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16103|回复: 52

[我心] 望月随感 (外一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3 11: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两天闲来无事,又重拾起数年来的习惯,在PC上整理起这两年来的作文和随笔。整理过程中偶有感慨,顺手将陋作发到文学院。记得弗洛伊德有言:“文学是人们潜意识愿望的满足。”于我一无名小卒,简陋拙劣的文字便成为这一载体——愿人性回归,愿天下大同,愿灵魂宽厚广博,愿以我心待他心、以我生共苍生……
深知陋文无任何可取之处,唯愿以此唤起那对心灵空间的守护——因我坚信此举的真谛不仅限于颓然地追忆过去,而理应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只希望那心间古老的美丽历久弥新,永不沉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3 11: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望月随感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又是一个明月夜,当“月上柳梢头”之时,全家人又相聚在黄昏后。
生长在一个传统的家庭中,我常庆幸那现代生活的激流并没有冲刷去传统佳节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于是,聚在祖母家,丰盛的佳肴过后,我们总会察觉茶几上的水果是平日的几倍。那各色的水果披着节日的盛装,在剔透的水晶果盘中争奇斗艳,让月饼这节日的主角也有几分失色。我悲哀,那传统佳节的特色食品早已流于形式了,尽管它的本原也无非在于一个团圆的希冀;但又欣慰,毕竟古老的传统仍在被继承着,哪怕是以这样一种不尽人意的方式——只是企盼着,被动的传承中,我们还会有种主动的宣扬。
还会么?我默然起身,走到窗前。可惜,林立的高楼已然遮住高悬空中的明月,狭窄的楼间距已然阻隔了朗朗的月光。我呐喊着——把月光还我——心中却无比清楚不会有人听到这声呐喊。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早已将那轮明月抛弃。
于是我只好面对着尚存于心间的圆月,向远在大洋彼岸的挚友道一声传统佳节的问候——我深谙,细长的电话线承受不住,快捷的电子邮件已无法替代,唯有那如盘的月,才寄托得起我沉甸甸的祝福。便捷的现代通讯,始终传递不了那业已难寻的真挚罢,还有那历经悠悠岁月却犹然在耳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年一叹。
圣诞节里,我们会像海外西土的他们一样狂欢。但我心里明白,洋节的出现,无非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释放自我的借口,抑或一个促进消费的机会。但只有中秋,会提醒我们不要忘却心灵深处的归宿。
于是,我走出家门,走到门前的庭院,独自仰望着皎月当空,忆起儿时也曾有过“月亮上有什么”的诘问,也终于知道,月亮上只有灰色的岩石和一片死寂。
堂妹带着表弟也来到院中,他们费力地端着一盆清水走来,把它轻缓地放到石阶上,于是月亮那静影沉璧便静默地呈现于水中了。我会心地笑着——是啊,古人们也只需一井清洌的水,便可披上满身满心的圣洁月光;想来美国航天局耗费亿万资金终于登月,得到的却只是几块冰冷的石头。那天真烂漫的稚童固然也不会理解何谓“距离产生美”,但无疑,在月影于水波间浮动的那一刻,他们觅到了灵魂的故园——那份对美丽的执著,本应就是人性的本真罢。
忆起罗丹在《法国大教堂》一书中说——“上帝创造天,并不是为了让我们不去看它。科学是块面罩;揭掉面罩,去看吧!去寻找美!”细细想来,灵魂中那份真挚和对美的追求虽然被现代文明的潮水所掩蔽了,可并不是就此给抹煞掉,它们还是在人的天性和举止中显露出来。望着天真无邪的堂妹和表弟,我又找寻回了那份久违的感动。
我始终忘记不了伯利克里在阵亡士兵的国葬上的演说——“我们爱好美丽的东西,可并没有因此而至于奢侈;我们爱好智慧,可并没有因此而至于柔弱”。而今,在这个千里共婵娟的夜晚,我暗诵着那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向那灵魂深处的故乡,予以纯美的笑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3 11: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印象

午后,星夜,晨昏朝暮,我不断追问:究竟如何,才能挽住那精神故乡的似水流年呢?                                               ——题记

不在灯火阑珊处,却在一汪秀泽边,那便是江南——外祖母的故乡。我猜想:外祖母年轻时定然有江南温润女子那如花的笑颜和深埋于心底的温存。从小到大,曾几次与外祖母回到江南,拜访过诸多的江南城市与古镇,那本不属于我的故乡竟是如此亲切,她的倩影清新娇美,楚楚动人。
初次探访水乡的景象至今仍清晰而朦胧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濛濛的雨丝在天地间化为薄薄烟雾,密密地斜织出一幅古朴的画卷,轻柔地敲击着青灰色的石板路;碧色的水涓涓流淌,无声无息;窄窄的石桥弓成优美的弧线,默然连接起两岸白璧般的墙壁和灰黑色微微翘起的屋檐;水中古旧的乌篷船在岸边人家静美的倒影上浮动,宛如梭子轻划过绸缎。它划过弯月般的桥洞,只把划水声和圈圈涟漪短暂地留在身后,穿过无痕。
岸边的船埠上一个身着蓝色印花衫的女子正清洗着衣裳,仿佛也在宁静地遍遍洗濯着自己原本就很纯净的心灵。偶然间一抬头,与幼小的我那好奇的目光对视,她会心一笑,又低下头去。身边的垂柳那嫩绿的柳梢如她般谦逊而内敛地垂下,轻吻着黛色的水面与苔藓。她洗罢衣服,留下从容的背影与橹声嘎嘎。当袅袅的炊烟在这古画中升起时,那湿漉漉的衣裳正随风摇曳于窗棂边,伴着渺远的箫声悠扬……
回忆戛然而止,那静谧的画卷不知是现实还是想象。我嫉妒地对外祖母说:“多羡慕你有这么纯朴的故乡呵。”带着几分疯狂,我不停地拍着照片企望把一切景致带走,化为印象。然而我又能否带走,这份与世无争的圆润安详呢?
日暮乡关,尽管江南甘醇的水不曾把我养大,但她那份宁静祥和却深深把我的性格熏陶。
“江南是所有人心灵的故乡”,外祖母如是说。于是我终于明白为何江南的景致与人儿的印象是如此美好,那就是我心底对人性回归的夙愿罢……           



