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9-15 18: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
1 姜克夫编着:《民国军事史略稿》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91),页3。
2 〈蒋介石关于此次撤退实因兵器力量悬殊伤亡过重致俞济时密电〉(1932年3月9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军事》(五)(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页516。
3 《国民党历届全会关于巩固国防整理军制问题的建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二(2),案卷号:1153。
4 综合《战前的陆军整编》与《军政部直辖各兵工厂制造械弹种类及其能力表》、《晋粤闽各兵工厂制造械弹种类及其能力表》中的相关资料计算而得,可参见刘凤翰:〈战前的陆军整编:民国十七年七月至二十六年四月〉,《抗战前十年国家建设史研讨会论文集》(下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页642-645、657--658;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料编委会编:《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料》(三)(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3),页101--102。
5 《陆军沿革史稿》,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七八七,案卷号:575。
6 曹剑浪:《国民党军装甲兵变迁》,《文史资料选辑》第39辑,总第139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页169。
7、9 〈德总顾问佛采尔建议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德外交密档(1927-1947)》(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页141页,页141。
8 〈佛总顾问整理部队意见书〉,《中德外交密档(1927-1947)》,页150。
10 第三任德国军事顾问团总团长塞克特(Hans Von Seeckt)语,见辛达谟:〈德国外交档案中的中德关系(三)〉,《传记文学》第41卷第6期(1982,台北),页118。
11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为召开兵器制式讨论会议训令〉,《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料》(三),页461。
12 〔德〕郭恒钰、罗梅君主编:《德国外交档案1928-1938年之中德关系》,《中央研究近代史研究所丛刊》(1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转引马振犊:〈抗战爆发前德国军火输华述评〉,《民国档案》1996年第3期(南京),页77。
13 王正华:《抗战时期外国对华军事援助》(台北:环球书局,1987),页50。
14 傅宝真:〈色克特将军第二次使华──在华德国军事顾问史传第十章〉,《传记文学》第30卷第2期(1977,台北),页90。
15 〈柏龙白为德方供华军火事致蒋介石函〉,《中德外交密档(1927-1947)》,页244。
16 刘馥(F. F. Liu)著,梅寅生译:《中国现代军事史》(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6),页111。
17 PA, Pol. Abt. Ⅳ, Po.13 Chi, Bd.7, Denkschrift Seeckt zur Reorganisation der Chinesischen Armee für Chiang Kai-Shek vom Juni 1933,转引马文英:〈德国军事顾问与中国军火贸易的推广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3期(1994,台北),页149。
18 《参谋本部对第四届三中全会军事报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七八七,案卷号:2049。
19、21 《兵工厂整理计划草案及建设新兵工厂计划》,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七八七,案卷号:2212。
20 《中部国防建设计划》,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七八七,案卷号:1960。
22 《中国近代兵器工业》编审委员会编:《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清末至民国的兵器工业》(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页12-13。
23、25、28 〈民国二十六年二月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三中全会军事工作报告〉,《革命文献》第30辑(1963,台北),页876,页840,页840。
24 〈国防设计委员会工作概况〉,《民国档案》1990年第2期(1990,南京),页37。
26 王国强:〈抗战中的兵工生产〉,《抗战胜利四十周年论文集》(上)(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6),页994。
27 《四年兵工整理报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七八七,案卷号:2037。
29、33、35 〈对五届三中全会军事报告〉,《何上将抗战期间军事报告》(影印本),《民国丛书》第2编第32分册(上海:上海书店,1990),页43,页42,页43。
30 有关国府陆军特种兵建设的详细情况,可参见《装甲部队编组沿革》,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七八七,案卷号:16820;《国民党各炮兵部队沿革史》,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七七三,案卷号:918;《陆军沿革史稿》,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七八七,案卷号:575;《军政部军务司向国防会议秘书处送之陆军军事建设报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七八七,案卷号:2035;〈对五届三中全会军事报告〉,《何上将抗战期间军事报告》,页30。
31 有关国府陆军军械行政发展的具体情形,可参见〈对五届三中全会军事报告〉,《何上将抗战期间军事报告》,页43;〈民国二十六年二月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三中全会军事工作报告〉,《革命文献》第30辑(1963,台北),页840页。
32 张焯君:〈七十年来中国兵器之制造〉,《东方杂志》第33卷第2号(1936,上海),页30。
34 《抗战期间所出各种新兵器之性能及其效能说明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八○五,案卷号:498。
36 《军制研究会第四组呈报陆军步兵部队装备表草案说明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七八七,案卷号:2076。
37 《四年来各兵工厂主要械弹每年最高产量比较表白图》,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七七四,案卷号:836。
38 《日本军备调查汇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七六一,案卷号:458。
39 傅宝真:〈法尔克豪森与中德军事合作高潮──在华德国军事顾问史传第十一章〉,《传记文学》第33卷第6期(1978,台北)页101。
40 陈德谦:〈中国战车史话〉,《文史资料选辑》第39辑,页159。
41 傅宝真:〈在华德国军事顾问史传(三)〉,《传记文学》第25卷第1期(台北,1974),页96。
42 〔日〕大内青里:《中国陆军之概观》,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七八七,案卷号:2070。
43 《后勤部军械会议记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八○五,卷宗号:499。
44 爱德格·斯诺(Edgar Snow)著,本书未注明中译者:《为亚洲而战》,《斯诺文集》Ⅲ,(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页30。
45 《整军建军方案》(一),国防部史政编译局档案,570.3/5810,转引王正华:《抗战时期外国对华军事援助》,页25-27。
46 〈军队教育的目的和服从命令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何应钦将军讲词选辑编委员会编:《何应钦将军讲词选辑》(台北:何氏宗亲会,1968),页28。
47 《对临时代表大会军事报告》,《何上将抗战期间军事报告》,页111。
48 蒋纬国编:《抗日御侮》(五)(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8),页16页。
作者章慕荣 安徽天长人,军事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军事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