵种编制上承袭前史,步、车、骑分编是定制,作战时的配合是兵种间的协同而不是编制的混同。至于秦代水军的编制,史料阙如,无文献可考。从有关情况分析,很可能和步兵相仿。

    秦朝的武器装备,在形制上与前代无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由原来的以铜兵器为主,加速了向以铁兵器为主的过渡。

战术部分(略)

第三节  西汉时期的战术(前206年——公元23年)

一、西汉军队的武器装备状况

    西汉军队的武器装备,在种类上,与先秦兵器并无大的差别,最主要的变化是,在各种兵器中铁兵器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铜兵器日趋消亡。这一时期,出现了更适于马上近战的环柄长铁刀,刀脊厚实,刃口锋利,利于斩劈,刀身长却不太重,逐渐成为骑兵的自选兵器。然而,在西汉最大的发明还是南车,南车上装“司南”,有辨别方向之功能,尽管还很原始,但在汉匈百年大战中,却发挥可重大作用。它就是当时的“指南针”。

    战船是西汉水军的主要装备。其种类有楼船、戈船、下濑等多种。特别是楼船,代表了这一时期水军的先进程度。它规模宏伟,分上中下三层,有女墙、战格、弩窗矛穴,置抛车垒石铁斗,壮如城垒。

二、西汉军队的军兵种及其编制状况

    西汉军队,有水、陆之分,其中陆军包括步兵、骑兵和车兵,以步兵为主。

    汉代步兵被称为“材官”或“材士”,遍布全国各地,它是汉军中数量最多的兵种。骑兵多称“骑士”,是西汉军队中作战能力很强的兵种,特别是在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中一度成为第一大主力兵种。西汉骑兵有轻和重之分。轻骑兵不着铠甲,手持弓弩,背负箭囊,乘骑矮小,奔跑迅速,灵活机动,能且驰且射,主要用于长途奔袭。重骑兵着甲,手持长矛之类武器,乘骑高大,冲击力强,主要用于冲锋陷阵,承担“溃围、斩将、刈旗”的任务。

    西汉军队编制是部曲制,即在领兵将军之下设:部、曲、屯(官)、队、什、伍。但具体所辖人数,除曲一千人,什十人、伍五人外,其余不清,有待进一步研究。

战术部分摘录

(四)《淮南子·兵略训》、《三略》、《言兵事疏》中所蕴含的战术观点

1.《淮南子·兵略训》中所蕴含的战术观点

    《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著,《兵略训》是其中的一篇,专论军事,代表了西汉初期的军事理论水平,其中所蕴含的战术观点主要有:

    一是主张战前谋划。《兵略训》曰:“凡用兵者,必先自庙战。”庙战内容包括:“士卒孰精?甲兵孰利?器备孰便?”,只有在战前对双方士卒、武器装备、粮储供给几个方面进行认真分析比较,才能做到“胜定而后战,钤悬而后动。”这就叫做:“运筹于庙堂之上,而决胜于千里之外。”

    二是在进攻中强调以动制敌。《兵略训》曰:“动则无形”,“神出而鬼行”。不动则已,动则出敌不意,“莫知其所之”,“莫知其所集”,使敌无所防备。同时,要在气势上压倒敌人,“唯无一动,动则凌天振地,抗泰山,荡四海,鬼神移徙,鸟兽惊骇”,威破敌胆,使之丧失抵抗勇气。

    三是在防御中强调以静制动、以无形制有形。《兵略训》曰:“敌先我动,则是见其形也;彼躁我静,则是罢其力也。形见则胜可制也,力罢则威可立也。视其所为,因与之化;观其邪正,以制其命;饵之以所欲,以罢其足。”笔者认为,攻者“神莫贵于天,势莫便于地,动莫急于时,用莫利于人”,也就是说,进攻要借助天时、地利、巧举、人和,然此四者皆为有形之举,均可用相应之法破除,“任天者可迷也,任地者可束也,任时者可迫也,任人者可惑也。”只有无形之举才是无法破除的,即“唯无形者无可奈也”。所谓无形之举,就是作者所推崇的“其情不可得而观”、“其阵不可得而经”的“无法无仪”、“无名无状”的韬略。