系鄙猫中考作文,故不严谨之处望见谅        

[ 本帖最后由 CAT OF NAPOLEON 于 2007-2-3 11:58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3 12: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伯利克里在阵亡士兵的国葬上的演说——“我们爱好美丽的东西,可并没有因此而至于奢侈;我们爱好智慧,可并没有因此而至于柔弱”。

------

唉,谁知道,希腊最后却正是按照这位将军演讲的反面走去,希腊化也成为一个可以含义非善非美东西的名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3 21: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leinKlauss 于 2007-2-3 12:56 发表
伯利克里在阵亡士兵的国葬上的演说——“我们爱好美丽的东西,可并没有因此而至于奢侈;我们爱好智慧,可并没有因此而至于柔弱”。

------

唉,谁知道,希腊最后却正是按照这位将军演讲的反面走去,希腊化 ...


是啊,记得两年前读《简明西方文论史》,书中就是以这句话来说明希腊在文艺上的特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2-4 07: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院还真不是像我这样的大老粗经常光顾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4 15: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星逐日 于 2007-2-4 07:39 发表
文学院还真不是像我这样的大老粗经常光顾的地方。


要适时把握春霖滋润心灵,细腻手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5 00: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适时把握春霖滋润心灵,细腻手指


我晕,这句话不像是K兄说出来的。。。。。莫非是有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10: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有一段时期自己痴迷于看祝勇的作品,然后当时就写下了这样一篇随笔~其实自己写作的思维真的有很大的局限性的,现在看来,我真正关注的,仿佛就是这么一点东西~

守护心间古老的美丽
守护心间古老的美丽,便是守护那在时间隧道中失散了的“昨天”的文化。
守护心灵的空间,只为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氛围和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中,找寻一份古老的美丽。
我常想,心灵的空间,是时间的载体。——当我们从时、空两个维度展开去了解世界时,却往往因为时间的逃逸使我们只能看到“现在”。当已然“过去”的美丽事物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逝去,那时刻处于变动中的现世的空间无法容下它们,此刻,能收留“时间”的,便只能是心灵的空间。故而,完成了对心灵空间的守护,也就完成了对已逝时间的守护。
于是,怀旧、寻根,我仿佛陷入了昨天的文化里,竭尽贫乏而卑微的思想,企图以一切方式去找回并珍藏那已失去的美丽。昏黄的灯光下,我摩挲着页已发黄的旧书,伴着旧书中传来那尘封的木箱里古老的味道,仿佛尘封的记忆也被渐渐打开,散发出同样古老的馨香。“那铅字,是对云水的渴盼,是对世间苍茫的惊叹,还是对沧桑更易的忍耐?……”我疑惑着又陷入过去。我曾一遍遍地欣赏着《卡萨布兰卡》,回想起英格丽·褒曼说过“自己的发式永不会过时”,——我想,那份人性的光辉也不曾改变。自己亦钟情于在宁静深沉的夜里聆听《叶赛尼亚》,热衷于与家人探求“老北京”“老上海”的文化情调……就这样,我在“怀旧”中小心地守护自己的心灵不被各种波普艺术的潮水淹没。于是,再次面对都市的浮华时,我不再感到茫然若失。
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我还是会偶尔遇到那些昔日的俄式建筑。脚下的土地遭受蹂躏的景象已经成为历史,然而,那些华美的建筑却被无情地摧毁为废墟。为了与“现在”保持同步,城市管理者们在座座具有传统价值的老房子上写下一个个“拆”字,只留下残垣断壁。倒下的拱顶和科林斯式柱头,见证着昔日的华丽。我原以为,一个迅速变化的社会最珍视传统,正如游子最怀念家乡一般。无奈之下,我只能将那些为“现代化”进程所唾弃的建筑,收容在心间,让那古老的美丽以记忆的方式不断复活。如若那狭小的现实空间会允许它们立足,守护心灵的空间之举,也不会夹杂着这一丝一缕的无奈——好在,心灵的空间足够广博。
守护心间古老的美丽,为着祭奠那片难以割舍的精神天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5 11: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恩,不讲大道理,排开历史的浪漫笔法都是美好的。忽然发现CAT的文章都以回忆往事流年居多,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3 19:46 , Processed in 0.02643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