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9854|回复: 20

[整理] 将帅的年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4 18: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为拿破仑时代主要将帅的出生年份:
法国:
主站有,不重复了。见:
<a href="http://www.napolun.com/character/france/index.htm" target="_blank">http://www.napolun.com/character/france/index.htm</a>
多为50,60年代出生,最年轻的马尔蒙1774年。

英国:
威灵顿公爵-1769
约翰.摩尔--1769

俄国:
库图佐夫-1745
本尼格森-1745
巴克雷--1765
巴格拉吉昂-1761

普鲁士:
布吕歇尔-1742
霍恩洛厄-1746

奥地利:
维尔姆泽-1724
博略-----1725
梅拉斯---1729
阿尔文齐-1735
克瓦日达诺维奇-1738
麦克-----1752
约翰大公-1782
施瓦茨贝格-1771
卡尔大公---1771

1769年真是出名将,除了皇帝,英国的威灵顿,约翰.摩尔,法国的内依,拉纳,苏尔特都是这年生的。
奥地利最有意思,20,30年代的一堆,多是六,七十岁上阵,怎是年富力强的皇帝对手。约翰大公则是另一极端1782年生,18岁就上阵战莫罗。相对讲(也许偶然),皇帝对同年龄组的将领战绩不好(威灵顿,卡尔大公,施瓦茨贝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4 19: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鲁士的总司令不伦瑞克公爵也是老年人。实际上奥地利和普鲁士都是封建势力比较强大的国家。军官之所以是军官,只是因为他们出身高贵,或是有显要的保护人,或者仅仅是因为年纪大。而与之相反,士兵们相信,不管他们作战如何勇敢,都不会改变地位卑下的现状。所以在耶拿-奥尔施泰特战役的时候,普军的实际情况就并不那么乐观。这不是说它的补给、装备有什么不妥,而是说它的组织上的落后。军队中的士兵就是受尽贵族压迫的农奴,在军队里也是一样。他们被军官用鞭子抽、用刀背砍,被一切职务比他们高的人拳打脚踢。有的军官甚至夸耀自己对待士兵有多么残忍,他们认为这就是纪律,而拿破仑的军队中是早就禁止体罚的。
  早在弗里德里希大王的时代,他自己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有一次对一个亲信说:“使我感到最担心的是你我在军营里的安全。”不过在那个年代,当所有国家的军队都是这样的时候,他还可以打很多胜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波拿巴翻越阿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1-14 19: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巧合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4 23: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mperor 于 2005-01-14 19:32:01 发表
  普鲁士的总司令不伦瑞克公爵也是老年人。实际上奥地利和普鲁士都是封建势力比较强大的国家。军官之所以是军官,只是因为他们出身高贵,或是有显要的保护人,或者仅仅是因为年纪大。而与之相反,士兵们相信,不管他们作战如何勇敢,都不会改变地位卑下的现状。所以在耶拿-奥尔施泰特战役的时候,普军的实际情况就并不那么乐观。这不是说它的补给、装备有什么不妥,而是说它的组织上的落后。军队中的士兵就是受尽贵族压迫的农奴,在军队里也是一样。他们被军官用鞭子抽、用刀背砍,被一切职务比他们高的人拳打脚踢。有的军官甚至夸耀自己对待士兵有多么残忍,他们认为这就是纪律,而拿破仑的军队中是早就禁止体罚的。
  早在弗里德里希大王的时代,他自己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有一次对一个亲信说:“使我感到最担心的是你我在军营里的安全。”不过在那个年代,当所有国家的军队都是这样的时候,他还可以打很多胜仗。
说的在理。
不伦瑞克公爵在那耶拿-奥尔施塔特时有72了。沙恩霍斯特也参加了这一战,但建议被当了耳旁风。