2.《三略》中所蕴含的战术观点

    《三略》相传是汉初黄石公所著,后传与张良。该书侧重于政略的论述,而涉及军略的较少,其中所蕴含的战术观点主要有:

    一是强调战前侦察。“用兵之要,必先察敌情。视其仓库,度其粮食,卜其强弱,察其天地”,在搞清楚基本敌情之后,还要看其行动,“敌动伺之”,密切注意其动向,以便“伺其空隙”,从敌人防御的薄弱环节进行攻击。

    二是战中主张因敌施变,后发制人。《三略》曰:“因敌转化,不为事先,动而辄随”,强调在战斗中根据敌情变化随时改变战术,不要首先发难,要后发制人,待敌人行动后,再采取相应对策。即敌盛气凌人时要待其锐气消失,来因势利导打垮敌人。

    另外,《三略》也十分重视利用假信息来迷惑敌人,之后设下埋伏将其围歼,这就是所谓的“放言过之,四纲罗之”。

3.《言兵事疏》中所蕴含的战术观点

    《言兵事疏》是西汉晁错在汉文帝前元十一年(公元前169年)认真总结汉兴以来抗击匈奴的经验教训基础之上所撰写的。疏中他提出了战胜匈奴的方略,其中涉及战术方面的主要是根据各种不同地形特点选用不同的兵种和适宜的武器装备同敌人作战。他指出:“丈五之沟,渐车之水,山林积石,经川丘阜,草木所在”的地形,利于步兵作战,“车骑二步当一”;“土山丘陵,曼衍相属,平原广野”的地形,利于车骑作战,“步兵十步当一”;“平陵相远,川谷居间,仰高临下”的地形,利于使用弓弩,“短兵百不当一”;“两阵相近,平地浅草,可前可后”的地形,利于使用长戟,“剑盾三不当一”;“菙苇竹萧,草木蒙茏,支叶茂接”的地形,利于使用矛铤(铁把短矛),“长戟二不当一”;“曲道相伏,险房相薄”的地形,利于使用剑,“弓弩三不当一”。由此看来,晁错对地形与作战的关系已经有了较深的研究。


第四节 东汉时期的战术(25年——220年)

一、东汉军队的军兵种及其编制、武器装备状况

    东汉军队,就军兵种结构来看,仍旧是陆军和水军,其中陆军包括步兵、骑兵和车兵。各军、兵种的地位,与西汉时期一样,在军种中,以陆军为主;在兵种中,以步兵为第一大主力兵种,以后依次是骑兵、车兵。其中,骑兵在东汉前期对匈奴的战争以及在后期对羌人的战争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东汉军队的编制,同西汉,为部曲制。

    东汉时期的武器,主要有矛、戟、刀、剑等,基本上均由钢铁制作而成,铜质兵器业已退出战争舞台;一些不太合适的兵器,如戈、殳、钺等,或逐渐被淘汰,或退居其次要地位;弩箭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改进,已广泛使用毒箭,来增强杀伤力。此外,东汉还发明了“钩镶(钩和盾结合在一起的武器)”、“偃月刀(长刀)等新式武器。”这些武器的更新和创造,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战术部分(待)

第五节 三国时期的战术(190年——264年)

一、三国时期军队、军兵种以及编制、武器装备状况

    曹魏军常保持在三十万人左右,最多时近五十万。其中以陆军为主,水军为辅。陆军中,又包括步、骑两个兵种。曹魏的骑兵,数量虽不及步兵多,但是战场上冲锋陷阵和决定胜败的主要力量。蜀汉军队规模大约保持在十万人,包含水、陆两个军种,以陆军为主,水军次之。陆军中,又包括步兵、骑兵、弩兵和车兵,以步兵为主。孙吴军约在二十万左右。由水、陆军组成,以水军为主,陆军为辅。陆军之中,又含步、骑两个兵种。

    从上述情况看,三国的军兵种结构各具特色。魏国以步骑为主,拥有最强大的骑兵,终能驰骋中原,统一北方;但是面对浩瀚的长江,战骑千群,无所用之,盖因水军弱小。蜀国以步兵为主,拥有较强的弩兵,便于在北伐中进行山地作战;但是骑兵不如曹魏,因而北伐中不敢长驱直入。吴国水军强大,迫使魏人临江而叹;但是缺少骑兵,只能隔江自保,不敢深入北土作战。魏、蜀、吴军兵种结构的特点,是造成三国鼎立的重要军事原因之一。

