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5009|回复: 4

[翻译] 【注会换脑】泽姆佐夫的博罗季诺慢慢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2 09: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法拉 于 2014-8-22 21:16 编辑

最近看注会看的要吐了,于是每天抽出半小时缓缓大脑。The Battle of Borodino: The Fall of the Grand Redoute   感谢@装甲掷弹熊 提供原文


同时跟风一发,也感谢王二狗王三狗王四狗在此段期间的亲情陪伴

评分

参与人数 2军饷 +300 贡献 +18 收起 理由
月光丸 + 200 + 9 狗、书、注会
Abercomby + 100 + 9 太棒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2 09: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博罗季诺战役之大多面堡的陷落

弗拉基米尔 · 泽姆佐夫(VLADIMIR ZEMTSO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1: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法拉 于 2014-9-2 22:14 编辑

1812年卫国战争在帝俄历史中谱写了波澜壮阔的篇章,发生在莫斯科以西的博罗季诺之战虽短,却对整场战争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各参战国的学者对其军队在战斗中的表现进行了详尽分析,挑选出当中杰出的典范。显而易见,他们的描述囊括谁对谁做了什么、什么时间、为何目的等等各方面资料。泽姆佐夫利用丰富的回忆录、档案材料、所有现存相关的文学资料重新评估并巧妙地叙述了此战核心事件——围绕大多面堡那疾风暴雨般的争夺。经过这番分析,他也得出了关于此事的新结论。
博罗季诺 (1812年9月7日)是拿破仑时代最为宏大的会战之一。就规模而言,只有瓦格拉姆和莱比锡可与并肩,而从时政影响和历史价值上来看,博罗季诺则高过二者甚多。如此重大的历史事件理所当然地产生同样伟大的神话和传说。参与博罗季诺之战的国家都创造了自己的传奇。创建他们自己的特定的神话和传说。因此,充满英雄主义和浪漫色彩的 “莫斯科瓦战役”主导着法国史学。而起源便是第18号大军团公告。
在19世纪,法国历史学家对此战发表了一些严谨的学术研究成果。然而,在20世纪他们却对科学分析嗤之以鼻,拒绝新材料、忽视外国历史学家的研究,把整个经过描述成一个简单辉煌的传奇故事。唯一例外的是由两位法国将军B.-J. La Seigneur 和 E. Lacombe所著的一篇文章。通过发掘博罗季诺的史料,这两位历史学家试图探明拿破仑的个人决断对此战结果的影响。偏颇的博罗季诺史观仍在俄罗斯史学中广有市场。尽管近年来一些出色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探索途径,但所谓的“爱国主义”传统(起源于1960年代贯穿于1980年代)仍然在史料中占主导地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关于博罗季诺的英文著作不断涌现。比起他们的法俄同行,这些书力图通过博采交战双方的史料来为记叙找寻更加可靠的依据。尽管不断努力,然而美英历史学家的研究仍然欠缺深度。除了不能使用所有可用的素材,他们经常不能验证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也少于同其他方面的数据相互比较分析。只有发掘所有资料并不断行进相关比对才是重述伟大历史事件的不二法门。如果想要做出精确地描述,那就更要综合各方史料,精准到每个具体时点的详细进程。因此,本文采用“微观历史”来分析这场战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案例研究”工具。而利用所有可用的材料,以可靠来源还原博罗季诺的努力始于19世纪初,这种方法再现了的1812年法国和俄方士兵的生活方式和战术技巧。泽姆佐夫是一位俄罗斯还原历史运动的积极参与者,这各组织完全不同于其西方国家的同类。可是,一篇简短的文字又怎么能详细地描述伟大的博罗季诺战役呢?
因此,本文聚焦于会战的中心点——拉耶夫斯基炮垒(联军方称其为大多面堡)的陷落。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屹立于狂风暴雨般攻击的拉耶夫斯基炮垒象征着俄军士兵无上的爱国热情和战斗韧性。而在法国人看来,身先士卒指挥铁骑,向俄军工事发起山呼海啸般冲击的奥古斯丁• F•科兰古将军(他是御厩总管科兰古弟弟,在此次冲锋中阵亡)则象征着法国士兵勇猛善战。
夺取大多面堡的计划在博罗季诺会战中几经变化。刚开始这仅仅是攻击谢苗诺夫斯卡娅防线行动的一部分。但当法军在那附近无功而返后,拉耶夫斯基炮垒的重要性随之提升。拿破仑命令第4军的指挥官欧仁拿下大多面堡所在的坟山,以此来协助正在拼死争夺巴格拉季昂眼镜堡(位于俄军阵地的中央)的法军部队。对拉耶夫斯基炮垒的第一次进攻发生在上午9点左右。这次进攻明显准备不足,法军也没有对守军取得数量优势。(我相信莫朗、杰拉德和布鲁西埃将军所部以不超过18000步兵来对抗俄罗斯的15000 - 18000步兵和1500骑兵)。此外,欧仁的攻击也未有效地同内伊和达武配合起来。尽管俄国守军的阵线在战斗之初曾被撼动,但他们立刻重组队伍反扑,把法军击退。这次漂亮的反击不仅仅是第一西军团参谋长叶尔莫洛夫中将的杰作,许多俄国军官对此都功不可没。反击之所以成功,不仅仅是有所谓的“运气”在其中,更重要的是有良好的组织计划和协调实施。

