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3495|回复: 0

海军凭什么“洋”?——海军礼仪文化的历史缘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6 17: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海军学员的佩剑,安纳波利斯美国海军学院之一景




        “陆军土,海军洋”,这是当代中国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语,十分生动地描述了存在于这两个军种间的文化气质差异。所谓“海军洋”,即指在海军中有许多来自外国、没有实际功用、却看上去洋气十足的传统规定。事实上,这种印象绝非中国独有,在日俄法美等国的军队与军事史中也常有类似的声音。那么,这分“洋气”的源头是在哪里呢?这便不得不提及在18至19世纪独霸海洋、为现代海军烙下了深刻印记的英国皇家海军。英国海军在17世纪中期的一系列政治军事制度的确立,正是“海军洋”现象的历史缘起。

       我们的叙述还得开始追溯1660年的王政复辟。在查理一世被处死的十一年后,查理二世于1661年重登王位,议会马上向国王移交了严重欠饷的海军。对于这段历史前后的大致经过,笔者在之前的《英国为什么没有皇家陆军》一文中已有述及。需要补充的,乃是英国海军在国王缺位的十一年间发生的巨变,以及这一巨变在王政复辟的特殊氛围里如何影响了皇家海军。

       1642年内战爆发时,英国海军主力选择了议会阵营——讽刺的是,内战爆发的原因之一正是查理一世希望向全国领土征税以供养海军。但在1648年5月国王被拘禁之时,一支驻扎于肯特的舰队发生哗变,投奔了海外的王军阵营。经此事变,克伦威尔对海军变得极不信任。他决定清洗既有的军官团,将自己的亲信——新模范军的将领们——安插进海军。新模范军的加入给原本组织松散、由贵族和老水手控制的英国海军带来了清教徒严格的组织纪律,在随后对荷兰与西班牙的战争中,这一特点使之能够迅速扩张、革新战术、击败强敌。被称为“皇家海军之父”的罗伯特·布莱克与名将乔治·蒙克原是纯粹的陆军将领,之前并没有航海经验;但正是他们为海军确立了一系列军规军纪,并创造了影响世界海军达三个世纪之久的战列线战术,宣告了战列舰时代的降临。

       1660年,查理二世所面对着一支空前强大的英国海军,而驾驭他们的,正是新模范军所培育、在英荷战争中成长起的第一代海军职业军官。他们出身平民,本是熟练的水手,又接受过布莱克等人推行的专业军官培训。在战列线尚未为他国接受的当时,只有他们知道如何以新式战术击败敌军。热爱帆船航海的查理二世是海军事务的行家里手,他虽对旧军官颇为猜忌,却也承认这是目前的唯一选择——清洗了他们,便没人能操纵海军。此时,围绕复辟后海军将领的选拔,海军与宫廷内正好发生了所谓的“绅士与油布”(gentlemen and tarpaulin)之争。查理二世知道,他虽无法改变海军的现在,却有能力改变海军的未来。

       持“绅士”派的观点者多是国王身边的贵族士绅,他们认为拥有荣誉感的贵族青年天生就具有领导能力,适合担当军事统帅。而所谓“油布”派,则是皮普斯(Pepys)等海军官员,认为身披油布衣、航海经验丰富的老水手才能胜任海军军官。国王和约克公爵都清楚海军的需求,但在王政复辟后的政治格局中,他们更需要团结掌握着议会的贵族势力,试图以此从内部突破议会施加于王权的层层围阻。当时的欧洲贵族家庭有着这样一种传统,长子继承家业,次子与三子需要在教会或军队中谋一出路。教会职务有限,而英国陆军的规模也在复辟后被议会极大的压缩,庞大的海军及其中的官职便成了王室笼络全国士绅的重要筹码,成了查理二世在复辟政局中纵横捭阖的重要工具。

       可是,此时的海军已不比从前。1650年代之前,英国海军采用的是沿自伊丽莎白女王时代的舰群(squadron)战术。多艘舰只组成无规范队形的舰群跟随指定的旗舰作战,遭遇敌军时,便冲向敌军与之混战。这种战术颇为简单,舰群只需在行动上紧随旗舰。完全不懂航海的贵族军官只需充分发挥自己的勇气,向航海长发布必要的命令,便能指挥一整支舰队与组织类似的敌人鏖战。在法国,黎塞留的外甥、年仅20岁的麦勒·布雷泽(Maillé Brézé)就这样屡败西班牙海军而成为一时的名将,他的事迹也成为“绅士”派观点提供了论据。然而,革命性的战列线战术却放弃了此类大胆直接的混战,取而代之的是保持战列线的至高军令。海军需要的是航海技能过硬、严格服从纪律的职业军官,而行事鲁莽、又对航海一窍不通的贵族显然不属此列。