    三国军队编制,大致是部、曲、屯、队、什、伍六级,其中,伍辖五人,设伍长;什辖二伍,为十人,设什长;队辖五什,为五十人,设都伯;屯辖二队,为一百人,设屯将;曲辖五屯,为五百人,设曲长;每部二曲,为一千人,设千人督,又称牙将。

    三国处在铁兵器发展阶段,其格斗兵器以矛、戟、刀为主,远射兵器以弓弩为主,防护装备有铠甲。这一时期武器装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改进连株弩,发明了抛石车,制成了运输用的木牛、流马和攻城用的楼橹、井阑。

战术部分(待)

第六节 两晋时期的战术(265年——420年)

一、两晋军兵种及其编制、武器状况

    两晋时期,军队仍有陆军和水军之分,陆军又包括步兵、骑兵。另外,东晋为对付北方各国的骑兵,还编有一部分车兵。

    两晋军队编制,直接继承曹魏军制,其平时编制序列是部、曲、屯、队、什、伍六级。战时,以平时编制为基础,根据敌情、人物,临时编成规模不等的作战部队,由中、高级武官统率。

    两晋军队所用的武器装备与三国时期相比,没有明显的区别,格斗兵器仍是矛、刀、剑、戟等,抛射兵器为弓、弩,防护器具是盾牌、铠甲。要说发展,只是东晋初年杜弢起义军水师中,新出现一种“桔槔”,它是利用杠杆原理,来打击敌方舰船的一种战斗机械。这种桔槔,到南朝时称为“拍竿”,装备拍竿的船称“拍舰”。

战术部分(待)

第七节 北方十六国时期的战术(317年——439年)

一、十六国时期的军兵种及其编制、武器装备状况

    十六国各政权的军队,主要由骑兵与步兵组成,其中骑兵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另有数量很少的水军。

    诸胡政权的军队编制,很不统一。有的偏重部落制,由大人、部大、酋大等来统领部队;有的兼用魏、晋的部曲制。诸胡军队具体编制,还有待于以后进一步研究。

    十六国的武器装备于两晋无异,要说差别,只是诸胡战马较多罢了。

战术部分(待)


第八节 南朝的战术(420年——589年)

一、南朝军兵种及其编制、武器装备状况

    南朝军队由水军和陆军构成,其中水军是主要军种;陆军中包括步兵和骑兵,其中步兵是主要兵种。

    南朝军队的编制,大致以军、幢、队、什、伍为单位。其中,军有军主、军副,统领二千、一千五百、一千不等;幢有幢主、幢副,统领约五百人;队设队主、队副,有兵约五十人。什、伍是传统建制,五人为伍,二伍为什;伍有伍长,什有什长。

    南朝的武器装备,与两晋时期相比,没有明显的区别,格斗与抛射兵器仍是矛、刀、剑、戟、弓、弩等,防护器具是盾牌、铠甲,攻守战具有云梯、冲车、抛车等等。要说这一时期的发展,就是水军中的战船种类大增,既有平虏、金翅、青龙等大型战舰,又有蒙冲、斗舰等小型战船,还有拍舰、火舫、水车等多种专用船只。

战术部分(待)   

第九节 北朝的战术(439年——589年)

一、北朝军兵种及其编制、武器装备状况

    北朝军队主要是陆军,同时也有一定数量的水军;陆军中有骑兵、步兵两个兵种,以骑兵为主。

    北朝军队的编制与南朝基本相同,其序列是军、幢、队、什、伍。

    北朝军队的武器,大体上还是传统的弓、弩、矛、刀等兵器。由于北朝军队以骑兵为主,因而适合骑兵使用的弓、弩是最主要兵器。铠甲、盾牌等传统防护器具,北朝也继续使用。除上述武器装备外,北朝军队也常在攻城中使用大型攻具,如撞车、钩车、冲车等等。总的说来,北朝的武器装备较之以前没有多大改进。

战术部分(待)

