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ooey

[讨论] 真正打败皇帝的是威灵顿还是图库左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 23: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库图佐夫,是他给了皇帝最致命的一击。而威灵顿的属于“虎落平阳被犬欺”
某某某波拿巴 发表于 2011-8-1 20:02


威灵顿最杰出的胜利在1810-1812,那时候法国落什么平阳了?
库图佐夫所谓“最致命一击”是哪次,克拉斯内还是别列津纳,那倒是很“虎落平阳”,但似乎也没怎么欺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7 21: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是格鲁希吧
一直拖延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7 21: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拖延?
四个骑兵军14日能及时赶到出击位置,格鲁希的骑兵专业能力起了重要作用。
15日也见不到什么拖延,下午很晚他才当上右翼指挥,而且当时他手下没有可以攻坚的步兵,最近的步兵军长旺达姆又没接到格鲁希的新任命。
16日格鲁希表现无可挑剔。17日,格鲁希可是早上8,9点就提出追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10: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iron duke


    皇帝分兵给他,让他带兵追击普鲁士军队。
   结果动作不够快,让布吕歇尔抢先到达滑铁卢战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13: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有人批评格鲁希18日出发不够快,应该凌晨3、4点出发而非6点。也没有按快速进军常例那样分兵行军,而是两个军集中走一条路。
但是,18日早晨,格鲁希怎么能知道普军不是等着伏击他,搞个“库尔姆第二”?拿破仑的命令也明明白白写着“保持两个步兵军在4公里以内”。三万追九万,不加小心闹不好就会给包饺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0 10: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iron duke


    正当格鲁希元帅在一户农民家里急急忙忙进早餐时,他脚底下的地面突然微微震动起来。所有的人都悉心细听。从远处一再传来沉闷的、渐渐消失的声音:这是大炮的声音,是远处炮兵正在开炮的声音,不过并不太远,至多只有三小时的路程。几个军官用印第安人的姿势伏在地上,试图进一步听清方向。从远处传来的沉闷的回声依然不停地隆隆滚来。这是圣让山上的炮火声,是滑铁卢战役开始的声音。格鲁希征求意见。副司令热拉尔急切地要求:“立即向开炮的方向前进!”第二个发言的军官也赞同说:“赶紧向开炮的方向转移,只是要快!所有的人都毫不怀疑:皇帝已经向英军发起攻击了,一次重大的战役已经开始。可是格鲁希却拿不定主意。他习惯于惟命是从,他胆小怕事地死抱着写在纸上的条文——皇帝的命令:追击撤退的普军。热拉尔看到他如此犹豫不决,便激动起来,急冲冲地说:”赶快向开炮的地方前进!“这位副司令当着二十名军官和平民的面提出这样的要求,说话的口气科像是在下命令,而不是在请求。这使格鲁希非常不快。他用更为严厉和生硬的语气说,在皇帝撤回成命以前,他决不偏离自己的责任。军官们绝望了,而隆隆的大炮声却在这时不祥地沉默下来。
   格鲁希有些优柔寡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0 13: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只是茨威格的文学作品。
从瓦兰(也就是那个农户家)到滑铁卢战场直线20公里不止,可以查谷歌地图。“至多三小时”,那是对摩托化部队。
格鲁希中午没有“打不定主意”,他和炮兵司令巴尔蒂,在会上一直主张不改向。再者,中午大炮怎么沉默下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0 13: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唯命是从”属于错带了帽子,格鲁希是凌晨自主决定进军瓦弗的,而“进军瓦弗”的命令在他出发后8小时(下午四点)才到的。由于情报、位置的局限,格鲁希没能作出最佳判断,但他至少是按自己判断行动的。顺便说一下,那个临时歇脚处住的农民,从前是个法国军官,还受过勋。这个老军人告诉格鲁希,普军主力在瓦弗东边,即滑铁卢相反方向,这个情报影响了格鲁希的决定。也怪不得这个老兵,格奈森诺凌晨下了份类似“破釜沉舟”的命令:所有不必要的辎重及多余物资撤往卢万,以便轻装战斗。大概是巨大的车队让他误认为普军主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6 17: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滑铁卢”、“格鲁希”——这两个词几乎永远被烙上了“杯具”的烙印。
我想这种杯具包含着两层含义:
  首先、它们在现实中造就了一代伟人的杯具
  其次、它们在拿破仑“最后的演出”中被上帝无情的选择为“谢幕时刻”
在我看,百日政权在全欧洲的围攻下,难逃悲剧的命运。只是这个终结出现在哪里,大势亦不可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3 15: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贝尔纳多特所得对,是野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6-3 06:43 , Processed in 0.02800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