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5-9-6 13: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5年9月5日 21:38 发表
你说的是政治因素和外交因素,现在不是在谈军事吗,一切都说的是战争中的情况。至于威灵顿,英国在1808年后确实有一段时间没用他,莫尔成了英国远征军司令,最后被皇帝追着屁股打,差点全军覆没。你所说的应该是指英国总是利用金钱,但须知金钱不是万能,提尔西特条约后法国在政治上达到鼎盛,没人再愿意和他争锋。英国那个时候也号召不起来。正是因为皇帝士兵在西班牙的失利,使得其他国家都看到打败他的希望,之前他们一直被皇帝的胜利所威慑。皇帝在南部开辟第2战场,情况马上变坏了。法军精锐部队,一半的元帅都被拖在西班牙。如果当时在西班牙作战的不是威灵顿,说不定苏尔特一个人就把西班牙和葡萄牙情况搞定了。法军可以专心应对奥军。所以我还要加一点:很多时候,政治外交也必须依靠军事胜利。 不错,军事胜利当然可以作为政治外交的筹码,但这同样需要有政治外交作为指导,胜利谁都想要,但胜利关键不在于想象胜利的结果对于战后政治外交有何影响,(那是胜利取得以后的事).而在于评估战争局势作出对下一步该怎么办的合理判断.你的意思是军事与政治外交因素可以分开谈,但我认为非放在一起谈不可.广义上的战略,政治\外交\军事是一体的,战争中的情况不也是决定于战前形势的作用吗?
军事胜利可以有很多种,如奥斯特里茨战役那样的战役胜利,(结束了第二次法奥战争)土仑战役那样的战术性胜利(解了土仑之围,但对粉碎第一次反法同盟不具有决定性),还有如莱比锡战役,滑铁卢战役这样具有历史决定性的战役,根据胜利程度意义的不同其对政治外交大势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在战役开始之前,决策者有选择手段的权力,其对形势的判断直接导致下列问题:
1是战是和?若力量对比居于绝对劣势,虽战犹败,是寻求外交妥协寻喘息之机,还是拼死一战寻求转机?
2若战,小打还是大打?突破还是围歼?是以占领阵地为目标还是以消灭敌方有生力量为目标?
3若胜,对待战败者,是吞并,是削弱,是毁灭,还是恢复战前状态?
这需要政治家,外交官,军人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才能开展下一步行动.而战场情况又不可避免地服从于战前局势与双方的战争计划.当然不排除出现奇迹转机的可能,但这是超出预测范围的.在人类战争史上看,一般大局已定的事,不会因一两个突发事件而改变进程.拿破仑从厄尔巴岛回国复辟,可算惊人的奇迹,最后仍难免失败.其原因就在于难以抗拒的大势.这种大势往近说可以追溯到征俄,征西班牙,实际肇于特拉法尔加,拿破仑从此彻底丧失对英制海权,就只能被英国在战略上限于欧洲范围内,无法逃脱大陆制衡的摆布,最后只能无奈地选择大陆封锁,从而导致征西班牙,葡萄牙,征俄.拼命堵住大陆体系的漏洞.最终也是无力回天.诚如你所言,"政治外交需要军事胜利",拿破仑依靠众多的军事胜利建立了庞大帝国,这固然是明证,但为什么后来却失败了呢?这在于狭义的军事手段并不是政治外交的可靠保证,一百次胜仗所带来的地位,有可能在一次决定性会战失败后完全丧失.滑铁卢就是证据.关键在于政治外交相对于军事而言,居于主要地位.它们决定战略的胜败.所以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非"政治是战争的延续".军事胜利可以取得暂时的政治外交优势,但不能抗拒更高层次的政治外交形势.
关于威灵顿的情况,正如你所言,他确实对半岛战争乃至整个拿破仑战争的结果产生了很大影响,如果没有威灵顿,半岛战争,还有拿破仑的军事生涯可能还会延长一段时间.但大势所趋,拿破仑必败,有没有威灵顿都一样.纵使半岛战争法军占优势,纵使莫尔爵士一败涂地,对英国的影响又有多大?即使没有威灵顿,只要英国能提供西班牙人武器与资金,西班牙人的抵抗会消失吗?只要拿破仑不能在海上击败英国,切断大英帝国的海上生命线,英国会妥协吗?退一步说,即使西班牙人认输了,法国就一定能保证完全压服了全欧洲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人性所至.奥地利不是蠢蠢欲动吗?德意志不是咬牙切齿吗?还有俄罗斯.只要这种反抗意识一天不消失,拿破仑帝国就一天不安宁.英国迟早有利用反抗意识的机会,只要一经煽动.保证如决堤之水,一呼百应.1812年不行,1815年总有机会;在这种形势面前,威灵顿的个人作用,英国的资金,都只能是次要的.拿破仑即使赢得滑铁卢会战,照样会有其他会战等着他,一直打到他失败为止.反法同盟的实力结合大势,已经不可阻挡了.所以,我重复一遍,军事胜利固然可以获得暂时政治外交优势,但政治外交大势仍是战略胜利的保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