第十节 隋朝时期的战术

一、隋朝军兵种及编制、武器装备状况

    隋朝军队,就军兵种而言,与北朝时期没有大的区分,仍是陆军和水军,以陆军为主;其中陆军包括步兵和骑兵。不过,与北朝相比又有明显区别,就是水军有了长足的发展。隋朝水军是在消灭南陈前的准备工作中得到迅速发展的,如公元588年底,灭陈之战发起后,杨素所率船队,仅“黄龙”一种战船就达数千艘。公元605年,杨广出巡东都,一次就制造舰船数万艘。

    隋朝的编制基本承袭北朝,其大致寻列是:军、团、队、什、伍。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团与幢的单位上。但各级所辖兵力与北朝有很大差别。大体是:军有兵二万,骑、步团分别是一千和两千,骑、步队分别是一百和二百,什为十人,伍为五人。

   隋朝的兵器没有多大发展,格斗兵器仍是枪、戟、矛、刀、剑等,远射兵器是弓弩,防护装具是铠甲、盾牌。但用于水上作战的舰船制造,却有突出的成就。根据文献记载粗略统计,有隋一代制造的不同种类和型号的舰船就达二十多种,而直接用于作战的即有“五牙、黄龙、青龙、平乘、舴艋、艨艟、艇舸”等九种不同类型的战船;其中,以“五牙”为最大,可载八百士卒,舰体前后左右装置六根能“发之以拍抵船”的拍竿,从杨素军队陈作战使用的情况看,该舰作战性能良好,具有较强的攻击力。


第十一节 唐朝时期的战术(618年——907年)

一、唐朝武器装备状况

    唐军武器装备,在形制上与前代无异,主要还是弓、弩、刀、枪等。但此时发明了闷钢法,并将这种方法炼出的优质钢材铸于兵器的刃部,从而大大提高了兵器质量。然而,唐朝最大的发明还是火药,并至迟于唐末哀帝时将火箭之类的燃烧性火器应用于战争之中。

    另外,抛车在唐代也有较大发展。这时它的体积比从前大,需要多人操作,威力也有很大的提高。如安史之乱中,安军大将史思明围攻太远,唐将李光弼“乃彻民屋为抛石车,车二百人挽之,石所及辄数十人死”。

二、唐朝军兵种及其编制状况

    唐朝军队可分为陆军和水军,其中陆军主要包括步兵和骑兵,另外还有少量的车兵。就军兵种各自的作用而言,唐朝军队以陆军为主,而陆军中人数最多的是步兵,但骑兵在战斗中经常起着主要作用。骑兵可区分为轻骑与重骑两种,唐代轻骑兵逐渐取代了重装甲骑兵,但仍然有少量的重骑兵存在。

    唐朝军队的编制大体可分为卫、府、团、旅、队、火六级。其中朝廷十二卫和东宫六率是部队的最高领导机构,折冲府是部队的基本建制单位,兵员达一千二百人为上府,一千人为中府,八百人为下府。每府置折冲都尉主官一人。团、旅、队、火则属于折冲府之下的基层组织。折冲府所辖的团以校尉任主官,辖二旅,有兵二百人;旅以旅帅为主官,辖二队,有兵一百人;队以队正为主官,辖五火,有兵五十人;火以火长为主官,有兵十人。

战术部分(待)


第十二节 五代十国时期的战术(907年——960年)

一、五代十国的军兵种及其编制、武器装备状况

    五代十国的军队,有陆军和水军之分,其中陆军包括步兵、骑兵。北方各国主要在陆地作战,步、骑兵的作用更加突出。南方各国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水军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五代十国的军队编制为厢、军、指挥、都、队五级。但具体每厢辖多少军,每军辖多少指挥……,因地而异,没有统一的规定。其编制员额,由于资料所限,也只知“指挥”是四、五百人,“都”是百人左右,其余编制员额不清。

    五代十国所使用的兵器,仍然是冷兵器弓、弩、刀、枪等,这与以前诸王朝没有多大区别。然而,五代战争中开始使用石油,加强火攻,颇有特色。


第四章 封建社会后期的战术


第一节 北宋、辽、西夏的战术(960年——1127年)

一、北宋、辽、西夏的军兵种、编制和武器装备状况

    北宋有陆军和水军两个军种,以陆军为主;陆军有步兵和骑兵连个兵种,以步兵为主。辽军其于北方,骑兵是主力兵种,步兵居次,水军较少。西夏只有陆军而无水军,就陆军的兵种而言,主要是骑兵和步兵,此外还有少量炮兵。