原帖由 波拿巴翻越阿尔卑斯山 于 2005-01-14 19:37:47 发表
巧合把
名将多出于1769当然是巧合。拿破仑多败于同龄对手就不一定了。
联军老龄将领后面是老体制,老战术。后期则不同,少壮派们上来了,英国有摩尔,威灵顿;普鲁士有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诺(象个二战的德国战巡编队);奥有卡尔大公;俄有巴克雷。他们或借鉴了拿破仑的战术和组织并退陈出新(不否认有的是干脆抄),或搞出了有针对性的新战术(如威灵顿)。拿破仑在后期年龄和战术都不见比对手新了,多败于同龄对手多少有一定必然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5 14: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送你一张名画《惠灵顿公爵在滑铁颅战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17: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好画。
我是去年初才开始较系统看关于威灵顿的书的。很敬佩这位名帅。其用兵奇正兼备,8年十多次大战役未尝一败实为难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0 12: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ron duke 于 2005年1月17日 17:19 发表
多谢!好画。
我是去年初才开始较系统看关于威灵顿的书的。很敬佩这位名帅。其用兵奇正兼备,8年十多次大战役未尝一败实为难得。

TO IRON DUKE:
不过,半岛战争时期他好象在布尔格斯久攻不下,这应该算是失败吧。
PS:猜出我是谁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10 23: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5年7月10日 12:29 发表
TO IRON DUKE:
不过,半岛战争时期他好象在布尔格斯久攻不下,这应该算是失败吧。
PS:猜出我是谁了吗?
啊哈,猜出来啦。当然是拿破仑吧的“曹操手下一小兵”。其实从三国将领与拿破仑
将领那贴我已猜出八分了。
欢迎来此。这里已有朋友转过你几幅法国拿破仑协会的照片。这里的人气虽不高,
管理实际上还是很好的。前段时间听说要关闭,还是听这里斑竹指点才去了拿吧。

回到正题,布尔格斯本身算不得大战役,英军试攻了几次就改为围城为主,损失不
过1500人。但因苏尔特,絮歇两军团迫近,仓促撤退中损失就大了,有4,5千人损
失,应算次失败。
这个仗争议很大,一个说法是威灵顿受英国政府政治方面压力,只好先拿下马德里,
被迫丢掉了先轻取布尔格斯时机。
从客观讲,这次失败反促成了维多利亚战役的大胜。十几万法军蜂拥马德里,后方
真空,很多地方都被游击队拿了去,包括去法国的交通线。要重新拿回来要用的兵
力比原驻军还要多,结果导致来年兵力分散,机动兵力不足。威灵顿又用了招瞒天
过海,搞得约瑟夫被迫用6万余众对付9万多突然出现的联军,最终大败,丢了西班
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0 23: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果然厉害!
最近一直在研究半岛战争,但没全看完,所以冒昧说了句。马塞纳如果不是游击队困饶,如果不是苏尔特不增援的话,如果不是补给线被干扰,说不定能把威灵顿的那个防线打下来,至少也不会有后来的惨重结局。

希望这个论坛不要关闭,本来关于拿破仑的论坛就很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11 00: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5年7月10日 23:20 发表
哈哈,果然厉害!
最近一直在研究半岛战争,但没全看完,所以冒昧说了句。马塞纳如果不是游击队困饶,如果不是苏尔特不增援的话,如果不是补给线被干扰,说不定能把威灵顿的那个防线打下来,至少也不会有后来的惨重结局。
托里什韦德拉什防线依山傍海而建,从图上看防线把里斯本从半岛切了下来,纵深5公
里,长数十公里。见此:
<a href="http://www.napoleonseries.org/reference/images_ref/maps/peninsula/torres.jpg" target="_blank">http://www.napoleonseries.org/reference/im...ula/torres.jpg</a>
要硬攻并非不可,但代价太大。
我认为要是补给正常,无游击队,苏尔特协同,攻破防线可能。可是这都是威
灵顿算好让马塞纳做不到的。在1年前构筑防线时,威灵顿就通知葡萄牙政府做好法
军沿路坚壁清野,粮食已藏得藏,烧得烧,这也算是大防线的一部分。军无粮不行,
苏尔特想来也难,戴尔隆倒是来援,结果白丢了7千人.
还有防线后面的多数是二线部队,苏尔特若来,二万英军主力上阵只要勉力守住,又
是要拼补给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4-20 09:09 , Processed in 0.06701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