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4337|回复: 7

[讨论] 说一下昨天看的ANDREW ROBERTS的滑铁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9 16: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标题是Waterloo: June 18, 1815: The Battle for Modern Europe ,从图书馆借的,很新,果然除了我学校是没人看这种东西了。
    前天复习了鱼鹰的两本1813,昨天正好拿这本小书缓缓口味,全书总共143页,但正文100页不到,当然因此也不能指望作者写出什么新意了。行为顺序为基本的平铺直叙,不断切换英法双方,不愧是写过《拿破仑与威灵顿》,而除了几个关键时刻普军方面很少涉及。整体上有些类似西摩的那篇滑铁卢的扩大版,不过趣味性稍微差了点,因为许多分析类的东西西摩都是放在文章末尾,而ANDREW ROBERTS则是夹在了文章中间,虽然大家都已经知道法军的种种失误以及最终的失败,但是也没人上来就想看到“XX是法军失败的重要原因”这些东西的吧。

    英方资料作者参考了很多,比如默瑟、Becke上尉、Weller、Adkin、Longford以及Ian Flecher等,还引用了Sunderland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谈了一下滑铁卢的天气问题;遗憾的是德方和法方资料很少涉及,唯一一处还是批评雨果等作家的“奥兰深沟”的说法,当然考虑到篇幅这也可以理解了。

    公爵之前提到的威灵顿的“也许会叛过来一两个元帅吧,一钱不值。”在此书中找到了完整版,但是结合上下文的话威灵顿想表达的是“要打胜仗只有靠自己”。

    此书内容不难,很适合入门,当然小bug也不少,比如作者称呼埃及远征军时使用了大军团一词,将1815年的荷兰王国称为奥属尼德兰等,人数计算以及地图标注也有问题。

    附epub下载:http://kuai.xunlei.com/d/RBOCGIMFDWYQ

另问一下作者的《拿破仑与威灵顿》如何?翻越旧帖经常看到对此书的引用,不知是否值得一读?

威灵顿与克里维谈话原文 出自p23页:
One day he came across the diarist Thomas Creevey in the park at Brussels, who quizzed him about his plans. ‘By God,’ Wellington said, ‘I think Blücher and myself can do the thing.’’Do you calculate upon any desertion in Buonaparte’s army?’ asked Creevey. ‘Not upon a man,’ the Duke replied, ‘from the colonel to the private in a regiment — both inclusive. We may pick up a Marshal or two, perhaps, but not worth a damn.’ Wellington then spotted a British private wandering in the park, looking up at the statues. ‘There,’he said, pointing out the man to Creevey, ‘it all depends on that article, whether we do the business or not. Give me enough of it, and I am sur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9 20: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ron duke 于 2012-4-9 20:20 编辑

AR的《滑铁卢》这本书除了作个简明扼要的介绍外,可以说价值不大,干货太少,也缺乏新意。
《拿破仑与威灵顿》比这本强多了,把两人的成长历程,对比,相互评价梳理得很完整透彻,不少是不常见的材料。可读性或趣味性也远高过《滑铁卢》。如果按亚马逊的评星方式,《拿破仑与威灵顿》我会给4个或4个半,《滑铁卢》我会给3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9 20: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iron duke 发表于 2012-4-9 20:15
AR的《滑铁卢》这本书除了作个简明扼要的介绍外,可以说价值不大,干货太少,也缺乏新意。
《拿破仑与威灵 ...

是的,所以对他的评价是西摩的文章扩大版,但趣味性还有所不及,如果评星的话也是三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9 20: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iron duke 发表于 2012-4-9 20:15
AR的《滑铁卢》这本书除了作个简明扼要的介绍外,可以说价值不大,干货太少,也缺乏新意。
《拿破仑与威灵 ...

因为之前巴达霍斯围城战200周年,看了一下Peter Snow的To War with Wellington。
个人感觉这本要比那本the Year of Sword还要优秀,作者如战地记者一般,叙述的栩栩如生,让人在场感十足,并且还能做到两边兼顾,实属难得,不知您怎么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9 21: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军团确实是硬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9 21: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jzha086 发表于 2012-4-9 21:39
大军团确实是硬伤。

因为电子版里没地图,截了两张其他错误的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9 22: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守业 发表于 2012-4-9 20:54
因为之前巴达霍斯围城战200周年,看了一下Peter Snow的To War with Wellington。
个人感觉这本要比那本t ...

Peter Snow本来就是战地记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9 22: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装甲掷弹熊 发表于 2012-4-9 22:16
Peter Snow本来就是战地记者……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7-6 09:48 , Processed in 0.02733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