    北宋军队的编制为厢、军、指挥(营)、都四级。通常厢辖十军,军辖五指挥(营),指挥(营)辖五都,都编一百人。辽军编制,目前争论很大,还无定论,一般的说法是司、军、部、道、队五级,但具体编制数额不清楚。西夏军队的编制,基本上以队为战术单位,一队三百人,其上下编制单位不清,有待于以后研究。

    北宋军的无情装备仍以冷兵器为主,但火器已比较广泛地装备部队。其冷兵器有长枪、长柄大刀、剑、蒜头、锏、鞭、棒等。弓、弩、抛石车等抛射兵器扔占重要地位。北宋火器承袭唐末遗制,并有很大发展,出现了火箭、火炮、火药鞭箭、引火球、蒺藜火球、铁嘴火鹞、竹火鹞、霹雳火球、烟球、毒药烟球等十余种火器。这些火器,基本上还是利用火药的燃烧性能,并掺杂一些发烟和毒性药物,用以焚烧敌人的防御设施,对人马主要起震惊和阻碍作用,杀伤力是很微小的。

    辽军的武器装备,与北宋军相差甚远,主要武器是弓箭和刀枪,在其后期从宋传入了抛石机式的火炮。至于夏军的武器装备,与辽军相仿,主要武器也是弓箭和刀枪,还有少量的炮。

战术部分(待)

第二节 南宋、金的战术(1127年——1279年)

一、南宋、金的武器装备状况

    南宋是我国武器装备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传统的格斗、抛射等冷兵器继续使用,并在制造技术上有所提高,改进了弓弩,提高了射程;出现了专门用于砍马腿的麻扎刀、大斧。然而,南宋兵器最大的发展,还是在火器上。这时,在北宋燃烧性武器的基础上,又发明了火炮、铁火桶、铁火椎等爆炸性火器和用竹竿为筒制成的火枪、突火筒、突火枪等管型火器。其中,火炮是用抛石机投射并引爆的火药包,这类爆炸物有纸制、陶制、铁制等类型。尤其是管形火器的出现,带来了兵器技术的革命,为近代枪炮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兵器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金军武器有冷兵器和火器之分。其冷兵器主要有刀、枪、剑、斧、戟、弓箭和抛石机等;攻城器械有洞子、鹅车、偏桥、云梯、火梯等。金军火器以火炮、火枪居多。其中,火炮有铁制和陶制之别;火枪,金人经过不断改进,制造出了能单兵携带的纸质飞火枪,技术上超过了南宋。

二、南宋、金的军兵种及编制状况

    南宋军队由陆军和水军两大军种构成。其中,陆军以步兵为主,骑兵处于辅助地位。此时,炮兵开始逐渐从步兵中脱离而向独立兵种转化。

    金军分为陆军、水军两大军种。陆军主要是骑兵、步兵,并有一些炮兵。金军在前、中期,骑兵是主要兵种,步兵处于从属地位;后期,兵种地位发生变化,步兵上升为主要兵种,骑兵退居次席。

    南宋军队编制军、将、部、队四级。其中,每军兵员数额无严格规定,从数千到万余不等;一军辖几将,也根据兵力数量来定。每将的编制也不尽相同,大体一将有千人左右,设四至五部。队是南宋军队的基本战术单位,一般以五十人为一队。

    金军编制沿袭女真传统,采用“猛安”、“谋克”制。“猛安”、“谋克”各个时期所属人数多少不同,如太祖初定三百人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章宗时,则以二十五人为一“谋克”,四“谋克”为一“猛安”。“谋克”之下还设有五十、十、伍等单位。

战术部分(待)

第三节 蒙、元时期的战术

一、蒙、元军兵种及编制、武器状况

    蒙古建国初年,军队都是骑兵。进入中原、西域以后,在招降来的军队中有大量的步兵和一些炮手、水手。蒙古统治者除了将步兵编在一起,发挥其攻城和守城的长处、协助骑兵作战外,还特意将炮手和水手组织起来,编成了炮兵和水军,配合大军作战。