尽管法国军队已经开始准备对大多面堡的第二次突击,但进攻时间不得不推迟了。法军要更好地协调各军、师、团的作战调度,并要击退俄罗斯骑兵对法军左翼的袭扰(法军左翼即是博罗季诺战场北方)。到大约下午2点,此地已经集结了欧仁所部和第2第4预备骑兵军。拿破仑准备对坟山阵地的俄军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
俄罗斯和法国军队的部署如下。拉耶夫斯基炮垒里至少有12门大炮。(历史学家说12到21门炮被布设在防御工事中。当然,对于这点,我们是没有机会去亲自数一数最后突击时刻拉耶夫斯基炮垒中的大炮的)。中午时分,拉耶夫斯基炮垒的各种工事大部分已被摧毁。保护炮垒后面的栅栏没了五成,壕沟也被炮火激起的尘土和士兵的尸体填了一半。
利哈乔夫少将(likhachev)的第24师各步兵团(多赫图罗夫将军指挥下的第7军序列)受命保卫炮垒,他们列成两行。第一行,在炮垒附近从北到南列阵,为混成掷弹兵团和托木斯克(Tomsky)、布特尔基(Butyrsky)步兵团。第19、 40猎兵团组成第二线,也是从北向南,跨越奥格尼克河(Ognick)形成的峡谷。第7步兵军的其余部队要么运动到了后方,要么被瓦西里奇科夫(Vasilchikov)紧急重组后派往左翼,以此为其他部队在炮垒附近列阵腾出地方。
中午,奥斯特曼- 托尔斯泰中将的第4步兵军开始在炮垒的东南方向列阵,呈钩针状,正面指向西南(第11步兵师居左,右边是第23师)。第4步兵师第1旅在奥斯特曼所部附近 (第4师第2旅被归于第2步兵军建制)。第12步兵师余部(属拉耶夫斯基第7步兵军)和混成掷弹兵旅第5步兵军继续留在奥斯特曼所部左翼,即谢苗诺夫斯卡娅村对面。近卫军各团——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团、谢苗诺夫斯基团和部分芬兰团士兵(Finlandsky),部署在第4步兵军左翼之后。第7步兵师的阵地则正在北方的坟山(Kurgan hill)。
步兵阵列之后为第2、第3骑兵军留出了位置,但是当反击炮垒的战斗开始之际,他们却并未出击。随后,他们被零散地投入了战斗。近卫骑兵被部署在俄军阵地的大后方。参加最后的争夺拉耶夫斯基炮垒的俄军包括大约46个步兵营和60个骑兵中队。(这个数字不包含第12师余部、第5步兵军混成掷弹兵旅和附近久战余生的猎兵,这些部队总计约为两个营)。
根据推测,这支虚弱的军队每营大约剩下450名步兵,骑兵中队也好不到哪里去,也只有约100骑兵的实力。因此,总的来说,大约27000俄罗斯步兵和6000名骑兵参加了战斗。但参与支援的俄军火炮数目依旧难以界定,很可能不超过200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 15: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姆斯基(Tomsky)、布特尔斯基(Butyrsky)
托木斯克、布特尔基团
因为形容词化所以多了ski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6 16: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确地描述出法军的阵位确实富有挑战性,特别是第2和第4预备骑兵军的相关情况。通常,历史学家仅仅描述了他们所在的大体方位,而对地形特征却着墨不多。所以现存的对大多面堡最后一击的描述看上去总是缺乏信服力。与之前的研究不同,此次基于1812年战后三名法国工程师留下的实地测绘记录与现在博罗季诺战场的实际地形这样可靠的数据,进一步的还原了当年的事实真相。
在法军约11点占领了谢苗诺夫斯卡娅村后,毛伯格(Marie-Victor Latour-Maubourg)将军的第4预备骑兵军开始向左翼前进。萨克森军官Meerheimb后来写道,洛奇将军(Lorge)的第7胸甲骑兵师和Rozniecki将军 第4轻骑兵师的枪骑兵慢慢地移动一千步,重做了部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5-20 06:53 , Processed in 0.02452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