       为了平衡海军与政治的需求,1661年,查理二世与约克公爵——后来的詹姆士二世——做出了折中而巧妙的决定:选拔贵族子弟接受海军职业训练,将之培养为贵族职业军官。依照这一制度,获得国王许可令的贵族少年(他们被称为King's letter boy)将成为海军的志愿者,在指定战舰上担任midshipman之职——这一职务本由经验丰富的高级水手担任,因其工作位置在船只中部而得名。志愿者们受到各自舰长的教导和考核,在锻炼数年后即可提拔为较低级的正式尉官(lieutenant),随后便依其功绩逐级晋升为舰长(captain)和各等将军(admiral)。在今天的词典里,midshipman一词多译作海军学员或海军见习生,这一词义便是源于此时。这便是后世为皇家海军培育出一流军官团的海军见习生制度的雏形,也是英国海军贵族化的开始。




电影《怒海争锋》中的少年海军见习生



       应该承认,英国海军内部的“绅士与油布”之争仍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宫廷士绅与皮普斯等海军官员在此一制度确立后仍在不断博弈。在1660-1680年代,在第二和第三次英荷战争中,共和国-护国主时代遗留的暂时无可替代的平民军官仍在英国舰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此同时,极少数与王室亲密的贵族也跳过了既定培养制度被任命为海军军官。约克公爵的宫廷宠臣威廉·贝克莱(William Berkeley)在22岁时当上海军尉官,次年升迁了舰长,在26岁时被便以海军中将(vice-admiral)之职随主帅詹姆士出击荷兰。但他的表现却是令人失望的。在1665年洛斯托夫特海战里,詹姆士虽取得全胜,贝克莱迟缓的行动却惹恼了其他军官;在1666年的四日海战第一天,贝克莱试图以猛攻洗刷耻辱,却鲁莽地葬送了宝贵的旗舰和自己的性命。出于实际需求的考虑,查理二世只得信赖平民海军军官,只能将希望放在未来一代上。皮普斯不断地给王室施加压力,终于在1677年将晋升考核引入了贵族军官培养制度。此后,海军见习生们若不能通过一系列严格的专业考核,便不能被任命为海军军官。事实证明,这一规定对皇家海军军官素质的提高极有助益。

       1680年代后,随着平民一代的退休老去,见习生制度培养出的贵族海军军官们开始大规模进入英国海军。在王政复辟、贵族军官培养制度建立起来的二十年后,查理二世终于在自己逝世前看到了贵族军官团的崛起。从源头上说,这一制度本是王政复辟后的英王本着用海军笼络士绅、加固王权的目的而创造的。在海军贵族化完成不久后,王权便在1688年的光荣革命中遭到严重削弱;可是,掌握大权的议会中大部分仍是贵族士绅,这一制度仍然符合其利益,得以顺利延续。随着这一制度的固化的改良,英国皇家海军的全面贵族化终究不可阻挡。

       英国上流社会的贵族文化被出身贵族的军官们带入皇家海军,战舰上固定的活动空间又为贵族文化的留驻提供了场所。海军军官居住在宽敞豪华的舰尾,享受着仆人的伺候,无异于陆地上的豪宅;原本贵族生活的礼仪习俗在其中自然得以延续,渐渐地与战舰上的日常纪律、皇家海军的军事气质融为一体。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等级严森、贵气十足的英国皇家海军先后击败了平民化的荷兰海军与法国革命海军,牢牢掌握着海上霸权;而那被四处传扬的纳尔逊精神,正是海军见习生制度与高傲勇猛的贵族精神的投影。皇家海军最终成为了现代海军的样板,后起的海军大国——哪怕是在创始期以官兵平等而著称的美国——无不接受了这些源于英国贵族文化的军事礼仪和习俗规定。于是,在作为社会阶级的贵族已经成为历史之时,那些优雅高贵的绅士文化仍在吸引着早已重新平民化的各国海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1 21:08 , Processed in 0.02705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