    蒙、元军队以草原上的蒙古各部为主体,按十进制便组成十户、百户、千户、万户。其中,千户是基本战斗单位。

    蒙、元军队使用的武器,可分为冷兵器和火器两大类,并仍以冷兵器为主。其中,冷兵器主要有矛、刀、剑、斧、弓、弩、抛石机等。

    火器在元代得到进一步发展,除铁火炮得到大规模使用外,还发明了以金属做筒的管形火器——火铳,并于元朝中、后期开始装备军队,用于实战。火铳的发明,使我们人类又向现代枪械前进了一大步,在中国军事史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战术部分(待)



第四节 明朝时期的战术(1352年——1644年)

一、明朝武器装备状况

     明朝军队使用的武器,仍是冷兵器和火器两类。

     冷兵器从朱元璋起义至明朝初年在军队的武器装备中尚占优势,到永乐年间,冷兵器的优势地位逐步丧失,因此它在明代没有更大的发展。

     明代火器发展极快,为历代所不及。火器中,管形火器已由元代的小铳发展成重型火炮;火箭已由单发发展到集发,并有二级火箭;爆炸性火器有炸弹,地雷,水雷;燃烧性火器有火药桶、大蜂窠、满天烟喷筒、飞天喷筒等;同时引进和仿制可西方的鸟铳、佛郎机和西洋大炮。

     明代又起用了战车,但此时的战车已不同于商周时期的战车,它是有屏蔽的车和威力很强的火炮、火铳、火箭等火器的结合物。这种战车集盾牌的防御性、车辆的机动性和火器的杀伤性于一体,能攻、能守、能移动,是现代坦克之雏形。

     如果说宋、元在冷兵器向火器过渡方面迈出了第一步的话,那么明代则走完了大半历程。

二、明朝军兵种及编制状况

     明朝军队由陆军和水军两大兵种构成。陆军包括步兵、战车兵、骑兵、炮兵,以步兵为主。其中,战车兵是由于当时军事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兵种。

    卫所是明初确定下来的军队编制。十人为一小旗,五小旗为一总旗,二总旗为一百户所,十百户所为一千户所,五千户所为1卫。一般一卫为五千六百余人。陆军、水军编制统一,概莫能外。

    营哨制是明中后期的骑、步编制,但不统一。就南方来讲,大体是五人为伍,二伍为什,三什为队,三队为哨,五哨为总,五总为营。每营三千人左右。北方戚继光在蓟镇得骑步兵编制则是十二人为队,三队为旗,三旗为局,四局为司,二司为部,三部位营,每营也是三千人左右。

战术部分(待)

第五节 清朝前期的战术(1616年——1840年)

一、清朝前期武器装备状况

    清朝前期,出于火器与冷兵器并用的时代。其冷兵器主要是弓箭、枪、刀、剑等;火器主要是火炮、鸟枪、炸药。

    清代,火器在整个编制中所占比例呈逐年增长之势。从皇太极建立炮兵部队开始到雍正朝,全国军队的火器已占百分之六十以上。在乾隆、嘉庆、道光年间,火器的编制比例又有所增长。

    清前期火器制造,唐熙朝达到了高峰。以火炮为例,当时铸造的火炮,质量好、数量多、品类全,既有红衣炮型,也有冲天炮型、子母炮型,还有奇炮等新型火炮,也有轻型火炮。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中国火炮与西方火炮大体上出于同一水平。然而从雍正朝开始,火器的研制呈下滑趋势。到嘉、道年间,中国火器与西方相比已大大落后了。

二、清朝前期的军兵种及编制状况

    清前期军队,分八旗和绿营两部分。就军兵种结构而言,有陆军和水军之别,以陆军为主,水军为辅;陆军中有步兵、骑兵、炮兵。其中,八旗以骑兵为主,兼有步兵;绿营则以步兵为主,兼有骑兵。

    清朝军队的编制,不同军队有不同的编制系统。八旗兵,努尔哈赤初定旗制,以三百丁为一牛录,以五牛录为一甲喇,以五甲喇为一旗(固山)。以后各级编制员额又有所变化。绿营兵,划分数个军区,在各军区下设镇、协、营、汛四级建制。其编制员额,依情而定。以营为例,兵员多的上千,少的只有几十人。

战术部分(待)


第五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战术

第一节 清朝后期的战术(1840年——1911年)

一、清朝后期武器装备状况

    清后期,其军队的武器装备事先了划时代的变革,由火器、冷兵器并用过渡到了全部火器化、火器近代化。

    在1840——184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武器以鸟枪、抬枪、劈山炮为主,火器占全部武器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刀剑等冷兵器仍在使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清军开始大规模引进并装备近代枪炮,其中枪每分钟可发射子弹六至七发,有效射程达三百米。19世纪80年代,又装备了部分连发枪,每分钟可发射子弹十至十二发。此时,冷兵器已无足轻重了。

    19世纪90年代以及20世纪初全国统一编练的新式陆军,则已完全用火器代替了冷兵器,不但火器的性能更为先进,而且形制也渐趋统一。步骑兵一律使用曼利夏步枪、马枪,炮兵则使用克虏伯过山轻炮、格鲁森过山轻炮等。在1910年,步兵又增编了新式武器——机关枪。

    至于,新组建的海军,其装备则主要由铁甲舰、巡洋舰、鱼雷艇等组成,与旧式水师简陋的“帆篷舟楫,艇船炮划”相比,已是天壤之别。

    另外,通信已由原来驿站传递发展到了电报联系。从1879年李鸿章创建中国第一条电报线路,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全国电报已经纬相错,形成网络,清军作战普通采用电报通信,使清军指挥更加灵便。

二、清朝后期的军队、军兵种及编制状况

    清朝后期,八旗、绿营腐败日甚,在鸦片战争中一败再败;面对义军,也望风溃逃,所以以湘、淮军为代表的勇营就成为了清王朝的军事支柱。

    湘淮军由陆军和水军构成,陆军有步兵、骑兵、炮兵。其中,炮兵在湘军中与步兵混编,还未独立出来;在淮军中,炮兵是独立兵种。19世纪90年代,清廷开始编练新式陆军,其兵种有步、炮、骑、工,后来又增加了辎重兵、电信兵、卫生兵。

    勇营皆以湘军编制为样板,营是基本编制单位。步兵一营四哨,一哨八队,一营五百人。骑兵一营五哨,一哨五棚,一营三百一十九人。水师一营三十船、五百人、每船一哨。以上湘军营制属于最一般情况,而在不同时期亦有不同变化。另外,淮军有炮兵营,按哨队编制,具体数目不详。

    新式陆军按军、镇、协、标、营、队、排、棚编制。军统二镇,每镇,辖步兵二协,每协二标,每标三营,每营四队;辖骑兵、炮兵各一标,每标均三营,每营骑四队、炮三队;辖工程兵一营,分四队;辖辎重兵一营,分四队。步、炮、工每队皆三排,每排三棚;骑兵每队二排,每排二棚;辎重兵每队二排,每排三棚。各兵种每棚均编十四人。

战术部分(待)

第二节 民国建立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战术(1912年——1927年)

一、民国初期的军队、军兵种。编制及武器装备状况

    民初,袁世凯裁编军队,把全国九十五万军队裁减一半,缩编为五十个师。此时的军种结构,与晚清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有陆军、海军,还有空军,如在1914年2月,帝国主义各国驻华公使曾建议袁世凯使用飞机轰炸白朗起义军。但此时的空军还没有成为独立的军种,而是隶属于陆军。陆军除了空军外,还含有步兵、炮兵、工兵、骑兵、通信兵等兵种。在编制上,袁将前清新军编制中的名称军、镇、协、标、营、排、棚,统一改成为军、师、旅、团、营、连、排、班,从而奠定了我国现代军制的基架。具体到当时的武器装备,主要是从日、德、美等国进口的枪炮。

    后来国民党组建的国民革命军,与北洋军阀在军兵种结构上,也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在编制上普遍实行了三三制,即军辖三师,师辖三团……;同时也有旅的编制,旅辖二团。武器装备基本同北洋军阀。

第三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战术(1927年——1937年)

一、土地革命时期军队、军兵种、编制和武器装备状况

(一)工农红军

    以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开始创建自己的革命武装——中国工农红军,并实行主力红军、地方红军和赤卫队、游击队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红军基本上是步兵单一兵种,只有少量的炮兵、工兵和无线电通讯分队。红军的组织编制是,一个军(军团)辖三个师,一个师辖三个团,团以下为营、连、排、班,均实行“三三制”。在兵员不足时,团也直辖数个连。

    红军的武器装备,依据武装力量体制而有所不同。主力红军的武器是步枪、机枪和手榴弹,有少量的迫击炮和其他火炮,但弹药缺乏。地方红军的武器装备比主力红军还要差些。赤卫队、游击队的武器主要是大刀、梭镖和鸟枪。

(二)国民党军队

    国民党军队由陆、海、空三军。其中,陆军包括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兵、通信兵等;“七七”事变前夕,又增加了少量的坦克兵。其编制大都采用三三制。其武器装备多为进口,国产的较少。

    国民党海军有舰艇百余艘,但排水量仅八万吨,以舰、艇为基层单位。其空军始建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最初以队为基层单位,1936年改以大队为基层单位,共有作战飞机三百一十四架,编九个大队,大队下设三个中队,中队下设三个分队。

第四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术(1937年——1945年)

一、抗日战争时期军队、军兵种、编制及武器装备状况

(一)八路军、新四军

    八路军、新四军全部是陆军,并均已步兵为主要兵种,只有少量炮兵、骑兵、工兵、通信兵和辎重兵。编制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八路军以师为基本战略单位,每师辖二旅,每旅辖二至三个团,全军共三个师。新四军则以支队为基本战略单位,支队下设团。重建军部后,也采用了师、旅、团序列。

    八路军、新四军的武器主要有各式步枪、马枪、机枪、手榴弹、掷弹筒以及迫击炮、山炮等。这些武器种类繁杂,规格不一,性能也相差很大。特别是弹药极缺,常常出现有枪(炮)无弹的情况。

(二)国民党军

    国民党军的军兵种结构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基本相同,有陆、海、空三军,其中以陆军为主体。抗战初期,以师为基本战略单位,实行二旅四团制。实践证明,国民党陆军师无论在兵力上还是在火力上,较日军师均相差甚远,无力单独遂行战略任务。国民党政府便于1938年确定以军为基本战略单位,甲种军辖三师,乙种军辖二师,师下设团,取消旅一级,实行一师三团的“三三制”。国民党军的武器装备主要有美械和国(产)械二类。

第五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术(1945年——1949年)

一、解放战争时期军队、军兵种、编制及武器装备状况

(一)人民解放军

    抗日战争结束后,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总兵力约一百二十七万,于1946年统一被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是一支以步兵为主要作战力量,包括炮兵、工兵、通信兵的单一陆军军种。在编制上实行“三三制”。战争开始时的武器装备主要是抗日战争时期缴获日伪军的步兵武器和少量迫击炮。与国民党军相比,无论在军队规模上还是在武器装备上都相差甚远。

(二)国民党军

    战争开始时,国民党拥有总兵力约四百三十万,分陆海空三军,其中陆军师国民党的主要军种,兵力达三百万,分为步兵、骑兵、炮兵、坦克兵、化学兵、工兵、辎重兵七个兵种。其军队编制与抗日战争时期相同。其武器装备,主要有美械、日械及国(产)械三种。

评分

参与人数 1军饷 +5 贡献 +2 收起 理由
zhangyiyanyu + 5 + 2 辛苦,期待更新!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 13: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朝的武器装备有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 13: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里面的标注,我是准备等完成以后再编辑进去。

至于第二章的内容,我看了下参考书目,引用较多的是《原始社会史》,《社会发展简史》,《历代战略战术的演变》,《中国军事通史》,《中国军事史略》,《中国军事史》,《甲骨文合集》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12: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爱的猪 于 2011-4-8 18:53 编辑

更新计划:
1.三日内完成武器和编制部分的搬运。
2.战术的精华部分在两周内完成。
3.补完文中的注释。
4.酌情补充部分图片。

更新日记:
11.4.1  已更新至第三章第三节
11.4.2  已更新至第四章第三节
11.4.4  已完成计划第一步
11.4.8  战术摘录到西汉

评分

参与人数 1军饷 +10 贡献 +2 收起 理由
zhangyiyanyu + 10 + 2 辛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16: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放军威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0 10:35: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可否授权转载第一二节关于战国的部分,会注明出处。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1 17:55 , Processed in 0.0352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